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元朝清朝的末帝理论上还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回老家。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这个问题描述有问题,因为宋元明三朝实际上都跑了,只有清朝的末帝没跑了,在紫禁城坐井观了好几年的天。
宋朝其实早就跑了,当年从开封跑到临安,临安投降之后,大臣拥立了端宗逃往福建,不久端宗病逝,又拥立了帝昺。但这个时候宋朝仅仅剩下广州以南了,再跑那就得出海,所以崖山之战不是宋朝军民不想跑了,而是实在没地方跑了。
明朝其实也跑了,不过不是崇祯而是南明的几位。崇祯之所以不跑,一开始是因为没必要跑,局势还没恶化到需要天子弃国的地步,崇祯十七年得跑,却发现没法跑了,跑不了了,只好一死了之。而接下来的南明诸帝充分诠释了什么叫播迁什么叫跑,南京、杭州、台州、福州、建宁、汀州、舟山、健跳、广州、肇庆、梧州、桂林、南宁、武冈、安龙、金门、昆明、缅甸……要不是因为交趾早在宣德年间就丢了,我估计他们还能跑安南再撑好多年。可当两京十三省丢完,他们就真的没地方跑了,于是缢死篦子坡。
元朝其实一开始也跟宋明一样,跑路了,而且非常惨,元顺帝被常遇春、李文忠接茬追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都到上都再到应昌,最后病死在逃难路上,他的儿子接着逃,又被徐达一路追杀到岭北的土剌河边。如果这是往南跑,跑到这时候差不多就算到了怒江边了,基本上大局已定,可惜人是往北跑,塞上和中原基本上是两种风格,往北只要跑过去八百里的大漠,汉军就追不得了,即便是咬咬牙上来了,只要战事拖下去,逃亡的北元皇帝及公卿大臣跑来跑去只要不投降,那汉军早晚得撤,只要他们撤了,那草原还是他们的,他们就可以继续存在。这基本上就是环境和时代加成,而非元朝本身如何,真要是把顺帝放在辛亥年那个情况,别说全身而退了,即便是你再夜出健德门退回漠北,那也没什么用。
唯一的变数就是清朝了。清朝理论上也是要跑回东北的,可有趣的是,清朝不仅拿汉人不当人,捎带手东北老家那些满洲人也是冰天雪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当然这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不说也罢,可自打咸丰以来,清廷在关外割地无数,主权丧失殆尽,连龙兴之地的奉天都差点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在日俄双方在东北交战的时候,清廷居然“中立”——要你何用?于是种种操作成功地让满族也发出了“我看大清国药丸啊”的感慨,并开始琢磨如何救国自强。在辛亥年风起云涌的时候,东北成功出现了以阻止满清皇帝退回关外为己任的成建制满洲族革命者——比如镶黄旗的张榕,人在关外组织革命军,口号就是“响应南方,使清帝不敢东归”。再者,随着清末东北的开禁,山东河北的汉人大量涌入东北,东北已经成了汉地,满洲并不再具有优势,而随着东北的疯狂开发以及铁路的修建,即便清帝退回关内也注定无法长久——无非是革命军再来一场对东北的北伐。
所以,清朝之所以能那么体面,还真得感谢袁世凯等北洋系,没他们的话,清帝全家的脑袋都得挂城门楼上。当然,之所以题主觉得清朝也连滚带爬的残存了好久,恐怕是把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算上了。然而,按着清帝退位时候的承诺,再造共和之后真要是上台个讲理的政府,直接把清帝拉出去剁了也没问题,遑论伪满洲国这种叛国行为,当年国朝没杀了他那真真是法外开恩恩重如山了。
正常,因为很多人都不想你感觉到
中国文化界的话语权,本来就掌握在不想你感觉到的人手里
掌握在一群爱着美国的人的手上
你的一身本事,没有老外的一个认证值钱
因为他们有老外的认证,你没有
无论你了解多少中国文化,你都没有留学回国值钱,因为他们大都有海外经历
从四十年前开始,我们的文化界一直话语权都掌握在他们手里
四十年过去了,你只是感受不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而不是生了华人羞耻,这说明中华文化太强大了
从你上学第一天开始到你参加工作,所有经历都告诉你,学好中文跟学好英语比起来,根本就是没什么价值的事情
如果你拿学英语的一半精力去学习中文,你老师都觉得你不正常,你父母都会难过的想找人劝劝你
等你工作了,你会发现你在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很难和老外的一个认证相提并论
白人对你的一句夸奖,顶得上你努力工作很多年
万一你再拿个欧美的什么奖,这将会改变你的人生
中国文化界的标准都是老外定的
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我只能说你有点非主流了
文化的高地已经失守很久了
你应该庆幸自己还能问出这个问题
再来四十年,如果夺不回文化高地
你的子孙连这个问题都不会问
他们会直接告诉你答案
中华文化没有魅力
毛泽东
《浪淘沙 北戴河》《沁园春》两首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