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陆基机动式洲际导弹的发射区域的认识改变了? 第1页

  

user avatar   jk-j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当然是“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美国官方从卫星上、其他情报手段上能看到什么。回答只能是从边缘上讲讲,大概等于“《中国军力报告》中的异常表述应该如何看待?”

《中国军力报告》应该被认为是美国国防部出版的“旗舰级”公开信息材料,现在大家都应该知道它有一个保密版本,有一个公开版本,而这两个版本在技术上应该是“同一份”,因为后者是前者的sanitized version(删节版),而前者本身也估计是一份由国防部汇编的“降低密级”版本。这是因为美国各个情报机构每年都要根据中国各方面情况出版大量情报材料,即使是在所有情报机构都协商过的国家级材料——例如国家情报评估NIE——光是涉及中国军力的,也可以肯定有许多份报告。









比如说,我们纯粹从理论上推断,至少就有中国核军力、中国常规军力、中国太空实力等等。而涉及中国国防工业、中国网络能力的,也可能写出大部头的报告来,更不用说“南海造岛”、“东海争端”等专题,必定都是有大量的产品的。









为了让国会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军事问题,比较简单地通过一份材料就了解情况,由国防部牵头,从各个情报报告中摘选各类内容,综合汇编成了“降低密级”版本————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删节,给出了我们能看到的《中国军力报告》。









从当年针对苏联的《苏联军力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非密版本的公开材料与美国内部的NIE基本是一致的。

比如说1983年的一份 “跨部门情报备忘录”(Interagency Intelligence Memorandum)中,对苏联在Sharapovo的国家指挥当局地下设施就有这种“插画图”:

当时这份“跨部门情报备忘录”全文密级是TS,这附图的密级是S

而1988年对外公开的《苏联军力报告》中,有如下图:

(删去了尺寸与功能标识)

在1983年的“跨部门情报备忘录”中,还有关于苏联领导人在都市内的地下掩体的信息:

“提供给苏联领导人的都市内地下掩体各不相同。例如,许多高层领导人住所地下、或是住所附近都修建了加固设施。根据在这些地下掩体项目中工作过的一名情报来源述说,莫斯科市内供苏共高官居住的一栋公寓楼地下,有两座装备了大量生命维持系统的地下掩体[删除内容]。其他的情报源确认该公寓楼是供苏共高官居住的。”





在1988年对外公开的《苏联军力报告》中:

“莫斯科地下的深度掩体直接与苏联政权中心关联。它们为各个国家机关的领导人提供条件,可从和平时期的办公室,通过隐蔽通道转移到城市地下的掩体中,有的在几百米地下。”

可见,删节版本里不会有情报来源、不会有情报细节、更不会有各部门关于判读的争议————仅有一些概略的陈述。

但是这些申述往往有可能提供 “惊鸿一瞥”,例如2003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首次提到了:

“我们认为中国正在研发一个直升式反卫星系统,可能在2005年到2010年时间段投入服役。”

然后关于这个“直升式反卫星系统”的描述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出现,直到2007年1月的“外空科学试验”。

我个人怀疑是2003年的《中国军力报告》说了不应该说的,暴露了一个近期可能投入现役的军力项目,这个研发进度是不能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所以立即就删除了。

当然,《中国军力报告》以及美国的对华军事技术情报里,可以说最不可靠的就是“装备投入服役时间”的估算,基本都是错的,历史上以“估计过早”这种偏差方向为多。例如我们现在已知的东风-5、东风-31这两代ICBM,美国在一发现项目的时候都错误估计了它们的入役时间,认为它们至少应提前10年成军。







=============================================================================

现在回到原题:

(1)《中国军力报告》里的导弹射程划界,有可能是反应了该型号导弹的部署基地。

这里举例就是DF-21,也就是CSS-5。

请先看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里的DF-21导弹射程划界




可以看到,这里的DF-21有两种射程,一个是2500千米,一个2000千米左右,后者比较符合后续几年的报告参数。

而且这第二张图里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写出了俄罗斯、印度的国名,这是除了美国外地图上出现的仅有国名:我在这里认为这3个国家是核反击的对象。

