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吴三桂明明可以全身而退,为什么要在61岁高龄时起兵造反? 第1页

     

user avatar   a-xiu-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三桂是被康熙这个中二少年逼反的,事到临头不得不反

擒鳌拜和逼反三藩,都是康熙个中二胡乱作为,只不过结果还好大家就捏着鼻子算他圣君了

鳌拜基本上是忠心的,当时局面远没有很恶劣,结果康熙搞儿戏式的政变,好在成了,不成呢?他真要变汉献帝了。这叫君要臣反臣不得不反啊

三藩之乱,本来只要晚几年等吴三桂死了,吴应熊实际上忠于朝廷,和骄兵悍将不对付,分而化之不难解决。结果呢,轻举妄动几乎一下丢了长江以南


user avatar   zhang-chen-x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吴三桂的手下不同意啊!

吴三桂当然可以当一个富家翁,王位世袭罔替是不可能的,但代代富贵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平西王所辖4镇10营53佐领,四品以上武官过百人,士卒总计32200人,这些人所受的损失可就大了。

吴三桂及其手下,多年来在云贵一带,巧取豪夺,强占矿山,垄断商贸,私征关税,所行不法之事极多,所涉及的利益极大。除此之外,吴三桂每年还向朝廷索取军费两千多万两,平均到每个士兵身上,竟高达100余两。要知道,清代一个五品知州的年俸,才不过60两。

假濬渠筑城为名,重榷关市,垄盐井、金铜矿山之利,厚自封殖。通使达赖喇嘛,互市北胜州。辽东参,四川黄连、附子,就其地采运,官为之鬻,收其值。货财充溢,贷诸富贾,谓之“藩本”。
“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讼牒、命盗两案,甲兵居其大半”
三桂益欲揽事权,构衅苗、蛮,藉事用兵,私割中甸畀诸番屯牧,通商互市。迨三元乞归养,甘文焜代为总督,不附三桂。三桂诈称边寇,檄赴剿;比至,又称寇退,檄使还。藩属将吏士卒糜俸饷钜万,各省输税不足,徵诸江南,岁二千馀万。
十七年,户部疏言云南俸饷岁九百馀万,议檄满洲兵还京,裁绿旗兵五之二。

注意看“云南俸饷岁九百馀万”,“藩属将吏士卒糜俸饷钜万,各省输税不足,徵诸江南,岁二千馀万。”两千余万两,什么概念,几乎和康熙初年的财政收入一样多,已至各省输税都不足以供养吴藩,要在江南额外征调。

云贵撤藩之后,吴三桂是亲王,吴应熊是额附,岁入万两,代代富贵自然是没有问题。至于其他将吏,裁撤是必然的,甚至还会被朝廷清算。你以为满朝文武,真的不关心每年2000多万两银子都是怎么花出去的吗?不关心云南那么多杀人越货,袭扰地方的案子,是谁干的吗?

这种情况下,反不反根本不是吴三桂能决定的事情,只要他嘴里敢蹦出半个不字,立刻就会被手下囚禁起来,甚至乱刀分尸。历史上,主公不想反,但被手下逼反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北辽皇帝耶律淳,此人是辽天祚帝的叔叔,素来有贤德之名,辽国的文武百姓都希望耶律淳能够称帝,拯救辽国局势。但耶律淳认为自己年事已高,不愿反叛。

天庆五年,耶律淳的亲信部下欲立其为帝,先是暗中劝说耶律淳起兵。被否决后,耶律章奴等人一面发兵攻打上京,一面出兵试图将耶律淳绑来上京。耶律淳不得不派兵与其交战,诛杀了自己妹夫和侄子后,事态才得以平息。

乙巳,耶律章奴反,奔上京,谋迎立魏国王淳。上遣驸马萧昱领兵诣广平淀护后妃,行宫小底乙信持书驰报魏国王。时章奴先遣王妃亲弟萧谛里以所谋说魏国王。王曰:“此非细事,主上自有诸王当立,北、南面大臣不来,而汝言及此,何也?”密令左右拘之。

天保二年,李处温,萧干与耶律淳的部下郭药师,耶律大石等人,再次谋求立耶律淳为帝。这一次,他们没有和耶律淳商议,直接率文武百官,诸军父老数万人赶往其府邸,把他骗出府后,手下直接将皇袍披在他身上,然后山呼万岁,知道耶律淳的反应是什么吗?

惊骇

当然,耶律淳的皇帝当的时间,比吴三桂还要少,三个月后,就病逝了。

初,诏留宰相张琳、李处温与秦晋国王淳守燕。处温闻上入夹山,数日命令不通,即与弟处能、子奭,外假怨军,内结都统萧干,谋立淳。遂与诸大臣耶律大石、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集蕃汉百官、诸军及父老数万人诣淳府。处温邀张琳至,白其事。琳曰:“摄政则可。”处温曰:“天意人心已定,请立班耳。”处温等请淳受礼,淳方出,李奭持赭袍被之,令百官拜舞山呼。淳惊骇,再三辞,不获已而从之。

在这种反叛中,风险最大的其实就是首领和他的家族。其他人看到势头不对,可以投降,可以逃跑,而首领往往只有死路一条。比如上文提到的拥立耶律淳的四位大臣,在北辽失败之后,除李处温为萧干所杀外,其他三人都得以脱身。

耶侓大石率领辽兴军前往投奔天祚帝,为天祚帝所接纳,后远走西域,建立西辽政权;

萧干率奚军前往辽东,称帝自立,建立大奚政权,后为金军所灭;

郭药师降宋,获封少保,同知燕山府,后又降金,为燕京留守。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三藩之乱”发生的原因分析:

1.根本原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

  就大清王朝而言,他们之所以任用汉人吴三桂,是为了消灭大顺政权余部,是为了消灭南明王朝余部,是为了建立大清王朝对全国巩固的统治。为了这个目的,大清王朝的几十万八旗兵和吴三桂等人的几十万绿营兵,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才将各地农民军余部和南明王朝余部武装逐一消灭。但是,我们知道,战争实在是太能耗费钱财了,战争对于钱财的花消,实际上是个无底洞。当时,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以康熙即位前一年为例说明。1660年,清朝政府全年正赋收入银875万两,而云南一省支出就达900万两——竭尽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到康熙即位以后,情况稍有好转,但也是“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因此,这个时候,政府财政上的压力的确很大。

  这里的“三藩”实际上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驻防云南,兼管贵州(对付南明永历政权);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驻防广东(对付张献忠余部);靖南王耿仲明(其子耿继茂,其孙耿精忠)先驻防四川(对付张献忠余部),后改驻防福建(对付郑成功)。 如果财政支出不加以削减,很有可能造成全国的农民再度造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清王朝很有可能被迫退回关外。

