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陈歌辛为庆祝抗战胜利在1945年写了这么一首歌,原唱姚莉。
《恭喜恭喜》
每条大街小巷
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
就是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冬天已到尽头
真是好的消息
温暖的春风
就要吹醒大地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漫漫长夜过去
听到一声鸡啼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经过多少困难
历经多少磨练
多少心儿盼望
盼望新的消息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
恭喜恭喜恭喜你
没错,它后来就是超市那首过年神曲。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几个中国人把几个日本兵围在一座山上,对峙,屡有短兵相接,但谁都无法取胜。
春秋更替,旷日持久,须发渐长,直至双方的体力和意志消耗殆尽。在长期的紧张.疲惫和饥饿下,有人发疯了。
但是,敌对状态一日不取消,双方就只能一直撑下去。等待对方先倒下。
最后,山外来人,开心地告诉仍坚守阵地的中国人说:鬼子投降了!
中国人愣了几秒,然后撕心裂肺地哭喊道:投降...谁让他们投降?他们凭什么投降?杀了那么多人,说投降就完了吗?
——————————
这才是一个正常脑子的反应。不可能前一天还血海深仇,后一天就优待俘虏。
这是在八年前看的电影,当时的画质就感觉是个老电影。
最后想说的是,听到日本投降这件事,果真是有趣的吗?
——————————
按照评论里诸位大侠的提示,找到了这个片子,是《围剿》。贴点图片上来
随后,八路军向洞里喊话,日本人绝望自杀。
他们进到洞里。
再三确认日本人已死之后,主人公喜极而泣。
“我把狗日的困死了”这句话,他说了六次。声音从欣喜,到悲愤,到解脱。
胜利了,郁积心头的仇恨一朝冰消瓦解,可是痛苦却将持久不灭。
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坐在一座祠堂前,一辆丰田车疾驰而过。这应该是导演的一个反讽。
村庄里萧瑟空旷,寂静冰冷。一个驼着背,双手互相插在袖口里的老人,孤零零地迟缓地走远了。
别人什么反应不知道,当时的中国战场最高统帅的儿子,正在青年军第二〇六师担任营长的蒋纬国,第一反应是先抢购庆祝的物资,然后再加价卖给 后得到消息的庆祝者。
我随身带着一个小无线电,有一天我从小无线电中听到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广播日本投降,那时候部队里还没有人知道。
那天营部刚好发饷,我就叫营行政副官把所有人的薪饷及福利社的钱通通拿来买鞭炮及酒,汉中集上的酒和鞭炮差不多都被我们买来了。
士兵们说:“营长发疯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
等到正式宣布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我们这个营就开始放鞭炮,晚上庆祝喝酒,别人买不到酒的都到我们营福利社来买,我不仅把原先所有买酒及鞭炮的钱都赚回来,而且还有盈余给士兵发双饷,每个士兵都很高兴。
——《蒋纬国口述自传》
原始问题:当年突然听到日本投降时,出现了什么有趣的场景和反应呢?
