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因为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不论你是打算做点什么(比如说赚钱或者是减肥),往往都会有一种故意或者无意的力量把你往回拉。
因为当一个人要改变,就会被集体潜意识的认为是异类,天然的出现排异反应。你需要做的是,思考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开启遗忘模式。他们说他们的,你做你的,嘴巴上答应他们好的好的好的,一转头还是继续干自己的。只有这样的坚持,才能改变自己,成为强者。不要去争论,把时间放在对你有利的方向上。
难是对的,不难的话大家不就都改变了吗?都变成了一样吗?时间注定会刷掉一些人。下面是我之前的一篇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每一个想要改变的人。
二八定律是真实存在的,这个世界永远只有20%的人在思考,80%的人戴着脚镣。
所以,跨越到那20%的圈层里面,自然也就变强了。这样听起来感觉挺简单,可问题是:怎么实现阶层的跨越?
跨越阶层到底难不难?
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我之所以觉得容易是因为:一件事情会卡在0.1,很久会变成1%,一旦顺了之后,后面的进度就会越来越快。而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在1%之前,时间会刷掉90%以上的人。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过,想象一下:
在你刚开始不会开车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侧方停车特别的难?是不是觉得倒车入库特别难?方向盘打的手酸,最后还是摆不直,甚至都想放弃学开车。
而时间长了之后,你训练久了之后,会猛然发现:原来倒车这么简单,甚至凭感觉就能轻易入库。
我只是以开车举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每个人其实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刚开始推动前面的1%很难很难,但是一旦推动之后就会发现越来越快。
所以,我觉得人要变强,有很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一定会经历三个阶段:
1、修炼内功
一招练到极致,胜过你练一千招。
为什么要练到极致呢?
很简单,这一点在所有领域都是通用的。比如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手出招总是奇招百出,快如闪电,举手投足之间就破解了敌人的进攻。
快,是怎么样做到的?
当然是经过大量刻意练习之后,形成的自然习惯(注意是习惯,习惯才是自然的,就像开车遇到紧急情况,你第一反应是做出踩刹车的动作)。
但是,太聪明的人往往无法做到极致(聪是听力好,明是视力好)。因为太聪明,所以看哪里都是机会,左顾右盼非常容易失焦,不愿意一件事情坚持到底。
如果从极致的角度出发,真正能做好做成一件事情的人,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所以,往往都需要一股傻劲,才有助于这种坚持。
也就是说,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其实是在一个领域死磕到极致(甚至别说极致,只要超越那80%的人,你就是强者)。
为什么?
如果说以前有很多怀才不遇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几乎已经不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只会存在被高估的情况。
因为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如此发达,一个人只要有一点过硬的技能,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很好的展示自己,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而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自己的行业难,觉得没有出路,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没有做到极致。我们看到的再简单的工作,其实都有意想不到的极致。因为我经常出差,所以酒店、咖啡厅、餐厅灯场所是经常出现的地方,你会发现有些商家的服务是真做到了极致。
如果你体会不到极致的力量,我给你举一个例子,韩寒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我曾经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韩寒觉得自己的台球技术不错,有一次和九球天后潘晓婷打球,他原以为虽然存在差距,但应该还是有机会赢的。
结果呢?
韩寒开了球之后,潘晓婷一路打到全部进洞,输了的人开球,韩寒再开球,潘晓婷一路又全部打到了进洞。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韩寒只做了一件事:一直在开球,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
什么才叫练到了极致呢?
我觉得有一个很直接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大家在这个领域遇到问题时,会不会首先想到你?
比如说你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文案工作,当公司花费大量心血生产出一个产品之后,需要写一篇推文、销售文案,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
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人,就代表了你在公司的地位,或者说是这个领域的地位。
也就是说,修炼内功其实是变强的第一步,只有自己强了才有后面的东西,不然是没有意义的。
内功,是根。没有根,哪来的百花齐放?哪来的参天大树?
2、学会学习
先学习怎么学习,然后再去学习。
学习,无疑是人不断变强最好的梯子。学习会让你成长,会增加你的知识,更会增长你的见识,有了见识之后,人自然也就强大了。
但是我觉得,很多人没有理解知识和学习的意义。
什么是知识呢?
