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长江学者用央视主播旧视频评价河南暴雨,并批评相关部门的自我评价不够「审慎」? 第1页

     

user avatar   ming-jing-mo-xi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长期看新闻频道的爱好者,去年疫情刚退、武汉刚解封不久,我就在新闻频道里看到防汛的新闻了。

每年防汛都是很早就开始准备。

由于抗疫和扶贫的成果太过明显,去年防汛这么大的事都显得微不足道。实际上去年的汛情相当地大相当地严重,但是在党的领导下这事顺利地给对付过去了。

正因此,海霞的赞美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去年防汛的经验基础上,确实各个部门都做好了准备。前阵子我就看到,新闻里报道,汛情来临前党员干部们挨家挨户地敲门劝人撤退,确保全部通知到位、确认没有人被漏掉。


但是,河南这次汛情,我朝有记录以来根本没有经验可以参考。

我国的特大暴雨定义是24小时250毫米降水,按这个定义来算,前几天德国的降水也就是个大暴雨,要是放在我国以我国的经验是能对付过去的,要是以我国这个挨家挨户通知撤离的工作方式,根本不会有德国这样惨的损失。

郑州那是1小时下了200毫米。

真的架不住这次降水超出想象。我在wow里看到世界频道有人提了这么一句,郑州这个降水相当于一个人脑袋上同时有75个花洒火力全开。


几年前南京有一阵子连续十几天梅雨天气,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喊,白娘娘,收了神通吧,许仙不在这里,我们要没有内裤穿了。

基本上白娘娘级别的雨也就是老百姓经历过的能想象的极限了。

这次暴雨怎么看都不是白娘娘能干得出来的,得是大禹级别的。

老百姓也就传颂一下千百年前的传说,哪想到妈的上古神话再现。


所以在这种超出想象的雨情面前,我们不能只谈新闻的传播效果,还得考虑极端天气超出群众想象力,更超出了国家能用来参考的任何经验范围。


话题回到这位学者上,他十年前就深知自媒体时代草根崛起,此次发表意见其观点没有尊重灾情本身的特点,表达的情感没有尊重新媒体时代群众的立场,最后被批判得要警告网络暴民,倒是一种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的确不是你所知道的样子

喻教授,作为新闻传播的大拿,你应该知道部分的真相有时候,更可怕吧?


user avatar   blackla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有些领域来说,自1840年来当__未__之人满坑满谷,就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ben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鸡赢麻了,每次都能把太阳叫出来

——我群群友


user avatar   chen-jian-ku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查了一下这位国内传播学届的重量级学者。我严重怀疑他作为传播学长江学者,连传播学里最基础的SIR模型都不会,要不不会说出如此智障的言论(戴口罩会减小日接触率)。发帖的3月中疫情已经在美国传播开了、没有好的预防手段,感染人数是会成指数增长的。

谷歌学术搜索找不到他的个人档案。直接搜名字的话很多搜索结果出自一些名字缩写一样但是是理工科的学者。在前两页中,经我核实属于他的文章发在了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Psychiatry research等期刊上。我不了解通讯专业的期刊,这里只能根据SCImago Journal Rank (SJR) 简单感受一下。 telematics和mass communication在通讯专业期刊里排27,21。但这些文章他都是第N作者

我又根据第一篇文章的搜索文章找到了他的scoups 档案,如下。很多是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跟知网搜索结果对比会发现研究内容和方法跟他的中文期刊发表差异很大。一个60岁的人突然从国内人文社科标配的“描述研究法” 研究国内舆情和传播变成了认知神经科学家。

比如今年发表的研究Effect of emoji prim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al words – evidence from ERPs,他是第四作者。而且文章显示作者单位是传播学院下属的认知神经科学组hhh

这是发表的几个英文期刊文章的摘要

Impaired orienting in youth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Evidence from the Attention Network Task (ANT)

An important theory of attention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three separate networks that execute discrete cognitive functions: alerting, orienting and conflict networks.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dysfunction of attention in Internet Addic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ttention dysfunction in Internet Addiction, we recorded performance related to the Attentional Network Test (ANT) in youth.

The impact of media situation on people's memory effect -- an ERP study(Article)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of memor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wo media situations, cellphone situation (CS) and newspaper situation (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and quantify the difference in human cognitive patterns in these two media situations. A recognition memory paradigm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In a between-subject lab experiment the participants were instructed to carefully read a scientific article, and then to judge whether the words in the test phase had appeared in the arti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verall accuracy and response time between the CS group and the NS group. Yet, the response time of participant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new words and old words. The late positive component (LPC) results show the emergence of an old-new effect. This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cellphone situation, especially in the 600–800 ms range. Participants in the mobile phone situation showed better memory than participants in the newspaper situation. These findings point to a detectable difference in cognition at the neurological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media situations.