谢邀,看到 @米修赵 的回答当年突然听到日本投降时,出现了什么场景和反应呢? - 知乎用户的回答受到启发,整了点东西不太切题,可能有些网友也看过,算是投降前期的一些有趣场景。
看敌人吃瘪,绝对有趣。
以下内容是伙计们几年前的讨论内容,各种第一人称都是当时的各位发言者,
不是同一个人,
也不是我。
以下是N多人的讲述,小段与小段之间不连贯
======以下内容=====
先上预防针,避免引起误会,以为这是普遍现象。敌后抗战的特点是,地域广大,各地情况天差地别,这是空间上的;每一年甚至每个月敌我态势均有变化,这是时间上的。虽然预防针会降低“笑”果,但我们学历史不是为了寻开心。
以下说的是山东等少数地区的特殊情况,山东这种情况,一大原因是兵力不足,至于兵力不足,一要归功米帝给力,二要归功毛子给力,三要归功果脯不给力(一号作战后丢了那么多地,日军根本没足够的兵力来维持占领,分摊了大部分机动兵力)
某地的循环:为了挤出一点机动兵力,必须收缩战线,放弃一部分据点。问题是据点都被分割包围了,要放弃据点,首先就要挤出机动兵力去接应,为了挤出一点机动兵力,必须收缩战线……
华北尤其是山东发展到44,45年的局面,是共军多年浴血奋战的结果。华北的鬼子认怂是建立在八路军以及共产党地方人员前赴后继之下的。
山东41年大扫荡,县委开会只敢在靠着山的偏远房子里,远远看到鬼子来了就跳窗跑,我爷爷每次跳窗跑的时候还不忘记带上地瓜咸菜,因此还受表扬。42年大扫荡,整个县委除了我爷爷在外地,全被堵在开会的房子里烧死了。我爷爷在山上躲了三天。我奶奶的哥哥在游击队,过年时候他们去打抢粮的鬼子,被鬼子追,我奶奶的哥哥一个人在树林里引开鬼子大队,跳河逃生,落下病,卧床几年就死了。就靠着这个,换来的44年我爷爷可以大摇大摆的挎着枪进县城,看到伪军大队长还能教育两句。
所以我们看到下边鬼子那种丧家之犬的窘态时,不能只顾着欢乐。要想想在此之前,那些抗日民众付出了多大的流血牺牲,要想想欢乐背后掩盖着怎么样的沉重。
=====预防针打完了,下边开始=====
先上个图,图为国军反思为啥45年反攻接受日军投降时没有共军快
那国军主力为什么占不了地理上的优势?
为什么国军主力在西南、西北?
为什么国军主力打不进沦陷区?
为什么共军的解放区和沦陷区几乎重叠在一起?
身为相声演员的纪录片主持人没说……只是继续用一本正经的普通话痛惜国军离日军太远,以致于鬼子投降后接收敌占区时跑得没有共军快
下边是战争末期部分解放区的情况,看完就知道为什么会有上图的情况
抗战初期的鬼子和投降前的鬼子完全是两个位面。45年,鬼子窘迫得不行,拿皮鞋跟老乡换酒喝,喝完酒嚎啕大哭。为什么是换?怎么不抢?找死和等死是有区别的,共军就在旁边活动呢。
华北地区的日军后来基本是穿得很破烂,人人都会缝衣服,你看现在影视剧里,鬼子穿得那么光鲜,就是扯淡,鬼子在44年后,基层大部分是人人衣服有补丁。
商丘那边一中队长还小队长(记不清了),倒插门,做了地主女婿,然后派手下几个鬼子到老泰山家扛活,老泰山吃饭管饱,还发些钱,结果没排上的鬼子羡慕嫉妒恨
日本老兵回忆当年:缺给养啊,吃的都没有,有的卖了枪,有的卖了大衣,有的有门路(这个门路就是那些干儿子和上门女婿们),居然找了个给大地主当长工的差使
能给地主扛活混口饱饭吃的太君们算是命好的,诸城的太君要找老百姓讨野菜吃野菜团子,吃野菜团子的时候还被拍下来见报了。有在县城驻扎的窘迫到吃高粱面饼遭富农鄙视的
冀县的鬼子打算吃大户,集中了两个小队外带一挺重机枪去吃当地维持会长的大户,然后因为饿的体力不支被维持会长手下在大院里用棍子一顿胖揍,然后装备留下,人管了顿羊肉饺子扔了出去。这是45年农历正月下半月的事情。
当然,那两个小队的鬼子年龄段集中在14至16岁和45岁到50岁之间也是个重要原因。
