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元璋不让太监识字,那司礼监是什么时候有的? 第1页

  

user avatar   hu-xin-xin-4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朱元璋不让太监识字”,本来就是后人编出来的段子,并非史实。

旧史多以明太祖严驭宦官,有立禁内臣干政之祖制,如《明史职官三》即载:“定制,内侍毋许识字。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然据黄景肪《国史唯疑》卷一:“相传洪武初,铸有铁牌三尺许,铸八字其上曰,内臣不得干预朝政,万历中,御史谭希思引及之,诏诘所从来,茫莫置对,盖禁中失此牌久矣。纸上语终难轻信。”盖其传闻之辞耳!考之《实录》:洪武十七年七月仅云“敕内官毋预外事,凡诸司毋与内官监文移往来。 ”不言铸牌事,而五年六月,虽云“命工部造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辞,悬于宫中,其牌用铁,饰字以金。”又云“作铁榜申诫公侯”。亦不言内官铸牌事。可知当无此事。

参见胡丹《明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祖制”之考辨》

另外,野史谓王振为永乐末以教官净身入宫,亦非。王弇州“考之,王振少以选入司礼读书,后为东宫局郎,英庙即位遂越兴安、金英柄司礼,见实録甚详,无所谓教官阉割之说也”。

《英宗实录》正统十一年庚辰条载英宗赐王振敕书曰:“尔振性资忠厚,度量宏深,昔在皇曾祖时特以内臣选拔,事我皇祖,深见眷爱,教以诗书,玉成令器。委用既隆,勤诚益至。肆我皇考念尔为先帝所器重,特简置朕左右。朕自春宫至登大位,前后几二十年,而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卫调护,克尽乃心,赞翊维持,糜所不至,正言忠告,禆益实多。”

【教以诗书,玉成令器】,说明王振是在入宫后学习诗书的。

查找《实录》,也有其他大量宦官读书识字的证据,洪武十七年七月:“敕内官毋预外事,凡诸司毋与内官监文移往来。”这本身就证明宦官是有能力进行文书往来的,明初,既置近侍御前“纪事”,又有监官掌内府礼仪,“通书筭小内使”掌管文籍,又怎么会没有文化呢?

按太祖《祖训录》记载的明初内官机构典礼纪察司的职掌:“司正、付,掌内府一应礼仪,钦纪御前一应文字。凡圣旨裁决机务,已未发放,须要纪录亲切。御前题奏及纠劾内官、内使非违不公等事,而造笔墨表背匠亦属焉。”这样的职务,又怎么可能交给不通文字的宦官来执掌呢?

又按《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公墓志铭》,太监罗智生于洪武八年,“年十一,选入内 廷,简在宸衷,攻习书史,日有进益,至于道经释典,靡不博览。年二十,擢大使,掌宝藏承运库事,详于出纳,纤悉无遗”。可见洪武时期的宦官不仅识字,而且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

实际上太祖、惠帝两朝也任用宦官(朱棣攻击建文的一条罪名就是“委政宦竖”),宦官本来就是明廷官僚机构的一员而已,没什么特别的。




  

相关话题

  如何理解朱元璋“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 
  如果给崇祯张居正和王守仁再加一个戚继光能否干掉女真? 
  明朝的人的精神状态、生活条件是不是比清朝好? 
  从土木堡看明朝的军队数量是多少? 
  参考《大明王朝1566》的基调,来拍一部《大明王朝1644》,情节会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清朝? 
  如果崇祯有很多名臣名将,大明是不是就有救了? 
  为什么明朝打得过欧洲列强,却打不过北方少数民族? 
  如何看待袁崇焕杀毛文龙? 
  宋朝和明朝的知识分子地位有着怎样的差异? 

前一个讨论
为何中世纪欧洲会兴起猎巫运动?
下一个讨论
楚国、秦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卿大夫专权的现象?





© 2025-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