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现在大力推行公租房,房价会得到控制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uan-xiao-ye-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后15段删,勉强结了个尾

提纲:

亚洲保障房典型案例:新加坡VS香港,证明保障房牛逼。

国内保障房典型案例:重庆VS北上广深,证明保障房牛逼。

======第一,亚洲地区典型房地产政策概述:新加坡(国家资本主义,政府主导投资+分配)VS香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土地垄断方主导投资+分配)=====

“房子应该是买来住的,不是买来投机的。”——李显龙

2011年,在记者问到李光耀如何看到李嘉诚这位华人首富时,李光耀说:“毫无疑问,李嘉诚是富可敌国的亚洲超人,但是我们却不能从他的手下看到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他的巨大财富来源于他垄断了房地产和一系列的民生工程,他对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李嘉诚事后回应:“我就是一个商人,不要用道德来绑架我。很多人认为,商业赚了钱之后,应该回报社会。这个我是认同的。但是如何回报社会,这个分歧巨大。难道商人应该亏本,去补贴国家和政府吗?这显然是荒谬的”。(注:李首富在国内,利用港商优惠政策拿优质土地,之后捂盘捂地,哪怕多次被催缴,也置若罔闻。一直要等到地段变繁华再开发,甚至土地直接转手卖掉挣差价。李首富这么理直气壮钻政策空子的理由是:不要用道德绑架商人)

“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里投资。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清仓。”(2015年,奥巴马主导的TPP协定正式签署,这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经贸合作协定,是美国在经济上进行产业链重构的宣言,与此同时,美国在军事上宣布重返亚太。作为投机的专家,李首富闻风而动,在2015年前后集中将大陆资产套现转移外逃。2015年的凶险远胜2008,单月外逃外汇峰值是1200亿美元。奥巴马伙同亚太小弟,联合做空人民币+收割我国财富的行动中,李首富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配合,我们不得而知)

新加坡李和香港李,都被网友调侃为李家城。两个李家的对房地产的看法并不同,也因此,香港李虽然近年经济不佳,但是房价收入仍然蝉联霸榜世界第一;新加坡李经济答卷良性,房价收入比排23,远低于大家熟悉的一线和几个新一线城市。

=====第二,新加坡国家资本主义房地产政策简述=====

新加坡国土面积仅699.4平方公里,448万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大。建国初期1959年恶劣的住房条件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恶化,造成社会不稳定。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组屋计划。(注:组屋=先租后买的保障性住房,前期租金可以后期抵购房款)

1.政府主导(由建屋发展局具体实施)组屋的开发与建设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直属国家发展部,一肩挑,把房地产开发,施工,出租,出售等多重职能全部承担。重点:非盈利性

2.80%土地资源为国有,以划拨的形式保障组屋地价低廉、并且允许亏损

新加坡国有土地占土地总数的80%左右。用类似于土地划拨的形式,保证了大规模建设组屋所需土地的低廉成本。组屋开发允许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因为,组屋的定价是由中低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而不是靠成本来定价。换句话说,低收入人群每个月收入的10%=房价,中收入人群每个月收入的30%=房价。重点:允许亏损

3.以家庭收入水平为依据,制定售价。低收入人群优先买房

在上世纪70年代,月收入在1500新元以下者才可申请购买组屋;80年代提高到2500新元,随后到3500新元,目前放宽至8000新元,以接纳更多人购买。简单可以概括为,越穷越早买到房。基本保证了80%中低等收入的家庭能够购买到廉价的组屋。重点:底层优先

4.法律严格限制炒卖组屋:

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简单粗暴。实际上一个家庭一套房子足够住了。所谓的买房投资,在新加坡是要判刑的。重点:炒房判刑

小结:新加坡房地产政策平淡而乏味。概括为一句话:政府不盈利甚至亏损+炒房判刑+房子分配穷人优先

=====第三,香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房地产政策简述=====

1.魔幻现实主义:如果香港房价降了,“香港居民”开心不开心?

答案是不开心。香港舆论+影响力+媒体+话语权,在谁手上?香港房价高到跟普通人绝缘。有话语权的人=有房。没话语权的=没房。

上世纪最魔幻现实主义的事件,香港回归,董建华董特首,上任推行,“八万五建屋计划”。董特首提出的执政目标,是十年内完成全港70%家庭拥有自有住宅。然后,董特首因为身体原因辞职了。为什么?