有馋得受不了偷吃老百姓的鸡,老百姓找上门来讨,没钱只好赔杆枪给人的。完了还不无遗憾的跟那老百姓说,这一杆枪在在八路那里能换多少多少斤面
有和上头不对付被穿小鞋,外派守炮楼的,结果吃得还没一起的皇协军好,然后整天被皇协军嘲讽。最后这位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和守炮楼的另外几个日本兵一合计,趁夜缴了皇协军的枪投了八路。
有的鬼子一天到晚龟在据点打酱油,然后上面派来个愣头青少佐,没吃过八路的亏,天天逼着他们出去扫荡。几个老兵油子一合计,这是个祸害啊,就假借扫荡的名义把丫卖给八路了
南宫县城里的鬼子们到撤退日子都过得不错。因为他们45年过了二月就利用自己的机器和技术替老百姓造农机,还出租军马当大牲口。04年我还见过皇军修械所造的深耕机呢。
也算是阶级矛盾大于民族矛盾了。
1944年,苏南地区的日军每月发了肥皂牙粉之后就去城内点心铺换点心。同年,北平城外的日军有落魄到向农民乞讨蔬菜的。当然农民也不敢不给,当事人回忆,皇军也不敢多要,比国军强多了。
河北的广宗平乡巨鹿南宫交界处曾经打到过家家没有壮劳力下地。壮劳力要么在八路军的队伍上,要么就是已经牺牲了,当然也有极少数二流子当伪军。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在44年冬天之后,逼得诸如广宗、核桃园,南宫高家寨、南便村、苏村等地的日伪军为了活过冬天,在筹集过冬的柴火和粮食时拿出部分枪械弹药来卖,和自卫团、青抗先甚至区委做交易。甚至有核桃园据点的日军小队长在45年开春撤退前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把民愤极大的伪军中队长和一个作恶多端的日本军曹灌醉绑起来交给了当地青抗先。
华北抗战后期,除了中心城市, 乡村和小城镇,很多都是红色海洋了。但是打鬼子的核心城市和据点,还是不好打,一门炮都是宝贝玩意(鬼子运输不如常大队长给力,也不敢用炮和八路换吃的,不然过几天八路就大炮轰城了)
所以基本两边对峙,八路军不断的拔掉一些鬼子驻扎百人,伪军数百的县城,鬼子机动兵力消耗殆尽,也没有多少之前扫荡报复的劲头了
如果战争再延续1-2年,八路军很可能靠缴获逐渐实现野战军化,或者还能有美国的武器援助,解放战争中大规模的运动战围歼战,可能就会在鬼子上面上演了
大家猜猜下图是哪支部队?
鬼子投降时还会商量,为了给个面子,要求先留三支枪进城用。等入城完毕后再还给八路。
鬼子那时候都明白投降是早晚的事。都给自己找后路。像林弥一郎这种飞行员,琢磨的居然是上哪个矿上当矿工,好攒钱凑回家的路费。
鬼子领了物资,要给八路交过路费,不然回不到据点。就和现在阿富汗的牛牛一样。
这根本就是早死晚死的问题了。拿装备换吃的,装备换完,鬼子自认为还有活路么?鬼子就不敢拼一把?鬼子又不是傻子,八路优待俘虏的信誉可是杠杠的。这大概就是“行尸走肉”,吃完一顿算一顿的最高境界了吧
45年了,想活命你就老实呆龟壳里别出来祸害。参考鬼子老兵回忆录:八路军是老百姓的朋友,我们驻扎这么长时间才死几个人,老百姓才是我们的护身符……
战略形势从来都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不打胜仗啥都没有,打了胜仗一切都有啊。当然,果粉可以认为鬼子都通八路。就是这种状态的鬼子,同样靠缴获,豫湘桂打到末期一票鬼子扛着捷克式、穿着国军大衣,吃着国军给养,全靠头上的战斗帽区分。
常大队长该好好感谢一下蘑菇和毛子,要不然,美国人在九州一登陆,发现全美械武装的日本师团,这乐子可就大了。暴怒的米帝转身支持共军也不是不可能……
