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当下中国有哪些审美畸形的现象? 第4页

           

user avatar   hu-yao-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面对游行示威,这个中国总领馆要是能换成美国大使馆,那么这个局面将绝杀。

可惜换不得。

毕竟美国国土上暂时不能有美国大使馆。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面对游行示威,这个中国总领馆要是能换成美国大使馆,那么这个局面将绝杀。

可惜换不得。

毕竟美国国土上暂时不能有美国大使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6.29更新:美国取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当然,这个结果本身也如同胡锡进说的:意料之中,已有准备。


中国政府做事的风格是:只做不说。如果我说了,那就代表这个事已经做成了。

西方国家的政府风格是:说上十年,做不做再看。

看西方修路和医疗的效率就懂。

那么习惯了中国政府做事风格的中国人民,面对西方政府嘴炮天天喷的风格,可能是不适应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养成一个习惯:面对西方政府,说什么全当放屁,要看他们做什么。

回到香港的事:

5月22号人大通过香港国安法案,川普誓言要报复。

5月27号左右川普宣布美国准备,注意是“准备”取消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

胡锡进在那之前就已经嘲讽一番了,说美军是不是要登陆香港?如果只是取消贸易地位,中国早就做好准备了,这种力度根本无关痛痒。

结果川普最后的决定仍然是取消特殊关税地位,注意,还是“准备”。

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得好: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川普第一击也就这样,后面只会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况且5月29号开始,美国就全国暴乱了。到今天一个月左右,暴乱要死不活,新冠可是攒满了人头,美国一天确诊四万五,破纪录。

现在拉上几个小伙伴,说几句话,各位全当放屁就行。

“你们在战场上拿不下来的利益,不要指望我们外交官在谈判桌上能拿下来”。

西方要真的实力碾压,或者齐心协力,还说个屁的话,直接开航母来,起码得全面经济制裁吧?

现在,西方首先德国牵头要跟中国发展重要双边关系,中国要搞中日韩自贸区,东盟已经完全搭上了中国的经济列车,唯一对中国是真心敌意拉满的美国,自家的泉水正在被新冠持续无差别诅咒耗血,不可打断,不可驱散。

然后自家的小兵还在推自家的塔,自家的英雄还在互殴。

西方对中国还有个屁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损耗,是随着时间不断加大的。

所以就是如此:西方整体来说,说的话就是放屁,口嗨有啥意思,真有能耐脱裤子看看。


我出国久了,很多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看,慢慢对照,傻子也看出个头绪了。

西方究竟是什么东西?

科研,企业,工程技术,真是好东西,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媒体和政界,十恶不赦,臭不可闻。


user avatar   lu-zan-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题未说明“学习艺术”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种职业,答主们请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
user avatar   wang-yu-86-59-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sui-xin-83-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


user avatar   yangxi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滴滴当年既然存着把顺风车当社交平台乃至异性社交平台的宣传思路,就该承受今天这样的反噬。

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因为这就意味着滴滴针对性别提供差别服务,不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可以自己决定服务哪些客户”,而是滴滴确实认为女性在夜间使用他们的服务会有危险。这就和那些劝女生“晚上少出门,出门多穿点,否则被强奸了别怪别人”的人一样。

而且,就算撇开性别歧视的问题不谈,滴滴的做法实质上意味着,他们认定自己的顺风车服务是不安全的。

这么简单就能推导出来的结论,滴滴的高层能不知道?但他们还是推了这个对企业声誉和业务声望都有影响的业务出来。原因只有一个:

滴滴需要挣钱。

顺风车业务是目前网约车唯一能赚钱的板块,它的营收不算大,但确实是正的。滴滴一年烧那么多钱,本来不应该在乎这点营收的,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有压力。


user avatar   lian-chen-36-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畸形是个标签,你不喜欢谁就往谁身上贴。

要是现在把标题改为「哪种审美我欣赏不来?」,我双手赞成底下的许多回答。但欣赏不来不代表给别人贴上畸形的标签,因为畸形一词是对人格的诋毁。

这里所有人谈的都是审美歧视,实际上畸形的是人心。

无论捧还是黑,都给资本带来了流量,最终收益的还是资本本身。你们说资本端来shit(娘炮文化),你们不吃shit,too young,资本看重流量的价值,从来不是吃与不吃的关系,对他们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能「发光发电」,娱乐圈靠自我抹黑走红的人少吗?但背锅的却这些被你们称为「娘炮」的群体。

