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我一直让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有错吗? 第2页

        

user avatar   yamamoto-NUM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面的对话有的人是不是很熟悉!

“妈妈,我们班***总欺负我!”

“他怎么不欺负别人?一定是你惹到他了!”

小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想请家长帮忙,遇到这样的回复,真是比吃了屎还难受。

为什么有些家长就是喜欢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呢?原来不理解,做了家长后逐渐有点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了。

软弱是一方面,怕给自己惹麻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他并不怎么爱自己的孩子。

试想下孩子抱怨学校有人欺负她,家长要么去处理问题,要么去处理提出问题的人,哪个容易不言而喻。

要处理问题,就要先调查研究清楚情况,再去学校跟老师,跟校长,跟学生家长交流,中间免不了会有争执吵闹,最后真能给孩子争取回权益,家长得到的是什么呢?是孩子的感激,是孩子的不再委屈。失去的是什么呢?是时间、精力,甚至以后还会收到别的家长老师的白眼,觉得这个家长太矫情,斤斤计较,以后在家长群里说不定受到冷落,原来在家长群里开明、识大体的人设就要垮塌了,以后再混家长群没那么多明媚阳光了。

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抱怨,反映了家长是更爱孩子还是更爱他自己。

遇事就先让孩子自己反思的家长,是不是自己先反思一下,你是在处理问题还是在处理提出问题的人?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对孩子的爱是不是足以让你面对以后在班里家长群里的困难?

有句话“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用在亲子关系上,“小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但各个花朵是有主人的”,而你作为这个花朵的主人,是有义务去呵护她的,别人是没有义务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找不到在哪里编辑问题了,我是题主的女儿,这是我的知乎账号,和妈妈产生分歧之后经她允许和商量写下的这个问题,现状是,她不愿意看这些回答了,而我在回答里找一些安慰。

就在刚刚,她和我吵架了,我们正好好的说着话,她忽然说我是她的耻辱,我立马起身想回我房间,她在后面一直在补,说我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我这个人本身就是个废物,不要嫌他说话难听,她说的是事实。

然后我整个人都崩溃了就开始哭,她就嘲讽我有什么本事就知道哭。

然后我顶了她几句,她摔门走了,外面在下雨,她和我们家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差,没有人会关心他,只有我。

我俩从上次因为学校的问题吵过架之后好不容易关系缓和,当然,是我道的歉,她和我抱怨家里这些事情之后,我安慰她过程中她以一种嘲讽和不屑的语气说我是她的耻辱。

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不死在学校,要回来当她的耻辱?

我压根不敢死。

我知道的,我等下还要出去找她我不能让她出事。

我真的真的很困惑,很想不通,我今年上大学,高考的时候差六分一本线,然后接着就成了我爸妈心里的一根刺,每年过年当着所有家庭成员的面都要说一遍这个家不会再有人是二本了,只有我。

可是我在家的时候,会主动洗碗,洗衣服,接送我妹妹。

去年我外公外婆住院,我一个寒假早起晚归,送饭奔波看护老人。

可当我提起这些的时候,得到的是我妈一句你还把这些记一辈子?

然后她就开始骂我,翻旧账,然后当着我的面说她不想活了,最后就跑出去了。

更让我窒息的是,我奶奶跑过来也开始和我说我妈各种不对。

最窒息的是,我爸回来,说我要自己调节情绪,说我连这些苦难都克服不了。

说我不够坚强。

我知道我这个人软弱自卑,心软,圣母,舍不得这个家,我妈对我很好但特别偏执,嘴毒,可我没办法割舍这个家。

去年我外公去时之后因为我外婆的赡养问题,她没拿一分遗产却总是被我舅舅辱骂,变相的pua,又要照顾我和妹妹,又要照顾我外婆。

而我爸爸,和我妈毅然决然的离婚,不喜欢她们那边的亲戚。

所有人都不容易,可是我真的好难啊我真的快坚持不下去了,可我哭完我还得去找我妈。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谢谢你们,我从你们的回答里得到了一些勇气和一些认同,可能在我工作独立之前我都只能这么痛苦而煎熬的活着。