同样是44年的鬼子,豫湘桂从河南打通到广西。占了我家县城,又把公路沿线的镇子、村庄洗了一遍,在从县城到八步的公路边的一个村子,日军把全村人集结起来,然后拉出几个言辞不敬的村民,当众刺刀捅死,曰立威。时间大概是45年初,春节前几天。
我们家那儿,从桂林去县城只有一条公路,一侧是桂江河谷,一侧是座叫做云岭的高山,岭上有碉堡、工事,居高临下,一挺轻机枪就能控制一条公路。结果日军一个小队不迂回也不包抄,就从公路直冲,掷弹筒打两炮,国军一哄而散。
这些是我爹在县档案局工作的时候,我去翻书翻到的县文史资料选辑上记载的。
听老人讲乔司大屠杀,然后问国民党军队呢(那个时候已经知道我们这带没有共军的部队了),老人就转述小时候当地农民说的,说国军看见了鬼子隔了老远就开枪,什么都打不中,然后鬼子一个冲锋就打上来了,“像戳死拉斯戈博(本地土话,就是癞蛤蟆的意思)一样一个一个用刺刀捅死了”
华北某鬼子中队长带队在山西(好像是)某县驻扎,对手是八路,按这鬼子的说法就是:驻扎当天晚上八路就跑来偷袭,一年到头没一天能放松,时时刻刻都得准备和八路交火,精神极度紧张。等一号作战这个鬼子被调去和国军交战,猜猜鬼子说啥?太好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这个现象我知道,我爷爷那会在洪洞当老师,白天教书,晚上和当地武装拿上枪,跑到鬼子炮楼附近,一直等到鬼子睡觉了,就朝炮楼轰几枪叫他们起床。枪太烂,有的没膛线,有的就是鸟铳,远距打不准,但当闹钟用绝对没问题。
胶济线丈岭到蔡各庄一段,铁路上就一个日本总站长,他是满铁(你懂的)出身,失败主义从始至终。早期他还是就对中国人客气,给小孩分个糖。后来他不知道怎么和八路搭上了,直接指使工人把铁轨锯成小段,埋在铁路旁边树林里,有一次被驻扎的鬼子撞到,要枪毙工人。这共谍站长手持两支二把盒子直闯炮楼,大耳刮子抽军曹,然后两人在日伪军和工人围观下表演了一把柔道相扑。他伙食一直不错,天天有肉吃,那军曹不是个。最后打的军曹鼻青脸肿,带着工人扬长而去。其他皇军表示不参与。这共谍后来日本投降还悠哉悠哉的到处跟朋友们喝酒道别,别的鬼子都魂不守舍,他收拾行李兴冲冲的回国去了。
共谍站长当年就自己坐火车在几个站间来往,按他的话就是这周围都是我朋友。那边可是日、伪、顽、共,各种势力混杂,番号比人都多。
看一个老干部回忆樊金堂的文章里提过,驻扎山西定襄的日本联队长很仰慕樊金堂,主动上门来找他喝酒,19岁的樊金堂也很大方,客客气气招待了一顿老白干,鬼子酒喝完了说不能白喝,问樊金堂想要点啥,樊金堂也不客气,那就来一挺歪把子外加两箱子弹吧,过了两天,俩日本兵打着白旗真把军火送来了。
平汉线石家庄到保定需要在新乐北边一个什么站下车走上段路到定州坐火车。有如下旅程:
石家庄往南过高邑一路担心火车会不会跑着跑着翻了。
过了顺德(邢台)到南康庄要时不时的抢通铁道线。
沙河大桥附近因为时常出现爆炸物或者大石头,火车时速不能过10公里
临洺关附近的道岔经常被破坏。
结果用火车从北平运趟物资到安阳和走公路用马车运的时间差不多……
邢台的,有一回当地的队伍跟日本人打了一场血战,打完之后全村家家挂孝,资料上写有三个字:“全是白”。我一想象那个场面就眼眶发热,这才叫气壮山河。
44年45年在华北卖萌的鬼子那是多少人命换来的,43年和我爷爷一起从山东老家出来打鬼子的同乡到了46年就剩3个,49年就剩2个,到了53年,就剩1个半了
记下这些,提醒自己,无论如何我们是人,不能变得和禽兽一样,哪怕是被禽兽咬过。 我们能在这么几个地区有这样好的趋势是因为前辈们的鲜血,抗大毕业的学生,一个人发一把枪和一个公章,孤身一人就拿着这两样东西去一个县里开展工作,联系群众,发展队伍。到最后,同期的死的就剩几个……
“组织决定了”抗战版?
