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英国脱欧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lin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致命的自负:关于英国退欧,万一你们都错了呢?


作者为一线交易者: @NE0Matrix 于英国退欧前一天首发于微信号:扑克投资家(puoketrader)

明日中午,整个欧盟将迎来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个挑战,那就是英国在欧盟的去留。

对于英国退欧,绝大部分人仍然把它当成一场闹剧,尤其是在留欧派议员Cox被两颗子弹刺杀倒在血泊中之后,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英国退出欧盟的几率已经无限接近于零。但是,当我们去看整个人类的历史,它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很多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往往是跟绝大多数人预想的方向相反。


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能预料到一件事情的严重性,那我们会在它发生之前已经阻止它,这实际上就把这件可能改变历史的事件扼杀在摇篮中,那么,只好是那些我们不重视的事情,我们忽视却又实际上非常重要的事件,成为每一次改变人类历史跳跃方向的推动力。


关于论证英国如何不可能退欧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我亦无意为其中再添一份没有意义的拷贝。纵观金融市场数百年历程,超额利润从来都不会来自于众人都达成的看法,英国真正退出欧盟的可能性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很小,但对那些可能性小却一旦发生会带来巨大影响的事情押注,不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么?


至少在我看来,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值得去思考的:


人血馒头已干


这些天推动英国退欧方向从退欧派领先到留欧派领先的标志性事件莫过于议员Cox的遇刺事件,甚至很多人把Cox身上的两颗子弹比喻成当年把陈水扁推上台湾领导人的那两颗子弹。



像吗?确实很像。


抛开政治正确,我们应该正视的事实是,很多时候,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像书上告诉我们那样主导了历史,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会有贪婪,会有恐惧,会因为贪婪而奋不顾身,会因为恐惧而摇摆不定,这也意味着,人的意识和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可以被影响,被操纵的。


只要把群体短时间置身于不停歇的大量外界信息轰炸之下,绝大多数人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除非等过一阵他们缓过来有时间去反思的时候,才会恍然大悟自己上当了。如果说Cox的遇刺跟陈水扁当年被枪击进行类比有什么不妥的话,在我看来,那就是枪手对Cox的袭击时间选得过早。


一次完美的袭击,应该选在离公投无限接近的时间,那样才能让公众在完全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被突发的爆炸性新闻影响从而失去判断能力。绝大部分人就不会理性地思考退出或者不退出的原因,他们只能动用感性的一面和对于死者羞愧的一面投下留欧的那一票。


而现在,谁TM还在乎那个死去的议员吗?你在新闻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关于她的后续消息,在这个信息流转速度已经无比快的世界,已经有无数的事替代和吸引了众人的关注,信息流的旋风已经把Cox的人血馒头风干得一点血腥味都没有,只剩那么一个黑白的背影。


当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冷静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计算整个退留的得失。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无非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生物,如何寻求对于自己利益能最大化的事情,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英国加入欧盟的时间也不短了,就像两个在一起的人,时间一久,当初带来的红利和新鲜感可能已经逐步退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结婚之后才发现,谈恋爱时看起来多么完美的对方竟然会有那么多缺点。人是一种什么动物?人就是一种在得不到之前渴望与得到之后厌倦之间摇摆的动物。


当一样东西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钝化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对立面的好。


退欧,是英国唯一的出路


不单是普通的民众,我觉得站在英国的管理层角度而言,这同样不是一件儿戏的事。如果你去过英国的前殖民地跟法国或者葡萄牙,西班牙的前殖民地,你就会发现英国人当年强大不是没有理由的。把一个国家比作一家公司的话,英国的管理层无疑有着优秀的传统和杰出的公司文化。


同时,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捕捉,英国的政治家这么多年来一直的记录都不错。我相信他们对于整个欧洲正在发生的趋势,也一定不会那么神经大条地忽略掉,除非巴黎和布鲁塞尔的枪声与爆炸声还不能惊醒他们。



要知道,普通人考虑的是自己身边那些蝇头小利,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层,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必然立足于本民族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内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可预见的将来,欧洲大陆已经不复当年的繁荣与安宁。