这个回答,就是一群人在购买自媒体营造的焦虑后,大型的买家秀现场 ,一次非理性的狂欢。

当年李宇春在贴吧被疯狂P图,编段子,网络暴力的内容我还记得清楚。没想到,这么多年后网友们还是没怎么改变。


抛开畸形这个标签,很多别人不喜欢的人违法了吗,违背道德了吗,伤害别人了吗?没有,因为你们不喜欢,所以在这里嚼舌根,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不害人,不损自己(断章取义的评论区选择性忽视这句话),在法律的范围内做自己,追求个性,袁隆平让我们吃饱就是为了追求比蛮荒更高层次的事物,解放人格。但现在却本末倒置,我们在合法地追求一些事情后,却被别人称为吃得太饱。

你们不喜欢娘炮,但现在知乎连「伪娘」「女装大佬」这两个词都搜索不出内容了,但你们能否认这个群体的存在吗?

你们不能,你们不喜欢可以不看不听不闻不问,但为什么别人连「存在」这个事实都被否认?

这不是歧视,是什么?

我们国家不是信奉唯物主义吗?

自己讨厌这个,又讨厌那个,觉得这个畸形,那个违和,又喊社会言论不自由。

请告诉我下一个消失的词会是什么 @共青团中央

当我们成为了母语的流放者,一个接一个的敏感词导致我们什么都不敢提,你们是否觉得这个社会在进步?

告诉你们,你们目前认为畸形的群体,古代有,现代有,未来更会数不胜数。但社会不会因此灭亡,恰恰相反你们现在的行为——歧视,只会让人类在针对彼此的攻击中,自相残杀。

活着本就艰难,为何不彼此放过。


之前没这么多人对阴柔的男性喊打喊杀(至少翻开17年相关的知乎热帖,里面主流包容为主),不就是有自媒体喊了一句「少年娘,中国娘」你们中的有些人购买了这份焦虑,为一些偏见找到了底气,把对偏见的引申当权威,跟风黑就不算黑了吗?(17年以前你们不觉得当时的网络环境比现在更舒心,宽敞一点吗?)


看到许多人反对娘炮,我感觉许多人忽视了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男生,部分女生,毛病主要是宅,痞,巨婴,不修边幅

成天打游戏,订外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得像封建社会的富家小姐,生理心理出于亚健康状态,却整天嘲笑网上那些每天在工作的明星娘炮 。

不工作不学习没关系,​毕竟别人懒和我们没关系。

但(以个人经验而言)现实生活中比较不修边幅的人群往往喜欢麻烦身边的人。

帮我拿个快递,

帮我带个饭,

帮我倒个垃圾,

帮我带包烟,

……

他们中的某些却见不得比较精致的男生,嘲笑他们娘。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勤劳地收拾自己,让自己活得精致的人被嘲笑。别人只折腾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你何干?

倒是一些懒散的人,靠痞气,靠邋遢,把粗鲁划分为阳刚,誓不与娘炮为伍。


反而和一些娘炮相处,我发现只要你不在意他们符合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娘炮”生活方式,一些人分人说话比较柔和在理(有时说话比较毒舌,比较mean),也比较爱干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爱健身(但不喜欢篮球),或者舞蹈。


娘炮是少数群体,但是在我看来符合「阳刚」标准的人也比较少(气质),大部分人比较散漫和屌丝。

主流社会没有对所谓「阳刚」一个统一的标准,对「阴柔」的标准却无限引申,并且罪化。

你化妆,你娘炮(不管你化的只是简单的遮瑕妆)

你长得小,你娘炮

你竟然修眉,天啊你娘爆了

你大太阳底下打伞,你还是不是爷们(说这话的有些人连门都不怎么出)

在我眼里,一个人穿衣打扮无所谓,重要的是有没有社会担当,能不能不戴有色眼镜的看一个个体。


user avatar   zheng-jiao-jiao-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畸形是个标签,你不喜欢谁就往谁身上贴。

要是现在把标题改为「哪种审美我欣赏不来?」,我双手赞成底下的许多回答。但欣赏不来不代表给别人贴上畸形的标签,因为畸形一词是对人格的诋毁。

这里所有人谈的都是审美歧视,实际上畸形的是人心。

无论捧还是黑,都给资本带来了流量,最终收益的还是资本本身。你们说资本端来shit(娘炮文化),你们不吃shit,too young,资本看重流量的价值,从来不是吃与不吃的关系,对他们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能「发光发电」,娱乐圈靠自我抹黑走红的人少吗?但背锅的却这些被你们称为「娘炮」的群体。