组织决定了,就由你一个人去某地发展根据地。这里有一把20响,100发子弹,还有一个公章。你去吧,等你的好消息。
我一个抗大学生,怎么就成了区长了呢?再配个政委行不行?
同志,多一个人就要多发一把枪,我们武器来之不易,要优先考虑作战部队。所以组织上决定了,区政委也由你一肩挑了。
有把枪都不错了,当年河南的共军干部在接了开分基的任务后,上级在出发前鼓励他说:现在除了县委这个名号,组织什么也给不了你,一切要靠你自己。你从新手村出来系统还要给几文钱呢,这位开局直接光板账号接史诗任务。
要不怎么老话都是有道理的呢,啥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啥叫“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群众发动起来了,那就是华北的敌后群众,打击的鬼子在45年看见肉,眼都绿了。如果发动不起来,那就是东北的迷茫群众,为了一点粮食出卖杨靖宇。和老人们聊天多了,包括现在看到的一些延续性的东西,能够感觉到当时被国内外剥削势力压迫在底层的中国人民,是处在一种普遍的、涣散的愚昧状态,不加引导,指望他们自己自发的醒悟和反抗在当时是不合实际的。
全面抗战,只能由一支强有力的组织来教育群众和领导群众才能做到。既然国军抛弃了华北人民,那只能由共军来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了。看一下被鬼子完全占领的朝鲜和ww,不仅反抗少,还提供了多少士兵和资源,如果不是发动群众的话,华北那不仅不会拖住鬼子,还会给鬼子提供多少补给?
共军的敌后战场,就是以较高的效率阻止了日军实现有效利用占领区资源。要是没有敌后战场和苏美外援吊命,日汪凭借长江水道的便利及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及东北的农业资源,足以推平主要依托四川盆地的常凯申。
这就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彻底稀释和消耗了鬼子不足的战争潜力。
看到鬼子的窘样,开始想笑,但笑着笑着就想哭,这都是共军在前期用多少前辈的鲜血换来的,没有那些死都不投降的共军扛着,哪里有这扬眉吐气的一天?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类似的还有 @山诺 的当年突然听到日本投降时,出现了什么场景和反应呢?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伙计们的讨论到此转 发 结 束,最后用主席的话做个总结
大会闭幕以后,很多同志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并经过全党同志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 ,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
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把20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拿来当背景,才能在这些平常故事中读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米修赵 答案当年突然听到日本投降时,出现了什么场景和反应呢? - 知乎用户的回答 的评论下 有人提到了《晚钟》,那电影太沉重了,有时间和兴趣的网友可以挑个风和日丽、心情愉快、多人陪伴的日子看看。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不觉得有趣。
1949年冈村宁次被国民政府宣判无罪释放,判决如下:
本案被告于民国33年(1944)11月26日,受日军统帅之命,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所有长沙、徐州各大会战日军之暴行,以及酒井隆在港粤、松井石根、谷寿夫等在南京之大屠杀,均系发生在被告任期之前,原与被告无涉(酒井隆、谷寿夫业经本庭判处死刑,先后执行在案)。
且当时盟军已在诺曼底及太平洋塞班岛先后登陆,轴心既形瓦解,日军陷于孤立。故自被告受命之日,以迄日本投降时止,阅时八月,所有散驻我国各地之日军,多因斗志消沉,鲜有进展。迨日本政府正式宣告投降,该被告乃息戈就范,率百万大军,听命纳降。迹其所为既无上述之屠杀强奸抢劫,或计划阴谋发动或支持侵略战争等罪行,自不能仅因其身份系敌军总司令官,遽以战罪相绳。
综上论述,被告既无触犯战规,或其他违反国际公法之行为,依法应予论知无罪,以期平允。
相关回答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战败主要是因为军事策略失误吗? - 马前卒的回答