我觉得,只有为自己所用的知识,为自己生活带来实实在在改变的知识,才是知识。没有为自己所用的知识,最多也就是知道了一个概念。
举个例子:
比如说很多教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老师,他们教这个专业一定学过消费者行为学,但是当学生不能及时提交作业的时候,很多的老师并不能改变这些学生的行为,那消费者行为学的知识对老师就是没用的,因为并没有为自己的教学带来帮助。
所以,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应该怎么样学习?
很多人觉得书读越多越好,喜欢用多来麻痹自己。
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只是娱乐性的阅读,那几乎读万卷书也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如果你是功利性阅读,不论是什么领域,读几本经典的书也足以让你受益终身。
我想你也注意到了,我用了两个词来形容学习:娱乐性和功利性。一般阅读只有这两种,这两种方式带来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
什么叫娱乐性的阅读?
比如说你在看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你是像看娱乐新闻似的阅后即焚,可以说这样的方式就不叫学习,完全是娱乐。
当你看一本书一篇文章,看完之后不知道核心在讲什么,甚至连内容都记不起来了,说明你并不是真正在学习。
什么叫功利性的阅读?
如果你在看一篇文章的时候,当你看到一个觉得有用的知识点,你会停下来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怎样改进工作,改进生活?还存在哪些同样的现象?然后去实践。
当你这样去学习并且真正运用的时候,你才算是真正的在学习。如果你只是知道了道理,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去运用,说明还没吸收。
你是不是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看似学了很多,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改变?因为他的学习不具备功利性。
所以,有人把一个人的阅读比喻成了电脑的操作系统:输入、处理、输出。一个人的学习必须经历这三个步骤,你才算是真正的在学习。
另外一点,关于学习这件事,我觉得拜师学习很有必要。
很多人觉得,看很多书就能赚很多钱,就能够变的强大。
不是的。
如果看很多书就能赚钱,那最赚钱的应该是大学里的教授,他们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而事实并非如此。
书,只不过是获取知识的一个渠道。书,其实不也是上路的人写出来的吗?如果你本身就走了很多路,最重要的不是执迷有没有看过很多书。
拜师学习的意义在于:很多你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别人一句话就点醒了你。因为很多时候你的顿悟,只不过是别人的基本功。
真正的老师,更多的偏向于教你思维,而不是给你一些嚼碎了喂的方法。只有打开了心智、开拓了思维,你才会爆发式的成长。
古往今来,但凡有点成就的人,有哪个不需要拜师、拜先生的?因为你走过的路,前人走过,你没有走过的人,别人也已经走过。
这就是为什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因为一个人的核心技能无法在短时间内一一传授给你,但他积累的的经验和智慧精华,却可以在几小时内分享给你。
其实现在互联网学习算是很方便的,因为互联网的成本比较低,你花那么几百块钱就能学习别人的核心技能、思维,多的话也就是几千块。
如果换做以前,没有个几年的积蓄,很多人根本连拜师的门都进不了。
3、善于借势
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最重要的还是讲究一个“势”。
小成往往靠努力就好,比如说你真正死磕一项技能,三年之后,你必然会超越身边的大多数人。你要明白,并不是你进步的快,而是大多数的人处于两点一线的状态。
而大成呢,靠势。而势也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大家所说的风口,或者说是时代。另外一种则是人脉。
如果没有势,几乎难有大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神机妙算,也要善借东风才能实现火烧赤壁。
所以,借势也是一个人变强的关键性因素。
我举个例子:我之前有个朋友,现在的年收入在百万以上。它满足了前面的条件:修炼内功和拜师学习。
她最开始的时候是干什么的呢?在一个工地当资料员。这个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她在平时的时候,就开始发朋友圈卖货,卖自己的一些家乡特长。这个过程,足足坚持了三年。
然后呢,也加了很多的付费社群、课程。一开始也没有什么大的突破,靠朋友圈最多也就是月入一两万吧(具体多少记不太清了),当时她的朋友圈也没多少人。
后来呢,她加入了一个付费社群,那个社群的创始人出了一本书,她一下子好像就买了很多本,后来这个创始人也注意到她了,就开始合作搞事情(创始人是大咖)。
从那以后,她的势就起来了,社群的人都想着加她微信认识她。之后她的收入也很快就变成了月入四万,去年已经开始年入百万以上。
这说明了什么呢?
