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既不懂科幻,也不懂文学。
他贬低的也不是“科幻”,而是“中国科幻”,在他看来,中国这片土地上不配产生“科幻”,他认为“所有的科幻色彩的电影,最吸引人的是人性那部分的东西……”
所以他对科幻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可能他就喜欢《星际穿越》那种用父女之爱拯救宇宙的东西,不需要逻辑,不需要思辨,不需要物理学常识的“人性玄学”。
在他看来,西方的科幻,讲人性。
中国的科幻,不讲人性。
实际上他可能从未正经读过任何一部科幻作品,包括《银河帝国》、《沙丘》……他只是看过一些好莱坞“科幻电影”,听人提过几嘴《三体》、《流浪地球》,就迫不及待跳出来,用他老掉牙的西方中心论评价中国科幻了。
他确实不理解年轻人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刘慈欣,更不理解三体为何会成为全网追捧的大IP ,按照他的价值观,中国这片“贫瘠的土地”,是长不出了不起的文艺之花的。
所以他才怒喷“搞不懂《三体》这样的作品是怎么火起来的?”嗯,《三体》不讲人性,《三体》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三体嘲讽了为了臆想中的和平放弃一切抵抗和威慑的圣母,三体赞扬了人类哪怕作为虫子也要抵抗到底的大史、罗辑、章北海、托马斯.韦德。
吴国盛或许只看到了《三体》中的“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以为这便是“没有人性”,实际上他丝毫没看出作为弱势一方人类的坚持、奋斗、博弈、牺牲,那种悲壮的美,这也是“人性”,这才是真正“给岁月以文明” 。
我想起来吴国盛多年前的一段“神论”:“落后不一定挨打,弱小也不一定挨打。”
是的,在他看来,似乎只要“选择对了道路”,就不会挨打,什么是“对的道路”?就是解除武装,放下剑柄,对三体人投诚、当狗,那就“不必挨打了”。
然而这是事实吗?苏联解体了,放下武器了,俄罗斯走资本主义道路了,成为“民主国家”了,乌克兰销毁核武器了,拆除战略轰炸机了,就“不挨打”了吗?
吴国盛是个标准的“反思派”,认为文艺作品最大的作用就是“反思”,他说:“西方科幻文学以科幻、预言的方式,揭示科学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而中国科幻文学缺乏此类反思,基本上是对科学满怀热情的讴歌,“以《三体》为代表,它是有一点反思的,但是反思得不够。””
刘慈欣听到这段话,怕不是要笑死,《三体》确实是在“反思”,只不过不是反思“科学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而是反思“科学不够先进,人类不够强大带来的恶劣后果……”。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没有东风快递……如果我们的科技不够先进,如果我们的军事不够强大,你觉得我们的国家,还会那么安全吗?我们还有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吗?
如果没有这一切,美军的导弹、炸弹就会落到我们头上,就像落到伊拉克、叙利亚一样。科技、工业、军事,不但在造福我们,还在维护世界和平。
以吴国盛狭隘的价值观和可怜的脑容量,他根本理解不了《三体》中人类那种不屈不挠、努力向前、不断求生的精神;更不能理解“黑暗森林”这样残酷的生存现状。
没有人不要“人性”。
但这“人性”,不是狭隘地要求弱势一方放下武器,peace and love;而是弱势一方应当自强不息,战胜邪恶的侵略者和压迫者,自己挣来生存权。
“人性”也是有立场的!
至于中国科幻,至于《三体》,人民群众喜欢,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吴国盛说的很明白了,他无法接受《三体》受追捧。
虽然他在谈科幻小说,却只是泛泛之谈,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而且自相矛盾:科幻既然是科学幻想,说外星人不可证又意义何在?举例科幻电影,说打动人心的都是人性的东西。这个咱们大家都知道,中外科幻作品里也不缺这个。贫乏也不是通过这个例子证明的吧?