我真的害怕我这样的状态考不上研究生。

我好像真的只能自己开解自己,可是现在好像哪里都容不下我。

我想出去租房住我爸觉得我不够自律,不愿意,不相信我,极其的不信任频繁的说我是个垃圾,我走不掉,我躲不开。

真的,很谢谢你们,给了我一部分勇气。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不那么痛苦的死亡的方式就好了。

如果我死了之后所有人都把我忘了就好了。

我想再写一点后续。

昨晚吵完架之后我在家里哭完,我爸回来看见了,让我自己调整之后今天早上又和我妈妈吵起来了。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我妈的错,可是我妈妈真的对他很好很好,他对我妈有一种特别深刻的偏见,我已经尽量压抑自己的情绪了,我真的什么都没告诉过我爸,我爸口口声声质问着我妈是不是想让全家人都去死。

我妈在这个家这么多年我爸从来没关心过她,可以说我爸妈的婚姻是我恐婚的源头,他们从来不相互理解只会彼此伤害,双方都被原生家庭疯狂吸血。

我妈觉得是我告状,是我想逼死她,她从不觉得自己有错。

她觉得在家里做饭洗衣一手操办着衣食住行照顾着我奶奶,辛苦操劳,而我爸只会在旁边看着。

还因为她的脾气讨厌她。

可唯一关心她的只有我啊,她却一次次的把我推的越来越远。

现在感觉他们都要打起来了,而我妈比我还要万念俱灰,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心疼她关心她。

可她什么都看不到,只知道一意孤行,按着自己的想法,把自己伪装的很强大,十几年了。

稍有不顺心就骂我打我,可她又对我真的很好。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真的,特别特别不想让我爸妈因为我的事情吵架,我妈这么多年过的真的好不容易,可是一点点风吹草动我爸就会怪到她身上。

十几年了。

我到底该怎么办,才能救救他们。

我知道他们很爱我,只是方式不对。

可是我连自救都做不到。

我像他们一样被原生家庭所累,圣母,懦弱,生不如死。

很多人说看不出来我妈妈哪里爱我,她虽然说话很刻薄很看不起我,不尊重我不觉得我有资格和她平等的说话,但我作为一个女孩,她在生活上吃穿住行哪怕省吃俭用都不会让我受一点委屈,有的时候会念叨抱怨但是该给我的从来没少过,哪怕现在要养我外婆,还是对我和妹妹很好。

我想多讲讲我妈妈,她和我爸爸是父母包办婚姻,我爸是传统的愚孝,我爷爷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排第二,长子。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姑姑离异带着我表姐回家,我妈妈挺着八个月大肚子洗衣做饭,还傻傻的被我姑姑指着鼻子嫌弃,被我爸爸呼来喝去。

我记得之前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奶奶总是习惯性的把剩菜剩饭都给我爸爸吃,全家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每一顿饭都是这样,导致我爸爸胃特别不好,后来坚持天天健身才好过来。

再后来我们搬了家,我爷爷过世了,奶奶跟着我们住,一住八年,我二叔从来没管过她,但她偏疼小儿子,而我爸也觉得我奶奶做的都是对的。

我妈妈照顾了她八年,当然在老家的时候也是我妈妈照顾,因为我二叔在隔壁院子,现在我们住一个小区,我奶奶还经常给我二叔塞东西塞钱。而我二叔,从来没给我家一点经济上的支持。

本来我们都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了,可我奶奶她不知道感恩。

我妈妈挺尊重她的,不会朝他发脾气,有时候会念叨一点因为我奶奶不讲卫生,甚至做过吧倒了的酸饺子从垃圾桶里捡出来洗洗的事,我爸爸因为这些事也和她吵过架,但我奶奶就是一意孤行。

我奶奶,我二叔很看不起我妈妈,因为我爸也看不起她,他们把我妈当做一个免费的保姆,甚至每每在我面前提起都带着侮辱性词汇,我的反驳很无力,因为我爸妈从小教我尊重长辈多为别人考虑,哪怕我有一点不同意见也只能板着脸回我房间不再听下去。

去年我外公去世,后续的祭祀我爸没有去,我妈妈大发雷霆但她也没有办法,她费心费力的照顾着我们家,照顾着我奶奶,可我外公外婆病重我一个孩子在医院衣不解带照顾,他们没有一个人来看我外公外婆一眼。