这个回答,就是一群人在购买自媒体营造的焦虑后,大型的买家秀现场 ,一次非理性的狂欢。

当年李宇春在贴吧被疯狂P图,编段子,网络暴力的内容我还记得清楚。没想到,这么多年后网友们还是没怎么改变。


抛开畸形这个标签,很多别人不喜欢的人违法了吗,违背道德了吗,伤害别人了吗?没有,因为你们不喜欢,所以在这里嚼舌根,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不害人,不损自己(断章取义的评论区选择性忽视这句话),在法律的范围内做自己,追求个性,袁隆平让我们吃饱就是为了追求比蛮荒更高层次的事物,解放人格。但现在却本末倒置,我们在合法地追求一些事情后,却被别人称为吃得太饱。

你们不喜欢娘炮,但现在知乎连「伪娘」「女装大佬」这两个词都搜索不出内容了,但你们能否认这个群体的存在吗?

你们不能,你们不喜欢可以不看不听不闻不问,但为什么别人连「存在」这个事实都被否认?

这不是歧视,是什么?

我们国家不是信奉唯物主义吗?

自己讨厌这个,又讨厌那个,觉得这个畸形,那个违和,又喊社会言论不自由。

请告诉我下一个消失的词会是什么 @共青团中央

当我们成为了母语的流放者,一个接一个的敏感词导致我们什么都不敢提,你们是否觉得这个社会在进步?

告诉你们,你们目前认为畸形的群体,古代有,现代有,未来更会数不胜数。但社会不会因此灭亡,恰恰相反你们现在的行为——歧视,只会让人类在针对彼此的攻击中,自相残杀。

活着本就艰难,为何不彼此放过。


之前没这么多人对阴柔的男性喊打喊杀(至少翻开17年相关的知乎热帖,里面主流包容为主),不就是有自媒体喊了一句「少年娘,中国娘」你们中的有些人购买了这份焦虑,为一些偏见找到了底气,把对偏见的引申当权威,跟风黑就不算黑了吗?(17年以前你们不觉得当时的网络环境比现在更舒心,宽敞一点吗?)


看到许多人反对娘炮,我感觉许多人忽视了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男生,部分女生,毛病主要是宅,痞,巨婴,不修边幅

成天打游戏,订外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得像封建社会的富家小姐,生理心理出于亚健康状态,却整天嘲笑网上那些每天在工作的明星娘炮 。

不工作不学习没关系,​毕竟别人懒和我们没关系。

但(以个人经验而言)现实生活中比较不修边幅的人群往往喜欢麻烦身边的人。

帮我拿个快递,

帮我带个饭,

帮我倒个垃圾,

帮我带包烟,

……

他们中的某些却见不得比较精致的男生,嘲笑他们娘。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勤劳地收拾自己,让自己活得精致的人被嘲笑。别人只折腾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你何干?

倒是一些懒散的人,靠痞气,靠邋遢,把粗鲁划分为阳刚,誓不与娘炮为伍。


反而和一些娘炮相处,我发现只要你不在意他们符合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娘炮”生活方式,一些人分人说话比较柔和在理(有时说话比较毒舌,比较mean),也比较爱干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爱健身(但不喜欢篮球),或者舞蹈。


娘炮是少数群体,但是在我看来符合「阳刚」标准的人也比较少(气质),大部分人比较散漫和屌丝。

主流社会没有对所谓「阳刚」一个统一的标准,对「阴柔」的标准却无限引申,并且罪化。

你化妆,你娘炮(不管你化的只是简单的遮瑕妆)

你长得小,你娘炮

你竟然修眉,天啊你娘爆了

你大太阳底下打伞,你还是不是爷们(说这话的有些人连门都不怎么出)

在我眼里,一个人穿衣打扮无所谓,重要的是有没有社会担当,能不能不戴有色眼镜的看一个个体。


user avatar   li-rui-64-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畸形是个标签,你不喜欢谁就往谁身上贴。

要是现在把标题改为「哪种审美我欣赏不来?」,我双手赞成底下的许多回答。但欣赏不来不代表给别人贴上畸形的标签,因为畸形一词是对人格的诋毁。

这里所有人谈的都是审美歧视,实际上畸形的是人心。

无论捧还是黑,都给资本带来了流量,最终收益的还是资本本身。你们说资本端来shit(娘炮文化),你们不吃shit,too young,资本看重流量的价值,从来不是吃与不吃的关系,对他们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能「发光发电」,娱乐圈靠自我抹黑走红的人少吗?但背锅的却这些被你们称为「娘炮」的群体。

这个回答,就是一群人在购买自媒体营造的焦虑后,大型的买家秀现场 ,一次非理性的狂欢。

当年李宇春在贴吧被疯狂P图,编段子,网络暴力的内容我还记得清楚。没想到,这么多年后网友们还是没怎么改变。


抛开畸形这个标签,很多别人不喜欢的人违法了吗,违背道德了吗,伤害别人了吗?没有,因为你们不喜欢,所以在这里嚼舌根,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不害人,不损自己(断章取义的评论区选择性忽视这句话),在法律的范围内做自己,追求个性,袁隆平让我们吃饱就是为了追求比蛮荒更高层次的事物,解放人格。但现在却本末倒置,我们在合法地追求一些事情后,却被别人称为吃得太饱。

你们不喜欢娘炮,但现在知乎连「伪娘」「女装大佬」这两个词都搜索不出内容了,但你们能否认这个群体的存在吗?

