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学想学历史学中国史专业,以后想做研究,想问一下有多难? 第1页

  

user avatar   gehshhs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末流985历史学硕士在读,虽然还没有正式入职 但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还算有点认知。结合过去七年的历史学专业学习经历,给报考历史学专业的高中同学提出如下建议:

(1)历史学是一个看着门槛低,实际门槛极高的专业,这个门槛高主要不是专业学习层面的门槛高,而是就业门槛高。很多人判断一个学科的门槛以及它对学习此专业的智商要求,喜欢用该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作为评判标准,个人觉得这个标准一点都不合理客观。以历史学而论,对目前文科高考能考上一本院校的文科生来说,看历史学的教材,历史学论文,各种古汉语形式的史料,应该都不成问题,稍加训练,史学写作也是能够及格的,但是,历史学极其有限的就业机会意味着你必须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才有机会靠这个专业找到饭碗。达到什么段位是佼佼者呢?我个人觉得至少得是前1%, 才勉强算是佼佼者,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在一个所有人都疯狂努力的时代到达这个段位的关键因素,绝对不是后天的努力,而是先天禀赋,随着竞争的加剧,先天因素会越来越重要。 近三年之内,就业缺口不会扩大,这也就是说僧多粥少的现状极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指望历史学专业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考虑就业情况,各位智商非常普通的学生,千万不要听信什么搞历史学研究不需要高智商之类的话,残酷的就业形势早就把这个专业的天赋要求拔高了。对70后和80后来说,搞历史学研究的的确确是中等智商加努力就大有希望的,零零后,没有出色的天赋,指望成为历史学领域的佼佼者,后天是有多好的命数,遇到了多少贵人,帮你达成了这个心愿。(注意,我这里说的天赋要求,对应的是历史学学科的天赋,比如说语言学习能力、文献的记忆能力和阅读能力、学术写作能力等等,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搞奥林匹克竞赛,轻松解出数理难题的理科型天赋;另外,有资源加持的二代们可以忽视我说的所有的话,毕竟你们哪怕什么都做的不出色,也自有人替你们搞定一切。)

(2)如果高考成绩能进入一所层次不差的双一流院校就读,还是建议慎重选择历史学专业。理由如下:进行历史学研究,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学校的平台和导师的指点、自身的悟性和阅历,三者缺一不可

就“学校的平台和导师的指点”来说,以我的了解:理论上讲,稍微好一点的211及其以上层次的高校应该是都能把这一点做的很好,才对得起它接收的各省前3%的生源,但是现实很让人无奈,我注意到即便是相当NB的211,它的培养制度也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一个学期两次的应试考核,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活动等等,整个教学培养机制早就吞噬了学生自己静下心来读原典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至于导师的提点,站在导师的立场看,指导研究生是责任,指导本科生纯粹就是情怀了,大多数导师不是没有指导本科生的能力和品质,而是没有指导本科生的时间,本科生本身课就很多,要应付的事情也多,导师就算想指导,在这个环境下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他自己可能要应付考核任务,操心不省心的研究生。

自身的悟性和阅历,这两种素养,我个人觉得,前者是后天难以更改的,后者虽然可以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但在缺乏“读万卷书”环境的前提下,历史学专业给学生带来的对社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远不如法学、经济学等等应用型专业。不排除其他应用型专业本科教学也有很糟糕的情况,但起码人家的学科设置和教学,还是蛮重视教授学生一定的社会技能的,法学的实习不用说了,像社会学,搞搞调查问卷,做做人口统计,起码算是和当代社会接轨的活动。

我们再说说理论基础这个事情吧。我个人理解的当前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宏观上看是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史研究方向需要的数理统计、计算、分析基础;社会史研究方向需要的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学科知识基础;政治史研究方向需要的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初步掌握、语言能力的掌握;历史地理研究方向需要的地理学与地质学、绘图技术等等)。首先表明我的态度,我不否认历史学教不了你具体的技能,但是我必须申明,历史学是整个文科当中最为严谨的学科,正儿八经的历史学研究,那都是拼命的求真求实,历史学不是没有理论,而是历史学的理论,不能像社会学等等,有个猜想,找个案例,再用文笔包装一下就顺利出锅的。历史学者如果提一个宏观的论断,它必须要有N个经验事实做基础,这个经验事实,不允许一丁点马虎,我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就有不止一位老师给我们说,当老师的看一个历史学学生写作的态度,是很简单的,只要看一看你是不是除了结论之外,每个句子结束之后加了一个准确的注释,心里就有数了。论文灌了多少水分,价值有多大,历史学专业领域,都不用教授们审视,稍微有一点水平的大四本科生就能看得明明白白,所以历史学学界,学风要比其他学科“正”很多。也正因为历史学的严谨,它是一个在文献基础上建构事实为主体的学科,不是一个以产生理论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最顶级的历史学家,一辈子的理论创新点就是两三句话组成的能够启发人思考的结论,不会更多了。实际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涉及经济学、宗教学等等学科知识的历史文献,从这个层面来说,如果你本科没有选择历史学,选择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等学科,不会对你研究生跨方向学历史学专业产生致命的影响,反倒是会有些积极作用。

最后再加几句,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以文献积累做基础的学科,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你有爱因斯坦的智商,在大学四年和研究生三年之后,你表面上达的成就(比如说你的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其实很难比过有“家学”的同龄人,曾经见过的一句话放在历史学专业的学习感受上是极为合适的,“你以为这个专业的起点是十八岁,其实这个专业的起点是七岁”。18岁的小朋友可以想象一下,18岁的你,不知史料为何物,而你的同学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史料库,构思有价值的学术选题了,25岁,硕士毕业的你,也就勉强完成了一篇硕论,你的同学,在庞大的史料库的支撑下,把博士期间的论文都快准备好了。30-35岁竞聘教职的时候,你有多大的概率赢过他们?

说了这么多劝退的话,还是要给适合选择历史学的同学打打气。如果你是一个文科天赋比较高,对数学、数字极度厌恶反感的人,倒是真可以考虑一下历史学。放眼整个人文社科领域,不靠数学还有一线生机的专业,也就历史学、语言学、法学了,社会学经济学那边不做量化是够难混的,语言学据说蛮枯燥,不止一个人说语言学就是个工具,不太可能给人带来思想层面的转变。历史学和法学那边有这个趋势,不过还没有到被数字统治的时候。历史学、语言学、法学这三个专业,个人鄙见,历史学的学风更好些,认认真真学,比语言学和法学更有希望让你成为有独到深刻的见解和客观准确的分析社会现象的人。(欢迎有语言学或法学专业本科+历史学专业硕士教育背景的同学反驳我的观点,我蛮好奇你们如何看待历史学的?)




  

相关话题

  古代大兴土木,或者大举用兵致使国库亏空,可是那些钱不都到了工匠和士兵手中吗?为什么会使朝代衰落呢? 
  如何评价于赓哲教授? 
  为什么小冰期对明朝有影响,而同时期其他国家却并不是很明显? 
  如何评价易中天? 
  知乎爸爸怎么看袁腾飞? 
  喜欢欧洲史的人和喜欢中国史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继“新清史”之后会出现“新明史”和“新元史”吗? 
  有没有什么能提高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 
  在美国西进运动中,美国当局是否对印第安人进行过屠杀?该如何评价?如何评价印第安人? 
  怎么评价李德和博古? 

前一个讨论
新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做那些准备,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下一个讨论
上联:“更生万物春当令”,下联和横批可以怎么写?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