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实上,除了清朝在1644年入关后废除了中国自周代起的十二章传统,其他异族/非中原政权都或多或少地沿用了十二章纹。
比如元朝(大元大蒙古国):
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裳,制以绯罗,其状如裙,饰以文绣,凡一十六行,每行藻二、粉米一、黼二、黻二。中单,制以白纱,绛缘,黄勒帛副之。[1]
《元史》· 志第二十八 · 舆服一 · 冕服
再比如辽朝(大契丹国):
衮冕,祭祀宗庙、遗上将出征、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疏纩充耳,玉簪导。玄衣、瑨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华虫、火、山、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织成文,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黼革带、大带,剑佩绶,閤加金饰。《元日朝会仪》,皇帝服衮冕。[2]
《辽史》· 卷五十六 · 志第二十五 · 仪卫志二 · 国服
又或者金朝(女真国):
衮,用青罗夹制,五彩间金绘画,正面日一、月一、升龙四、山十二,上下襟华虫、火各六对,虎、蜼各六对。背面星一,升龙四、山十二,华虫、火各二十对,虎、蜼各六对。中单一,白罗单制,罗领、褾、襈。裳一,带、褾襈,红罗八幅夹制,绣藻三十二,粉十六、米十六、黼三十二、黻三十二。蔽膝一,带、褾、襈,并红罗夹制,绣升龙二。[3]
《金史》· 志第二十四 · 舆服中 · 天子衮冕
然而,清朝在入关后的的确确废除了十二章传统和衮冕制度。不仅废除,还批评了辽金改服汉衣冠的决定。
崇德二年,谕诸王、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冠服,改服汉人衣冠。迨至世宗,始复旧制。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馀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4]」
《清史稿》· 志七十八 · 舆服二
关于废除十二章的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清国认为其“以骑射为业”,不可轻循“汉人之俗”之外,有学者认为还和其规避汉文化的心理有关。
比如,瓦莱里·加勒特(Valery Garrett)提到,类似的现象还存在于颜色的选择中。红色(朱色),在汉人看来不仅象征着喜庆,更象征着朱明王朝下的汉人政权,是婚礼、庆典上的常用色。但也正因如此,对于清朝的统治者满人而言,红色成为了一种需要规避的颜色,只在每年日坛的祭祀上才不得不穿着。[5]
但,据文物来看,在清后期,原本规避汉文化的满人群体也出现了大量与汉人相似的红色婚服,其背后反映了汉人在清朝后期文化权力的相对上升。[6]
同样,随着清廷对汉文化的态度积极打压到被迫接纳,1759年乾隆解禁了十二章在朝服上的使用,随后十二章开始在龙袍上出现。[7]
尽管如此,在1772年的谕文上,乾隆仍然批评了辽、金、元在衣冠上未遵循其“国俗”,而改行“汉、唐之制”,认为宽松精美的汉人衣冠是导致其“尽去其纯朴素风”,所以“传之未久”的原因。
可以说,乾隆恢复十二章纹并非出于对汉文化的喜爱,而是面对实力逐渐上升的汉人文官群体的政治妥协。
即使在解禁了十二章后,身为满人统治者的乾隆还一再强调,“既取其文,亦何必仅沿其式?”、“山龙藻火,粲然具列,皆义本礼经,而又何通天绛纱之足云耶?”,不愿再在服装形制上做出更多让步。[8]
因此,直至清末,尽管在装饰上吸纳了诸多汉族传统纹样如云纹、缠枝纹等,但清朝满人及汉人男性的服饰中仍保留了大量的游牧特性,是中国历史上服饰较为独特的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