停滞的社会,过高的福利,伊斯兰社群的崛起,都会逐步撕裂掉整个老欧洲。对于英国的国家利益而言,只有尽快撇清跟整个欧洲大陆的联系,才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最大可能地避免受到一个动荡的欧洲的影响,同时更好地保留自己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灵活性。


英国离开欧洲,失去的只有枷锁,而留在欧洲,只会被一个注定要衰落的政治实体拖进去无底的深渊。


当然,作为英国的首相,公然宣称脱离欧盟是一种政治不正确,不管私底下是何种立场,在公开场合,他都只能有一个选择。但是难道你们没有留意,我们可敬的卡相并没有像当年苏格兰要脱离英国的那场公投那样,红着眼眶要求你们留下来么?


英国,不会是第一个特例


英国的退欧并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任何政治嗅觉足够敏锐的人,都能捕捉得到,整个欧洲大陆的风向,正在变化。法国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已经在法国多个选区攻城掠地,而在意大利的罗马,右翼政党“五星党”刚刚赢得了市长的选举,更不要说甚至远在美洲大陆的特朗普,一路势破如竹。



如果说这些人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站到了多年来政治正确的对立面,他们不再追求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那种全球大同的根本不切实际的梦想。


在我个人看来,往后的数年,对于全球化不满的大众会用选票把他们一个又一个推上权力的宝座。

那时,欧盟作为一个脆弱的政治实体,一定会分崩离析。这个实体的地基本质上基于一种理想化的设计,基于一个飘渺而不切实际的大同理想。尽管我对欧洲这么多年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很赞赏,但遗憾的是,凡是由人设计出来的系统,那就一会有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缺陷一定会慢慢表现出来,因为我们的大脑,本质上不是一个完美的程序,它充斥着各种盲点和漏洞,哈耶克称之为理性的边界。


过于高估我们人类自身的理性,是一种致命的自负。


即使这次英国没有退欧,那么,在整个欧洲政治风向全面转向的大前提下,它早晚也有一天会退出的,无非是时间问题而已。如果它不开这个头,那么很有可能别的欧洲国家一样会有退出的冲动。


可能的影响


在我个人看来,对于英镑而言,不管明天结果如何,至少它现在的价格已经把留欧给Price in了,如果明天英国留下,那就小跌,如果脱欧,那就是大跌,连带着欧元都会大跌,但长期来看,当英国退欧的好处慢慢显现,这次退欧事件导致的大跌会成为它很好的一个买入点。


但是如果真的退欧,那么,英镑如何,其实真的不太重要了。


因为我们在接下来数年可能要面对的,是整个欧盟的支离破碎和欧洲价值观的崩坏。

在这个历史进程面前,小小的英镑,根本无足挂齿……


user avatar   yi-chong-zhi-03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战忽局正名。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中国中短期是大利好.上一次一个大家伙苏联分裂,中国捞了太多好处了.这次要是真分了,

好处还是多多.

1.一个分裂的欧洲,中国也可玩玩离岸平衡了.

欧盟你给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要不我先跟英国佬谈谈?

欧盟你解不解开武器禁运? 要不我先从英国买点?

中国人民离岸中心,我们支持哪一个呢? 英国和欧盟要不你们来北京谈谈?

2.英国脱欧必须要2年,以英国精英心有不甘的劲,这个2年还得有撕B大戏上映.那么国际事务你们还这么热心吗?

那谁要欧盟要派军舰巡逻南海?

那还有劲见达赖吗?

3.英国有很大势力是支持香港民主派来跟中国添堵,以后还是会支持,但是有不有这么多精力来玩这种把戏?