几天前我姑父的爷爷摔了一跤,他们像是故意一样在我妈面前急着去看。

我爸和我妈已经离婚了,却依旧住在一起,我妈继续被pua,照顾着这一家人,承受着他们的蔑视。

我永远都能记得我妹妹出生我妈坐月子的时候我姑姑非要接过去照顾结果每天中午家里和蹦迪一样,吃饭还给我吗吃剩饭。

我永远记得她怀胎八个月大过年的一个人从早饭做到晚饭一大家人等着吃不帮忙。

我永远记得我中考结束我爸不知道上哪去了我妈还没出月子就骑着摩托来接我,最后经常头疼腿疼。

这就是她对我好的地方。

而我爸爸,经常在我面前抹黑侮辱我妈,因为这个我和他经常争吵哭泣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后来我像是顿悟了,开始改变自己,听他的话早起学习,锻炼身体,他才愿意慢慢听我一点了。

尽管我来大姨妈痛的在床上打滚也要坚持六点起来,出去跑步。

我记不清多少年了,没在家睡过一天懒觉,听我爸爸的话不吃垃圾食品,不点外卖,每天清汤寡水。

我在想,是不是只有我考上研究生一雪前耻,才会让我妈妈有一点话语权,因为她教出来的我还没有那么差劲。

哦,还有一点。

我永远记得我二叔趾高气昂的来我家说我妈妈干嘛了,成天给我奶奶气受。

我永远记得二婶和我妈说你孩子上个那大学奖学金都拿不到还想考研?

我永远记得我爸爸打了我妈之后我姑姑说就当给她一个教训。

我还记得长这么大,哪怕是上大学走的时候我姑姑我婶婶也没给过一分钱。

我妈这么多年的好心,就像是都喂了狗了。

就因为她像祥林嫂一样,满腹抱怨吗?

现在我妈也越来越堕落了,每天刷着抖音,脾气也一点没改,自暴自弃一样。

只有我能改变这个家了。

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让我爸妈看清他们彼此双方那吸血的家庭。

我妈妈受了这么多的苦被我舅舅从家里赶出来,也算是看清了,可我爸爸,还顽固的相信人家的侮辱是出于善意,坚持要我尊重服从每一个长辈,仍旧不知道关心我妈,伤害这个要陪他一辈子的人。

如果我妈不在这个家,这个家没有人会关心他的死活,他做个骨裂手术我奶奶都不让人管说是小手术的,可我奶奶一点不对我爸就会急着去看医生。

流淌在这个家桌子底下的来自至亲之人的恶意和不屑,才是最可怕的问题。

我爸要的是他的兄弟姐妹他的大家,却舍弃了自己的小家。

这个家没有一点点温情,像是个情绪的垃圾桶。

我在这个家长了近二十年,反反复复的痛苦着,从初二反抗之后不再挨打了,才好受那么一点。

可我从思想上想要去抗争的时候,特意起早把我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写了很长的两封信放在我床上然后离家出走希望我爸妈能着急,看到信能反思自己的时候。

我发现我就像个傻子,中午也没人找我给我打一个电话。

我怕他们担心,又回来了。

信我回来之后他们拆了。

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

我爸反而给我写了一封信字字泣血觉得我就是个垃圾,受我妈的影响,我妈是个根子都烂透了的坏苹果。

我还记得十八岁那年暑假,下着暴雨我爸妈吵架我劝他们结果自己被赶出门,淋着雨跳河,被我闺蜜拉回来,如果不是她万念俱灰的我可能早就死了。

可是我回来,提起这件事,他们没有一个人说一句关心我温暖我的话。

可我依旧很爱他们,因为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不会在生活上对我短上一点点。

现在写到这些也会忍不住流泪,我只能选择尽量多做一点,尽量减轻我妈妈的负担,让我爸从我身上看到希望。

说到底还是我不够优秀。

你们的评论我都认真的看了,真的很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才能有足够的话语权。

原谅我把积压在心理这么多年的东西写在这里,谢谢你们愿意做我的树洞,愿意给我一点回应和勇气,安慰。

这个世界比我想象的美好,我也想好好的活下去。

我依旧热爱这个世界,爱着像你们一样可爱的人。


user avatar   nan-de-hu-tu-83-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知道吗,“看你好欺负”往往是别人欺负你的原因。