看来他已经很多年没读过科幻了,所以不了解,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的随便说,虚空输出,对科幻本身的兴趣不高,只是不能接受科幻这么受欢迎。
你代入一下试试就明白了。
假如你15岁读北大,33岁社科院研究员,出了一堆书,青年得志。但是书店里没有,卖不动。大大小小奖也拿了些,但是综合起来影响力不及一个火电厂普通职员,奥巴马也不找你催稿。你明明就觉得自己行,也得到了许多,可就是不满足。曾经意气风发,一转眼人已经老了,永远没有机会了……
这种矛盾和不甘,搁谁心态也平衡不了。
咱们中国知识分子嘴上都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对“名”、“利”还是十分重视的,总是揣着放不下,能当官出仕更好。如果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突然爆火,体面人就会很不舒服。我们这种底层很轻易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吴教授不行。
还有,吴虽然有成就,却是个鸡肋人。
什么是鸡肋人呢?他有用,但是也可以不存在。杨振宁、李政道那种级别他这辈子别想,袁隆平那种程度他也做不到。乔治·R·R·马丁、刘慈欣、当年明月这种写通俗作品服务大众的工作,他也不行。
上不去,下不来。这就是鸡肋人,定位十分尴尬。
吴国盛有几本书还挺好,但是你不看他的书也可以,也没问题,有很多替代品。他处在这个位置,虽草根望尘莫及,但是与其自身的心理期待还差的远。
所以吴教授的酸也是人之常情。
查了下这哥们儿的历史,基本上是回归了东林党(研究科学)的方式:抛弃想象力与对未来的探索,在故纸堆里兜兜转转影射朝政。
首先,这哥们儿是北京大学毕业的(清华雇这么一个估计也是捏着鼻子),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这个专业在80年代特别敏感,某圆姓皿煮教父就在这个领域。就是研究科学不爽突然开始成了公知以皿煮喷社会人性之类的,后来成了茉莉花先驱。
这哥们儿估计深受影响先研究了哲学,然后转入科学史,写了几篇论文竟然是关于科学史中的人文精神。这特马圈子饶得够大的。
怎么说呢,科学的精神首先是开拓人类未知领域。但这哥们儿显然深受类似东林党影响,他放弃了空间物理的探寻,反而扎根历史故纸堆,由科学史而剑指人文人性。
不是说科学史研究不该存在,这一般是由文科生来干,科学类专业的人来干这个基本就等于转行退出了科学领域(类似方舟子一个生物专业的工作没找到,转行网红掐架)。
术业有专攻,专心通过研究科学故纸堆中的人文人性皿煮,干好公知茉莉花的本份为好。科学和科幻,您还是少操心吧,说多了既给北大丢人,也给清华丢人。
吴国盛这种人研究科学史就如同地平说论者研究地质学,你这个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本来就是这个学科的反面,你写了再多文章,顶了再多头衔有个屁用
现在中国的地质学界基本不会有地平说论者了,可惜人文学界的神学家还是比较多,虽然我们应该尊重信仰自由,但是我认为各种学术单位应该及时意识到,神学言论的泛滥最终会导致严肃社会科学声誉的丧失,不要真到了万劫不复的那一天才开始假装受害者
你看看他之前的微博就知道了
脱离了本专业之后各种疯言疯语
尤其是看他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说法,可以怀疑他习惯性在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上大放厥词
这不是吴先生第一次提这个了,正如他所说,在30年前,也就是1991年的时候,他就反对过《科学文艺》的转型,当时,该杂志正从“报道科学工作者事迹、积极开展科普工作”转向“翻译外国科幻著作培养科幻故事创作者”,认为这是本末倒置——因为科幻的世界是贫乏的。
有人会说,在30年前,这个观点是不是对的呢? 先要说明,这个观点并非原创观点,在科幻小说的萌芽时代,科幻故事本身对于未来的创想性和科学本身的尊重是不足的。这个是在科幻历史中确实存在的一个时代,那个时候,科幻小说只不过是换了背景板的牛仔小说或者基督教故事。甚至在那个时代,“外星人是鬼怪都市传说的当代意向变迁”这个说法也不完全错。
但,这是1961年的事情,不是1991年的事情。
我们暂且不论阿西莫夫、厄休拉·勒古恩已经在更早的时候让不少的文艺创作者惊艳于科幻瑰丽的想象对于人类灵魂深处情感的触及和震撼,单单说说90年代初的时候。
1991年的时候,科幻的世界星光璀璨,在这一年前,特德·姜(Ted Chiang)发表了自己的处女做《巴比伦塔》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和《海伯利安的陨落》已经完成。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漫游指南》五部曲即将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很遗憾我用了“报菜名”这种枯燥而又乏味的方式来呈现这一切,我只是想让各位知道,在那一年,中国的文艺爱好者们在长达许多年的创作桎梏中刚刚解放出来,看到的世界是如此让人欣喜。而中国科幻的未来,也将要在那一年产生。
但这一切都没有进入吴先生的眼里,在他的眼里,中国人对于科学和人性的畅想就应该停留在1955到1972年中国新通俗小说的起点。门外璀璨的星空照不进他的研究室。而国内的一切变革,在他看来,是对他们话语权的轻蔑和挑战,应该被消灭在摇篮里。
这是中国文学界和哲学界甚至游戏学研究里最不缺乏的一种悲剧:汲汲营营的丑角能用随意的编排,来糟蹋世间所剩无几的浪漫。
所幸的是,他没有成功。
1991年在吴先生的科学史中注定是是悲哀的一年——《科学文艺》不会再报道他对于科学史的“长久而伟大并稍微有点偏差”的贡献。不会再只以少数掌握知识权柄的高傲姿态来展开科普。它在那一年注定要蜕变,从更广阔的世界中汲取营养,长成中国科幻自己肆意而繁茂的样子。
而在他眼里“黄钟毁弃”的那一年,在他的科学史里不配被记录的一年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
1991年,四川的《科学文艺》改刊为《科幻世界》,并成功地召开了影响力极大的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 从那以后,中国科幻走出了长达八年的沉默期,走出了“儿童文学”提供的长期庇护才生存下去的日子,去拥抱世界科幻,去讲述中国自己的科幻故事,我们有了王晋康、何夕、刘慈欣等诸多讲述着中国故事,畅想中国未来的作家。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近二十年来,中国影响力最大,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两部作品,一部 是《明朝那些事》,另一部就是《三体》了。
《三体》哪里贫乏了?对人类历史和价值的反思之深,国内还有几部能超越《三体》的?对人性的探索又有几部能达到相同水平?这人看过《三体》吗?
莫言的作品我 看过,也很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还看过贾平凹、巴金、刘心武、王小波等人的作品,我依然觉得《三体》作为文学作品毫不逊色, 非常优秀。
我深深怀疑这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