  1662年,随着郑成功的队伍收复了台湾,在大陆,大规模的对于满清王朝的抵抗,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了——也就是说,大清王朝的外部环境已经安定下来了。1669年,随着鳌拜集团的下台,大清王朝的内部环境也已经安定下来了。至此,我们可以说,大清王朝进入了基本稳定时期。国家下一步的任务就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因此,此时的大清王朝急需做到以下两点:  (1)在政治上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树立中央的权威;(2)在军事上裁减军队,以减轻财政上的压力。这样,政府必定会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第一、由中央向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派出行政官员管理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第二、裁减在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的满洲八旗兵和汉人绿营兵。大清王朝的这些措施,无疑是和当时整个社会都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也就是说,康熙皇帝“撤藩”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我认为却是错误的。

  2.直接原因:康熙皇帝错误的“撤藩”决定:

  因为,对于大清王朝来说,这些十分正确的措施,对于吴三桂来说,却完全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吴三桂这个方面来分析:实际上,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吴三桂这个人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看到:(1)他的最大特点——他是个投机者(换句话说,他是个赌徒):正因为他是个投机者、是个赌徒,他才可以先背叛大明,再背叛大顺,当然,他还可以背叛大清。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投机者或赌徒来说,促使他们出手的情况一定是下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或者是形势一片大好,此时出手对于自己非常有利;或者是背水一战,如果不倾其全力的话,自己必将灭亡。也就是说,从吴三桂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不会轻易动手的。如果出现他动手的情况,或者他有必胜的把握,或者将给对手带来巨大的灾难。(2)他这个人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他已经无所谓了,不需要顾及什么脸面的问题了。我们说,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毕竟他辛辛苦苦为了大清王朝耗费了近三十年的心血。人的全部生命的一半时间啊!他认为,这个时候,如此的撤藩,对他来讲,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撤藩是可以的,关键在于撤藩之后如何安抚这些为打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要先出台这些政策。如果,你没有什么这样的政策的话,人家必然就会觉得你有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之嫌。因此,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他可不想激流勇退,他需要享受长期征战、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他的属下更加需要享受这些胜利果实。我们说,康熙皇帝的错误做法把吴三桂逼上了绝路。被逼上了绝路的吴三桂绝对不会束手就擒。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开始了。

  第二、如果从中国历代强盛王朝撤藩的历史来看,康熙皇帝此举,也是十分冒险的。如果康熙皇帝多读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如何撤藩的问题。这些王朝面对强藩,主要的方法有两个:(1)武力撤藩:一般来讲,会引起对手的反抗。反抗的结果,无外乎成功和失败两种:成功者如明朝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失败者如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的被平定。但是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2)和平撤藩:典型者如北宋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是最好的抉择。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康熙皇帝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教训,首先制定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历史不可假设,“三藩之乱”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就在这个时候,大清王朝的另外一位汉人亲王尚可喜的撤藩申请加剧了双方矛盾的激化。

  3.导火线:平南王尚可喜急流引退:

  1673年4月28日(阴历三月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接受了手下谋士的建议,决定急流引退,回辽东养老。康熙皇帝早就对三藩盘踞江南和西南地区心怀不满,一直准备寻找机会撤藩。这个时候,尚可喜自请撤藩,康熙皇帝真是求之不得,马上表示同意。尚可喜准备自己带领部分兵丁和家口回辽东老家,而让长子尚之信继承平南王的爵位,继续镇守广东。尚可喜的撤藩申请给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出了个难题。同年8月14日(阴历七月三日),吴三桂怀着试探的心情,给康熙皇帝上了自请撤藩的奏疏;8月20日(阴历七月九日),耿精忠也怀着同样的心情,上了同样内容的奏疏。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4.可供康熙皇帝选择的五种方案:

  面对三藩同时要求撤藩,康熙皇帝和属下的大臣们也明知他们中有自愿有被迫的复杂情况,应当慎重地估量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撤藩可能产生的后果,多设想几种方案以供选择,防患于未然,是完全必要的。归纳起来,可有五种方案选择:

  (1)恪守皇太极以来多次许下的诺言,要三藩永远镇守南疆,“屏藩王室”,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王爵,与清朝相始终。当然,这在实际中是很难办到的。

  (2)将吴、耿、尚三王调到北京,以觐见为名,叙君臣之乐,借机把兵权收回。此法颇类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自编自导自演的“杯酒释兵权”。和平解决问题,逐除藩镇之祸,君臣相安无事。诚然,历史不能照搬,但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足以作为借鉴。我推崇这第二种办法。

  (3)等待老一辈去世,留至第二代掌权时,再行撤藩。

  (4)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

  (5)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

  当时,多数大臣们主张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应该说,这一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尚可喜主动提出撤藩,确是出于诚意,吴、耿要求撤藩实非己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冷静、慎重地制定一项稳妥的政策。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康熙皇帝就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先撤尚,暂缓撤吴、耿;二是撤吴、耿,不撤尚。都可以达到分散力量,各个击破的目的。但是,康熙皇帝采取了最后一种方案,即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他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清史稿·吴三桂传》)。于是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还派专使至滇,雷厉风行地经理撤藩事宜。吴三桂原先还想朝廷会拒绝他的撤藩请求,不料康熙皇帝却同意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历史又一次让他选择,是老老实实按照朝廷安排,到关外做一个空头王爷,还是再次抗拒朝命,再次举起反叛的大旗?这一次的选择甚至比上一次降清还是降李自成更难决定,这又是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

  5.撤藩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分析:
  其实,康熙皇帝可能真没仔细研究撤藩的利弊,他没仔细研究这个撤藩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事儿。康熙皇帝既没有认真研究吴三桂,也没有认真研究历史。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读的书太少了。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太年轻气盛了,对于下面的内容,他太一无所知了。按道理说,历史上关于撤藩的经验教训是多的。这些经验教训,文的也有,武的也有。比如说武力撤番,必然会造成一种后果,把人家给逼反了,把人家给逼反了以后会有两种后果:一种结果是反了的人赢了,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就把他的侄子弄的不知所终了,然后自己做了江山,这是一种,反了的人赢了,皇上输了。另外一种结果是这个反了的人输了,但是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灾难,比较典型的比如说西汉的7国之乱。这都是教训,历史上也有一些经验,比如说典型的文撤,事先想象了后果,比如说最典型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你康熙皇帝按照人家赵匡胤的思路,把人家吴三桂请到北京来,跟人家好好谈一谈,有什么可化解不开的?吴三桂早晚还是要死的,钱带不了棺材里面去。吴三桂的儿子又是驸马爷。何苦来造成这前后长达年的三藩之乱?给国家、给民族带来多么大的灾难?所以我们说,这部剧里面就有这么个意思,就是通过孝庄太皇太后的嘴来说康熙皇帝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撤藩虽只二字,却对吴三桂属下数万人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吴三桂割舍不下云南的宫殿、财产、美人、权势;吴三桂的部下也难以舍弃他们在云南得到的一切;吴三桂与他属下数万人都不愿离土重迁,他们害怕回到辽东生活受到影响,他们更离不开这早已熟悉了的四季如春的云贵高原。利益的驱动与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吴军上下呼出一个声音,用武力反对撤藩,用武力反抗清廷。此时,吴三桂还有一个顾虑,即他的长子皇驸马吴应熊还在北京,他派心腹赴京去接吴应熊,吴应熊却不赞成父亲轻举妄动。吴三桂的心腹无奈,只得偷偷带了吴应熊的庶子吴世璠返回云南。吴三桂见孙子来到,更坚定了起兵的决心,他已经要为自己和属下奋力一搏,他不能失去已经得到的一切,谁要夺走这一切,他便会武力相向。他想到,皇帝年幼,全国没有什么人可以挡住他吴三桂的道路。
  二、“三藩之乱”的过程:

