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黑石同意以 30.5 亿美元收购 SOHO 中国,如何看待这笔黑石在亚洲最大的房地产投资? 第1页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话说李甲赌博走了水,把杜十娘卖了。

杜十娘本想怒沉百宝箱,后来想明白了,还是跟着金国小狼主过日子去了。

然而李甲不觉得这事窝囊,反而要跟那小狼主攀个连襟。

小狼主也觉得此事奇葩,随便打发了一个商人,把李家老宅给个好价钱收了。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是让他跑了?

就是有点奇怪,按说他铁心想跑的话也实在没办法。但是既然是割肉价跑为啥会便宜了黑石呢?


user avatar   he-n-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股票和中国地产

世界第九大奇迹

永不下跌神话缔造者

传说中的上涨永动机

宇宙最庞大泡沫没有之一

人间最大债务源泉

在各自野蛮生长之后神奇的结合了......


user avatar   luffy-74-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80初高考,甘肃农门子弟进京;80末下海,部委小子深圳淘金;90初闯荡海南,万通六君子赚进第一桶金;90末回到北京,夫妻同心忽悠山西煤老板买楼;07年香港风光上市,小股东多年投资基本颗粒无收;12年转型微博大v,商业地产以租代售;21年铁心套现,北京上海核心资产换绿油油乱印的美钞


作为一名60后,基本踏对了每一步,吃到了改革头30年的红利和地产的黄金20年,12年后由于年纪和各方面原因,确实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退出也是个人的选择吧。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邀请,人家退路早都已经安排好了,这应该就是最后一步了。

先看看潘夫人,60年代随父母移民香港,随后留学英国,目前是美国国籍。

张欣在美国,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被问中国人最缺什么,张欣答曰:最缺皿煮。

再看看潘石屹的儿子潘瑞,它辱骂烈士的事大家应该都清楚了,但是去年在疫情期间,大家一致团结抗疫,但是它却整天有的没的,阴阳怪气,说什么连口罩都发不明白,还想动我的钱。

he tui,你不想捐款就直说,既然是老爷们就堂堂正正的,我想问哪个国家,哪个组织做事都是100%没问题的,哪个国家哪个组织没有贪污腐败?

这就是你一毛不拔的借口吗?按你这样想,那世界上就没有值得捐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就想问,你老子往哈佛耶鲁捐了6亿多,这些钱分明白了吗?

什么?这是给你上学行贿的费用?对,美国那边不叫行贿,都是光明正大嘛,美国人的事哪里能叫行贿,那都是捐赠。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本交易是一场多空博弈的游戏,有人看空赶紧清仓离场,有人看多抄底押注。

先分析空方潘石屹看空商业地产的依据。中国人口拐点即将到来,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阶段。随着人口数量的下降,那么相应的工厂,公司数量也会下降。公司数量减少,必然导致写字楼租赁市场萎缩。像SOHO中国这些写字楼包租公必然首当其冲。在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套现离场才是最理智做法。潘看空中国楼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能说目前跑还算一个不错的时机,虽然没再最高点跑路,利益最大化。但是总归是卖了一个还不错的价钱,成功套现离场,落袋为安了。

买家黑石一直在中国大肆买买买,尤其是经常以低价从急需出售资产缓解资金压力的地产集团中收购各种优质资产。先不说SOHO和黑石的渊源,本身这家国外投资机构就是来中国做这种捡便宜抄底优质资产生意的。换句话说,来自国外的资本看多中国地产物业这方面的投资。

为什么连熟悉中国内情的本土企业家看空的时候,国外资本愿意买进?再便宜的资产,如果没有看多的判断,投资机构断然是不会接盘的。那么多方的依据是什么?