因为房价降了,整个香港舆论沸腾。李首富家的土地,够开发100年+,子子孙孙人上人。董建华的7成自有住宅率执政目标房价下跌=葬送了垄断大地主+大资本家+富人+少量中产的人上人身份。所有媒体舆论一起发力=董建华辞职。这就是“皿煮滋油”,挡了财团的财路,董特首也罢,唐川普也罢,都会被媒体封杀。

这个世界是真有“苏联专家”这种东西,这绝不是调侃式的“苏联笑话”。苏联专家+苏联上层知识分子,可以睁着眼说瞎话,让苏联自我阉割。哪怕这个阉割会让苏联一贫如洗,仍然感恩“皿煮滋油”。“苏联专家”在香港也很多,不光自己感恩,还教育出来更感恩的皈依者狂徒“废青”。

谁降房价=仇人。

小结:在香港,人数众多的屌丝的意见重要吗?可能有人会问,如果董特首不凉呢?。。。。。这是真不知道啊

2.香港房价为什么高?添狗ATM

回归之前,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土地所有权归是英国。英国人不想往香港投一分钱,又想拿香港当ATM,怎么办?总不能守着金山要饭吧?——卖地

卖地也有讲究。与英国本土不同,英国本土卖地是卖所有权。香港作为殖民地,卖的是X年使用权。——到期续费

怎么能土地款最大化?——土地拍卖

为了实现卖地收入最大化,英国当局严格限制每年的土地供应量,保持饥饿感——人为制造人地矛盾

可以搜一下香港填海造陆盖公屋事件。环保人士痛心疾首,大骂政府破坏环境。刘德华发声支持造陆盖公屋,被媒体骂成狗。我就纳闷了,填海造陆,在日本荷兰深圳,稀疏平常。一河之隔的香港,填海造陆,是天塌了还是爹没了?

小结: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苏联专家,环保人士这种东西

3.2013年之前香港住宅卖建筑面积,而不是使用面积。

从2013年始香港买房按套内面积算。自2013年4月29日起,香港《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于全面生效。所以2013年4月29日往后所有的发展商出售单位必须公布单位“实用面积”而不能沿用旧有“建筑面积”之数字。而实用面积指该住宅物业的楼面面积,包括以下每一项目的楼面面积:露台、工作平台、阳台。实用面积并不包括空调机房、台、阁楼、平台、花园、停车位、天台、梯屋、前庭或庭院的每一项目的面积,即使该些项目构成该物业的一部分的範围。所以简单而言是“实用面积”不包括任何“公摊面积。

全世界销售建筑面积的地区,屈指可数(主要是台湾+2013年之前的香港+我国除重庆之外城市)。李首富弄出来的这个东西,水分非常大。举个例子,小公摊,大公摊。小公摊是本层楼公摊,大公摊是入户大堂+物业+小区入口等全部汇总住户平摊。也就是说,这里面水分很大,开发商可以为了盈利把一些模糊的灰色区域划分给商铺或者物业。

小结:李首富之流,可以替代香港殖民地官方,肆意的弄出来“公摊”,“楼花”,“喝茶费”这种产品额外的苛捐杂税,理直气壮的盘剥香港市民,全世界都没几个地区这么明目张胆的凭的是什么?——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官商勾结

4.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定向分配,必然伴生大地主大资本家买办+拆迁

英国把香港当添狗ATM的心思,是非常明确的。少投入+名声大义+挣干净钱。卖地躺着挣钱,但是卖地不能变成商品房啊。更何况,土地所有权虽然是英国人的,但是 土地上还住着很多香港居民呢,怎么拆迁呢?

智力小问答:做拆迁的,会是大善人吗?

英国人名声大义挣干净钱吃肉+大善人买办做拆迁做脏活喝汤=官僚垄断资本主义。李首富就是做拆迁起家的。王首富也是。所以2015年,奥巴马伙同亚太小弟联手做空人民币收割我国财富,李首富和王首富带头把国内资产置换成欧美资产。

买办是什么?古往今来,买办这种东西,趴在自己祖国吸血,挣了钱转头就孝敬美国爹。当面对大众质疑的时候:

“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里投资。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清仓。”——李首富

“我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王首富

小结:香港殖民者吃肉+买办喝汤+苏联专家长期大型PUA洗脑=香港楼市绑架全民+大而不能倒=谁碰谁凉。

=====第四,曾经,重庆房价增长低于通货膨胀,不依赖土地财政,经济强势增长=====

(如上图所示,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的数据显示,多年来重庆房价偏低,2010-2016七年间均价年平均涨幅仅为2.92%,远远低于全国其他一二线城市,甚至低于这期间的全国年均通货膨胀率。而北上深的房屋均价年平均涨幅是重庆的5倍左右,深圳更达到了重庆的10倍以上)

我遇到很多杠子。在我的帖子底下大谈土地财政+地价上涨的正义性。因为当地基建来自卖地收入。

(如上图所示,当时,重庆房价低于通货膨胀比例。然后还经济抢眼。)