就像我之前举的一个例子,假如说同样是一瓶1664啤酒,如果把它放在便利店卖,可能就卖10块钱,但是放在酒吧卖的话,就是30块钱,翻几倍。
人生其实也一样:个人的努力在时代面前,甚至在贵人面前显得很微不足道。
所以,在以前的封建社会,多少能人将相,在没有遇到好的主公之前,即使一身才华也不会有用武之地,默默无名。而一旦遇到了明主,便化腐朽为传奇。
如何借势呢?有两种:
1)机遇。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风口。关于风口,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有“看见西瓜丢芝麻”这样的追风口心态,最后很有可能你什么风口也追不到。
因为很多赶上风口的人,其实并不是盲目追出来的,而是之前就在这个领域有所积累。当风口来了之后,无非就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比如说之前有很多电商创业者,在电商这个领域做了很多年,前几年开始觉得没有前途,然后看见微商和社交电商火了起来,很多人也靠微商赚到了大钱,就进入了微商领域创业。
结果干了两年的时间,也没有赚到大钱,想继续做电商,突然又觉得很陌生了(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平台的规则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真正抓住风口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之前就在这个领域有所积累。不要盲目的去追一些所谓的风口(没有积累的风口),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追逐的(前面已经说过,第一步修炼内功是根)。
2)人脉。
人脉,其实是你能帮助的人,而不是能帮助你的人。
什么意思?
这个信息发达、万物联网的时代,想获得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并不难,但并不是存了某个人的电话号码、有了某个人的电子邮箱,加了某个人的微信,就等于认识了这些人,这些人也不一定就是你的人脉。
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就能拥有什么样的人脉。所以,一个人想要积累人脉,真正要做的是不断的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且不断的输出自己的价值。当你能够帮到越来越多厉害的人,你的人脉圈也会越来越大。
比如说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先是买了别人的书,用他的书在朋友圈做活动,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联链接系。最后,那位大咖也觉得她的经历很励志,一起合作搞事情的话,可以实现共赢。
人脉,首先是自己先给予,而不是索取,并且这种给予是别人正好所需要的,或者是别人认为有价值的。如果你不断付出,还没有人脉,说明你的付出不是别人需要的,或者是对别人没有价值的。
成功者,都踏上了一定的轨迹。如果你按照以上三个步骤死磕执行,不强都难(看完这篇文章有启发,不要只收藏不点赞哈)。
推荐阅读以下百万爆文原创干货,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想知道应该怎么样破人生的困局,你跨越阅读:穷人跨越阶层有多难? - 余味的回答 - 知乎
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样发现身边创业机会,你可以阅读:2020 年的创业风口是什么? - 余味的回答 - 知乎
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样可以提升商业能力,推荐你阅读: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 余味的回答 - 知乎
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样提升营销策划能力,你可以阅读:无营销基础,要如何学习营销? - 余味的回答 - 知乎
如果你写知道怎么样可以提升思维格局,推荐你阅读:什么是大格局?大格局的人有哪些表现和思维模式? - 余味的回答 - 知乎
我是余味,互联网营销专家,一个从事市场营销领域11年的营销人和创业者。曾服务过科勒中国、碧桂园等知名企业。
以上都是我的实操分享,并且我现在创业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希望你有启发。我的知乎主页还有更多创业和营销知识,对创业和营销感兴趣,可以现在点击关注我的知乎主页 @余味 每周刷新一次商业认知。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破局可以让自己越来越值钱,越来越强?
如果你想要通过营销改变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大升级?