  1.“三藩之乱”的开始——1673年12月28日:
  大清王朝同时撤去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吴三桂气急败坏,暗中指令死党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继而又拖延时日,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准备后,1673年12月28日(阴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召集了四镇十营总兵,正式下令起兵。为了给自己的反叛活动披上名正言顺的外衣,吴三桂在“矢忠新朝”接近三十年后,再度扯起了“复明”的旗号。吴三桂率三军拜谒永历帝陵,去满装、易汉服,重新蓄发,宣布与清朝完全决裂,他自任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然后,他又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吴三桂檄》)。一场大规模的叛乱活动就这样开始了。第二天,吴三桂以62岁的高龄亲自披挂上校场,三箭皆中目标,他骑在马上,雄心壮志,锐气一如往昔。1674年1月7日(阴历十二月一日),吴三桂自云南出兵北伐,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贵州全境。可以说,吴三桂的叛乱,开局一切顺利。

  2.“三藩之乱”的高潮——1676年春夏之交: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却在贵州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1674年起,吴三桂建国号“周”,自己改称周王。这时有人劝他用大明年号,立明崇祯皇帝的后裔,如此可以号召一切反清复明的人都参加这场兵变。吴三桂没有听从,这在后来看来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他失去了大批反清复明人士的支持,这显而易见是不智的。1674年4月,吴三桂的军队又迅速占领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全境,吴三桂起兵三月,便拥有云、贵、川、湘、桂五省,声势震动全国。与此同时,1674年4月20日(阴历三月十五日),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宣布与清朝脱离关系。耿精忠与吴三桂约定,他主攻江西、浙江。因为耿精忠的起兵,开辟了第二战场,减轻了吴军的压力,形势对吴军有利。1675年1月,吴三桂的部下陕西提督王辅臣起兵造反,1675年2月28日(二月五日)攻下西北重镇兰州,西北震动。稍后不久,平南王尚之信在吴三桂的利诱下,于1676年4月3日(阴历二月二十一日)在广东发动兵变,炮击清兵大营。到这个时候,叛乱的三藩已经占领了云、贵、川、陕、甘、湘、粤、桂、闽、浙、赣南方和西南方十一省的地盘。至此,吴三桂发动的叛乱,终于扩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藩之乱”。而且,这个“三藩之乱”,已经达到了高潮——最盛时期。
  3.吴三桂的战略性错误:

  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吴三桂却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饮马长江,本当痛饮黄龙,直捣京师,吴三桂却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吴三桂的谋士刘玄初在重要时候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清廷分长江而治。万一这时他挥军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变色,而他却顿足不前。缺少进取精神,是吴三桂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历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4.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吴应熊的妻子建宁公主:

  说到吴三桂发动反清的叛乱,就必须要说到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孝庄太皇太后对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不错,她还想把三格格嫁给吴应熊。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这个三格格是个什么人呢?她与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在历史上是否成亲了呢?
  历史上,确实有孝庄皇太后下命令,把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也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也就是顺治皇帝最小的妹妹,嫁给了吴应熊。不过,这件事情是发生在1653年的时候——这个时候,距离吴三桂发动反清叛乱的1673年,前后相距整整20年;而且,顺治皇帝的最小的妹妹也并不排行在三,而是排行在十四;更为重要的是,顺治皇帝的最小的妹妹、吴应熊的妻子的名号叫做建宁公主。说起建宁公主,大凡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的朋友们都很熟悉。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当中,这个建宁公主是后来韦小宝的7个老婆之一。金庸对于当时的情况有这样一段描写:孝庄皇太后确实是下命令把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了,建宁公主也确实还真的跟随吴应熊到了云南。可是后来建宁公主却是非常的不喜欢这个吴应熊,就喜欢这个韦小宝。于是建宁公主就在新婚的时候就把吴应熊的阳具给阉割了,吴应熊就事实上成为了太监。

  历史上,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当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的时候,吴应熊是一个二、三十岁的英俊小伙子,建宁公主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出现前面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当中所说的那种事情呢?当时的建宁公主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呀,她怎么会想到、怎么会做出《鹿鼎记》当中所说的那种事情呢?何况,在历史上,事实上建宁公主跟吴应熊的关系的确是很好的,两个人还生了孩子。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现在成了驸马爷。驸马爷不能跟着自己的父亲到云贵高原去生活,皇帝家的驸马爷都只能倒插门,都只能生活在首都北京,吴应熊也不例外。以后的事情就非常的遗憾了,后来就发生了吴三桂造反的事情。

  但是,吴三桂造反之前,曾经来到北京,他企图秘密的接自己的长子吴应熊回到云南,然后再发动叛乱。结果,没有想到,吴应熊不同意自己的父亲企图造反的计划,也没有随同接他的人前往云南。最终,接他的人只能接到了吴应熊的儿子,这个儿子不是吴应熊与建宁公主共同生养的孩子,而是吴应熊在与建宁公主结婚之前吴应熊与另外的妻子生下的孩子。不过,虽然吴应熊反对自己父亲的计划,虽然吴应熊没有前往云南,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康熙皇帝杀掉吴应熊的企图。吴三桂一造反,康熙皇帝就下令杀掉了吴应熊。康熙皇帝不但杀掉了吴应熊,还杀掉了吴应熊与建宁公主两个人的孩子。从此,吴应熊的妻子建宁公主就成了寡妇,建宁公主后来活到了1704年,终年六十多岁。

--节选自纪连海《正说吴三桂》


user avatar   guang-she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吴三桂是个武夫,不读史书啊

像三顺王平西王这样割据五个省的超级异性藩王大一统王朝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例,强大实封异姓王的下场基本都是死路一条,世袭善终的强大异姓王我才疏学浅,二千多年大一统王朝找不到一例