二战中为什么是苏联攻克了柏林,而不是美国?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共产党在1944年到45年发动的大反攻歼灭了多少日军,打下多少城市?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汉奸都是怎么想的?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为什么总有人黑民族英雄?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抗战时期日军比国军强在哪?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真的如此重要吗?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抗日神剧为什么如此扭曲历史? - 一八零天改一次的回答
嗯,其实根据我姥爷回忆,他是不相信的。。。因为炮楼里的日本兵虽然很早以前就换防了,新来的是一群小屁孩子,看起来完全没战斗力,而且我们的队伍已经是公开的在附近的镇上驻扎了,但是前些日子军官还跑出来抢了附近老百姓几只鸡,简单说看起来跟一年前那些日本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没看出来他们有投降的迹象。。。
早上指导员去团里开会,一会就跑回来了,说日本投降了,让马上集合队伍去一个小炮楼接受投降。
在反复确认了指导员没有偷着跑去喝两盅喝醉了以及没有发臆病之后,马上就去集合队伍,因为怕日本人耍诈,所以还是把弹药都带上准备打遭遇战了。
走到了炮楼发现日本军官已经自杀了,被兵给埋了,剩下的是几十个看起来十三四岁最多不过二十岁的小屁孩子,人还没有枪高,看起来都很紧张,还有两个看起来最小的日本兵直接吓哭了。有一个日本人会讲一点汉语,两边的人连说带比划,告诉日本兵我们八路军优待俘虏,绝不打骂,交出武器保证他们的安全,不会捉回去就弄死他们,而且根据政策,会遣返他们回家。然后会讲汉语的日本兵跟其他日本兵叽里咕噜讲了一会,日本兵们就欢腾了,看起来一堆日本屁孩子比八路军还高兴,把八路军都搞懵逼了。。。也没啥仪式,毕竟日本军官已经自杀了,剩下的屁孩子们把枪交给八路,就迫不及待的通过会讲汉语那位问什么时候送他们回家。。。和后来一些文章的描述不一样,这群日本兵一点所谓军人气质都没有,还有两个驼背戴眼镜的,衣服也破破烂烂,枪械相当缺乏保养,弹药物资少的可怜,在角落里堆在一起,只有一口锅,也没有意大利炮之类的高级货,最高级的应该是一个挺大的匣子,指导员说叫收音机。但是还有一头驴,不知道他们要驴干啥。
当然鸡已经被日本兵吃掉了。。。
然后我姥爷就组织人租了老乡的板车,装了弹药让驴拉着,驴瘦拉不动太多东西,枪需要八路军士兵背着,日本兵根本不用押送,因为他们乱跑就会被老百姓打死,就跟在驴车后面走,年龄小的走不动就坐会驴车。
这就是民34年8月17日我姥爷经历的一天,他老人家说,像做梦一样,尤其是看见一群日本小屁孩子拖着步枪缴枪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激动的地方,就感觉像是做梦。
这并不是每支部队受降的常态,兄弟连队去接受大炮楼投降,对方是一群死硬分子,拒绝投降,并且开枪,双方爆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我们的部队牺牲了几个人,把整个炮楼给炸塌了,里面的鬼子都被埋在里面了。
太外公,KMT军人,从淞沪开始,一直打到45年。外公告诉我,从38年开始,他们家属跟随部队从上海先撤到南京,然后撤到武汉,然后再来到桂林,最终在重庆1年多后,等到了日本人投降的消息。
外公在抗战开始,刚上小学,他跟我讲,印象最深的是在桂林。鬼子的飞机轰炸,从来都是午饭和晚上来,而且是分批,就是不让大家吃好饭睡好觉。防空警报一响,大伙就往七星岩那边躲,溶洞肯定比外面安全。
他说抗战期间,他记忆力最多的画面就是逃难的人群,南京他们撤的早(太外公属于战斗支援部门,跟着国防部的调令走),还没看到那些凄惨的画面,但是在武汉,他们看到从江北坐着船南渡的难民,满江都是,那个画面他现在都记得。
说回到45年,他说那一天,他下午放学时,就听到外面喧闹起来,街上有过往的人在喊:日本投降了。他兴奋的一路跑回家,路上人们都带着喜色,连街边的茶楼都人满为患。他说以往正常时候,不会有多少人那个时间去喝茶,一是以前被日本人炸怕了,人多的地方少去;二是不逢节假日,人们口袋也羞涩,没那么多闲钱娱乐。但是当天大家似乎都陷入了狂欢一样。他没有在街上逗留,直接回家,跟太外婆确认日本投降的消息。太外婆说,这样太外公应该可以很快回家了(彼时被外派到应该是湖南还是江西那边去了)。