何况,很多时候,一个人欺负另一个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就是单纯想欺负你。

所以,现实中的欺负、霸凌往往没有缘由,去TMD一个巴掌拍不响!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我这些年的情感咨询来看,许多成年后在亲密关系被人欺负到遍体鳞伤还疯狂自我反省的,大多都源自童年时期父母的一句:

“你怎么不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我不否认人无完人,很多问题其实不是非黑即白,就好像小朋友孤立谁,欺负谁,不完全是单方面的问题。

也许你孩子是哪句话,哪个动作的确惹到了孩子王。

但这不是持续戕害、孤立、校园暴力的理由。

但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连基础事实都没有搞清楚连头都不抬就要求孩子反省。

这将会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将所有外部的问题内化成自己没做好,只要一被指责就会开始反省道歉,祈求原谅,并且坚信只要自己付出更多努力就能得到幸福。

而这样的人,正是PUA的主要受害人群。

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一定要在一起玩,明明会互相抢夺玩具,甚至打起来,哭闹。

家长不知道么?

知道。

但其实人际交往学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自己的边界和试探他人的边界。

你得在不断的社交和试探中慢慢搞清楚,什么可以,怎么沟通,打人不对,推人不对,咬人更不对。

拿了别人的玩具,别人也可以玩你的玩具,这叫分享。

如果以礼待人,对方不识抬举,那就不跟他玩了,这叫底线。

小朋友在不断的碰撞摩擦中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而家长在旁边护航,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什么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至暗时刻。

比如被人欺负,比如被人孤立,比如被人报团辱骂,起外号,编造莫须有的黑料。

这种时候你要站出来啊,你要告诉你的孩子,你不是坏小孩,这不是你的问题,你只是有破绽。

就好像十字路口犹豫不定的你,每一辆加塞的车不是因为他有多强,而是你停了,有破绽。

有破绽,暴露出软弱,所以他们欺负你。

你可以选择变强,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你也可以选择算了,不与小人一般见识。

但不论哪种,你都要不断帮助孩子关心并理解心里的那个“自己”。

一个人不要在学会爱自己之前先去苛求自己爱世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定要学会爱你自己。

这个过程你不能让他孤军奋战,你们本来就是血脉相连的战友。

如果未来你的小孩在被男友抛弃时一耳光扇过来说你就是全世界最烂的女友,没有人会爱你时她勇敢地爬起来一耳光扇回去并告诉对方,你错了,我有人爱,我也很自爱,有问题的是你!!!

那么你要感谢多年前的自己,感谢自己在那个孩子从学校哭哭啼啼跑回家向你求助的夜晚,你没有因为工作繁忙而不理她,你没有让她一个人去反省“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们怎么不打别人只打你”这些屁道理,你当时敞开双臂把她抱入怀中说的第一句话是:

“没问题宝贝,这事不怪你。”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这句话更适合你。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可以

但是别把这个等同于“这件事就是你的错”

举个例子

挨欺负时,可以发现是不是我表现得太软弱了,让他觉得我软弱可欺。

那我是不是要刚强一些?

再继续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表现得软弱可欺?

是不是因为我没人撑腰?

那应该为我撑腰的人呢?

原来在知乎提问。


讲真,我成年之后也会经常想想自己的事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这和对错无关,因为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是非观,可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改进,与自己是否做错不一样。

但是未成年的时候,你应该首先帮他建立是非观,当他无错时能得到你的支持。而不是时刻让他反思自己。

这样会让他把“改进”直接内化为“原来我做错了”,也会促成他做一些完全没必要的改进,甚至变得激进。

父母不是反思怪培养器,父母成长领路人啊。

所以浙江推行的家长持岗上证,还是很有必要的。

某些家长就是新东方的出路。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走在路上手机被抢了。

该找警察还是该先检讨自己为什么要带个手机??