=====第五,保障房拉低了整个重庆房价=====

如果在12年左右去重庆,你多问几个的士车司机。他们关注摇号。摇号中了就可以买保障房。

因为海量保障房涌入。当时重庆被称为炒房团坟地,炒房团黑洞。

我做地产的。地产商业,很忌讳出现商业死角。因为一旦一排商铺,有一个租金特别低,连带着就会拉低整排商铺收入。

如果一个直辖市,有10%的人可以通过摇号买低价保障房。那这个城市的房价就会被拉低。

重庆充足而低廉的土地供应使房价失去上涨的根本动力

土地供应量大是重庆房地产这么多年来始终能保持温和上涨的主要原因。巨大的土地供应量也使得重庆的人均居住面积排在全国首位,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截止2015年底,重庆的人均居住面积是43平方米,是上海的2.4倍,深圳的1.5倍,广州的1.9倍,北京的1.34倍,而根据联合国相关统计资料,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约为20㎡,中高收入国家在29㎡左右,高收入国家约为31㎡,仅有少数最发达国家在40㎡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庆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看懂了吗?重庆当时的房地产开发,是政府主导的。

这张图下手太重了。北上广深加一块,保障房是5.2万套,重庆一年是7.2万套。没法详细解读。

=====第六,深圳的土地供给政策=====

最后15段删。我做个提纲梗概,解释一下,深圳与重庆房地产政策的不同,以及这些政策下,为什么深圳房价高。

深圳在2016年土地供给中,只有9.3%是给住宅的。剩下的全是写字楼和商业。

只要这种惜售的状态不变。年轻人想找个地方睡觉,是很难的。

2017年居住用地深圳是32万平米。按照居住用地商业占20-30%算(小区虽然是居住用地,但是强制性要求配商业的),那么2017年实际的居住用地是25.6万平米。按照深圳住宅平均5.0容积率计算。

2017年实际可以提供128万平米的住宅面积。按照一套房子80平米计算,可以提供1.6万套房子。

2017年深圳人口净流入是105万人。

看懂了么?杯水车薪。

深圳的房地产政策是向香港学的。

深圳前海算现在深圳最中心的区域了,写字楼的入住率是58%。也就是说,其实吧,每年供给的90%的非住宅土地,真正入住率只有6成。

10%的住宅供不应求。90%的写字楼商业空置一半。

到底是谁不让房价跌,只能自己判断了。

补充一下,还有个土地叫耕地。上海跟深圳应该也是类似的。

深圳有2500公顷的耕地。

首先,深圳的耕地到底用不用,咱们也无法决策。其实,哪怕是拿来用,也很难用作住宅。

我的观点是。深圳(包括除了重庆外的其他城市)就是向香港学的房地产政策。卖楼花,卖公摊面积(公摊面积现在香港也不卖了,剩下国内,台湾等个别地区在卖)。

。。。。。。。。总结,虎头蛇尾。。。。。。。。。。

写香港,写新加坡都好写。写重庆主要是夸嘛,也好些。写深圳,我这家门口,数据最齐全,我还想开个大招呢。删了15段。也就算了。基本上废了。

大概意思能看明白就行。这些都是官方数据。你说删它干嘛。我就是挖坟放到一块了。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zi-mu-nia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房价是个政治经济问题,而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

最高赞提到了重庆房价。

大家知道重庆房价的分界点在哪里吗?

重庆土地供应充足的时候,房价相当稳定,但问题是重庆在什么时候,土地供应充足,什么时候开始土地供应出现波动?

重庆设市20周年,重庆都没敢搞大规模纪念活动,上面说要肃清×××流毒,那时候正遭遇重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随后重庆房价一路飙升。

在那之前,重庆就是大量的政府保障性住房控制房价。

在那之后,大量的重庆楼盘,涨价的涨价,烂尾的烂尾。

请问你还觉得房价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吗?


user avatar   neishengwaiwang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悖论,以下仅以一线城市为例:

如果现在市场上推出了十万套公租房,受消息面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原价6万/平的商品房应声下跌至5万/平,这就是很多人想看到的对吧?

此时,会涌现出大批具有购房资格、且能够承担现价的群体,市场逆转,重新回到买盘充足的市场,

这种情况下,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商品房价格又会迅速爬升,回到6万/平甚至以上。

公租房的作用从来不在于降低房价,更不在于让人人都能买得起核心城市的商品房,

它的作用就是给中低收入群体兜底性质、稳定性质的最低居住保障,和具有高度金融资产属性的商品房并不形成竞争。

想要降低一线城市的房价,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实质性加大供地力度。

但很难实现,房价降了,财政收入从哪来?用什么修高铁架桥?用什么建学校医院?

