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有哪些内容或者训练,是有必要补充的? 第1页

  

user avatar   nangong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2. 营养学、运动健康的基本常识。

3. 动手能力,会做饭,会基本的修理技能。

4. 何为君子之道。慎独、自强、厚德。

5. 心理学。自我成长:马斯洛金字塔。人格发展阶段。亲密关系:与异性交往、与父母的关系。

6. 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用简单语言陈述清楚的能力。发表演说的能力。

7. 关于领导力的基本理论。

8. 关于沟通的基本理论。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点想法。

以前,我一直极力反对国内填鸭式教育,极力推崇critical thinking(辩证思维)的培训,直到我在英国听了几节课。

课上老师问了很多开放性问题,也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蹦出了五花八门的观点,看着很好,很辩证,符合我一直以来对教育的期待。

但我后来发现两个现象:

1. 回应老师的永远是那几名学生,其他学生兴趣缺缺,哪怕老师点名也并不积极。

2. 整节课下来光是听讨论了,进程很慢,重点并不突出。

后来和英国友人聊天也谈到,英国教育体系内哪怕有所谓的辩证思维的培养,大多数人仍然不具备这种能力,迂腐得厉害。

我于是问朋友,为什么辩证思维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朋友沉吟了一下,说:『无论怎么培养,永远只有少数人真正掌握辩证性思维。』

我刚想说话,他又跟了一句:『但恰恰是这些人,引领着整个世界。』

我反复咀嚼他的话,觉得非常有味道。

培养辩证思维的教育模式,看起来很开放,很自由,很先进,很人性,但其实真正受益的,是原本就素质拔尖的少数学生。他们的才华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发挥。

但对于剩下的大多数学生,他们上课也就是陪着那些拔尖的学生和老师积极互动,一堂课下来,学到的东西远远没有国内学生学到的多。而对于他们来说,辩证思维的意义就是看着其他学生和老师互喷口水。

那么对一个国家而言,只培养出少数精英和大多数庸才,真的是件好事吗?

我想,其实支撑西方教育模式的,也许不是本国人口,而是大量新移民。他们通过这样的教育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西方国家也得到了大量的精英人才推动社会发展。这种模式如果仅仅套用在本国的人口身上,不仅培养不出足够的精英,更只会形成一个迂腐顽固的贵族和特权阶级,这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中早已经被证明了。

换句话说,英国或者整个西方的教育制度的精神,是建立在世界范围的人才流动的基础上的。人才流动本身就已经在本国筛选掉了一大批庸才,流入西方国家后的人才在这个教育体制下又会进一步被筛选,因此西方通过这样的教育制度始终高效发掘着各方面的精英人才。

而这套模式背后,隐藏着两个残酷的现实。

首先,那些人才流出的国家,很多都陷入了发展的泥沼中。大量印度人担任美国公司的高管,却没有几个说要回到印度去发展。他们的才华被西方的教育体制充分发掘和提升,最终也贡献给了西方国家。

其次,那些西方国家的庸才们,很多都流动到了发展中国家,在那里有着不错的前途和发展。一些所谓的 white trash (废物白人),来了中国之后却成了香饽饽,再不济还可以靠着教语言过活,日子过得滋润的很。

那么这套模式,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并没有世界范围的人才流动来帮我们进行首次人才筛选,这是其一。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不是少部分人的发展问题,这是其二。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允许我们让把时间资源投资到少数精英学生身上,反而强调我们应该一碗水端平,把教育资源尽量平均分润到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一个人至少「有点用」,而不是让少数人将来「有大用」。这种教育模式的初衷,不会让少数人非常拔尖,但是也并不会让多数人非常平庸。

毕竟,我们讨论的是每年将近1000万人的未来,很多神采飞扬的想法,都会在这个现实和沉重的数字面前,砰然坠地。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你会怎样设计高中数学教材? 
  数学中有哪些明明是暴力破解还给人美感的证明? 
  怎样看待如“清华大学成立新雅书院”等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举措? 
  家长大量囤积教辅教材,教育部回应「没必要」,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更自信吗? 
  父母逼我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但是我想偷偷报四川大学怎么办?该听从父母的意见还是遵循自己内心意愿? 
  江苏一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如何看待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纳入死亡课程?你是如何走过面临死亡的时刻? 
  大学老师的授课能力和研究能力成正比吗?你是否认为大学老师应该更注重课堂教学? 
  如何看待郑州督查室回应「小学统一女生头绳颜色」为「仪表教育」,媒体评「这是过度要求」? 
  浮夸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赵雷的《画》?
下一个讨论
有趣的网站有哪些推荐?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