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边墙那个V字以外的地方就是辽泽
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乌力吉木仁河等辽河上源水系,流到辽东平原,因地势平坦低洼等原因,流速减缓,河床淤阔,河水漫滥,在这一地区形成大片的河湖沼泽区,就有了辽泽。
“地下多水患,自驿堡墩台而外,居民绝少,四望无烟,惟芦苇萧萧耳。”
——典型的沼泽湿地环境(明季辽事从刊 海运摘抄)
辽泽不仅不利于出行,而且湿地在夏季很适合孳生蚊虫,又难以耕种,在明朝,辽东汉人不愿意往这里迁居。明朝干脆不要这块地区了。
但是,明朝把辽泽挡在边墙以北,让边墙形成一个巨大的V型走势,在军事地理上却是严重的失误,给辽东明军的防御造成极大的被动。
因为辽泽只在每年的夏季汛期出现。而从深秋季开始,雨季结束,沼泽干涸,辽泽就会收缩消失,在这一地区出没的蒙古人就可以轻易突破边墙。
在V字最下端,很靠近渤海的地方叫“牛庄驿”,不仅明朝辽东重要的海港,也是联系辽东辽阳开—原与辽西广宁—山海关的要道。是咽喉锁地。因为边墙这个V字最下端已经伸展到牛庄驿,导致辽东地区几乎被一分为二。,开原、辽阳与广宁三地无法形成应援。开原与广宁之间直线距离仅300里,但因为边墙如此走势,如果开原遭到袭击,广宁的明军想去救援,要走700里路。
照得遼東地形,以三岔河一線之地,分為東西統理之名。雖云一鎮,而懸絕之勢,實為兩隅。東西道里,相去三百餘里,倉卒呼吸,不及應援。況且三岔河牆外,東西相望之間,即達虜之巢穴,每年冬末春初,遼河冰合之際,率領部落盤據其間,將欲入犯,蹤跡詭祕。俟我兵之誤,乘隙而圖之,彼直而速,我曲而遲;彼或聲東擊西,有如飄風驟雨之至,而我則顧此失彼,輒為有損無益之行。——《議改副將職銜重事權以便戰守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