勉强擦点边的也就是长沙王,但是那个时候南方压根没有开发,楚国的精华是江汉和江淮地区,长沙国弱的要死,压根没有威胁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

刘邦称帝之后,有意削除异姓诸侯王。

临江王共尉、燕王臧荼两位被项羽所封的诸侯王率先被平定;

其后韩王信叛逃匈奴被带兵诛杀、赵王张敖因部下谋反而被废为侯;

梁王彭越、淮阴侯韩信被废后皆因吕后而遭至惨重下场。

随后淮南王英布起兵,刘邦抱病亲征才平定了他。

燕王卢绾本想亲自入长安向刘邦解释,后来却因刘邦驾崩又畏惧吕后,不得不逃往匈奴。各大封国自此转入刘氏子孙手中。只有长沙王吴芮的长沙国幸免。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杀白马为盟,与诸将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就是历史上的“白马之盟”。

刘邦登基以后短短七年,天下异姓王几乎全军覆没,只有长沙国幸免


历史上像他这样的强大异姓王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任何朝廷必然会强力削藩的,他基本上在劫难逃,大一统王朝强大的实封异姓王善终率是零。


1.起兵造反,历史上反抗大一统朝廷的异性藩王没有一个成功的,一矿对九矿,拿什么翻盘?

所以要起兵就得挑时机,不能等大一统再跳出来找死,但是吴三桂机会也不是很大,明朝灭亡时期他夹在清朝大顺之间,无论投降大顺大清最后的结局基本都是一样的,剥夺军权封地等等…

本位面吴三桂一片石之战已经遭到重创,三万关宁军就剩下一万多人,而且长期被清朝冷藏,没有用武之地

顺治四年平定汉中,顺治八年平定四川,重庆

顺治十六年打下云南,掌控云南,顺治十八年出兵缅甸获得人事权,财政权,军权等等特权,康熙元年杀死永历而兼辖贵州

康熙十二年,康熙削藩

吴三桂的造反窗口其实很小,平定云南虽然给了吴三桂割据一方的实力,但同时也标志着大陆反清势力的基本完蛋

不过顺治年纪轻轻就死了,康熙年幼继位,四大辅臣勾心斗角,清朝刚刚平定天下,甚至连忠贞军都没有消灭,这个时候造反机率是最大的,但是也不乐观

当然历朝历代异姓王造反的大一统王朝成功率本来就是零,同姓王造反的大一统王朝本来也是零的,奈何出了朱允炆李景隆这二个大明战神


2.而既然反抗大一统很难,那就得让南明存续,不能让南明完蛋,养寇自重

这个就得学习明朝优秀前辈李成梁了,戚继光这个傻子把长城修的坚不可摧,搞得蒙古人不去打蓟州,可问题来了,蒙古人不来打要你戚继光何用?

李成梁玩的多六啊,今年砍二个建州女真,明年砍几个海西女真,后年砍几个察哈尔蒙古,保证各部可持续收割,年年大捷步步高升,李成梁一下台辽东十年换了八个总兵,朝廷一看还是得请李成梁出山

只要南明存在一天,吴三桂就可以在西南作威作福一天,而且还留了个后路。

结果人家都跑到缅甸了,他非得带十万大军逼迫缅甸交人

他要斩首永历帝,满人将领都看不下去了,哪有斩首皇帝的?改为缢死

正蓝旗八旗(原镶白旗)受到顺治政治迫害,想要拥戴永历起兵,被吴三桂镇压,杀死二千多人



3.急流勇退

既不兔死狗烹之前起兵造反,又不养寇自重,那么干脆就放弃权柄,当个富家翁算了

历朝历代容不下裂土封王的异姓王,但是能容得下异性花瓶亲王,至于那些公爵侯爵更是非常容易生存

早点战死病死老死算了,活的越久倒霉程度越大

或者把自己全家和那些统兵大将全部送到北京,交出地盘军队,混个富贵一辈子没什么问题

PS:把大将用骗的方式带去北京

1.要求朝廷要给他们封公封侯,这些大将肯定乐意,然后带着这些大将去北京谢恩合情合理;

朝廷用不值钱的公爵侯爵就打发了这些大将,把这些大将控制在北京,朝廷也乐意

这些大将虽然失去了在云南的种种特权,但是还保留着荣华富贵,加上人在北京也就认命了

大将带走了,一些中层军官闹不了多大事,就算闹起来了跟吴三桂关系不大

其实吴三桂本来的军队就是朝廷经制兵,手下五十三牛录八旗,四镇十营绿营加起来官兵二三万人,本来就是朝廷出钱养的,不存在生路问题





结果吴三桂既不反正,又不养寇自重,还不愿意失去权柄,非要天下一统之后才造反

讲个笑话,吴三桂起兵云贵几乎不战而定,然后就在湖南呆了五年时间,在湖南修了五年的工事,既不北上攻打北京,又不东进夺取江西江苏浙江这些富庶地方,而且就连背后的两广都没有解决,后边袭杀孙延龄还得靠孔四贞安抚孔有德旧部,他是打算和康熙比谁长寿吗?

唯一的可能性不过是他想要和清朝议和,所谓的反清复明是个屁话,他是要以战促和,保留自己平西王的封地权势,只要康熙承认他的地位,他分分钟反水镇压各地义军

吴三桂所谓的大半个天下造反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是广西孔有德旧部,广东尚藩,福建耿藩,这三个藩动不了,陕甘王辅臣那是赛吕布,郑经和察哈尔王更不用说了,大家反清廷不代表支持吴三桂,打下来的地盘跟吴三桂更没有关系,倒是随时可以捅吴三桂的屁眼

等到清朝把这些刺头一个个消灭之后,吴三桂自然已经败局已定,穷途末路了

当然吴三桂不愧同时代第一名将,战役方面打得可圈可点,但是这些只能勉强维持而已

而打成持久战就决定了吴三桂必败无疑

拥有大半个天下的康熙对战十二岁的吴世璠傻子都知道结果






吴三桂背叛大顺投靠清朝,满门被杀

吴三桂背叛清朝起兵造反,又满门被杀

几十年时间硬生生的被满门抄斩了二次

而且大明,大顺,大清三家全给得罪透了

对大明:松锦之战逃跑,不救崇祯,杀死永历帝

对大顺:投靠清军,一片石之战击败李自成

对大清:三藩之乱,乱臣贼子

对家对国失败成这个样子,也是亘古未有了


user avatar   bruno-figh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三桂这种改朝换代时涌现的枭雄,骨子里都是自信且有点反骨的。如果没有人实力碾压,肯定是要反的。大明待他恩重如山,他还不是反了。他在康熙亲政后,一直希望能够像沐氏家族一样永镇西南,但沐英和朱元璋什么关系,他和清廷什么关系,况且三藩占据的不仅是云南还有广东和广西,所以他自己也知道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个漫天要价,借机割据而已。历史发展到清朝,统一中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每个割据政权明白,不追求统一,早晚会被杀全家。

