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奥匈帝国为何执意要吞并波黑,进攻塞尔维亚? 第1页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有什么用?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同样有意思的问题是波黑对谁来说有什么用。在吞并波黑这个问题上帝国的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意图。

首先奥匈是二元君主国,kuk这个东西有人译成帝王国,或者帝国和王国,这样翻译是问题不大的。如果这么翻译的话奥匈就应该叫奥帝匈王国了。那么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两部分在波黑问题的态度是什么呢?

匈牙利是坚决反对吞并的,原因也很简单吞并了这片领土算谁的呢?算内莱塔尼亚呢还是外莱塔尼亚呢?算内莱塔尼亚匈牙利为什么要支持?算外莱塔尼亚,匈牙利不知道你们安的什么心?

匈牙利能有这样明确的立场是因为匈牙利有一个能说了算的强大势力,这就是马扎尔自由党或者后来的民族工党。他们在匈牙利除了少数时候基本上是一言堂。

那奥地利又如何呢?奥地利可不是一言堂。奥地利是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的局面。奥地利自由党也是坚决反对吞并的。因为他们到这个时候已经因为1873年股市崩盘遭到了沉重打击。自从辛苦积攒投到证券、股市里的财产毁于一旦之后。奥地利资产阶级最次也要偷税漏税。连弗洛伊德都虚报收入,何况那些掌握着权力的自由党大佬呢?所以各种徇私舞弊、贿赂腐败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丑闻一旦公开自由党和人民之间短暂的联盟也告吹了。那他们还剩下什么呢?就剩下一个能打的牌了那就是反专制、反王朝、反帝国主义。

奥地利自由党反对夺取波黑、也反对吞并波黑,原因就在于他们把这个视为自己重新获得人民信任的机会。但塔菲伯爵看出了他们虚弱不堪,直接把他们踢出了内阁。1867年以来王朝和自由主义的蜜月期就是这么结束的。

那塔菲为什么想要波黑呢?原因在于皇帝想要。弗朗茨·约瑟夫皇帝1848年继位以来连遭打击。1859年、1866年两次战败。损失了大片领土。托管波黑是皇帝统治期间难得的一次扩大领土的机会。

但托管只是开始为什么帝国要吞并波黑呢?这就必须谈到另一个对帝国末期的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皇帝的侄子弗朗茨·费迪南大公。

大公和皇帝在性格上很相似,但比皇帝更执拗,而且没有吃过皇帝那么大的亏,所以他对皇帝从1867年以来所采取的那种积极的无所作为的风格非常不满,他认为帝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必须采取行动。

这种观点是他和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一批强硬派文官和军官的共识。而他们的主张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改革二元君主国。

奥匈妥协原本应该是帝国整体联邦制改革的第一步,但却因为波希米亚人要价太高成了联邦制改革的最后一步。匈牙利人利用王朝在波希米亚受到的挑战为自己争取到了与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1:1的优越地位。

帝国所有的事务都需要双方批准,这在客观上就赋予了匈牙利在任何重大问题上以一票否决权。尤其在匈牙利由被掌握在马扎尔自由党手里的情况下,就等于赋予了马扎尔自由党以一票否决权。

而且到吞并波黑的时代,奥地利自由党衰退了、马扎尔自由党其实也衰退了。他们独霸国家几十年同样为了捞钱无所不用其极。奥地利自由党靠反对王朝当救命稻草,那马扎尔自由党靠什么呢?当然是有限选举权了。那在有限选举权之外怎么煽动舆论给自己加分呢?当然就是反奥地利了。“虽然我们腐败、虽然我们贪婪、但我们反奥地利啊!我们有民族精神啊!”“虽然我们是狗娘养的但我们也是马扎尔的狗娘养的!”

所以到这个时期匈牙利的政治局面已经让二元君主制成了一种对帝国有百害无一利的制度。那要改革这种制度该怎么呢?当然只能沿着半途而废的联邦制改革继续前进。

那帝国之内可能选择的新“邦”有谁呢?说到底无非就是那么几个。首先是波希米亚,它们高价太高,而且因为要价太高失败之后实际上它们已经失去了重新妥协的机会。波希米亚内部愿意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和帝国妥协的势力已经要么干脆和帝国合作了,要么被更激进的势力荡平了。波希米亚在世纪之交出现了一个政治极端化的过程。愿意合作的人大量离开布拉格逃往维也纳。跑不了的就在布拉格城里武斗或者像卡夫卡那样抱怨“布拉格母亲迟早要撕烂孩子们的胸膛”。

那如果波希米亚不能成为帝国的新邦,剩下就是加利西亚。但加利西亚波兰人和乌克兰人的矛盾太大。乌克兰人内部有分成亲帝国的和亲俄的两派。把它提升为与奥匈并列的一元并不能保证它会站在奥地利一边。

那么一个铁定亲王朝的反匈牙利的选择在哪呢?当然就是克罗地亚了。克罗地亚的地位本来就特殊。奥匈是二元君主国,但匈牙利其实也有二元性,克罗地亚就是匈牙利之内的一个特殊邦,虽然马扎尔自由党一直想要否认这一点。

而且克罗地亚人历来亲哈布斯堡,因为匈牙利人总是压迫他们。那个著名的笑话是匈牙利议员郑重宣布“匈牙利人讲匈牙利语是天赋的自然权利!”于是参加匈牙利议会的克罗地亚代表就问“那克罗地亚人呢?”匈牙利议员回答“克罗地亚人当然也得讲匈牙利语!这也是匈牙利人的自然权利!”