4.中期来说,公投成了造成一个国家几年动荡,对于香港和台湾的民众而且,要在闹公投之前,先想想有不有英国佬那么有底子来折腾?


user avatar   Marbu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挑战也是机遇(正经脸)

别打我。

英国脱欧要和川普当道结合在一起看。这是整个西方世界大右转的潮流将至。

单边主义,去全球化,随便叫什么。总之西方世界筑起更高的贸易壁垒,在未来将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毫无疑问将在这个壁垒的外侧。

未来,与中西贸易关系密切的行业,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这不是单单一个英国脱欧导致的,那只是个信号而已。

是为挑战。

然而,中国并不是被排挤在贸易壁垒之外的唯一国家。

贸易壁垒也意味着对外贸易的收缩,那么西方国家让出来的大量贸易空间,那些他们当做负面资产抛弃掉的贸易伙伴,由谁来接盘?

如果某国有足够的资金、足够庞大的生产力、足够强的顺差能力,那么它就有机会将这些西方玩不转的领域变废为宝。

那些被“不带玩”的孩子,终究要产生一个新的孩子王。

是为机遇。

原本以为,人民币(欠发达国家)国际化和一带一路,都是狗口夺屎的险着。

没想到啊没想到。


user avatar   liu-peng-cheng-sa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国脱欧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非常深远,而且事发突然,从民调和舆论上来看,之前留欧的声音占了上风,所以全世界都对留欧比较乐观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这样的结果,整个世界都措手不及。

对世界的影响从英国这一个点出发,分成几条线对世界各国和主要经济体形成了一种辐射式的影响。所以我们捋着这些线来看对中国的各种影响。

英国线——跳出平台的投机者

英国历史上曾经奉行“欧陆制衡”政策,就是利用自己身为岛国,和欧洲大陆若即若离的状态来制衡欧洲大陆各强国,保证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均势,谋求欧洲大陆国家中的任何一家都不能独大,以此来保证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和话语权。因此英国无论是精英政客还是普通百姓,内心多少都受这种“光荣孤立”思维的影响。欧盟成立和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英国也多次玩弄类似的手段,最直观的结果就是,欧盟核心成员国中唯一一个保留了自家主权货币的国家。

同时。历史上,英国和意大利就曾经主动脱离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欧洲货币体系(EMS),也就是索罗斯的那次做空英镑而一战扬言机会的由来。

因此英国脱欧不完全一时兴起,而是有过权衡和考虑的。之前的原因是欧盟内发展影响不均衡,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经济衰退目前还看不到彻底结束的迹象,欧盟内拖后腿的国家影响了英国的利益。但是好在德国和法国经济状况尚可,英国也就忍了。但是近来的德国难民问题,和法国的恐怖事件让英国对欧盟进一步丧失信心。因此在英国国内,尤其是民间脱欧的呼声快速放大。但是实际上对英国最有利的状态并不是直接脱欧,而是在始终在去留问题上做文章,迫使欧盟主要成员国对难民和边境问题,以及欧盟其它事务上对英国的诉求给予一定的倾斜。

以首相卡梅伦为首的政策制定者,从根本上讲是支持留欧的。但是这次公投是在2015年竞选期间确定下来的,因为彼时已经出现了留欧和脱欧的争议,保守党在竞选中没能占据绝对上风,为同时讨好两个阵营,争取更广泛的支持,在竞选纲领中加入了启动公投这一承诺,同时争取两个阵营民众的支持。在公投开始之前,执政党已经借去留问题在和欧盟的博弈中取了不少有利于英国的成果。因此执政党对留欧相对比较乐观,因此在今年着手兑现承诺启动公投。但是没想到今年的难民问题和恐怖袭击事件,导致脱欧意愿直线上升。但是公投启动已经是覆水难收,不得不按时启动。

英国脱欧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经济上,尤其是今天的英镑惨烈下跌。英镑下跌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英国脱离欧盟后,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需要重新订立规则,而不是延续欧盟的准则。这是对英国经济最为直接的影响,因为面对英国脱欧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欧盟必须对脱欧国家采取一定的惩罚和限制性政策,以阻止和打压其它有脱欧意愿的国家效仿英国。一方面是英镑失去了欧盟这颗大树的支撑和信誉背书。