他造反的时间点,正是他认为(事实上也是)胜算最大的时间点,入关二十多年,第一代将领基本上都已去世,朝中无将,皇帝年轻,台湾也有割据政权,他自己虽然老但身体精力尚好,事实证明,三藩起兵后,几乎掀翻了大半个中国,要不是小皇帝应对比较得当(对比下明朝朱允炆的骚操作),满洲统治阶级内部比较团结,且天下刚刚统一几十年,老百姓不支持他。他几乎就能成功了。


user avatar   zhou-zhan-84-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三桂的造反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明末武人的一种典型心态在行动特征上的反馈。

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写过一本书,叫做《明夷待访录》,在《明夷待访录 兵制》中黄总对于明末军事将领的状态做了一个总结,原文如下:

豪猪健狗之徒,不识礼义,喜虏掠,轻去就,缓则受吾节制,指顾簿书之间,急则拥兵自重,节制之人自然随之上下。

前面的话可以看做是宋明之后文人一向对武夫的轻视的态度展现,后面的话则是对明末将领一贯行事作风的总结:明末武将最为看中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对于道德观念反而并不在意,他们并没有文人士大夫一样的儒家观念,所谓行为处事反复无常。这里提醒各位一点的是我说的是明代官方出生的大部分武将,并不是指代所有将领。

从李自成灭亡明朝开始到南明灭亡这段时间里,明朝武将基本上是望风而降,有马科、唐通这种人,手握军队,李自成来时投降李自成,多尔衮来时投降多尔衮;有王辅臣这种人,先为农民军,后来为明军,再后来为清军,再后来与吴三桂起兵,紧接着又投降清朝;有姜瓖这种人,先投李自成,再投满清,最后又反满清;还有李成栋、金声桓等人,出生农民军,投降明朝,又投降满清,最后又跟随南明攻打满清。

这些武将的种种行为叠加到一起,不经想问一句:他们有过家国观念吗?看他们的事迹是没有的,向谁投降都是靠着自己的利益行事,并不在乎儒家思想观念和道德规则,也就是黄宗羲所讲的:不识礼义,喜虏掠,轻去就,缓则受吾节制,指顾簿书之间,急则拥兵自重,节制之人自然随之上下。

把吴三桂的种种行为和这些明末将领做一个对比,吴三桂的种种举动并没有出奇的地方,他所有的行为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沿着利益的角度就可以看明白吴三桂的很多重要决定是如何决策的。

松锦之战中明朝惨败,帝国精锐的军队或者更加贴切得说帝国还能够控制的精锐军队损失殆尽,吴三桂和他所控制的军队成为明帝国可以依靠的关外军事力量,崇祯皇帝也把关外的军事权力全权交给吴三桂,希望吴三桂能够抵御清军。

与此同时,皇太极也在不断招降吴三桂,虽然皇太极声称承诺“分茅裂土”,但是没有给予具体的承诺,根本不可能让吴三桂信服,此外皇太极还让吴三桂的还有张存仁、哥哥吴三凤,舅父祖大寿,姨夫裴国珍等人写信劝降,但是吴三桂依旧无动于衷。

若是从利益角度考虑,很显然崇祯帝比皇太极更加器重吴三桂,留在明朝对于吴三桂的利益更大,即使皇太极打赢了松锦之战消灭了大量明帝国军队,但是要让吴三桂相信满清能够吞并亿万人口的大明王朝,这显然不可能。背靠崇祯帝和大明帝国,来谋取利益很显然更加划算,看看辽东军官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哪一个不是在明朝混不下去才投降清朝,自己的舅父祖大寿也是势穷力孤无奈之下才投降清朝,吴三桂正受崇祯帝的眷顾,没有理由投降,而且自己兄弟和舅父都在清朝做官,两边下注也未尝不可。

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从利益来说也很简单,那就是清朝开价更高。

  • 崇祯帝给予吴三桂的爵位是“平西伯”
  • 李自成给予的是“定西侯”,父子并封
  • 多尔衮给的条件是“平西王”,并且承诺:“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河山之永也”。

多尔衮的承诺相比较崇祯帝和李自成太高了,要知道清朝从入关到灭亡,汉官被封为王爵的只有5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孙可望。而且在此后的岁月里,自多尔衮开始,顺治帝,康熙帝不断给吴三桂封官许愿,大加赏赐。

顺治帝迁都不久,赐给吴三桂册印,同时赏赐白金万两,顺治四年(1647年),吴三桂开列自己自总兵以下,游击以上的部下124人的将领,要求赐予世袭爵位,顺治帝全部答应。顺治帝甚至还想加封吴三桂为亲王,只是被吴三桂拒绝。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安排吴三桂的出行仪仗队与皇室王爵等同。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为了照顾吴三桂的心思,顺治帝重发金册给吴三桂以承认平西王爵位。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升为亲王,至此吴三桂到达清朝的汉人的权位巅峰。

满清给予的价钱太高了,这也是清朝取得天下的重要原因。满清对于重要投降者都是不吝封赏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孙可望都能异姓封王,南明朝廷在一开始根本给不出这样的巨大利益,此外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四人拥有自己的部队,镇守一方土地,获取大量的中央拨款,封赏自己的部下。如此大的利益驱使吴三桂不停的征讨四方,镇压反清力量,甚至深入缅甸擒获永历帝,用永历帝的死彰显自己对大清王朝的赤胆忠心。

永历帝的死也是吴三桂在政治上的投名状,杀死永历帝之后,吴三桂就再也不可能联系那些南明的遗留势力,他与明朝遗留势力一刀两断,满清统治者可以高枕无忧,同时吴三桂的一点小心思就是他想学习明朝的沐氏家族,期望能够把云南作为吴三桂及其子孙的领地。因为这不仅是吴三桂的个人利益,也是跟随吴三桂多年浴血奋战的部下将领的心愿。

要知道清朝初年天下大定的时候,吴三桂及其四镇十营在云南有着重要的个人利益,吴三桂集团的上层是辽东武人,但是经历多年征战这些人所存无几,残存下来的人都在云南仗着吴三桂的势力取得大量利益,其他留在吴三桂身边也是这些人的后裔,然后吴三桂在云南定居时,这些人也跟吴三桂在云南生活,他们并没有在辽东生活。其次大批投降吴三桂的人,这些人都是北方以及南方收编的起义军,他们一直生活在南方,对于东北只有苦寒的概念。

