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老百姓研究一件事情想错了,就叫民科;那专业的人员想错了,就叫科学是不断否定和发展的。这样公平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话说的,专业人员已经被开除出老百姓的行列了么?

题目里这个玄机我就戳破了吧:把老百姓和专业人员对立起来,是一种很幼稚的民粹叙事,是为了给民科塑造一种代表人民群众的假象,暗示专业人员脱离群众,站在群众对立面。再把公平性是扯进来,先通过问题黑你一波。这种低级的话术伎俩很不专业。

其实我看非常公平,一个老百姓不管是否从事科研,想一个事情靠谱不靠谱,正是在某一领域是否专业的体现。

什么叫专业?就是指在某一个领域靠谱的老百姓。你要是错得靠谱,那就叫专业上想错了,你要是错得离谱,那就叫没有专业素养。这和你是不是专业人员没有关系,再专业的人,胡思乱想也会被人说不专业,不专业的学者少吗?再业余的人,如果基于很专业的逻辑犯了错,那也会被人说已经很专业了。

请民科们放过老百姓,这个锅老百姓不背,谁代表老百姓的科学?是老百姓里的广大科研工作者。



————

P.S. 民科(crank)这个词,我做个证,从我20年前第一次认识的时候,就是指胡搅蛮缠的偏执科盲,从来没有中性含义。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些人洗地说什么民科本来是中性词,是指业余科学家。甚至说一开始是中性含义,被慢慢带成贬义,我证明,没有这回事儿,一开始就是贬义,特指对象很明确。

更新:

评论区里有些言论真的看了有些话不吐不快。有个别朋友,看资料还都是国科大、浙大这种名校的大学生,说专业人员、科研人员不能算老百姓。我想问问这些年轻人,老百姓这个词到底哪里配不上你们心里的专业人员了?你们心的老百姓是啥?

百姓这个词是泛指人民的,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众的一个别称。如果专业人员不是普通百姓,那什么人才叫“普通百姓”?你以为工地上、田间地头的体力劳动者不专业吗?你以为街头商贩、车间工人不专业吗?你以为你拿个移液器,调个反射镜,架个冷凝管,喝着咖啡敲段代码你就比其他劳动者不普通了是吗?你以为只有搞科研需要大量学习、训练和创造力?你以为你搞搞科研就“不普通”了?你以为你发得了Nature就能养得好猪么?

普通百姓是知识分子应该欣然接受的身份,从建国以来的历史上看,曾经也是知识分子求而不得的身份。我对个别在读学生试图区分普通百姓和专业人员特别是科研工作者的认知和言论感到愤怒和失望。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平啊。

要不专业人员怎么叫专业人员?人家的专业两个字难道是摆着看的。


user avatar   xu-qi-zhi-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群人,一天的典型生活是这样的。

早上起床着急忙慌做早餐,然后送孩子上学。

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浏览下网站,说不定还逛逛知乎B站,再看看邮件和文献。

上课前半个小时出门,因为要去1958咖啡厅买杯咖啡。

拿着咖啡走在校园里,发微信给爱人嘱咐一下接孩子时间,并约好中午到东活教工餐厅吃饭。

吃完午饭叫几个学生来检查一下课题进展,并商讨一下论文撰写。

学生走了再看看股市收盘啥情况。

下午下班赶紧去接孩子,然后回家做饭,辅导孩子功课,着急了也对着孩子一通吼。

买个房子遇到质量问题,到处打电话商量怎么维权。

淘宝上买件衣服也要等到618,能便宜20块钱。

这不就是普通老百姓吗?

这就是我身边的同事们,平均学历博士,第一学历大部分C9,下限985,题主所谓的专业人员。老百姓们都做的事情,他们也做,咋就被开除出老百姓了呢?

反而民科做的有些事情他们坚决不做:

1、不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不懂基本科学论证方法和逻辑,反而抱怨别人看不懂自己的作品;

2、遇到论文发表挫折的时候,不回来反思自己的研究缺陷和写作水平,反而埋冤别人迫害自己;

3、相信奇迹,且相信奇迹就在自己身上,一心想搞大新闻,但又不能脚踏实地;

4、稍微遇到不同意见,极易情绪激动,还动则人身攻击,且纠缠不休;

5、想进入科学的圈子,又不按照科学的规则行事,想裹挟着“老百姓”的名义制造和科学家的对立。

而这些事儿,但凡正常的普通老百姓也不会做的。这么看起来,专业人士才是老百姓,而民科不是。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农民种新的麦种那叫实验田。

