因为大部分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斗志。
这个世界上,居中调和随大流永远是多数,跟随群体外部环境,模仿其他成员态度,是社会性群居生物的基本本能,羊群效应不仅仅体现在羊群上。
高中时期,外部压力充足,家长、老师、学校、社会舆论……来自多方面重复性的警示、要求,以及通过成绩排名、奖励优秀学生的氛围塑造,再加上一周一小考,两周一大考,一月一模考的紧张气氛建设,足以给大部分人施加一个严肃的促进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是心中不愿致力于学业的人,也往往会装模作样,以免被群体所排斥。
而大学生的外部氛围在绝大多数专业里都远不及高中,师不认生,生不认师,人不上课,课不认人,较大的自主性和稀薄的紧张氛围,自然容易令大部分人产生倦怠。高中生班级结构紧密,遍布着年级前列的学霸,大学生宿舍关系多样,充斥着逃课挂科的室友,此消彼长,群体效应不言而喻。
从内部原因来看,高中生虽然人生目标还比较模糊,但考试目标却比较具体,具体到可以量化为清晰明确的分数、名词、学校线……而频繁的考试测验则不断的给予他们这个目标进行测试和修偏的机会,反馈时间短,基础方向明确,即便对未来有所迷茫,但短时间内的路线是非常明白的,奔向这个道路所需要的,是高中生最充沛的精力。
大学生的人生方向多样性极高,且基本没有任何能够量化的测试修偏模式,反馈时间长到四年基本没有任何概念,只能靠着网络舆论和前人经验来判断诸如“天坑”“提桶跑路”等领域,而真正能对此做出判断的依据,恰恰是大学生最欠缺的人生经验。
综上所述,无论是外部大环境,还是内在驱动力,能够让大学生充满斗志的因素相对于高中生都不值得一提。大部分人都是习惯于跟随大流的中间态,只有少部分是彻底拒绝学习之路,或者有严格明确的人生目标,前者往往在高中就已经被淘汰,后者则往往在大学里找到了此生为止前进的动力,而处在中间态的大多数,则会充满疑惑的提问:“为什么进入大学后就丧失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