外祖父最近还告诉我一件有意思的事,他们45年底回上海,日本人那时候都被集中在闸北那边,等待遣送回国。一个人只允许带一件不超过30公斤的行李。于是闸北那边有个旧货市场,成了日本人清仓甩卖自己从中国抢来的那些赃物的场所(我认为便宜他们了,该全部没收)。价格都是非常便宜的,而且越到出发日期越便宜。外公去淘了几天货,买了个非常精致的古式小书桌回来,因为军队给临时组的住所除了床什么家具也没有。他说那时候,日本人什么趾高气昂的态度都没有了,点头哈腰的,反正都拿回一点钱就是一点钱,所以那个小书桌,也就是十几块钱(他记不清具体价格了,我估计那时候法币贬值的厉害,要真是十几块钱,估计也就跟白菜价差不多)。
话说那张小书桌我小时候还见过,天天在上面爬上爬下。那张书桌后来跟着外公从江南一路北上到东北,然后又南下,最终在江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后来外公家拆迁,他在搬家时,犹豫了一下,把小书桌卖掉了。他跟我说,这个东西来源不太吉利,估计也是小日本抢咱们的东西,所以他想一想,算了,还是卖掉吧,也不当什么传家宝之类的给留下来了。
PS,外公也算是解放后第一批大学生,只不过那个大学叫:解放大学。里面什么人都有,反正国家需要人才,有他这样的高中生,也有国民党投诚的军官(估计是低级军官之类的),也有识一些字的乡下先生,反正只要有些文化,就集中到解放大学集中学习。学的都是思想政治类的,然后再按照各自的擅长和兴趣分到不同的大班,学习类似经济,机械这样的基础类知识。外公说自己是51年毕业,然后就被分配到了人民银行(那时候还是工商银行),然后就开始了自己几十年的银行生涯。
写的有些凌乱,最近在想,要不要帮老人家整理个什么回忆录之类的,哈哈,那段历史,咱们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从当事人嘴里平淡的吐露出来,那种震撼,不是读历史书能获得的。
我也跟各位分享一个我所看到的,台湾人在听到日本人投降时的反应。
前几年在高雄看过一个信件展,展览大致按照年代展示台湾人写的信件,从文人间的高山流水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内容,用信件把那个年代的样貌展示出来。
但是在1895年,清朝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以后,信件的内容就开始变了,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信件从全中文书写到文章中开始掺杂着零碎、书写别扭的日文——因为日本占领台湾以后开始强制推行日文教育。
再之后,信件中中文的比例越来越少,日文的比例越来越大,当时的台湾人对日文和日本人不可谓不痛恨,但也无法在原本应该是私密的信件里与亲朋吐露,因为日本政府在日本推行秘密警察,这些警察渗透到台湾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谁都不知道身边的人会不会告密,更不要说把这些内容写到信件中。
展览中专门划分了一个区域,展览1945年日本投降时的,人们往来的各种信件。最吸引我的展品是一封“日本投降时期告朋友书信”。 全信用中文、日文掺杂写成,我靠文中的汉字到是能把全文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想象一下,当人们听到日本对全国(台湾当时是日本的殖民地,也算日本境内)播放的投降宣言时,整个台湾境内的每个人都欣喜若狂,会写字的人马上提笔给朋友写信表达自己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日本战败了,秘密警察也就不存在了,终于可以有什么说什么了。
但是一提笔就愣住了,因为经过50年一代人的日文教育,台湾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大多数汉子怎么写,忘记了中文的遣词造句,但日文反倒是提笔能写。
你看,虽然敌人被打倒了,但敌人的一切已经刻入了骨髓里。
这种屈辱不会随着敌人的投降而消失,但人们还是咬着牙,把自己知道的为数不多的汉字,歪歪扭扭的掺杂着书写规范的日文里,连同这份屈辱、喜悦,一同传递给尚未知道消息的亲人。
因为时间久远,实在找不到照片了。哭
我说我其实是个健身答主你们信吗····
1945年8月16日日本投降第二天,河南省主席刘茂恩致电 蒋公,共军正向登封、密县两县城发起进攻,企图光复。“地方团队”无力抗拒,请国军迅速推进。刘称,已下令“策动伪军协力痛剿”。
限两小时到渝。委员长蒋。密。据一区专员王光品未删卯电称,【奸伪自西南方开来众多,已将登、密两县城包围,倾其全力企图占领该两县城,夺取日军武器。情势危急,地方团队力难抗拒,除饬竭力争夺外,乞速饬国军星夜推进,以挽危局等情】,除饬督率团队,策动伪军协力痛剿外,敬祈核示。
按:登封、密县等日伪据点之前已经在八路军包围中。8月中旬,河南军区部队(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向登封、密县等10余个日伪据点发起进攻,将其光复。其中8月22日解放登封的战斗,全歼守城日伪军,缴枪600余支。
我姥爷的遭遇可能是最狗血的了吧?