城里住着三代都不分不辨菽麦的人去种新品种那就叫糟蹋。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跟之前的一些答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点不太一样,我觉得科学家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这点倒是没有什么强调的价值,但是我觉得所有科学家都有可能犯错的——有时候甚至是一些很低等的错误。但是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谁都会犯错——在一个年代里面,也许大多数人都是错的,或者全部人都错了。研究方向是错的,前人的研究是错的,研究方法也是错的,研究的假设是错的,研究的数据是错的,研究的结论是错的,这都很正常。

所以我个人觉得提问者提出来的,更像是一个哲学思考方向的问题。一般来说,研究需要跟随三种不同的哲学体系——这三种哲学体系催生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验证思路:

1.后实证主义,既强调科学的客观性,实验的可重复性,认为科学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研究实证证明。

2.批判主义。即马克思主义2.0版本,研究方法上量化,质化都是可以接受的。中心为社会是不公平的,所有人的思想都是被刻画的——因为有权力的存在所以出现了剥削,所以研究应该是彻底的找出权力源头。科学未必可重复,因为权力可以改变科学的结果——真相无从得知,除非找到权力的源头,查出剥削与不公平的运行系统。

3.解释主义。他们认为很多实验不存在可重复性——尤其涉及到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人本位的社会科学。但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研究方法——既在量化和质化上不断改良之后的新研究方法,去解释当时人们的想法。

如果采取不同的哲学思考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一般接受过学术训练的人,都是从1-2-3这么学习与认知。如果要是从3-2-1的话,理论上也没有错,通过总结个人的经验去解释一个事情,但是会出现自己的经验困在A里而无法解释B,会造成思想认知偏差。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百姓想研究一件事想错了,叫错误,明明错了还坚决不改,叫顽固,明明错了还不改还不愿意学习还自以为是还喜欢攻击别人,叫民科。

老百姓想研究一件事想对了,叫专业人。


user avatar   xian-sheng-97-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

很老实,我入网文坑比较晚,没看过他的书。刷知乎的时候偶尔能看到他的回答。

开始知道是个教写作的,后来又知道了他是个很厉害的网文作家。

对一个扑街来讲,有人愿意指点自己是极好的。何况那个人是圈里知名的大佬

像这种大佬级别的指点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然而蛤蟆天天在网上免费教新人,这种人你追捧不追捧?

学程序的希望有个程序员大佬在旁边带着。

学开车的希望旁边有个二十年老司机在旁边看着。

写小说一样的。这放网络小说里就是妥妥的奇遇。你刷他的回答点点赞,就能从中偷学到东西。

而且很中肯的说一句,网文小说看似很大众,谁都能来评一嘴,可实际上给你写书评的人可能自己都没写明白。多的是外行指导外行。连节奏节拍都没搞明白的外行人,去追捧他们难道有好处吗

鱼龙混杂,我不追捧蛤蟆这种大佬,难道去追捧卖课党?


user avatar   yue-yiping-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研究,过去这20年里,90%做了半飞秒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20的视力。

但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所谓“近视手术之父”,当年(2011年左右)宣布“封刀”就是因为他从1999年到2010年间,都在做半飞秒。最后因为来自半飞秒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他的压力,退出屈光手术圈,开了自己的治疗眼疾的眼科诊所。外界对他退圈的理由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只是为了宣传自己的诊所,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吓唬大家不要去做半飞秒,而是想跟大家说说,选择术式的时候,除了术后视力以外,还需要关注更多方面。当然,如果你希望在正式选择术式之前有一个地方可以先咨询一下的话,可以加我,忙完就会第一时间回复。

从1999年美国FDA通过半飞秒(Lasik)激光矫正术之后至今,所有接受激光矫正的人中,最多接受的应该就是半飞秒了。当然也拥有最多的研究报告,在全方面分析术后的情况,包含术后视力,还有干眼情况和术后一系列安全性的研究。

半飞秒手术过程

--------半飞秒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过去的这20年,有学者统计了全球主要的百份研究报告,至少60万眼接受了半飞秒手术的术后视力情况:

98%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40的视力;

