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看一遍。上手任何一个其实都很容易,但如果”我就是要钻研其中的某一个“然后拒绝上手其他的部分,那过两年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申请博士的时候一般都有个面试环节。我面试的一个老师是做图论(graph)的,他面试前就说会考察我相关的知识。我是真的不太懂图,脑子里剩下的只有本科那点知识了。于是面试的时候我就开门见山的说,xxx老师我想先坦诚我对图懂得很少,您也可以考察一些其他机器学习的内容。他说我知道了,然后就开始狂问我图相关的内容,甚至在我多次表示不会的情况下,还引导我推理出相应的结论。
我理解这可能是一种压力测试或者观察逻辑思维,也可能是考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但自那以后图(graph)相关的内容给我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即使后来我的导师是做graph的专家,我也还是避开了这个方向。
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现在正好在(大概是世界上最好的GNN研究团队)的实习项目就是参与打磨一个图神经网络系统。为了不尸位素餐,我又抽空重新温习了从最基本的图到图神经网络相关的内容,现在也慢慢懂得多了些。
原来我也没那么害怕图。
我读博前是做集成学习的,包括在数据方面的融合和学习器的选择,而入读后两年的方向变成了系统相关的内容和自动机器学习,也包括元学习(meta-learning)和一丢丢小样本。这些转变是我两年前万万不会想到的。这么一算,这两年我已经至少做了四五六个方向了。
这些故事都是想说,你最终走到什么方向,是运气、实际条件、外在环境(比如论文的接收情况)等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你开始从什么方向入手其实没那么重要,且有很大的概率有会换很多很多个方向,直到慢慢收敛到一个方向,完成自己的答辩。我可以比较负责的说,不管你开始的时候选择的方向是什么,大概率你毕业的时候已经不太做这个方向了。
就像大部分优化问题一样,虽然初始化很重要,但没有过多先验的初始化方法跟随机也差不多。从方法论上说,建议选择一个你自己没那么讨厌(甚至有点感兴趣),且你的导师深耕的领域。这样至少能确保有稳定的发表,不耽误毕业。等你熟悉了科研的流程,并慢慢找到了感兴趣且做的动的方向,后面的故事你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最后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未来的职业计划只是算法岗就业,没必要读博。做好科研,写好文章,早点毕业。没有啥比这个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