user avatar   nai-ping-zhan-do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自卑怯懦,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缺乏可信赖的,能够帮孩子解决问题的双亲。

不要什么事情都推给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要是什么事情都能自己解决,还要爸爸妈妈干什么?


user avatar   cao-mu-qing-lan-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那个人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孩子;

因为在孩子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不仅没有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还一味苛责孩子,导致孩子非常受伤,崩溃;

…………

很多年之前,我去同学家里玩,跟同学在院子里小书房看书时,同学被他父亲唤到院子里花园轻声说话,

他父亲跟他说,

“要学会听懂别人话里的三层意思,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与动机”

当时我突然被震撼到了,感觉他父亲好慈祥,好羡慕那样温暖的父亲;

希望有一天你的孩子再也不愿意跟你讲话时,你不要羡慕别人家的父母;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里有祖辈,率部打过朝鲜战争,隶属第9兵团(27军80师)。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听到第9兵团,必然会紧接着想到长津湖战役,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水库之战”。那次战斗中,志愿军战略战术都大体正确,但凡双方的海空保证和后勤装备在“一个数量级” - 差距能在十倍之内 - 最终也不会以第9兵团实质失去战斗能力的代价,才换得惨胜一场。

最终统计,双方减员大体上是5万:1万8。其中,因低温和后勤保障等原因,志愿军一方非战斗减员近3万人,很多都是生生冻死的。

连同第一、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整体,是我国近代以来(等同于有史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第一次取得战役级别的全面胜利

相信对于经历过、了解过这些历史,并把这些历史当作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人,以下的那些歌词、旋律,确实就如龙应台在这次活动中所说,“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后来来了美国,一个可能在不少“龙应台们”的眼中,灯塔一般的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借用龙应台的那句话,“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么美国的真实状况恐怕就是,“我们既在乎大国统御,也在乎大民福祉,且互为保障,且互为天然因果”

我不愿做一个在美国生活个几年就开始高谈阔论“美国怎么怎么样”的“公知”笨蛋,但姑且允许我用类似的文体表达:

在来美国之前,我并不知晓,
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战争纪念碑”;
几乎每个城镇的小广场,都有“战死烈士纪念碑”;
重大体育比赛国歌仪式末尾,常会安排军机通场飞过;
每当有阵亡士兵归乡时,车队规模和迎接民众都类似国家元首一般;
......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其国旗和国歌的热爱,相比普遍的中国人,有过之而不及。

我想,这些“表征”背后的“情感”,必然也是基于对特定历史的经历、了解和认同,并把这些历史当成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特定的艺术作品,才能“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成为经典: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那星条旗,不还在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大地,勇士的家乡?”

-----------------------------------------------------------------------

之后机缘巧合,在聚会中见过朋友家的祖辈,二战末期入伍的马润,打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老爷子坚持认为朝鲜战争是平手,同时表示,没想到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能打(可能是因为二战他打酱油为主吧,但他也确实对当时的日本人用了“animal”一词来形容)。同时他表示,美国现在如果选择和中国对着干,将是最大的愚蠢。不知这是来自于他对历史和现状观察后的系统思考,还是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对“伟大的敌人”的惺惺相惜。不禁想到之前听家中祖辈谈起,对曾经的敌人,曾经在名义上战胜过的敌人,字里行间,总是多少充满敬意


好,说回龙应台。我个人非常认同她在末尾做的一个比喻:“歌,它就像一棵树,树需要有根,根在土里头,非常地要看它是附着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头...”

她说的没错,所以我全文也就是在描写这种“土壤”,中国的土壤,美国的土壤。

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土壤,不会因为其他平行因素而被动摇甚至否定的土壤。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另两位祖上,父亲是23年的党员,儿子(我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在文革中,父子二人莫名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这种扭曲的经历到今天都有影子一般的影响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意识形态害死人”的“树”的土壤。相信也有一少部分中国人知道,第9兵团的宋时轮上将,生涯晚期曾经反对过某件事 -- 虽然对此我个人表示不置可否,但对一些人,也是一种土壤,能长出特定的“树”来。

美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调动101空降师来护卫最早的5个黑人孩子,安全地进入白人学校上学的历史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人与人生来平等”的“树”的土壤。