欢迎添加我的微信(5630337)。领取我的两本电子书《个人成长破局》和《营销实战进阶指南》。
如果你看完之后有启发,点个赞是对我继续分享干货最好的支持。
你这问题问的不妥,中医分为中医理论和中药两个部分,中药其实是中性的,西医中医餐饮建筑施工都能用,中医原理上千年了,自圆其说是必须的。所以你问的是是什么意思呢?不管是盘尼西林还是诺氟沙星,不管啥药,什么食材,建筑材料,构成的原子你在中药里找不出来?现代已经攻克的每一种疑难杂症都能从中药里找到对应的分子原子电子中子,你敢不承认?这就能说明中医理论正确?药起作用的解释无限多,疑难杂症被攻克的解释也无限多,科学正确的解释可能就一个,可是不科学玄幻的解释就多了去了,你还一一去分别吗?所以问这个问题说明还是没有建立药,理分开的观念。
有幸中美两地的都吃过。不懂餐饮行业,仅从食客角度谈一下。先甩一张人生第一次吃Popeyes小激动留念。
开业首天工作日,前期宣发和筹备都估计不足,导致排队直接爆掉。加之疫情原因,众多食客的怨气显然比以前更易聚集,其结果同前段时间必胜客上海四店秘密限定后又取消的自助餐,几乎是一样的窘境。这些从点评的众多半颗星评价即可窥见。第二天周六我和朋友去吃,显然紧急调整了用餐流程,从排队到点单,其实并不到一个小时。人多但显然不至于Shake Shack、Niko and...和麦吉machi machi开业前期疯狂。环境是OK的,人少的时候坐在这个地段的这个店面里吃炸鸡其实算惬意。
像Popeyes以前在北京开过又关门这种老历史我就不说了,咱直接说吃吧。
这些年国内的食物氛围,其实都笼罩着越来越明显的“韩式”氛围。别的不说,光提到炸鸡,若前面不是“韩式”炸鸡,似乎真想不出第二个更有存在感的选项。光说在上海,以Kyochon1991校村等一大票味道平庸性价比超低的韩式炸鸡真的是霸占同类食物版面太久。其实我觉得以上海的时尚模样,它本应该汇集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失望的是,他并没有。这展开就跑题了,对应本题,美式炸鸡就没有。
美式炸鸡到底有啥特殊的,就以国外吃过的Popeyes炸鸡,结合一些其他的常见食物,说一下。
Gravy可以理解成为肉汁。他是什么味道呢?你可以想象成肯德基土豆泥上面的那个酱。这个酱通常有两种情况比较常见:一种是烹制肉的时候做蘸酱吃(牛排啊,火鸡啊),另一种就是北美炸鸡。老美在吃炸鸡的时候,很习惯用炸鸡或者其他小食蘸着Gravy一并吃。相较于国内肯德基土豆泥上越来越少的那个酱料,老美们通常蘸食的Gravy黄油味会更浓一些,味道也稍微咸一点。
这东西我第一次尝试这种吃法的时候,惊为天人。脑子里说着要胖要胖,嘴上却啃着好吃好吃。当时我脑子里的OS就是“都别管我,让我胖,ok!”
当然,土豆泥在上海Popeyes是有的,土豆泥质地很绵密,优秀,但酱料少的要死。
并且,并没有Gravy单独出售,垃圾!
2. Coleslaw Salad(大头菜沙拉)
这东西算是老美常见的沙拉之一。其实就是大头菜和其他常见蔬菜切丝拌沙拉。相较于土豆沙拉,鸡蛋沙拉等其他常见沙拉,这种沙拉原料比较好搞,且容易解腻,所以尤其在快餐存在感更高些。说不上有多好吃,但就这炸鸡的确不错。
但看上海Popeyes菜单,国内的沙拉似乎直接毫无诚意地换成了生菜番茄等蔬菜的烂俗沙拉,毫无特色。懒得找图,也并没兴趣点。失望。
3. Biscuits(黄油酥饼)
这东西在北美原版,是圆形的。黄油量大,吃一口也是又香又罪恶。但是国内的明显减少了Buttermilk的用量,看似更健康,但味道不伦不类。我很不喜欢。唯一的创意,是形状改成长条,并且蘸着味道还不错的冰淇淋。尽管如此,我依然怀念圆形胖Biscuit蘸着Gravy的传统吃法。然而这个组合若用上海Popeyes的长条蘸着土豆泥顶层酱来效仿,既无味,又可怜。
讲真,上海Popeyes的Biscuits,去掉冰淇淋的口感遮掩,本身味道很一般。