采取的一切措施,无非是希望房价不要涨的太快,但谁也没说过要让房价降。

这是2010年的时候,天涯论坛的网友提问一位叫“kkndme”的大神,那个时候BJ房价已经涨了一轮,有人对后市走势看不清,

现在,华清嘉园均价14万。

07年的时候谁能想到房价可以到10万/平,现在说出来这个数字,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

本人并非利益相关方,在京也买不起房子,但我从来不认为一线城市的房子会实质性下跌,如果真到了均价3万/平的那天,葱差不多也到了3万/吨了,和马云说的“房价和葱一样便宜”。

我的建议:能买的起的就买,一线城市的房产是抵抗通胀的利器;真买不起的也不用焦虑,趁年轻去一些好一点的二三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居住门槛目前还没有高不可攀 ,但整天想着房价崩盘,确实意义不大。

最后,推荐大家看看“kkndme”在2010年的那篇预测房价的神贴,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庖丁解牛,至少我读完以后,非常受震撼。


user avatar   heweiyc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更

用中国公知语言统计介绍下新加坡的住房现状。

新加坡目前共有常住人口约56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00万,流动人口165万。由于新加坡高昂的房价和租金,165万流动人口大多无力承担,只能暂住在雇主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夫妻分居,子女留守,干着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这辈子能买起属于自己一套小房子的几率小于零。

新加坡如此高的房子价格甚至连户籍居民奋斗多代人都买不起一个厕所,以至于约85%户籍居民只能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房里,这类公房多为老式单体塔楼,没有封闭小区,没有绿化环境,没有文体配套。整个新加坡只有60万的富裕阶层才买得起商品房,仅占常住人口的约10%,他们居住在类似中国商品房封闭小区的漂亮公寓,并且享受新加坡发展带来的资本红利,所持有的房产价格不断上涨,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先说结论不会。

本来不想答的,看到太多回答举例新加坡,简直是把新加坡夸成一坨黄莲花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这样恶劣的欺负诸位智商,某些人居然还很受用。

只要会用百度的都能搜到新加坡的房价,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版本,但是无论哪个版本新加坡的房价排名都稳居前排,且多次进入三甲。在华人圈里基本上就是屈居香港之后,超过京沪。这样的房价不可谓算低了。所以大量的zf福利房并不可能降房价。

下面才是重点

很多人羡慕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我查到的资料是85%的新加破人住组屋,数据可能各版本的有出入但能确定的就是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同样买不起商品房,只能申请组屋。

记住以下这是重点的重点

申请组屋的是新加坡人,相当于城市的土著居民。

申请组屋的是新加坡人,相当于城市的土著居民。

申请组屋的是新加坡人,相当于城市的土著居民。

换句话说,新加坡的流动人口面对的是仅次于香港的商品房房价。只是新加坡的马劳们连被统计的资格都没有,在大城市无房的你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更应该关注新加坡同样是流动人口的马劳们。

我门来对比对比中国,在中国就算是房价最高的一线城市,也没有85%的原著民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而新加坡一边是15%的富人拥有世界排名三甲的商品房,一边是85%土著平民寄居在没有资产属性的保障房,这贫富差距甩中国几条街。

公知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田忌赛马,上驹对下驹,可不能上这个当。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钱从哪里来。社畜们交的消费税和所得税连个纸糊的房子都推行不起来,地方政府的财政除了几个经济发达地区都是入不敷出,中央财政也是勉强够花。各行各业的社畜们愿意周六周日义务劳动给自己盖房子吗?

第二,市场经济下,房地产市场是给最愿意出钱的那部分人准备的,再往上说,给最有钱的那部分人准备的。二十年时间,北京人口增加了千万,房屋供应每年也就增加三万多套,谁买谁不买?公租房的属性决定了它的条件必须是平均水平之下,年入千万的壕们不会住,年入几十万的高级社畜也不会住。公租房推广开了,金字塔尖的那部分需求依然存在。推涨房价的就是这群头部需求。

第三,公租房推开要多长时间?快速建造一年全民有房是不可能的,社畜们愿意等吗?

第四,再便宜的公租房还是要占地的。要深刻理解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地皮都让公租房占了,剩下非公租房就更少了也就更贵了。

以上是理发时段的即兴想法,肯定很不严谨,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毕竟这个问题于国于家都是很重要的。




  

相关话题

  香港房价高到什么程度? 
  古代王府的面积一般多大? 
  为什么16年房价暴涨? 
  房价那么好控制,为什么国家不实际行动呢? 
  呼和浩特半价房,鹤岗一套房仅2、3万,现在房地产利润到底有多高? 
  上海房价这次涨幅,是不是差不多了?再买就是高点了? 
  如何看待「合肥房价暴跌」是假新闻?重复出现? 
  女孩子该怎么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如何降低中国过高的房价? 
  贷款20-30年买房的你过得幸福吗? 

前一个讨论
《迪迦奥特曼》的编剧们互相背刺设定的情节都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大帝国?





© 2024-05-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