当年国民党进村之后,有个骑高头大马的青年带着十几个扛枪的大头兵来村里抓壮丁,我姥爷特别巧的当时正在拿着木头叉子弄麦穗,就这么成了壮丁。
我姥爷被抓壮丁时,抗战已经进入了尾声,所以并没有真的上过战场,只有一次巧合,当时他们一行六个人奉命去给营长掏鱼,在河沟里碰巧遇到了一个正在逃命的日本人,当时六个人没有一个带武器的,一看见日本兵都吓得面无人色,后来发现这个日本兵也没带武器,六个人一拥而上,把他捆了送到了军营里。
不到一个星期,大家就都知道日本投降了,我姥爷他们以为以后再也不会打仗了,当时都很高兴,军营也放松了警备,当时军营里关押着的七八个日本兵一看守备放松了就动了逃跑的心思,看守他们的是一个老头子,那七八个日本兵趁着那个老头子睡着了把他弄死了,还弄到了一把长枪,但快跑出去时被发现了,结果发生了一次枪战。
我姥爷那天晚上好像是喝大了,提了一把砍刀就上了,结果差点牺牲,一发子弹从他嘴里进去从后牙槽穿出去,打没了他一半的牙!那七八个日本兵后来都被打死了,而我姥爷作为当时没死的人中负伤最重的一个,还给发了一个奖章。
凭借着这次立功,我姥爷被派往了东三省某地,成为了一名排长,我姥爷在那里过了一段时间太平日子,用他本人的话说“天天不是找姓范的就是找姓杜的”——姓范的指的是饭店,姓杜的指的是赌场。
然后就发生了解放战争,我姥爷他们这支部队是最先参战的,打了一次胜仗,抓了好些个人,我姥爷有个好处就是为人比较仁慈,抓了之后都优待,还跟一个干过营长的俘虏成了很好的朋友。
后来形势就急转直下了,营长被解救了出去,我姥爷则成为了一名俘虏,我姥爷找到了这名营长,在营长的引荐之下,我姥爷痛改前非,就这么光荣的参军了!
我姥爷参军之后,一仗都没打过,主要干的是去村里收粮食的活儿。
解放后,我姥爷在东北当了一名工人,直到退休才回的山东。
我爷爷那时候不到二十岁,他说那天本来和往常一样该干嘛干嘛,结果突然听到外面放鞭炮,满大街的人一边跑一边喊,他出去看热闹被一个拉洋车的拽上车一路狂奔。给他吓得够呛忙问怎么回事,拉车的告诉他:小日本子投降了!你坐好了今天不收你钱!
所有人已经无法用一种理性的状态面对那一刻了
多年来他一直记得那个拉车的,一边跑着,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日军撤走的时候,车上有一个日本兵对着两边的市民喊:你们大大的,我们小小的
我爷爷说那一堆日本兵好多都是小孩子,当时北平的商贩和拉洋车的叫他们:小孩儿太君
听到日本投降感觉他们一样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