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内分泌科也不是儿科的,对于这个领域没有直接的话语权。另一个回答,关于缺乏科研经费,需要慈善资助,还是不至于。现在科研经费很多都投在一些汗牛充栋的水论文领域,几十万几百万的,还不至于说真的缺乏。
但是面临一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等、供需双方匹配不上的问题。
之前老师之前为了想要证明一些东西,理想的情况是找到某个出生缺陷的患者,在数据上,这类出生缺陷的患者,在人群中一万分之一,全国加起来估计也不少,但是有这种出生缺陷的人又不去看病,要去哪里找?
在这个话题上,确实有一部分进入了科研的罕见病患者,得到了免费的、高规格的治疗,医院为了新英格兰拼了,在医院里面顶级VIP对待,患者如果愿意献身科学研究,忍受三天两头去住院随访,每天几十个医学生去围观,三天两头采血采样测基因,脸上长颗痣都能被记录下来。对患者来说,省了几十万治疗费,对医院来说还要花几十万、上百万各种研究的费用。
但是有种种问题,投入这个数量的经费至少得发个顶刊才能值回来,就像是投资回报率。科研往往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案例,总结归纳统计数据才能发个好文章,要不然个案报导大部分只能发个野鸡期刊case report。
而且很多疾病,在大众看起来猎奇,但是其实并不罕见,就算发病率百万分之一的疾病,既往的文献也很多了,这里看到一例,但是其实很难挖掘出什么很大价值。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些疾病有个别的家系,可以去培养细胞,报导下关于那个罕见病的分子通路,这种也有机会发个顶刊。
还有申请科研经费的时候,往往只有追热点的金费才能申请上,而且在申请课题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自己几斤几两重,标书里面写个罕见病,就算过了哪来那么多全家配合研究的罕见病患者?那么这类罕见病往往患者出现的时候,就诊的那个医生以及ta的团队没有关注相关疾病/没有相关课题,也没有这个兴趣以及资源去研究。但是并不代表在全国其它地方有团队在研究这个疾病,而且也愿意支出经费。但是这些信息,患者去就诊的那个医生可能不知道。
或是更甚者,各种罕见病的患者要是能够组织起来,患者本人和患者家族都愿意被研究,打破信息不对等,还是挺有机会的。
吴康的情况除了疾病本身,还有信息差的原因。
他并不是没得治,也不是这个领域没人研究,相反这个疾病并不罕见,且研究众多。
它不能算很罕见的问题,除了有完整的动物模型以外,2019年还建立了基于人多能干细胞的疾病模型[1],从研究上来说相对成熟。
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矮小、青春不发育或发育不完全,属于矮小症中的一种。且由于这种矮小症身材通常比较匀称,很容易被人误会只是身材偏小,而延误就医。
至今已报道的先天性垂体发育不良相关的基因多达30种,常见的如GLI2、HESXI、 LHX3、LHX4、OTX2、POUlFI、PROP1和SOx2等。
但基因只能解释小部分病因,仍有不少患者病因不明。
比如垂体柄阻断综合征(这个疾病在1987年提出来的),考虑部分与围生期损伤有关,比如臀位产、肩先露、足先露、产钳助产、外伤及窒息等,其中臀位产报道率最高。[2]
干预上,以早发现+激素治疗为主,比如生长激素促发育,还有成年后促性腺激素的促生育治疗等等。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一次接诊的医生不清楚,他的家人也不清楚。也有穷的因素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在1987年提出来的,他是1988年出生的。当时国内对这个疾病的认知还不够,信息的流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到2010年,他才最终确诊,当时他已经20来岁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且花费高昂,从68里面长到了72厘米花了20万。这也让他的家庭难以继续。
说句冷血的,从研究价值上讲,他这个病例确实已经丧失了不少的研究价值,因为治疗在他身上不太可能有很明显的效果了。
而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是需要科技的进步,二就是医疗科普的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疾病,了解应对疾病的方法,打破信息隔阂。
这种矮小症就比较容易被发现,身材比例不太匀称,四肢短小,腰长脑袋大。这种是骨骼问题,而不是激素问题。
比如小恶魔。
这,我记得某个博主测评过,好像叫“牛马杂货铺”他们拿好吃的,给狗看不给狗吃,把狗狗的口水骗出来,寄过去以后又被基因宝退回来了,说是检测不出来,要重新寄一份。[捂脸][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