从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及其手下将领、士兵带着家人分三年来到云南生活,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决定撤藩,此时吴三桂和他的手下们已经在云南生活了9到12年,拥有大量的田地和经济利益。比如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手下的士兵在康熙帝的恩准下在云南圈地,此举是仿照八旗在京畿之地的圈地,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帝下令停止驱赶圈地的农民,平西王藩的士兵可以继续圈地,只是把抢占的土地上的农民作为佃户。皇帝的命令和平西王的庇护,吴三桂的士兵抢占了多少田地,可想而知。

所以这些将领,士卒拼搏多年无非就是求个封妻荫子,现在愿望都实现了,皇帝一纸令下大家都去辽东过日子,这些人心里愿意吗?他们自然不愿意前往辽东,对于吴三桂而言,在云南过着比拟皇帝的生活,要回到辽东重新过回原来守边的岁月,他的心里自然也是不愿意,更加的重要的是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都不愿意。

为什么吴三桂要在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要举兵和清朝作对?是因为康熙皇帝触犯到了吴三桂的利益,触犯到了平西王藩的利益,而且康熙皇帝是逼反吴三桂,逼反平西王藩,三藩之乱根本不能看做是吴三桂主动举兵,所以把吴三桂起兵看做是“造反”,完全是没有道理。

年龄最老的开国之君汉高祖是54岁登基。61岁打天下,吴三桂真相信自己能创造历史奇迹?要知道吴三桂并没有推翻清王朝的想法,在三藩之乱初期吴军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吴三桂的想法居然是与康熙帝划江而治,这是一个造反的人会做出来的事情吗?吴三桂的起兵与姜瓖、李成栋、金声桓反正类似,不过是明末武将自身利益被清朝剥夺后,维护自身利益的无奈之举。

吴三桂举兵之时,曾想拉拢友人谢四新,谢四新正是洪承畴的谋士,两人曾经相交,吴三桂派出的使者带回了谢四新的回信,是一首诗,诗文如下: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
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不思亲。

谢四新的诗就是对于吴三桂这类明末武将的总结:朝秦暮楚、个人利益至上,寡廉鲜耻。

在南明时代,反而是农民军出生的武将出于淳朴的道德观念,在南明溃败的时候举起了反抗清朝的大旗,却遭到来自投降清朝的明朝军事将领的镇压,诸如李定国、夔东十八家等等,海上的郑成功,出生海盗,也比明朝自身的官僚系统出生的官员更加忠义。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出生于明朝制度下的军事将领为什么在明朝末年比不上那些明朝文人口中的“流贼”和“海寇”呢?这当然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


user avatar   chen-ken-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三桂能当平西王,他儿子能做驸马爷,康熙同意吴三桂回辽东老家以王爵养老……


这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吴三桂是十几万人的“利益代言人”,没了这个,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凭啥?凭你曾经冲冠一怒为红颜吗?这事儿鬼火少年都干过好不啦?


所以康熙与吴三桂的协议真实版本是“你给我安抚住这十几万人,我让你安然回辽东养老”。可吴三桂能做到吗?


他不管不顾,拍拍屁股走人了,那十几万人就那么乖?你当了王爷,老子们TM几十年玩命换来的好处,就这么莫名其妙全让你拿走换自己的封妻荫子富贵满门啦?那时候,他们最恨的可不是康熙,而是那老混蛋吴三桂!


到时候,这帮人都不用跟吴三桂商量,自己就反了。


他们一反,康熙能饶得了吴三桂?你造反,我诛你九族,也算另一种公平交易吧?什么,你说他们造反的事儿,你都不知道,你也不同意?我信,可那我要你还有啥用啊?咱们当时的协议是“你作为利益代言人,帮我搞定那十几万,我保你满门富贵”,还记得不?你没做到嘛!拖出去砍了祭旗吧!


试问早晚也是这么一出,搁你,是趁着这十几万人心还在的时候赌一把,万一赢了就江山易主,成佛作祖!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这十几万人被打没了,自己最后再死!还是直接搞一个众叛亲离,让两边都恨不得马上就千刀万剐了自己?


当年贾诩是怎么劝李傕的?


赢了会所嫩模,输了对酒当歌,成本基本没有,利润突破天际,这肯定反了再说啊!


说白了,同样的例子:一只股票,50%的概率直接翻20倍,另外50%的概率是维持现状,但绝不会跌,你买不买?兜里揣着100万穿越回1997年,搁谁他也肯定投资马云,疯狂买房啊。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三桂没法全身而退!

很多人不明白,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当中,没有契约精神。最能体现这一事实的事件是苏州杀降事件。这个事件大概是这样的,


1860年李鸿章奉命攻打苏州,两军对垒,久攻不下之际。苏州城内太平军也有内部矛盾,纳王郜永宽有意投降。于是在外国人查理·乔治·戈登的促成和联络下,李鸿章与太平军主要将领八人约定了投降的相关事宜。

而后这八人杀死了苏州主战负责人谭绍光和一千余人部下,第二天将谭的首级送至清军营中,在清军对首级确认无误后,郜永宽等人便打开苏州城门之一的齐门放清军入城。

次日,郜永宽李鸿章设的宴席中出席,八人就座后,开始喝起酒来。酒席间,李鸿章让身边的八个武弁手捧红顶花领的武服递呈八人,郜永宽等人正要接受时,武弁们随即拨出腰刀砍杀了郜永宽等八个降将。终于,李鸿章实施了他杀降的行动。接着城内降卒皆屠,具体多少已难考证,一般认为两万多。

这件事情让英国的查理·乔治·戈登震怒,因为八人投降有他作保。他甚至拿着枪在军营里面扬言要杀死李鸿章。


1860年在有英国人作保的情况下,李鸿章杀降在清廷看来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三藩之乱时期,朝廷又哪里有信誉而言。因此,一旦吴三桂交出大权,那么随便一个小事就会被杀死抄家。而且像他这种为清廷杀了许多汉人的汉奸,恨他的人如此之多。清廷未必自己动手,只要对前来寻仇刺杀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吴三桂也是必死无疑。

由于朝廷缺乏契约精神,所以只有有权力才能有保障,一旦没有权力那么就没有性命,这才是古代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

吴三桂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他起兵造反,他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不想当皇帝。如果他真的坚定不移地想当皇帝,有刘备那种远大志向,那么在明清乱局中,未必不能一统天下。可是他的志向大概仅仅在于荣华富贵,如同三国进京的董卓,花了大价钱建了座城存了许多粮,一心想着大不了躲进去。这种人不可能笑到最后。

不要说吴三桂了,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的满人鳌拜又如何?康熙真的容得下吴三桂,应该是消权而非撤藩。


我也谈谈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这个东西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在古代社会中国和西方虽然都有这个东西但是大家其实都不把它太当回事儿。当然从17世纪到20世纪这段时间里,西方因为资本主义发展,所以在契约精神上做得比中国好很多。