要英镑汇率重新稳定,保持英国经济不因为脱欧而出现大幅度倒退,英国必须证明其有能力消化这两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一方面英国脱离欧盟之后,确实甩掉了欧陆落后国家带来的负担,但是也失去了欧盟统一市场的便利,还要面临欧盟的惩处性和打击性政策。因此英国有可能再次动用制衡之道,对欧盟核心成员国的政策取向上进行分化。拉拢有疑欧倾向的法国,来制衡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较为坚定的德国。第二方面英国需要新的贸易伙伴和盟友来取代欧盟对其经济的支撑效果。这个盟友的人选有三个,美国,中国和印度。

美国和英国的关系不需要多说,都是泛盎格鲁——撒克逊为主导的国家,即便历史上相爱相杀,毕竟血浓于水。联系和交往紧密。英国对原来的英联邦国家,也会积极主动示好,加强经济和外交上的联系。

中国和英国的关系是最有看点的,脱欧之后英国需要有增长动力和韧性的经济体成为其伙伴,而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中,韧性最强也最有意愿扩张自身影响力的国家,自然成为英国的关键人选。而中国能在英国得到的好处,最关键的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公认的金融中心,美国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虽然伦敦金融城的地位不及华尔街,但是美国毕竟视中国为潜在竞争对手,加上冷战思维的延续,几乎没有可能性给中国提供这方面的机会。因此伦敦是中国的主要且唯一突破口,之前中国在伦敦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上了一批人民币资产,加上中英在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亚投行问题上英国对中国的暧昧态度。都是英国在对欧盟失望和疑虑态度之后的战略性选择。因此,英国脱欧之后,和中国之间的互动会只增不减。唯一可惜的是,英国脱欧之后,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随之受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导致中国被迫要在欧洲大陆进行一些新的布局,比如说法兰克福等,来修补单纯借道伦敦使得人民币向欧洲渗透效果的折扣。

英国和印度也是另外一对欢喜冤家,虽然国内大多数人喜欢调侃阿三,但是印度毕竟有人口优势和市场潜力,关键是印度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里年轻人比例最高的国家,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印度的年轻人比例给了这个国家很多可能性。因为历史渊源,英国也会积极拉拢印度进行更多的经贸合作,以对冲脱欧的不利后果。

所以英国今后的外交和经济战略重心将从欧洲转向亚洲。而且英国和中印将是战略合作伙伴,而不是欧盟那种绑定关系。假设中印发展不畅,英国只是承受投机失败的成本,而不是直接像在欧盟里那样被严重脱后腿。同时和亚洲的互动,有可能成为英国在为期两年脱欧谈判和规则重新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筹码。

独立公投——因为欧盟的去留问题,苏格兰有可能重启在英国去留问题上的公投,为了不撕裂不列颠,英国必须在外交政策上,积极活跃起来,增加让苏格兰留下的意愿。同时投票结果接近五五开,说明脱欧在英国国内也不是普遍共识,无论卡梅伦离任之后谁来接手,重塑英国内部的思想统一都是重头戏。

因此,今后英国外交部将繁忙起来,一方面要制衡欧陆强国,争取在脱欧谈判中把对英国的损害降到最低点,保证自己在欧洲的话语权。一方面英国需要更积极的争取亚洲,绑定中国这棵大树和提携印度这个有点不确定性的潜力股。因此英国在这次事件之后,外交政策会转向间于齐楚的投机者。赌一把亚洲将是未来50年世界经济的主引擎。

欧盟线——各自突围的燃烧平台

欧盟国家一条斜线切两半,一边是尚有一战之力的西北欧,一边是深陷泥潭的东南欧。

英国脱欧对于内部矛盾已经十分明显的欧盟只是冲击的开端,除了经济水平差异之外,欧盟内部很多国家都是传统的“疑欧”派,典型的就是荷兰,法国,匈牙利以及意大利。所以公投结果公布之后。荷兰和法国的政客已经在呼吁本国也加入公投去留问题的行列。而较为坚持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德国也会因此和欧盟内“疑欧”倾向严重的各国产生新的分歧。