俄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初的红色帝国,造得出上万颗核导弹,造不出不同款式的丝袜来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计划经济行不通”的“树”的土壤。

但这些土壤,并不矛盾,正如“大国”和“大民”也绝无矛盾,更有可能是互为因果,互为保证一般。在追求最底层土壤的同时,我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其他内容:自由、平等、文明、互助...吃得起茶叶蛋,买得起猪肉。

但我依然能理解龙应台的那种“恐慌”,甚至是“恐惧”,一种稍有洞察力的人,就能透过屏幕闻到的,无处不在的不自信和恐惧。这种“恐惧”其实也是“树”,而这颗“树”,也有“根”,也有“土壤”。这片“土壤”,对应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这样的一个事实:

如果“你们”不选择和“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么“你们”就没有“国”,没有“民族”,没有“历史光荣”,没有“文明荣光”,是前朝的战败的弃民,是内战失利的败将,是大国博弈的砝码,是即将上不了台面的弃子。

说到底,如果“你们”不是“咱们”,而只是“你们”,那么“你们”连根都没有,谈何“土壤”?

美国和中国就像那云杉,而英国日本等“小国”,也必然算的上苍柏。而台湾呢?最恰当的比喻,恐怕就是松萝 -- 也有根,但是是气根。

于是,我终究也不会怪罪龙应台。毕竟,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台湾没有“土壤”,于是只能培养出松萝一般的龙应台来,临时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因为附着的大树有根有土壤,就产生了自己也有根有土壤的幻觉。却不知,松萝这种植物,人称“空气质量的检测仪” -- 都不需要环境怎么腥风血雨,而只要空气质量稍稍下降,就会死掉。

而龙女士追求的,貌似不仅仅是作为松萝,一切静好地活下去,而是,不但要作为松萝优雅地凌空飞舞,而且要否定大树的根,大树的土壤,希望大树的根烂掉,大树尽快倒下去...甚至直接否定这棵树,一颗彻底摒弃了“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彻底由万亿人民“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凝练成的大树,将其描绘成“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下的非本心产物...

那么,这可能依然无关是非,但必然有关立场。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好在,虽然龙女士恐怕没得改变了,但她还是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希望”,而年轻人永远有希望。这个希望,在此设定下,其实也异常简单: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真的无所谓。

-----------------------------------------------------------------------

愿这石头比人更坚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卫国战争纪念碑

无名英雄之墓,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国家公墓

此图不解释

有些“土壤”,以及土壤上面长出的“树”,在伟大的国家间,本质上是共通的,现在一些台湾人不理解而已。这是他们的不幸,可悲,可怜。






-----------------------------------------------------------------------
偶然看到本问题下一些匿名或非匿名的答文,我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对龙的评价,对“龙应台”们的评价,可以翻我的答文历史,是一贯的,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作品、历史、言论的较充分了解,而下的个人结论。依然,这只是个人结论,而不是客观真理,于是人人都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这结论确实与我是否知晓此次事件,看到的是3分钟?5分钟?21分钟?24分钟?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没有任何关系 - 我看的视频是21分钟版本,我觉得足够充分了。

同时我相信,但凡看过20+分钟“完整版”的人,如果对龙的立场和目的,依然表示无知无觉 -- 若你是真心的,我只能说你情商不足,辜负了龙的“一片苦心”,她要气背过气去了;若你是假意的,那么你对我来说,就只是“你们”,而不是“咱们” -- 如前所述,你愿意做“你们”,还是愿意做“咱们”,是你的事情,我无所谓。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以下的内容也是主要说给对我这篇答文多少表示认同的朋友讲的:我整篇答文,既没有对当时在场的大陆学生表示任何赞许,也没有对“香港学生”/“香港年轻人”的观感发表任何评价。这种评价的缺失,确实是我有意不为之。而我真实的评价就是:不知道、无所谓、不相关。我们也看到,本问题下面也有一些朋友提到了,在场的大陆学生“并不这么觉得”,在场的香港年轻学生“很少”,以及,“香港的年轻学生根本不这么觉得”。