契约精神的核心是,把权力,义务,时长都在事先说得明明白白,这种东西在古典社会不是很适用,因为涉及太多信息风险太大。而且在农耕文明下,宗教和伦理在具体统治上都比契约更有效。因此强调契约精神的犹太人在古典时代是没有人性贪得无厌的冷血吸血鬼。《威尼斯的商人》对犹太人的描写就是欧洲上前年来对所谓契约精神真实的厌恶。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本被歧视的犹太人如鱼得水,契约精神也被证明更加适合工业文明。

我说清政府缺乏契约精神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与吴三桂同时代的西方也还尚未把契约精神上升成社会的基本准则。我只是说在这样一个双方都知道对方会随时违约的情况下,吴三桂自然对清政府充满猜忌,而清政府对吴三桂也并不信任。实际上双方如同是“囚徒困境”里的两个囚徒,三藩叛乱实际上是对两方损失都最大的解决方案。

受限于时代,让清廷与吴三桂打破囚徒困境当然是不可能。这毫无疑问,但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却应该尝试着思考其问题的根源。

实际上,宋朝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藩镇叛乱的问题。在君臣相互猜忌彼此相杀的五代十国,善待夺去兵权的功臣,立下不杀文官的制度,彻底缓解了紧张的君臣关系。


user avatar   marionette-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先说结论,当一个人他与无数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感受一点也不重要,或许他想全身而退,或许不想,已经由不得他了。

当年赤壁之战,孙权内部不乏止战派,曹操势大,希望孙权能够投降曹操。孙权内心自然不够坚定,便询问鲁肃,鲁肃回答“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那帮人投降了,还可以做大官,开豪车,带小弟,走亲戚,孙权你投降了你什么都不是了啊)。