而英国即便公投脱欧,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搞了这么多年,在经济和外交等各方面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处理英国脱欧之后的相关事宜的分寸非常难以拿捏。“疑欧”和荷兰和法国可能倾向较为保守的惩处政策,为日后自己的政策选择留点退路。而较为坚定的德国可能会和一些欧盟中势力偏弱的国家主张较为严肃的处理的方式,以震慑其它有摇摆情绪的国家。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伺机扩大这种争议和裂痕,这些都会加剧欧盟内部的动荡。

一旦欧盟内部从“共渡难关”的协助倾向全面转向为“谁先从衰退的坑里爬出来,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话语权”的竞争倾向的话。新的矛盾就会随之产生,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会分散突围。而2004年进入欧盟的一些东欧国家,和深陷经济泥潭的南欧国家会成为被甩掉的包袱。

因为中国目前还保有较强的海外投资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那么欧陆强国会为了提高自身话语权而有可能会互相抢夺与中国合作的机会,而地缘上接近中国的东欧,被甩包袱之后,有可能选择抓住一带一路的橄榄枝自救,因此如果欧盟持续分化的话,中国有一定的机会可以在欧洲针对各国不同国情进行影响力渗透。

虽然对欧盟危机对中国的长线发展有一定的机会,不过眼下中国毕竟是收益全球经济一体化最多的国家之一,欧盟的危机会破坏欧洲统一市场,同时导致孤立主义和保守情绪升温,贸易壁垒的重设。这些在中期都会大幅抬高中国和欧洲贸易的摩擦成本,同时原本以英国为桥梁向欧洲扩张影响力的路径多了很多不确定的变数。外交和经济合作方面,主攻方向也会被迫调整,原本是擒贼先擒王,谈妥和欧盟核心国之后,就可以顺势切入整个欧洲。而将来有可能因为欧盟的分化而需要增加各个击破的时间成本和维护成本。而且以欧洲目前的状态来看,孤立和保守的右派的影响力在追赶标榜政治正确和开放性包容性的左派,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警惕和对中国势力向欧洲渗透的抵触也会升温。

总之,欧盟分歧加大之后,面对水混了的欧洲,中国的扩散影响力的机会点增多。但是难度也相应增强。

补充一下,很多小伙伴质疑一件事,就是欧盟出现危机之后。是否会导致提高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和增加对中国的抵制。这个情况是这样的,贸易壁垒和经济抵制一定会有,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区别,那就是强国抢合作,弱国搞壁垒。因为英法德这三家欧盟核心成员国和其它发展势头还不错的欧盟强国,都是受益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而且对中国的市场有较大的依赖,同时自身的产业基本都是去低端,保高端的路线。英国的金融和服务业,德国的高端装备制造等等都离不开中国的中低端产品和基础工业品的供应。所以和中国合作是他们继续做大做强和基础之一,而那么反对中国和欧盟合作,阻挠中欧贸易的国家,基本都是欧盟弱国,比如东欧和南欧,典型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高端产品能向中国输出,同时中国的低成本产品积压了他们的出口和就业。而中国对欧盟合作的主要对象也不是这些国家,还是围绕欧盟强国展开的。

加上欧元贬值之后,欧盟弱国的资产会更加便宜,中国会在欧洲进行针对性区别对待。政府和民营资本对争取和欧盟强国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同时鼓励民营资本到欧盟弱国去收购贬值之后的优质资产。而右派势力在欧盟弱国也不会长久,选民要的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右派的闭关锁国不可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景气度。所以欧盟泛右思潮不会太长久。而中间这个强弱国之间分化,刚好是一个切入机会。


美国线——政策重心全面调整


欧盟出现分化之后,美国在欧洲的外交布局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尤其在英国与中国关系近期进入所谓的“黄金时代”,中德互访频繁,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向欧洲渗透,同时欧洲难民问题又是美国这个世界警察捅的大篓子。这种的大背景下,美国的外交政策重心也会被迫调整,打击极端恐怖主义,重新树立世界警察地位和形象,争取和维护欧洲传统盟友关系防止中国借机再欧洲扩散影响力等将跃升为美国的主要外交任务。

