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王熙凤为什么让张华告贾琏,让别人知道他国孝家孝纳妾,就是平息下来,旁人也已经知道了,难道不是留下隐患? 第1页

  

user avatar   qingluo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凤姐做的最蠢、最招黑的一件事,她事后也醒悟到了:“原先不该如此将刀靶付与外人去的。因此悔之不迭”,所以才想让旺儿把张华杀人灭口,一了百了。但是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大错已经铸成,别说旺儿私放了张华,就是旺儿真的杀了张华,只怕也无济于事。

因为贾琏“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的事情已经闹到了督察院的公堂上备案了,眼下贾家和王家的势力加上贾元春的面子自然是能遮掩平息。

但是,一旦将来贾、王两家事败,贾琏这个案子和薛蟠打死冯渊的人命案一样,都是会被翻出来追究罪责的。落井下石、趁火打劫这种事情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倾覆倒霉的时候总有很多人乐意去做,因为会有好处。

就算不为了好处,察院的上下官员也要努力撇清关系才能保全自己,所以贾琏在这件事上付出代价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凤姐这个人是非常有能力、有气魄、有手腕的一个女人,但是她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总结起来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纵然一肚子的小聪明,可惜格局不够大,眼界不够高,太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

更要命的是她对花花公子丈夫贾琏用情太深,只要贾琏一搞女人,凤姐的智商就直线滑坡,不仅外面的体面顾不得,家里的脸面也不要了,连自己逼着人家做通房的平儿也难容。但是她就唯独对贾琏没有任何办法,虽然这和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有关,但是深究起来,凤姐在贾琏出轨时的反应,本质上就和那些当街打小三扒衣服的女人也没什么两样。

比如凤姐生日那回贾琏偷鲍二家的偷到了自家床上,凤姐当时就失去理智,不仅和贾琏动了手,还打了无辜的平儿,差点害的平儿拿剪子自杀。然后凤姐见贾琏恼了又怂了,一路上撒泼跑到贾母身边,贾琏就衣衫不整的提着剑一路追到了凤姐的生日宴会上。

这件事已经闹得非常丢人了,当时凤姐生日宴上可是又有贾府所有的女眷,不管主子丫鬟婆子,还有宁国府的女眷。

结果,贾母做主,凤姐后来得到了贾琏的道歉,还是不服,回屋之后还在要强。结果林之孝两口子就来汇报鲍二家的吊死了。可不是得死,搞得阖府皆知,哪里还有活路?凤姐嘴硬的表示一个钱也没有,她还要打官司呢!

还是贾琏让林之孝从官中账上弄了二百两银子,摆平了这件事,又给鲍二娶了个新老婆。然后,接着和鲍二的新老婆接着偷情。

你看这件事闹得,除了丢人,凤姐还得到了什么?逼死鲍二家的一个仆妇她很开心吗?阻止贾琏继续出轨了吗?完全都没有,这件事闹得结果就只是丢人而已。这和王熙凤平时霸道女总裁,无利不起早的人设是不符的,也是她性格的另一面,她还是一个用情很深,有情感洁癖的女人。

到了尤二姐这件事上,凤姐闹得比上回鲍二家那事儿更大更凶更低智商。因为鲍二家的虽然可恶,但是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仆妇而已,贾琏和她偷,只能是偷,不可能上位。也就是对凤姐不会有实际上的威胁,但是尤二姐的事情不一般。

尤二姐是个没落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别看已经堕落失足了,但是人家出身摆在那里,尤老娘是安人,尤氏和贾珍都是尤二姐的靠山,贾琏又真心实意的爱着她,还偷偷办了婚礼,像模像样的过起了日子。虽然尤二姐在只是个见不得光的外室,如果将来她真的生了儿子,凤姐真的病死了,扶正虽然不太可能,但是接近贾府做二房奶奶是稳稳的。

所以,凤姐一方面恼恨贾琏背叛她,一方面恼恨贾珍尤氏贾蓉都联手欺瞒她。凤姐这一回不仅智商下线,简直是怒发冲冠,不计后果,很多算计都失了条理逻辑,简单来说就是:气昏了头,气糊涂了,顾不了那么多了。

可是她想要的又特别多:她一方面必须要想办法继续维持和贾琏的婚姻,保证她正妻的地位;另一方面她咽不下这口气,要让所有欺负她的人都丢脸受教训;此外,她还想面面俱到,在家族长辈面前占足了理,要足了强,把坏事都推到别人身上,把好处都揽在自己身上。概括一下就是:太贪心,自己都算计不过来了,难免顾此失彼。

她在拷问了旺儿、兴儿知道了贾琏偷娶尤二姐的前因后果之后,做的第一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甚至英明的:那就是趁贾琏没回来,把尤二姐赚入大观园。这样既可以便于自己掌控,又可以免于尤二姐在外面被人发现的风险。

然后在接尤二姐的时候,凤姐更是展示了她超级强大的口才和演技,简直奥斯卡都欠她一座小金人,把尤二姐哄的那是云里雾里,完全相信了凤姐是个贤良淑德的大太太,自以为自己见了天日,掉进了福窝里,从此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