即使吴三桂出自辽西将门没读过《三国志》,那他还有一个前车之鉴,那就是和他一个时代的人, 孙可望

南明永历时期,孙可望与李定国产生矛盾,以下摘自互联网

孙可望与李定国在联明抗清问题上的分歧是其内讧的主要原因。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军余部退守云贵,这时清朝已经建立,民族矛盾迅速上升,这要求大西军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广泛联合抗清力量,反对清朝统治。
公元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二月,大西军余部领导人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在贵阳附近的定番开会,讨论今后的战略方针和作战部署。孙可望在会上主张把部队开往广西,继续与明军周旋,一旦失利,就转入南海。李定国坚决反对,他主张西进云南,建立根据地,联明抗清。李定国说:"当前清军大举进攻,闯王血溅九宫山,老万岁中箭身亡,我们与清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敌当前,如果再与明军厮杀,只会使清军渔翁得利。当务之急在于联明抗清,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李定国的建议得到了多数与会将领的赞成。但孙可望对联明抗清,恢复中原已失去信心,只想保住所得土地,称藩于滇、黔、楚、蜀,故对李定国的建议无动于衷。
李定国表示孙可望亡命南海是死路一条,那还不如当场死去,旋即拔出宝剑,准备自刎。 众将一见,忙夺下宝剑,一起跪地高呼拥护李定国的建议。孙可望见人心归向李定国,随即同意进兵云南,联明抗清,但对李定国产生了疑虑。
联明抗清的方针虽然确定,但直到公元1649年(永历三年、顺治六年),孙可望才派人赴广西与永历朝廷谈判。 孙可望不愿联明,在幕僚的建议下,欲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法,来压服李定国、刘文秀等人。这与李定国联明以恢复中原的目的仍有根本区别。
孙可望对李定国实力增强的猜忌和对李定国战功的嫉妒是孙、李内讧的重要原因。李定国能团结士卒,部下乐于效命,最初实力要超过孙可望。李定国为人强悍,与孙可望有不同意见,总是极力争辩。为此,孙可望寻机将他拷打了一次,虽然此次表面上和解了,但是二人嫌恨却越来越大。
公元1652年(永历五年、顺治九年),李定国在桂林迫使清定南王孔有德兵败自焚,一时声威大震,捷报传到贵阳后,孙可望大为不快,表面上奏请封李定国为西宁王,背地里却令李定国副手冯双礼对其暗中监视,另派一支人马尾随其后,妄图借机除掉李定国。次年,李定国率部在衡州杀死清军悍将敬谨亲王尼堪。李定国两蹶名王,接连收复了几十个州县,天下震动。孙可望见李定国战功赫赫,非常嫉妒。
公元1653年(永历七年、顺治十年),孙可望率军到沅州,立即派人召李定国到沅州议事,准备借机杀害李定国。李定国留在贵州的部下探听到孙可望要下毒手的消息后,立即派人飞报李定国。李定国接到命令后,正整理行装,准备出发时,突然接到密报,令他左右为难。如果不去,孙可望极有可能以违抗军令之名兴师问罪,如果去了,必有一番斗争。孙可望三天中下了七道命令,李定国无奈,率部向沅州进发。途中遇到刘文秀之子派人来劝阻,李定国退回广西,继续筹划北伐。
公元1654年(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李定国在新会与清军作战,队伍受到瘟疫传染,清军又大举增援,李定国派人向孙可望求援。孙可望不发一兵一卒,坐视李定国兵败。当李定国败退回南宁府时,孙可望下令凡李定国部队经过之地,都要将粮草烧毁,以绝其归路,同时派出四万多人阻拦李定国向贵州靠拢。
南明朝廷及官员的推波助澜也是孙李内讧的重要原因。公元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春,明云南副使杨长知被迫归顺孙可望,受到孙可望的格外信任。杨长知看出孙可望在占领云南后,日益骄纵自大,想继承张献忠秦王封号,又怕李定国等人不服,于是杨长知就经常在孙可望面前煽风点火:"将军若能讨得朝廷'秦王'之封,既可威震西南,又能压服李、刘两王,何等威风!"他在李定国、刘文秀等人面前,又数落孙可望狂妄自大,独断专行,全不念手足之情,假惺惺地提醒他们要当心两王府换上"孙"字大旗。
孙可望受封为秦王后,俨然以皇帝自居,甚至规定一切衙署的称谓前都要加"秦"字,对永历帝也极尽侮辱之能事。永历帝实在难以忍受不下去了,便派人持密诏让与孙可望有矛盾的李定国前来护驾, 最终发生了"十八先生之狱"。
公元1656年(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正月,李定国进入安龙,迎接永历帝到昆明。
孙可望逼走李定国很快就自食恶果。当时孙可望正亲统大军由靖州(今湖南靖县)经武冈进至宝庆(今湖南邵阳),部下有大将白文选、冯双礼等,总兵力据清方记载为十万。
公元1656年(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三月初六日,清定远大将军屯齐带领满汉主力由永州北上宝庆,十五日驻于岔路口,距明军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营地周家铺三十里。次日,清军进至周家铺,由于明军营于山顶,地势险要,又遇上天雨,双方列阵相峙。这天晚上孙可望率亲军由宝庆府来增援。
公元1656年(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十七日,明军下山向清军发起全面进攻,清军分路迎击,双方展开激战。结果孙可望所统明军战败,伤亡颇众,被清军缴获马七百余匹,象一头,清军趁胜占领宝庆府 。但是,清军在这次战役中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正黄旗两名蒙古梅勒章京韦征、武京都在激战中阵亡 。
公元1657年(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八月,驻扎在贵阳的孙可望亲自率十万大军向驻于云南的大西军二号人物李定国发动进攻。当时李定国仅三万人,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李定国采取诱敌深入之法,使孙可望一路未遇任何抵抗,兵不血刃就攻到了云南曲靖附近的交水河畔。这时,李部已经在河对岸摆好阵势,以逸待劳。双方军队尚未接触,孙可望突然发现自己的前军大乱,纷纷后退。经询问,孙可望方知前锋将领白文选不愿内战,已弃军投奔李定国。 孙可望大怒,亲自率领精锐充当前锋,从正面强行渡河,渡到一半时,李定国军发动突袭,因是背水决战,孙部不得不拼死向前冲上对岸,双方展开混战。白文选见状,亲自跃马率所部5000铁骑冲向孙可望军队。 孙部左军主将马唯兴率部阵前倒戈,与白文选联兵直抄孙可望阵后,连破数营,许多士兵脱掉号衣,跪地高喊:"欢迎晋王!""归顺晋王!"孙可望见军心已变,不敢恋战,拔马便逃,最后十万大军仅剩50余骑随其逃走。
这时孙可望仍可与李定国重归于好,联手抗清,或承认失败,退出军政舞台,隐居以终,但孙可望却压不下失利的怒火,跑到长沙,投降清朝,以借兵复仇。
公元1658年(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二月在长沙举行了册封典礼,旋即召他进京见驾。五月初二,孙可望到达北京。清廷命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次日,顺治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皇帝赐宴就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万二千两,另外赐给府第、解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成了清廷红极一时的人物。
孙可望降清,出卖西南军情虚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清廷封他为义王。
公元1658年(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七月,孙可望得知失散十多年的弟弟孙可升在上海的消息,喜不自胜。他忙向清廷打报告,要求清政府用公家驿传把他那个当小兵的穷弟弟一家运来北京与自己团骤。 殊不料,这么一个微渺的请求,引来清廷御史一阵猛轰。参劾他的疏奏有理有据:
"(孙可望)始以张献忠养子荼毒蜀楚,神人共愤。继而称兵犯顺,逆我颜行。迨众叛亲离,计无复之,方率数百疲敝之卒,亡命来归……"
御史又称,孙可望之弟只是一个食粮兵丁,白身无官,这样的人,怎敢冒用妄用国家驿传?
看到劾奏后,孙可望五雷轰顶,赶忙上疏谢罪。
公元1659年( 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闰三月,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顺治皇帝虽然明知这种事情在满洲八旗中本是习以为常的现象 ,却不愿放过这个机会进一步贬损孙可望的政治地位。他派内阁学士马迩吉来到孙可望的住宅宣读谕旨,先训斥一番,然后宣布宽假其罪。孙可望于惊惧之余,连忙上奏本解释自己放债的经过,并接着向顺治皇帝摇尾乞怜。 此后,孙可望的处境益发难堪了,正如古语所说"神龙失势,与蚯蚓同"。
公元1660年( 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六月,孙可望被迫上疏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这时,南明永历皇帝虽然已经逃入缅甸,西南大势已定,但以李定国为首的明军残部仍在边境地区坚持斗争。清廷认为把孙可望虚有其名的义王封号撤掉并不符合当时的策略,因此,顺治皇帝特地发布了一件措辞大有讲究的圣旨。公元1660年( 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11月20日,孙可望死了。官方的说法是病死,真相如何颇有疑义。清初史家就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 ;或者说"封为义王,寻被酖" 。
公元1667年(康熙八年),清廷派刑部尚书明珠等前往福建,会同靖南王耿继茂、总督祖泽沛合议招抚据守台湾的郑经。郑经回信中不无讽刺地说:"贵朝宽仁无比,远者不问,以所闻见之事如方国安、孙可望,岂非竭诚贵朝者,今皆安在?往事可鉴,足为寒心。" 可见,孙可望之死并非善终在当时一定流传得很广。孙可望死后,清廷赐谥恪顺,"祭葬加隆" ;同时命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几个月后孙征淇病死,弟征淳承袭。
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等领兵进入缅甸,永历帝被俘回昆明缢杀。次年康熙改元,李定国也病殁于边境。孙可望家族已经没有多大利用价值了,清廷的"恩典"也就逐步降格。
公元1666年(康熙七年)朝廷下令将义王孙征淳的年俸由五千两减为三千两。十一年,孙征淳病死,其弟孙征灏请求袭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降封为慕义公 。孙征灏死后,其子孙宏相再降袭一等轻车都尉
公元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六月,清廷终于决定:"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 从此,孙可望家族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最后的痕迹 。

孙可望殷鉴不远,吴三桂又岂能重蹈覆辙?自己抛弃一切就是为了子孙富贵,若是什么都得不到,自己答应,自己部下也不会答应。

写到这里,又想到一件事,当年孙可望也是张献忠手下一员枭将,少年意气。吴三桂也是,当年吴三桂也是少年英豪,在已经烂的没救的辽西将门中一位为数不多的将才。可惜,命运中的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双膝一软便是王爵,再想站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要是孙可望死于两撅名王,吴三桂死于松锦之战,汪精卫死于刺杀载沣,风评也就不一样了,当然也可能没什么人记住了。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三桂怎么全身而退啊?

你指条明路我听听……




     

相关话题

  如果年羹尧做事懂得收敛,在雍正面前敢于承认自己错误,会落到悲惨的下场吗? 
  怎么吹大清,才最令人信服? 
  吴三桂的军政水平在明末清初的满汉人物中算什么档次? 
  明朝的于谦是不是诛三族,满门抄斩了? 
  如何理解“中国历史是一部放大版的浙江史”? 
  为什么在近代英国和中国都有人吸食鸦片,但偏偏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更为恶劣?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明朝? 
  蒙古人民共和国对于清王朝如何看待? 
  “隆万盛世”要远超“康乾盛世”,对吗?? 
  帖木儿病逝之前要东征的国家是明帝国还是蒙古? 

前一个讨论
一些极端“爱国人士”有没有可能是反串黑?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传“瑞典17岁女孩呼吁中国人保护环境,不要使用筷子”?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