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知乎算法把这个问题推荐给我了,表示有点兴趣引申来讲一下,但是我也不是研究这个方向的,没办法来班门弄斧,只能勉强抛砖引玉。
因为我看到几乎所有的科普,关于吸光、荧光之类的解释,要么基于化学领域的HOMO-LUMO,要么基于物理领域的价带理论,两者统一于电子的跃迁。
这么解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生活中,绝大部分材料,都不是均匀的(homogenous)。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上面写两句。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绝大部分关于吸收光和荧光的讨论,都是基于有机小分子的,包括本题:共轭双键。为什么?因为有机小分子要么自己是液体,要么可以以很高的浓度溶于溶剂。这种存在形式导致小分子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因此假设你有100毫升的材料,它的性质和你有一个有机小分子几乎没有区别(所谓的聚集诱导发光算个特例,但是也太不影响这个结论)。因此,有机小分子是最容易出现颜色或者荧光的物质。
那你有没有过这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固态水,为什么冰块是透明的,雪却是白的?
再问:同样是二氧化硅,为什么沙子是不透明的,石英却是透明的?
再问:金子是什么颜色的?一定是金色吗?那纳米金子是什么颜色的?看下图:
最后再问一个:孔雀羽毛的颜色怎么来的?是组成羽毛本身的分子带颜色吗?
回到这个问题上,正如其他答案所说的那样,共轭双键会导致颜色。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把含共轭双键的有机物均匀分散一层在一个金属导体上,十有八九他就会变成黑色的。这也是为什么材料科学和物理/化学不能混为一谈,各有各的作用。
事实上,任何跃迁,都是可以吸收光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区域。
分子的转动和天平动(libration),吸收的是微波和远红外光,比如水的libration在远红外 ;[1];(——这也是微波炉的加热机理,就是促使加快食物中水分子的转动从而加热)
分子的振动,吸收的是中红外光,而一些overtone能到近红外区域甚至可见光区域——这也是为何水是蓝色的;
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吸收的是可见光或者紫外光;
内层电子能级跃迁,吸收的是X射线;
原子核的能级跃迁,吸收的是伽玛射线。
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需要共轭双键才能吸收可见光产生颜色?假设有一堆共轭双键,总共的长度为L
下面我们就来求一维无限深势箱。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超级简单的方法,不需要解薛定谔方程。
因为我们知道,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观点,每个分立的能级是因为生成了驻波,那么我们就有
根据物质波公式
所以能级的能量就是 ,怎么样?这样求解是不是简单多了?而且类似的方法用来求环势箱也会很方便哦。
然后我们知道,跃迁是发生在HOMO和LUMO之前,下面我们就用实例来演示一下。下图中的例子,每增加一个重复结构(r 增加1),分子就增长248 pm。根据最后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当共轭结构越来越大时,分子的吸收峰会红移。如果一开始共轭结构很小时,会在紫外区域吸收,则没有颜色(因为紫外光对于人眼不可见);当共轭结构逐渐增大时,吸收峰就会移动到可见光区域,从而产生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