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的「后」一般认为有「双关性」:
在「现代」上「解脱」且「继续」
于「现代」上「决裂」且「强化」
具体的「后」
马克思,福柯,德里达,利奥塔,哈贝马斯,德勒兹的看法都或多或少有区别。可以具体了解,我本人也得好好学,不乱说。
但总的来说…
「后现代」与「现代」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如果有人把这二者看做并且单纯主张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反而一点都不「后」,而是把「后现代」又裹挟成了另一种「权威」与「中心主义」。
德里达:
我们正中了语言的圈套,忽视了在逻各斯及二元对立体系指导下的语言构成力量,想当然地把无辜的后现代想象成了一个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抗体。当我们把后现代看作是零散化与叛逆性的代表时,我们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思维的平衡性,站在了理性的对立面,以整体性的二元对立(的视角)去看待后现代现象。这种行为本身造成了一种对后现代理解的偏激和错位。可悲的是,我们即使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公正,却无力改变这个现实,因为我们的语言无论在历时的传统上还是在共时的平面中都具有无法逾越的局限性。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以个性自由的心绪和非在场的怀疑态度去平和地参与后现代的一切,即所谓的非指向性心态。
而对这种所谓的「二元对立」式「后现代」做出的「怀疑」与「反抗」,我则个人认为,不能完全否定里面没有「后现代」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