所以1848年克罗地亚人是众多坚决站在王朝一边反对匈牙利的邦之一。但1867年斯洛文尼亚成了内莱塔尼亚,克罗地亚却成了斯蒂芬王冠领土,哈布斯堡唯一为克罗地亚人争取到的就是他们在匈牙利的特殊地位。这就进一步激起了克罗地亚对匈牙利的不满。

这时候你再来看斐迪南大公的选择就再正常不过了,克罗地亚人是亲哈布斯堡的,克罗地亚在匈牙利的宪法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波黑虽然被托管给帝国了但它的地位也悬而未决。即使吞并之后它依然是所谓的帝国直辖领土地位依然悬而未决。

悬而未决就意味着有机可乘。大公完全可以借解决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的机会彻底改革帝国的二元体制。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结合在一起建立帝国之内的南斯拉夫王国。让它和奥地利、匈牙利并列成为三元君主国。

这样帝国的重大事务就是三国委员会决定,而主导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又强烈仇恨匈牙利,这就可以实现2:1压倒匈牙利的目的。

而且一旦迈开了改革帝国的第一步,就可以以此类推进一步推行帝国的联邦制改革。这时候马扎尔自由党对匈牙利王国的少数民族的压迫就会被消除。帝国最大的分离主义根源就会被斩断。而一旦帝国的各民族得到了公平的权力,而且在一个统一的欧洲强国之下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帝国就不再被巴尔干小国吸引。相反帝国会反过来吸引巴尔干各国。

尤其是如果帝国能够利用奥斯曼帝国的崩溃进一步“向爱琴海挺进”。夺取萨洛尼卡港,帝国就会成为巴尔干主导性的势力。那时候塞尔维亚就有可能被并入帝国。

这就是“美景宫”提供的内政外交全面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什么塞尔维亚人认为斐迪南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威胁而必须加以铲除的原因。

因为马扎尔人对斯拉夫民族的压迫是巴尔干问题的真正原因。匈牙利的斯拉夫人受压迫,波黑悬而未决,这些问题如果塞尔维亚解决了,塞尔维亚就会成为大塞尔维亚。而如果奥匈帝国解决了,塞尔维亚就可能被并入一个未来的南斯拉夫王国。

奥匈帝国的内部改革依赖于吞并波黑,而塞尔维亚的扩张甚至生存其实也以奥匈帝国改革失败为前提。


user avatar   tu-fang-jun-sui-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问题其实你不应该来这里问,因为知乎不是一个单纯的查询回复软件,其中各式各样派别的人都有,单纯回复你问题的人不会太多。你要想知道查查百度或者翻翻历史书就就可以了,要是你实在信不过这些东西,去博物馆看一下也行。要是你做了上述调查还是得不出结论,那你就看看别的民族的服饰,特别是他们的服饰发展史,看看他们以前穿的和今天穿的差距多大,看看他们今天穿的到底有几年历史,然后再对比一下汉族的,我相信你会得出正常正确的答案的。

————————————

另外我也说一句,任何民族在他没达到工业化阶段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底层人穿不起能把全身盖满的衣服的,汉族有,和族有,韩族有,藏人有,蒙古人有,白人也有,但是如果有人拿这群人穿不起衣服来论证汉族或者其他民族所认同的民族服饰不存在,那么要么这个人没脑子,要么他蓄意为之。




  

相关话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是否在背后对德国捅了刀子? 
  为何英国重视一战甚于二战? 
  为什么奥斯曼入侵巴尔干时东欧诸国没能形成有效抵抗? 
  塞尔维亚现任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是个怎么样的人? 
  一战后,德国人为什么觉得凡尔赛合约很屈辱? 
  奥地利/奥匈帝国与同时期中国的关系如何?贸易往来情况是怎样的? 
  巴基斯坦和塞尔维亚与中国关系有何不同? 
  如何评价卡拉季奇? 
  如何看待北约战机 2 次跟随塞尔维亚民航客机进入俄罗斯领空? 
  塞尔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乌克兰少年向老兵举纳粹手势?
下一个讨论
近半双一流博士生对专业课不满,研究生专业课真的「没必要」吗?研究生真正需要怎样的课程?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