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打击成功率高度取决于战场形势,以至于计算战争中全球总命中率可能意义不是特别大。
对于大型舰艇编队,驱逐舰队的“散射/雷击齐射(browning shot,约定俗成的翻译似乎是群体射击/群体雷击)”无疑有打乱其编队,迫使其采取规避措施的意义。驱逐舰队本身能够在战斗中抵达合适的位置投送大量的鱼雷就以及为其挣得了携带雷击设备的价值,无论命中与否。此时雷击舰也会得到巡洋舰队的直接支援甚至最重型火炮的掩护。只是本身大规模舰队决战在第二次战争中要更加难以爆发了——只有英美日之间才有可能爆发多支战列舰队参与的交火,才能够负担/才需要足够数量的舰队驱逐舰/舰队巡洋舰参与这样的行动,而载机舰的信息优势和打击距离推远的交火距离,三者之间的地理屏障又进一步缩小了类似战斗爆发的可能。所以不再累述。
而用鱼雷追求击杀的问题,如前所述,取决于战场上究竟在爆发是什么样的战斗:
对于追击中的敌舰,驱逐舰的雷击或者冲锋构成了相当的威胁。这在一战时期就已经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而进入40年代尤甚:一方面是因为间战以后驱逐舰的单间雷击能力远远强于大战时期,其舰体更大火力更强。截止1910年初驱逐舰往往只携带两座单管发射器,这还不及间战后舰队驱逐舰一个发射器的数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航速的进一步提高:此时巡洋舰/快速主力舰航速在30节上下,驱逐舰自身航速更高于此。当双方航向相对时,相对航速极高。火炮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出决定性的结果才能彻底避免雷击的威胁,否则就要至少暂时放弃追击/突破。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对热心/阿卡斯塔,希佩尔对萤火虫,或者萨马岛的第二舰队对塔菲三都是这样的情况。一旦驱逐舰一方抱定自杀式的决心把雷击进行到底,火炮就必须摧毁其鱼雷发射设备或者迫使其彻底停止机动才能实现“拒止”。这一点需要投射量,以及应对烟雾屏障的雷达。希佩尔和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在战斗中都没有足够的护航舰。希佩尔躲过萤火虫的三管齐射部分是运气,部分是舰长的判断决策和操舵能力,但是被命中是切实有可能的,这只是单艘G级驱逐舰而已。沙恩霍斯特则是直接被命中了,两艘新式快速战列舰在两艘A级驱逐舰独立冲锋的情况下,被鱼雷命中瘫痪了炮塔和副炮弹药库。如果掩护舰队的实力更强,如果掩护的驱逐舰更大更先进,那么结果只会更加危险——萨玛海战无疑就是如此。一如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在火力上压倒无法放飞航空兵的光荣和两艘护航舰,第二舰队的炮舰兵力远远强于美军,并且进入了射击距离。但是萨马岛美军的掩护舰队冲锋得到了其他分队航空兵的决定性支援,最终阻止了日军获得预定战果。
在这种环境下,装备有鱼雷的驱逐舰无疑是战斗胜负的重要要素。但是反之思考另一种情况:对于追击战中的追击一方,情况则完全相反。鱼雷此时与敌舰的相对速度极低,命中需要的时间更长,对方躲避的空间更大,轮廓更小。驱逐舰本身的适航性问题也变得非常明显。这一点也在战争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驱逐舰队直接无法在丹麦海峡之战中跟上胡德/威尔士亲王的高速追击。在此后追击战中,Vian的第四驱逐舰队受命对高速(不规律)机动中的BSM进行雷击时,他的舰队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命中。当然这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4DF的任务仅仅是牵制干扰德舰(其存在无疑确实严重影响了舰员轮替和士气上的压力),韦恩的部族级不是雷击为重心的驱逐舰(1座发射管),以及其燃料情况的恶化等等。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单舰的小规模发射未能对一艘失去全面控制的战列舰取得任何命中。1943年沙恩霍斯特的最后一战中的情况更加恶劣,该舰会忌惮英军护航编队和巡洋舰掩护的雷击能力,但是一旦开始返港,则英军唯一能够在恶劣海况和天气下阻止其撤离的方法是重炮。无论是约克公爵直接击穿了德舰的水平防御毁伤了锅炉,还是足够数量的命中积累了足够的破坏引发了锅炉的故障,重炮的打击(以及德军再一次没有任何护航舰抵达掩护其撤退中的主力舰)才是其沙恩霍斯特未能躲过一支整体航速远低于其最大航速的舰队的本质原因。只有重炮命中之后,驱逐舰(和巡洋舰)才能进一步追上完成雷击。1945年5月马六甲海峡内二十六驱逐舰队对羽黑的战斗也类似于此——虽然此时驱逐舰队是直接依据信息优势和航速优势强行获得了拦截位置。注意虽然马六甲海峡相对狭窄,水域也完全足够让羽黑积极机动进行有效规避了。26DF之所以能够有效进行雷击,仍然是其在战前就通过高强度机动占据了有效位置,从而让五舰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对羽黑进行射击。即便是最初雷击的窗口错过,舰队仍然牢固掌控战场。如果此时驱逐舰未能提前进入位置全部位于巡洋舰舰尾,或者直接无法对巡洋舰构成足够的优势,那么最终的结果不会相同——比如1940年10月阿贾克斯和Banfi和Margottini的意大利驱逐舰的战斗。意大利舰队的3艘舰队鱼雷艇和4艘驱逐舰未能协同对英舰进行冲锋,第一批次Banfi的三艘舰队鱼雷艇未能在英舰开始有效规避前发射足够数量的鱼雷,2艘战沉。而此后Margottini驱逐舰抵达后,另外2艘被击伤——Artigliere在拖带中被英军增援的约克处决。