具体来看:

它是惟一一次采取了既不是“边界外延”,又不是“同心圆”的表达。

如果采取“边界外延”的表达方式,则无法体现实际部署区域:

上图说明如果按照2150千米的射程,DF-21在其部署基地内直接发射仅能覆盖这些地区。

如果采取“同心圆”的表达方式,则可能导致射程过长:

上图说明,如果强行丈量从已知部署基地到“同心圆”边界的距离,则东风-21的导弹射程将大大高于已知值。

再看回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的这张图:

比较已知的东风-21部署基地(下图红点)

可知DF-21可能确实是偏重于瞄准东南方向目标的。

2005年的不规则图也许比较精确地反应了这个状况(考虑到2005年常规版本的DF-21也许没有部署)

又看到2016年的DF-21射程图:

这却基本不瞄准东南方向目标——————————也许这里特指核弹头版本DF-21?

(2)《中国军力报告》里的导弹射程本身,可能都有所谓“误差”。

请看2006年的导弹射程图:

再请比较2007年的导弹射程图:

最大的变化是东风-5的射程从8460千米,变成了12900千米。

有一种解释是这是五角大楼里有人忘记把“英里”换算成“千米”了

另一种解释是这是DF-5到DF-5甲的改进意义所在:增加射程以覆盖全美国。

(“DF-5到DF-5甲的改进意义所在:增加射程以覆盖全美国”这是有中文资料支持的)

这是个“乌龙”还是“惊鸿一瞥”呢?

(3)DF-31A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2008年到2014年,洲际弹道导弹射程的描绘都是采取下列“同心圆”模式。

所以在2015年、2016年突然变化,自然会带来疑惑。

但是在原文中,从2009年的DF-31A…capable of targeting any location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东风-31甲有能力打击美国本土任何目标),转到2010年的The DF-31A, with a range in excess of 11,200 km, can reach most locations with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东风-31甲射程超过11200千米,能打击美国本土绝大部分目标)————后一种表达方式一直持续到2016年。

如果说你从这种表述的变化中,读出DF-31A无法打击美国本土任一目标,则这个变换不是发生在2015年、2016年,而是发生在2010年。

当然这是不是意味着“射程变短”,而不是“部署区域”的问题呢?

在我们已知东风-5部署有伪装井的情况下,美国仍坚持公布20个东风-5发射井,这可以解读为美国在发出信号:美方有能力区分真假地下井目标。

关于DF-31A的部署区域,是不是美国也在发出这种信号呢?

我们不知道。

如果要我猜测,考虑到DF-31甲可以在发射前机动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而且也完全不必要在部署阵地及其附近发射,我的猜测是:

2015年、2016年的新图仍然没有反映出美国对机动导弹部署区域的认识。在中部地区以“同心圆”来表示,是一种sanitized的做法。




  

相关话题

  二战时期自热食品是否普及? 
  如何看待17年新版历史教课书删除尼布楚条约与雅克萨之战的内容? 
  下一个像中国这样经济大发展的国家是哪个? 
  T64/72/80和t34/虎豹/m4相比,哪个更容易殉爆? 
  如何评价魏延和姜维的军事能力? 
  如何评价中国消灭最后的无电区域,实现全国通电? 
  如何看待马云说的,中国 8 年后房子最不值钱? 
  现代条件下,北朝鲜是否还有作为战略缓冲的价值? 
  北宋王朝是大一统王朝吗? 
  为什么戴高乐将军没有进入先贤祠?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6 年 7 月 8 日韩美正式宣布部署萨德系统?这将对我国产生怎样的战略影响?
下一个讨论
《反弹道导弹条约》从多大程度上限制了美苏两国的核竞赛?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