然后凤姐一边让旺儿在外面打听张华的事情,又让善姐在大观园虐待尤二姐。其实到这里凤姐也没有做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搞清楚张华的底细,掌握在手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是接下来凤姐就开始做错事了,主要是她自从铁槛寺弄权轻松赚了3000两银子之后,又干了许多这样的事情,根本不把张华这样的蝼蚁小民放在眼里,加上王子腾权势做大,当年又有料理薛蟠人命一案前例,凤姐已经膨胀的不要不要的,自信到认为凭贾家和王家的势力,没有不能平息的事情,甚至口出狂言说“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

凤姐让张华去状告贾琏,目的也很单纯“不过是借他一闹,大家没脸。若告大了,我这里自然能够平息的。”瞧瞧,凤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她就是觉得一个人丢人太寂寞,想让这些害她丢人的人陪她一起没脸而已。

等张华去递上了状纸,旺儿也奉命主动配合差役到了公堂陈情,踩了张华一脚,顺便牵扯出来贾蓉,察院按正常程序下了令让贾蓉去过堂。至此,凤姐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她就是要让贾琏、贾珍、贾蓉这几个都公开出丑,才能出了他们合伙蒙蔽算计自己的那一口窝囊气。

然后她就开始往回收,自己掏了三百两银子,让信服王信去买通察院,不要认真,只虚张声势警唬而已。自然是用的贾府和王子腾的名义:

那察院深知原委,收了赃银.次日回堂,只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枉捏虚词,诬赖良人.都察院又素与王子腾相好,王信也只到家说了一声,况是贾府之人,巴不得了事,便也不提此事,且都收下,只传贾蓉对词。

然后贾珍贾蓉也收到了传票,贾珍老练的很,拿了二百两银子也去买通察院,也没让贾蓉上公堂,而是打发了个家人去了事。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是,凤姐帮助察院的老大白白赚了五百两银子,还把自家的罪证主动送到官府备案,她赔了银子又埋下祸患,却只是为了出一口气,让大家都没脸,可以说是很任性很不计后果了。

然后她就接着这件官司去宁国府找尤氏贾蓉母子撒泼打滚一顿大闹,当然也没什么好处,废了不少力气。

凤姐也没其他的想法,就是为了拉上大家陪她一起丢人,只要贾家爷们也尤氏更丢脸,凤姐就感觉自己没那么丢脸了。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闹到最后凤姐心里彻底没什么气了,主要是尤氏母子态度太好,她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结果还要反过来和尤氏赔不是,自己想办法去处理尤二姐的事情,给贾琏擦屁股。

这一顿闹腾,仅有的收获是把她打点买通察院的银子从宁国府捞回来了,还赚了二百两,顺便把察院张华的烂摊子丢给了贾蓉。

然后凤姐就回到贾府继续立贤良淑德的人设,带着尤二姐去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各处转了一圈,介绍了一下,算是给了尤二姐一个“预备二房”的名分。

事情发展到这里,凤姐自己赚足了贤良的好名声,所作所为受到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可以说她是占足了理,要足了面子,心里的怨气和窝囊气也都发散出来了,算是心情舒畅,但是智商上线仍然需要时间。

接下来就是凤姐和贾珍的斗法时间,事实证明,这个过程展现出贾珍的奸猾,以及在外面官场人情上智商不够的凤姐明显不是对手。

贾珍让人去和张华对词,诬陷他欠债诬告,察院拿了两头的银子,不想得罪任何一边,就把张华打了一顿赶了出来,销了案子。但是奈何凤姐又让王信一边调唆张华继续告状,要尤二姐,另一边又让察院配合,察院拿了凤姐的银子,既不能抹王子腾的面子,也不能得罪贾珍,于是只好批了让张华还贾府的钱,等有能力的时候娶回尤二姐。

这一回把张华的父亲,曾经的皇粮庄头也拉了进来,这边凤姐也派人跟他们打了招呼,就拿了察院的批复,去贾府要领尤二姐回家。

凤姐借机来贾母面前告状,把过错推到了尤氏身上,想要通过贾母之口发落尤二姐出去。这样贾琏就算回来也怪不到她身上。贾母也没让凤姐失望,当即表示:“又没圆房,没的强占人家有夫之人,名声也不好,不如送给他去.那里寻不出好人来。”

但是尤二姐舍不得眼看到手的荣华富贵,尤氏也不吃这个暗亏,明明凤姐当初不是这么跟她说的,所以尤氏姐妹俩一起辩解,贾母也没办法,只能卖尤氏一个面子,让凤姐去处理这件事。

凤姐这才偃旗息鼓,知道自己这一计失败,已经无心再去鼓捣这些事儿了,“凤姐听了无法,只得应着。回来只命人去找贾蓉”。贾蓉本来就和凤姐不是一条心,他虽然是个不知轻重的纨绔,但也是个外面要脸面的爷们,知道尤二姐不能被张家领走。