你们不能,你们不喜欢可以不看不听不闻不问,但为什么别人连「存在」这个事实都被否认?

这不是歧视,是什么?

我们国家不是信奉唯物主义吗?

自己讨厌这个,又讨厌那个,觉得这个畸形,那个违和,又喊社会言论不自由。

请告诉我下一个消失的词会是什么 @共青团中央

当我们成为了母语的流放者,一个接一个的敏感词导致我们什么都不敢提,你们是否觉得这个社会在进步?

告诉你们,你们目前认为畸形的群体,古代有,现代有,未来更会数不胜数。但社会不会因此灭亡,恰恰相反你们现在的行为——歧视,只会让人类在针对彼此的攻击中,自相残杀。

活着本就艰难,为何不彼此放过。


之前没这么多人对阴柔的男性喊打喊杀(至少翻开17年相关的知乎热帖,里面主流包容为主),不就是有自媒体喊了一句「少年娘,中国娘」你们中的有些人购买了这份焦虑,为一些偏见找到了底气,把对偏见的引申当权威,跟风黑就不算黑了吗?(17年以前你们不觉得当时的网络环境比现在更舒心,宽敞一点吗?)


看到许多人反对娘炮,我感觉许多人忽视了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男生,部分女生,毛病主要是宅,痞,巨婴,不修边幅

成天打游戏,订外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得像封建社会的富家小姐,生理心理出于亚健康状态,却整天嘲笑网上那些每天在工作的明星娘炮 。

不工作不学习没关系,​毕竟别人懒和我们没关系。

但(以个人经验而言)现实生活中比较不修边幅的人群往往喜欢麻烦身边的人。

帮我拿个快递,

帮我带个饭,

帮我倒个垃圾,

帮我带包烟,

……

他们中的某些却见不得比较精致的男生,嘲笑他们娘。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勤劳地收拾自己,让自己活得精致的人被嘲笑。别人只折腾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你何干?

倒是一些懒散的人,靠痞气,靠邋遢,把粗鲁划分为阳刚,誓不与娘炮为伍。


反而和一些娘炮相处,我发现只要你不在意他们符合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娘炮”生活方式,一些人分人说话比较柔和在理(有时说话比较毒舌,比较mean),也比较爱干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爱健身(但不喜欢篮球),或者舞蹈。


娘炮是少数群体,但是在我看来符合「阳刚」标准的人也比较少(气质),大部分人比较散漫和屌丝。

主流社会没有对所谓「阳刚」一个统一的标准,对「阴柔」的标准却无限引申,并且罪化。

你化妆,你娘炮(不管你化的只是简单的遮瑕妆)

你长得小,你娘炮

你竟然修眉,天啊你娘爆了

你大太阳底下打伞,你还是不是爷们(说这话的有些人连门都不怎么出)

在我眼里,一个人穿衣打扮无所谓,重要的是有没有社会担当,能不能不戴有色眼镜的看一个个体。




           

相关话题

  没钱的女生要注意哪些细节才不会被觉得很 low ,上不了台面? 
  圈内人娱乐圈到底有多乱? 
  如何评价都美竹说吴亦凡,每次做x都说自己“我的很大,请你忍一下”这句话反应了什么样的心理? 
  如何评价北京卫视批评张云雷调侃汶川地震,称艺人要“学艺先学德”? 
  对于霍尊发声明:决定告别演艺工作,对此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李小龙打破了中国东亚病夫的印象,蔡徐坤如今又将他的努力毁于一旦”这样的评论? 
  全红婵和巅峰时期的郭晶晶、高敏、伏明霞等人相比,谁更胜一筹? 
  虞书欣与杨超越有哪些差别? 
  有哪些眼神很凶的明星? 
  如何看待周震南父母疑似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康师傅统一等厂商的桶面杯面不像合味道一样把配料都直接加好而是要独立成包?
下一个讨论
如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货币贬值99.9999%。那么我欠银行的100万房贷是还100万,还是100亿?





© 2024-06-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