从下面两则最近新闻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中国市场总体还是逐渐对外开放,这次在金融领域放开一些口子,让国外的企业也能到中国市场赚钱。要是在其他领域也稍放开,能让更多的国外企业,外国资本进入中国。那么像黑石这种最早在中国布局的投资机构获益最大。就拿写字楼租赁市场来说,即使再开放,外资进入中国的公司数量也远远弥补不了因为人口负增长造成企业整体数量的下降,写字楼租赁总体市场注定是要萎缩的,但是针对国外企业入驻的写字楼租赁细分市场是有增长空间的。所以SOHO找不到国内企业接盘,卖给能做外企写字楼租赁生意的黑石才是最好选择。

反正黑石接盘SOHO亏的可能性不大。整体上来说,低价抄底到潘急需脱手的SOHO,无论是等未来随着大量外国资本涌进中国投资,等这些优质地产物业资产水涨船高再出手;还是老老实实长久持有做写字楼租赁生意,服务专门随着国内市场开放,源源不断进驻中国的国外企业,也稳赚不赔。

从宏观角度来说,潘从人口角度看空中国地产完全没问题,黑石从中国市场开放角度来看多中国地产物业资产也没毛病。从微观角度来说,写字楼租赁市场萎缩,生意越来越难做是定局,但是写字楼租赁市场总体萎缩的大环境下丝毫不影响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有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做专门服务外资企业的写字楼租赁生意还有增长空间。当然,也不是说黑石这笔投资完全没有风险,要是当局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捡起老传统,实行计划经济政策,黑石在这笔交易就真的扮演接盘侠,替死鬼的悲剧角色了。


user avatar   sss-ccc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看待?SOHO中国叫这个名字之前叫什么?红石。Red Stone。这野心小么?

潘石屹和张欣两口子说难听点就是政治婚姻,居然还生了两个孩子。

这两人平时大家聊天说起来老是把潘石屹放前面,其实真正老板是张欣,潘就是个工具人罢了。

张欣家里是缅甸华侨,解放后回国做翻译,然后跟妈跑香港了,然后去英国留学念书,硕士论文是啥?privatization in China。凭这个进的巴林银行,然后高盛收购后,去纽约待了一段时间后。带着任务回的北京,据传说跟潘石屹处了4天就结婚了。潘石屹他凭什么?万通六君子?

谁是狐狸谁是虎?买办资本官僚资本谁是主人谁是客?

现在再翻一翻冯仑的野蛮生长,什么感觉?

都是时代的浪花了。

中国的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弗里德曼、斯摩棱斯基、古辛斯基们不是没努力过,他们尽力了。

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毕竟国情不同,脸都长得不一样嘛,买办自己肉身搞不定,只能找代理。代理总归是隔着一层。


user avatar   ji-xu-zh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地和建筑物都有漫反射,太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的光也可以把人晒黑。

伞遮挡掉了太阳的直射,不打伞,会晒的更黑。

更多深度内容请参见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user avatar   wang-jing-68-42-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nai-bao-de-da-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3月16日A股大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7 月 16 日正式启动,碳价超过 50 元/吨,会产生什么影响? 
  8月1日中国恒大出售恒腾网络7%的股份给腾讯,为何又提供给恒腾网络20.7亿港元的五年贷款? 
  拜登 1.9 万亿美元计划公布后,美股收跌,有机构认为或导致股市泡沫,引发股灾,你怎么看? 
  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回到1949年10月1日,中国要怎么发展,才有可能在2018年国庆节人均GDP超过美国? 
  海底捞 2020 上半年净亏损 9.65 亿元,未来海底捞还会红红火火吗? 
  如果火车票“无座票”是“坐票”的半价,合理吗? 
  中国的GDP有被低估的可能吗?如果有,低估了多少呢? 
  如何看待2022年3月1日郑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墨西哥毒贩公然向警察宣战称「每一名成员被抓就杀死2名警察」?墨西哥的毒品问题为何如此严重?
下一个讨论
你怎么看“广西古树荔枝888元一斤,一颗68元基本上卖完了”的现象,值这个价格吗?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