另外英国脱欧会刺激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川普的孤立主义和反政治正确言论意外的受欢迎,导致因此无论大选结局如何,美国政府都会根据国内的民众情绪在政策上做出调整。美国的政治重心将大幅转回国内和欧洲,因此“重返亚太2.0”版可能不会出现,在亚太事务上,美国可能被迫做出适当的妥协和退让。抽出精力处理国内矛盾和欧洲问题,这样中国有机会在亚洲复制“门罗主义”,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也表明中国在亚太问题上不太打算妥协。

日本线——亚细亚的孤儿

英国脱欧之后,全世界躺枪最严重的莫过于日本。资金出于避险和分散配置需求,大量换购英镑和欧元之外的国际化货币,从而推高了日元汇率。而日本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调节工具几乎没有什么操作空间了,难以平抑汇率快速的变动。因此日本的经济困局有可能遭遇雪上加霜,对欧美出口还好一些,毕竟美元也因脱欧事件升值,但是对汇率不升反降的中国来说,日本对中国出口以及旅游业都会受汇率上升的负面影响。会削弱本就缺乏新经济引擎的日本在中日韩三国自贸问题上的话语权,为摆脱经济困局,有可能在中日韩自贸上做出较大让步,先保住对中韩的贸易规模。

日本在东亚的地位会被进一步削弱,尤其在韩国和中国互动频繁,争夺原属于日本在东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如果美国再因为要在欧洲和中国进行外交和话语权争夺,重返亚太政策放松的话。中国有可能在亚洲融合问题上进一步压制日本。

想想当年日本一心脱亚入欧的外交战略,现在欧洲都自身难保了,真是悲凉的紧!

(虽然日本早就不早提起脱亚入欧,但是多年的政策取向单一,忽视亚洲发展潜力,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不管别国死活的行为都导致日本在亚洲的话语权很难得到提升和认可。而近些年世界的经济引擎却转到亚洲。)


中国线——边缘人到对弈者


英国脱欧之后,中国会受到一些中期的负面冲击,

因为英镑和欧元之外的国际性货币都出现升值,而人民币因为不是国际性货币而暂时出现被动性贬值。另外和欧洲贸易的摩擦成本可能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布局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中国一直以来是全球一体化的主要收益国,一旦全球一体化进程出现摇摆,对中国的外贸会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之前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维持太久,因为资金有可能不满足仅持有国际性货币进行避险,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资产分散配置。而新兴市场国家中,只有中国的体量和经济韧性有可能成为这部分资金的标的。所以有可能有部分资金通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进入中国,而且脱欧前后,美国股市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股市指数都处于相对高位,而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即使现在不是低位,也只是半山腰而已。这些资金的避险和分散配置需求都会重新平衡人民币汇率,同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

除了中期的经济利益之外,对于中国最积极的影响就是欧美在中国亚太问题上的被动放松,一旦中国借机完成对亚太的融合,而亚洲又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有潜力的地区(非洲不用说了,欧洲自顾不暇,南美政治摇摆都快自己撕裂经济发展前景了)。

英国脱欧之后,造成的欧洲国家竞争加剧,使得中国之前扩大外交和经济的两条路线中的西进路线出现重大转机,(中国两条路线,西进路线——陆上丝绸之路,经中亚奔欧洲,东出路上——海上丝绸之路,中日韩,东南亚,北非)美国之前认为欧洲是传统盟友,加上中国和欧洲之间缓冲地带的各国倾向欧洲多于倾向中国,因此在中国西进路线上没做太多防御。

战略重点是重返亚太,堵中国的东出之路。但是现在一来,欧洲局势动荡,西部缓冲地带小国开始倾向中国的话,美国就需要双管齐下,但是总有轻重之分,不可能两路都堵得滴水不漏。之后美国将是两线作战——堵西,中国走东,反之亦然。中国东进西出两线上就总会有一条路压力相对较小,容易突破。

在欧美普通陷入孤立主义,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对于尚有能力外出拉兄弟一把的国家来说,都是提升话语权的一个机会,不仅是中国,印度也相应收益,甚至俄罗斯面对欧盟和北约东扩带来的压力也会相应减小。