当然这一点不仅仅局限于追击战——严格意义上这里最关键的要素是机动/信息优势带来的位置优势,只是追击战/突破行动中尤其明显而已。鱼雷究其本质,是威力特别巨大而射程更近速度更慢的武器,一旦进入其威胁距离,则可以发挥作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仅有3艘大型巡洋舰(2艘8寸+海伦娜)和2艘中型巡洋舰(5in)的美国舰队拒止了一支包括2艘14in战列舰的日本舰队。在远距离跑战中这是不可能的。然而日军此时是需要(在日间航空兵恢复活动前)达成突破的一方,于是必须向预定区域机动。此时美舰队与前来炮击的日军舰队航向相对,双方11+8总计19艘驱逐舰进入了3000码以内的混战,鱼雷和火炮在这一距离上造成了足够的混乱迫使日舰放弃了炮击任务(也瘫痪了几乎所有美舰)。夜战于是是最适合获取位置优势的环境——此时航空兵的行动能力受限,进一步扩大了雷击的可能。最好的选择是潜艇,夜间水面上浮的潜艇在肉眼中几乎不可见,也无法用ASDIC探测——但是潜艇的航速无法与驱逐舰相比。1941年12月,第四驱逐舰队转隶地中海,其在夜间伏击了意第四巡洋舰队。4艘驱逐舰发射了16发鱼雷,取得了4发命中,在两艘意舰甚至能够有效射击之前就直接摧毁。这就是标准的夜间行动。盟军了解并且成功预计了意舰队的动向,并且用更高的航速提前占据了海岸一侧难以辨识的位置,在对方进入战斗状态前就用鱼雷齐射和火炮瘫痪之。甚至巡洋舰也可以执行这一任务,1942年4月第一次萨沃岛海战,三川军一的重巡洋舰完成了一次标准的雷击突袭,而美军观察哨直接未能发现其逼近,最终结果是灾难性的惨败。更有效的夜间观察哨和对海警戒雷达是必须的,有效使用水听器同样可以提供信息,药包和闪光弹亦同,也需要熟练地成员组进行轮替操作;否则就会出现意大利本应该是反驱逐舰力量一部分的6in巡洋舰未进行几轮齐射就被驱逐舰干掉的反直觉斗兽棋。
顺便一提,不能认同夜战和小型遭遇战是特殊情况的说法——夜战并非“特殊”情况,众所周知,一天之中一半的时间是黑夜(···)。而按照大和小的字面意思(··· ···),最大规模的舰队战之外,也就是小规模遭遇战/消耗战了。罗辛斯基似乎认为海战的结果要由舰队决战来决定,他认为小的消耗战和遭遇战无法从根本上撼动掌握制海权一方的资源优势。这一点对于马汉笔下的主力舰来说毫无疑问是对的。主力舰,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的。德国在1910年中无疑仍然有足够强大的设计能力和技术储备,但是他们无力在战争中仍然保持足够的完工速度对UK施压。同理,造船能力强如1930年的UK,其完工也仅仅是5艘KGV和VG而已,强如完成动员的美国,完工也仅有10艘而已,并不存在2艘大和的建造周期换来15艘甚至20艘战列舰的可能——然而雷击舰不一样。雷击舰的生产周期(1-2年)是可以在战争内完成的,这意味着消耗战也是其实力天平扭转的方式。航空兵不会进行几千几万架飞机的“决战”,制空权通过每次空战的积累和整体动员能力和产量完成。雷击舰应该说与这一类更加类似的。盟军在1942年下水潮出现以后,是确确实实通过驱逐舰队的消耗获得了相当的优势的。这些细节上的损失,这些小的遭遇战,既不是例外,也并非不重要——他们将决定小型雷击舰实力的对比。而驱逐舰被打光以后,主力舰无法独自运行。
作为鱼雷载体驱逐舰夜间轮廓比潜艇大,不能下潜,雷击暴露可能性更大,但是比潜艇快,是战斗舰队的组成部分,潜艇跟不上的舰队行动他跟得上,潜艇追不上进入不了位置的情况下驱逐舰可以一搏。作为鱼雷载体驱逐舰不如鱼雷机快,也很受天气海况影响,但是影响小,夜间行动更自由。面对敌方大舰队决战时可以干扰其队形;面对敌方追击的快速分队时可以调转船头造成非常切实的雷击威胁。一旦没有足够的护航舰跟上,就有真切的损失可能;而即便是有足够强大的护航力量,其行动也无法避免被延误。雷击冲锋无疑是成熟的战术,只是和任何战术一样,都必须在合适的时候使用而已。一艘躲在烟雾后方的驱逐舰对于袭击舰,或者一队有良好舰队巡洋舰支援的驱逐舰队对于敌重炮舰,都无疑是重大的威胁。但是在高能见度下不分青红皂白向着炮舰队进行无谓的冲锋,就只能被视为不理解雷击战的本质了。
上述案例中,IJN/RN的优秀战例中雷击命中率可以高达百分之十甚至二十左右,然而最差情况则是一发不中。意大利驱逐舰对阿贾克斯,日舰对澳大利亚或者南达科他,都无疑证明了雷击的困难性;但是羽黑和希佩尔对驱逐舰队的无力反过来也证明了反雷击的必要性。总的来说,全球所有水面舰艇(除去上浮潜艇和MTB/PT/MAS/Eboat)的总命中率应该是一个个位数字的,或许没有鱼雷革命论想象中那么高(很高了),但是完全足以为驱逐舰在30-40年代里继续携带重鱼雷武装的决定正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