所以贾蓉找了贾珍,贾珍派人去恐吓张华,张华拿了银子,其实已经满足了,又格外得了路费,干脆爷俩跑路了。然后,贾蓉才来直接告诉了贾母,至此尤二姐留下已经成为定局。

凤姐的智商也终于上线了:

凤姐听了,心中一想:若必定着张华带回二姐去,未免贾琏回来再花几个钱包占住,不怕张华不依。还是二姐不去,自己相伴着还妥当,且再作道理。只是张华此去不知何往,他倘或再将此事告诉了别人,或日后再寻出这由头来翻案,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原先不该如此将刀靶付与外人去的。因此悔之不迭,复又想了一条主意出来,悄命旺儿遣人寻着了他,或说他作贼,和他打官司将他治死,或暗中使人算计,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

但是凤姐后悔已经晚了,整件事情折腾下来的结果就是:凤姐赚了200两银子,出了两口窝囊气,就这么一点点好处。人家察院的官儿吃两头赚的都比她多好几倍。

坏处倒是一大堆:她不仅撒泼打滚又在宁国府当了一回泼妇,还亲自领回来丈夫的外室情妇,又帮她转正。更要命的是把丈夫贾琏“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的罪名闹到了察院公堂,几次三番折腾的人尽皆知。

不管张华是死是活,贾琏的罪证都已经昭然于世了,以后贾府失势,这些事情一旦被翻腾出来,肯定是要倒大霉的。

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凤姐,毕竟如果贾琏不浪,尤二姐不倒贴,贾蓉贾珍不撺掇,尤氏不隐瞒,根本也不会有这些事儿。


user avatar   chuan-hua-ta-yue-yin-c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li-chu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问题?怎么比,原著人物张起灵也不是每个阶段都是一样的气势气态啊!

杨洋所在的第一部是张起灵刚从阿坤度过来,杀气霸气最强,不煞气怎么镇的住陈皮阿四一帮鬼魅魍魉,所以他演绎必须冷酷强悍,容貌清秀里竟然还能带出冷峻强势,杨洋这是独一份,没人能比。

肖演的是终极笔记,这一部是萌化版的盗墓,张起灵是失忆后迷茫脆弱,被铁三角另两个当儿子疼,所以他是比较软萌的,甚至电视里演出女气来,所谓有人间烟火气,演出了凡人的微表情,

这俩不能互换,在自己的剧组演绎的都很精彩,要是换一换,就成了笑话,肖那么弱势可怜第一部早被人吃的渣都不剩了,杨洋换到终极笔记里也就成了瞎装酷的面瘫男。

吴邪他沙海里邪帝和第一部的天真无邪能一样吗?

———

更重要的是,终极笔记之后很流行一个吹法,说肖瓶演出了张起灵不是神他也是个有血有肉会哭的人,这句话有问题,问题在于肖瓶其实不用演强大如神的方面,这方面怎么办,粉丝脑补,靠书里和之前的电视里张起灵脑补他的强大!

也就是说肖瓶演出了会受伤惹人心疼这方面,等于另一方面其实他是最弱的瓶子,他其实是踩着其他张起灵的肩膀,让粉平白脑补强大,才能立起来的形象!

靠其他张起灵树立起来的强大,这个肖瓶又弥补了之前没有的惹人心疼可怜,所以才显得比之前的都成功,如果一开始就是肖瓶,会被骂死,这么弱这么无能的也是小哥?

所以我很不赞同很多肖瓶粉觉得自己家比之前张起灵都强的态度,须知道,你家优势同时也就是劣势,你演的最像人,也就等于你不够强大如神,连张起灵最开始给人的感觉你都没演绎好!

不信问问这些肖瓶粉,多半就知道小哥如何招人疼,根本不知道原著里张起灵是个什么强大仁慈的神性的人,她们眼中张起灵就是和吴邪谈恋爱的。

你可以说肖瓶是目前张起灵演绎里打分最高的,但要说肖瓶就是张起灵的天花板,肖演绎的就是你心目中张起灵,那只能说你在贬低张起灵。

张起灵真正的魅力太多是肖瓶没有的了。




  

相关话题

  《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同样是不学无术,内围厮混的宝玉和外围厮混的薛蟠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民众和红学家喜欢贬薛蟠抬宝玉? 
  《红楼梦》里贾府庆元宵,黛玉让宝玉喝她的酒,凤姐提醒宝玉别喝冷酒,后面说了一大堆,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看红楼梦觉得贾宝玉是花心渣男,林黛玉绿茶,有点看不下去怎么办? 
  如何评价《红楼梦》里的晴雯? 
  贾宝玉和妙玉是什么样的关系?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句话的笑点在哪里? 
  想知道四大名著原著哪个版本最好? (ps:学生,最好是有注释或名家批注的 删减较少的版本)? 
  《红楼梦》原著里钗黛到底有多甜? 
  《红楼梦》中的贾琏是不是正出的长子? 

前一个讨论
怎么解释「监督学习」?
下一个讨论
网传 5 月 24 日一辆蔚来汽车在北京朝阳建外大街建国门桥附近发生事故,真实情况如何?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