合理的利用这一机会,未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话语权有可能得到质的飞跃。

有评论说这个分析过于乐观,实际上这只是可能性分析,美日不会坐视中国借机大幅扩张影响力,欧洲的保守和孤立主义抬头,也对中国向欧洲渗透影响力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加上中国自身内部也处于经济转型期。机会点虽然增加,但是操作难度也随之提升。这些也都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好在中国政府近年对国际形势的嗅觉还不错,去年积极在亚太和美国博弈对垒,拉拢韩国和俄罗斯,对东南亚各国边拉边打。今天上半年有积极和欧洲各国互动,在英国公投前夜,出访了东欧各国,再度抛出一带一路的橄榄枝。暂时没有犯下当年日本傲娇的错误,总之还是希望我大天朝能及时消化负面冲击,及早腾出手来借机扩散影响力。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不奢望,但是至少有可能完成中国版“门罗主义”也是好的。


user avatar   iron-man-on-mar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并不是很看好。

html5,js以及类似的技术替代原生大家喊了很久了,就是大热的react native目前看来也依然很不完善。微信的应用应该都是运行在腾讯浏览器的X5内核里,这东西怎么样大家心里也都有数。我感觉还是只能做一些低交互的应用,大概也就是比网页快捷方式高一级别,要利用os的炫酷特性,原生还是跑不掉,而且目前原生开发很成熟了,框架库很多,门槛也很低。

对于不用下app省空间我不是很理解,只不过是把app浪费的空间挪动到微信里而已。

微信所倡导的用完即走的理念也只有腾讯有资本装b才会这么说,其它公司无论如果始终还是会想办法更多的占用用户的时间。

腾讯现在原本就掌握了渠道,现在连app的审核等生杀大权也都掌握,你说苹果恶心,但他起码还勉强算公平,而腾讯可以随便打着为了用户(和你妈说为了你好)进行系统抖动,非腾讯系全都会抖,想怎么搞你怎么搞你。


结局都是类似的,中小型公司都很激动,以为有了小应用他们就有了腾讯爸爸的几亿用户,这种幻觉很美好,但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加惨烈的竞争,变成临时解决用户欲望的千斤顶,以及腾讯渠道那可怕的推广分成费用。大公司肯定都很不情愿的跟进,又没办法,估计会简单开发一些应用,然而尽可能的往自己原生的app上导入,心态很微妙,不过短期内肯定会先爆发一波星座血型算命起名你的前世今生颜值计算能活多少岁等一些QQ空间喜闻乐见的低质量辣鸡应用,目前也不知道腾讯审核时是否会做一些限制。

微信也许已经不是聊天软件了,我朋友偶尔用了一下QQ,惊叹的说,QQ真好用呀,聊天记录都能自动存下来! 微信当初也许吸引大家的是我们只想要一个广聊天的QQ,现在已经要变成微信os了,是不是以后也要走和当年QQ一样的路?整个腾讯系全压在这款app中? 我不知道,在集团利益,业绩增长的车轮下,什么张小龙王小龙,什么鬼的用户体验,什么产品经理说不的坚持,有多少碾碎多少。

仅是个人一点感悟和粗浅看法,不太对请见谅




  

相关话题

  中国贫富差距与美国相当么? 
  东莞制造业工厂大量缺人,消失的工人去哪了? 
  袁隆平院士于 5 月 22 日去世,袁隆平院士的贡献到底有多大?他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英国脱欧对「刚买了半个英国」的李嘉诚有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为国作战意愿全球平均61%,印度高于中国,而日本等原法西斯国家较低? 
  什么是你所理解的消费升级?过去十年,哪些消费变化可以称之为消费升级? 
  韩国为什么这么发达? 
  如何看待H&M等拒使用新疆产品,外交部回应「中国老百姓不允许一些外国企业吃中国饭、砸中国碗」? 
  如何看待 2017 年 6 月 8 日英国大选及其结果? 
  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分析? 

前一个讨论
发电厂为什么要输出交流电,而不是直流?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钢铁侠在美队3中问美队要盾牌的行为?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