90%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20的视力。

也就是说,半飞秒术后九成的人可以维持1.0的视力,我相信可以回答题主关于视力恢复的问题了。

--------半飞秒术后的干眼比例

20%-40%的人,会在半飞秒术后开始感受到,并在3个月左右时达到干眼巅峰,而大部分人会在半年到一年内得到改善。

这些感受到干眼的患者中,有一半人会有持续性症状,但一半不会特别影响日常生活,约有2%-3%的患者认为生活因为干眼而困扰。

--------半飞秒术后的屈光回退比例

屈光回退和再度近视是两回事,屈光回退一般约发生在术后半年至一年内,比较高发于表层激光(Smart)和半飞秒(Lasik)。

因为在术后复元的过程中,结疤反应使角膜厚度增加而形成的近视。总结起来更容易导致屈光回退的患者方面原因可能有:

上皮增生、角膜增厚、干眼、眼压不稳、不合理用药等。

有研究发现,手术时手术室的温度、湿度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都和屈光回退有相关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文末传送门)

北京的一份报告,医生们回顾了过去44,580眼,在术后3年以上的二次手术情况,并对比了Lasik和PRK,结果发现,表层激光PRK的回退率还比半飞秒更高,达到了3.2%,Lasik则是1.1%。

对比表层激光和半飞秒结果来说,SMILE的术后屈光回退情况就明显更少了。美国有学者随访了SMILE患者术后3个月到7年的屈光表现,平均只有-0.35 D的屈光度数[1],患者基本不太能感受到了。

还是那句话,不论想要选择什么手术方式,都应该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不能只看某一项表现。比如有的人听说术后上皮层可以自行恢复,所以就只想选择表层,但是却忽略了屈光手术的最初目的是摘镜,如果是容易回退的,做完表层激光之后可能半年一年,又近视了,还是需要戴眼镜,这就本末倒置了。

如果大家有近视相关的问题,也欢迎来加微信咨询,忙完会第一时间回复,希望可以帮得到大家。




文末传送门:

文献:

Wilkinson, J. M., Cozine, E. W., & Kahn, A. R. (2017). Refractive eye surgery: helping patient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LASIK.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95(10), 637-644.

参考

  1. ^ https://journals.healio.com/doi/abs/10.3928/1081597X-20210712-02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类似的游戏,总希望用种种的道德悖论让大家对统治者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剥削我24小时工作都是迫不得已,原来让我的孩子去冒险工作是迫不得已,原来他派我们去送死是在下一盘大棋………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感谢寒霜朋克,感谢11bit,让我们在这个游戏中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大棋,

小人们被冻死,被饿死,被抛弃,绝望的呼喊,愤怒的抱怨,甚至怒而破坏、叛乱,

都只是因为你菜!

原来,我们本可以让我们的人民,有饭吃,不受冻,勇于探索,积极乐观,活的,像个人一样。

我们本可以做到,我们本就应该做到。

领导者们,本就应该做到。




user avatar   yi-qu-er-san-li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必然是绝了呀!

演技绝了,扮相绝了,台词超有爆发力真真是绝了!

不吹不黑,《风起洛阳》男主角百里弘毅只有王一博能演!因为这个角色是木石之心,肯定有朋友不知道什么叫木石之心,下面请金鹰影帝王一博用演技科普一下:

猜测下面人物的心理活动?

猜到了了吗,下面揭晓正确答案!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请大家期待王一博下一部影视作品:跟梁朝伟以及《罗曼蒂克消亡史》导演程耳合作的电影。

请大家欣赏海报上王一博的电影脸,是不是在梁朝伟身边也毫不逊色。

最后我警告那些B站黑王一博的UP主,你们就是嫉妒王一博红,资源好,有的人已经跟梁朝伟拍戏当主角了,有的人只能做视频尬黑,哼!




  

相关话题

  你见过有哪些科学没办法证明,但又真实存在的事情呢? 
  《道德经》中的哲学内核是否可以与现代科学衔接? 
  科学是永远正确的吗? 
  2021 未来科学大奖授予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单项奖金约 650 万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老百姓研究一件事情想错了,就叫民科;那专业的人员想错了,就叫科学是不断否定和发展的。这样公平吗? 
  科学家遇到的思维瓶颈与普通人有何不同? 
  你最害怕科学的哪些领域? 
  为什么李森科的学说会得到政治支持? 
  如果移民火星只能带三样东西,你会带什么? 
  如何反驳“中国应全面去工业化”的观点?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提格雷武装夺回提格雷州首府默克莱?
下一个讨论
有人说鲁迅过激地批判旧体系,却不曾创造一个新的出来。像是一个文明上的愤青,对么?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