4. Pickle(酸黄瓜)
这东西与Coleslaw一样,快餐解腻常客。没有额外点,但在上海Popeyes的汉堡里可以吃到两片。
味道并不正宗,酸味严重不足,吃到嘴里头脑中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六必居酱瓜”。所以原料采购方真的令人无语。上海卖三明治的店,随便抽出一家来,附带的Pickle都比这应景。
5. 各种酱料
老外的沙拉酱料当然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美乃滋(就是肯德基香辣鸡腿堡里面的那个白色酱)。经常吃的酱其实可以先好好研究下赛百味。而这其中常见的几个酱:Honey Mustard(蜂蜜芥末酱)、Tar-tar(塔塔酱)和Ranch(牧场酱)。
这几种酱可以在上海Popeyes见到,终究是那么多北美炸鸡店特点的大失望后,的些许安慰。
首先蜂蜜芥末酱算是Popeyes家的招牌,因为其中芥末颗粒清晰可见,味道不算甜,味道浓郁。塔塔酱在吃炸鱼薯条的时候经常见到,其实可以类比千岛酱(只是千岛酱在国外虽然有,但存在感反而不高)。而Ranch酱因为吃起来些许酸味十分开胃,所以是我的最爱。这三种酱算是稍许挽回些局面。
(当然北美好吃的酱远不止这些,以后有机会细说。)
所以以上说了那么多,我记起的,关于美式炸鸡的一切,上海Popeyes几乎不占,或者表现平平。所以还是失望的。当然,当年第一次吃Popeyes真正惊喜,还是因为它的辣味炸鸡。这次好不容易点了那么多,还另加了两块炸鸡。吃完有些失望:鸡肉并不大,表皮味道和之前吃到的一样的酥脆,一样的味道,但,里面干的要死,干的要死,就吃在嘴里脑子浮现撒哈拉沙漠的干的要死!
而这却不是偶然,因为顺便点了肉酱饭,一样的毛病:量就是一个冰淇淋球的大小,然后干的要死!我怀疑他俩是说好一起殉情干死的!!!!我要死了。
你说,有不干的东西嘛?有,那个汉堡。
说实话,汉堡是真的不错,里面汁水多,表面面包油光锃亮,看起来也可爱。但是里面炸鸡鸡排的油是没沥干就夹里面了嘛?面包内层已经被油浸渍太多啦,最后几口真的开始腻了。主要酱不多,酸黄瓜还就可怜的两片,味道不够酸,跟国内没腌好的咸菜黄瓜似的,不顶事儿。完蛋。
吃的过程有奶香,是特色,我承认。但吃完因为太油也是真的。
薯条其实蛮想着重的讲一下,因为真的是不错的!
但是若想说明白,聊到Cajun,恐怕我今晚说不完,所以未来有合适话题再细数。这个粗薯条味道有,口感有,我是给高分的。
所以总结一下:其实相比美国的Popeyes,上海的Popeyes阉割的东西还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炸虾没有了,绿豆角没了,肉桂苹果派也没有了。
反正对我来说,没有单独的Gravy,没有Coleslaw,没有同原版一样好吃又胖的Biscuits,上海Popeyes目前不配冠以“地道美式炸鸡店”之名。当然,若有机会尝尝招牌的汉堡、辣味炸鸡,和Cajun薯条,配上三种不错的酱料,臆想一下美式炸鸡的遗风还是可以的。
考虑到那么多美式炸鸡的精髓在上海Popeyes旗舰店被完全阉割得一点都不剩,我不清楚确定国内Popeyes最终菜单的那位市场部领导,到底有没有吃过原版Popeyes。至少就目前的菜单现状和同国外相比的变化,我既看不到上海Popeyes对美式炸鸡的理解,也看不到对国内市场的任何诚意与野心。用东北话形容:完犊子。
整体上,我给70分。比较原版,失望,但不差。不惊艳,但可以尝尝。
以上的失落情绪,并不代表国外的月亮就圆,只是因为国内的Popeyes,太方。
最后,上海哪里能吃到蘸Gravy的炸鸡啊!肯德基土豆泥的酱也越来越少,越给越抠门,别说拿来蘸炸鸡了,连土豆泥都不够拌开的!为了什么啊!
我要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