于是,如果你们真的对港台真实民意有兴趣,还是建议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单一的事件,而脑补出一些可能与真实状况相去甚远的想象,然后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感动,最后口口声声说什么“龙应台被香港人打脸”之类的话,结果却让个别香港人跳出来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这么想” 来刷存在感。非要总结一个“真实民意”的个体感知,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政权无好感的,过半大概无疑问 -- 这也无所谓;而真正重要的是,这群人之中,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真诚的认同感的,是否过半?我还真没这个信心。

最终,正确的“姿势”只有一个,原答文也已经说过了:“你们”到底是愿意当“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当“咱们”,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们”选择跟“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主观选择,“我们”可以表示“多一个不嫌多”而表示欢迎,但终究只是不置可否;但如果“你们”只想要当“你们”,乐于跟“我们”划分清楚,那“我们”一定表示“少一个不嫌少”,您自求多福;而如果“你们”不但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当“咱们”,而且还轻则贬低“我们”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追求,重则始终盘算着对“我们”的利益进行实质的损害,那么,“你们”也就不仅仅是不相关的“你们”了,而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最后真想说的是,为何一群没有血脉联系的人,愿意聚在一起当“咱们”,就是因为那些共同的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把我们天然地,不带任何强制和压迫地,绑定在了一起,才有了民族,才有了国家,才有了“同胞”一说。绝不是一个人,他身为“华人”,那就天然成了“同胞”,否则骆家辉也该是“同胞”了。对于那些无意与我们共享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的“华人”,不但不该有让他们当“同胞”的强迫,甚至都不需要有对他们希望当“同胞”的期许。

21世纪,个体自由为大,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个人爱或不爱特定的社会符号,都是个体无所谓是非的个体核心自由。“龙应台们”愿意当无根之草,就让他们当去;一些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暂住,那就合法地暂住下去;住不下去了,愿移民就移民,也没人需要拦着。


user avatar   qiao-yi-miao-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人,日子好过了,开始养“宠物”了,各种家人家人的叫,都忘了这些家畜最初都是用来吃的

电影《1942》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逃荒的路上,老东家的儿媳生了孙子,为了保住这个独苗,给孩子喝一口热汤,一家人杀了女儿保护了一路的猫。老东家愧疚的给女儿道歉,女儿特别麻木的说了句:我也要喝猫汤


小时候暑假去外婆家,一院子的小鸡,每天做完作业就是陪它们玩

毛茸茸的,超可爱,这只抓一抓,那只撸一撸

长大一定程度,外婆就会随机抓了炖汤

现在菜场的鸡都是杀好的,以前可都要自己杀

倒上一盆热水,准备一个碗,一手抓着翅膀,脖子上的毛拔掉点,一刀抹上去,血滴在碗里

动物,在被杀前都是有那种预感的,会拼命挣扎,拼命叫

年幼的我每次都吓得躲远远的,甚至绝食抗议

但,鸡汤是真的香啊,饿肚子是真的难受啊


家畜,鸡也好,猪也好,甚至狗也好

有人觉得是宠物家人,有人觉得就是块肉

只有所有人有权对它做任何决定

它不会因为有了名字,被洗过澡,有任何的改变

那句“关你屁事”虽然话糙但理没错

有些人不吃,也并不是有多少爱心,道德有多高

只是他们,不够饿而已




        

相关话题

  你们年少时许过的愿望实现了吗? 
  因为实在太疲惫了,晚上陪孩子搭积木的时候,真的累哭了。可作为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表露情绪吗?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你的前男友/前女友,你要对前任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娶一个之前谈过很多男朋友的女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老公偏执一根筋,没办法沟通我急的扇自己耳光,他无动于衷的看着,而且对我更加愤怒,是完全没有感情了吗? 
  感受到世界的残酷和冷漠时,你是怎么激励自己继续向前走的呢? 
  吃不消大人们的带娃「神」操作,宝宝上知乎会如何「吐槽」? 
  如何看待老公让我不要说孩子是为他生的,因为孩子不是他一个人的,我也有份? 
  妊娠期糖尿病对大人和孩子有什么影响吗? 
  当你的老公/男朋友知道你怀孕是什么反应?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生物工程专业却被称为「天坑」?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影视作品氛围对于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而言,是不是落后了?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