Effect of emoji prim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al words – evidence from ERPs

Emoji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s nonverbal symbols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ir effect on the processing of subsequent words. We suppose that emojis, as an aid to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semantic comprehension, prime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the textual stimuli that follow. An affective priming experiment using ERPs was conducted, in which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oji and the word (Congruent, Incongruent, Non-related) was manipulated to assess their impact in an affective word categorization task. Behavioral result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ile electrophysiological data showed otherwise. N1 component elicited by semantically congruent and incongruent emoji-word pairs showed greater amplitudes than those by non-related pairs. N400 elicited by incongruent pairs showed greater amplitudes than the N400 by congruent pair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while emojis do not influence the outcomes of linguistic processing, emoji primes enhance attentional level, and semantically congruent contents demand fewer cognitive resources and facilitate better processing in comparison to incongruent ones. The findings point to emojis’ role not only as affective primes, but also as paralanguage that is semantically processed. Implications for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re discussed.

鉴于他说会法律起诉攻击他的人,我就不做个人推测了。
知网上搜他的名字搜到29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111篇,CSSCI67篇。

按照被引用数量排序我们得到的结果

吧友提到他在搞“认知神经传播学”。我相信斯坦福,CMU等学校的CS或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系有人在做这个方向。

我这里说一下我的观测(不针对任何人,毕竟他要追求别人法律责任)传播学交叉分成两类,一类叫science传播学,意思就是能发顶刊的交叉科学,还一类叫灌水传播学,意思就靠不停的交叉来灌水SCI评职称或维持自己地位的落伍于时代的学阀做的挂名研究,常见于原本社科专业因为教授团队无能变成文科专业的学科。我没有针对谁,胖子请不要对号入座

对比一下这是宾大传播系的教授duncan watts。比他小10岁。引用量109000,2020以来发过PNAS和science advances,然后在science上和领域别的学者合著了领域发展综述

对于一个学术水平如上述,人品这样的人,我无话可说。传播学考研还都是他的教材。我对传播学学生表示深切的同情

这张图把学科名字改一下、适用于很多国内人文社科

对于战锤不熟的知友,这个角色的名言叫death to the false emperor


user avatar   long-yu-4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说我什么不尊重知识分子,仇恨味道浓重。

分明是他自己不尊重自己,既没有尊重自己专业,也没有尊重过灾区老百姓

这些人我早就看透了,自命不凡、自以为自己特了不起。他们的逻辑就是:我攻击你们是为民请命,哪怕是人身攻击颠倒黑白也是这样;你批评质疑我们就是“网络暴民”“小粉红”“被洗脑”“乌合之众”

有人给这些人洗地,怎么洗呢?

你批评他们的言论,他们说你是断章取义

当你拿出全文时,他们说:“是你理解有问题,人家不是这个意思。”然后牵强附会的解释一通

这些人一边嚷嚷着“一个社会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并以此为准来阴阳怪气灾区人民或者是为侵略者洗白翻案,另一边又把批评质疑反驳自己的人骂成“小粉红”“极左”“战狼”“网络暴民”“打压不同声音”把自己打扮成白莲花。

我想起一件事:前段时间某大学的一名研究员因自己的作品被大学生吐槽而找上门以到法院起诉为由逼迫人家道歉。我在知乎上说了这个研究员不好,结果评论区来个人阴阳怪气:“粉红真可怕”

研究员以起诉来威胁吐槽学生道歉他选择性失明只字不提,老百姓吐槽几句就是“粉红真可怕”

这些教授一天到晚只会说自己没被尊重如何如何,可你们阴阳怪气攻击灾区人民、侮辱烈士、给侵略者洗白时;又何曾尊重过老百姓?

你都不尊重老百姓,人家老百姓凭什么尊重你?


那些说喻国明讲真话的人,你们拿出来证据来证明人家说的是真话啊?用一周前的新闻来说这次的大雨,颇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还觉得自己是所谓的“不同意见”然而这些人的不同意见要么是移花接木、东拼西凑,要么是凭空捏造。


高高在上、自命不凡、自命清高、自以为是,颐指气使的对我们老百姓的所有事情指手画脚。

看看这位,看看啊

抗疫期间百万医护人员、志愿者的英勇战斗和抗洪的子弟兵、消防员、人民群众的战斗被这个东西一句话就全盘否定了。 ​​​






user avatar   tong-chi-bo-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huang-san-78-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xiao-yu-64-4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




     

相关话题

  第一次知道自己要当爸爸了是种怎样的体验? 
  富二代不工作,只做自己爱做的事,站在个人的角度,这种生活方式会有哪些坏处? 
  为什么在中国剃光头不被认可? 
  如何看待哈佛毕业生发讽刺视频声援黑人抗议被德勤辞退,哭诉遭到网络暴力? 
  「打工人」梗爆火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个词对于你来说是自嘲还是励志? 
  有哪些当了婊子立牌坊的故事? 
  无政府主义在历史上实现过么? 
  2018 年知乎会继续堕落吗? 
  如何看待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陈主任被砍逝世网民仍大肆嘲讽? 
  有哪些大快人心的反杀视频? 

前一个讨论
小米诉网络大 V 侵权案一审败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有哪些值得关注得信息?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21 年 7 月 22 日米哈游宣布赠送「异界的救世主•埃洛伊(冰)」?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