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想问一下美国造船业萎缩严重造船吨位远不如日本请问如果爆发大规模战争美国如何进行海军暴兵? 第1页

     

user avatar   si-ma-yu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军舰里面,和民用造船业挂钩程度也是很不同的。

与民船结构和工艺上越像,其挂钩程度就越高,民用造船业能给予军舰建造的助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越是一门独立的行业。

如果用一条线来表示,那么大概是这样:

完全民用舰艇----两栖作战舰艇/军辅船----常规水面作战舰艇----核动力水面作战舰艇---常规潜艇---核潜艇

越左边,民用造船业起到的作用就越大,换而言之,民用造船产业越发达的国家,就可以以越短的工时,越低的造价来建造靠近左边的舰艇,而右边的舰艇,则越接近于完全是军用产业为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自然也就和建造国民用造船产业没那么大关系。

不谈什么历史美国造船业崩溃——要谈的话能从19世纪一直辱到现在,并得出:

1.美国造船业从前,现在,日后都是稀烂的

2.并且对美国海军实现采购更多更好舰艇的需求产生了极其负面的作用,而不是某些答主幻想的,民船军舰两条线,美国造船工业总崩溃对美国海军没什么吊影响。

的结论

我们就谈现在,谈21世纪,美国稀烂的造船工业正在导致的恶果:

美国的军用舰艇建造几乎就完全服从于这一条轴的情况:美军建造的核潜艇并不明显贵于其他国家的同类舰艇——任何一国建造的核潜艇都极其昂贵。

但美国建造的两栖战舰则不成比例的比其他国家的同类舰艇昂贵: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的最近批次采购价高达22亿美元,其中hull造价都高达15亿美元——显然这和什么船电武装扯不上什么关系,就是造船壳子都贵(话说回来两栖舰也很难有复杂的船电武装)。

而类似舰艇的造价在其他国家是多少呢?

我国的071E出口价不到两亿美元。

当然,肯定马上就有人蹦出来说我国军工,造船工人工资待遇balabala

我只能说,有一定关系,但在这个问题里,这些方面的因素只起无足轻重的影响。

比如说,英国的海洋号两栖攻击舰,比圣安东尼奥大,还有一条全通甲板,这玩意儿多贵呢?1.13亿镑(1993),合2021不变价英镑也不过×2,变成2.26亿镑。

当然海洋号是半民标舰艇,可军标方案的海洋号也就2.1亿镑啊....

再举个例子:远比圣安东尼奥复杂而庞大的3.3万吨的意大利新近服役的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该舰具备运作F-35B的航空能力,安装了全套驱逐舰的船电系统,动力也远较一般两栖攻击舰要强(今日辱英,其实这玩意动力和QE差不多,但QE几乎是它的两倍大),实际上是一艘stovl航母。

这玩意儿多少钱?也就11亿欧....

而不那么极端的舰艇---不是两栖舰那么“民”,也不是核潜艇那么“军”,同时也是各国建造最多的一般水面舰艇----美国造船业向美国海军提供的舰艇,报价是个什么情况呢?

有一个绝妙的例子:伯克。

因为伯克级,日韩也是自己弄了复制品(指世宗大王,和金刚/爱宕)的,而且这些伯克复制品,特别是日本的复制品,其船电武装都是极大范围的照搬了美国自用伯克的配置,可以很好地排除掉这些变量,确切的反映出“造船”这个狭义概念下,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差距。

那么差距有多大呢?

美军自用的伯克IIa重启型采购价,各舰采购价在17-18亿刀水平,因为它建造比日韩的稍迟,我们按照它的价格作为基准-2015年不变价美元。

韩国,世宗大王级,合2015年不变价约10.2亿美元

日本,爱宕级(14/15DDG),2009年不变价1400亿円,2015...由于日元欲通胀而不得,最后核算15年不变价为12.8亿美元。

请注意,其实世宗大王和爱宕都是继承了90年代老伯克3精神的长轴伯克,他们为了解决伯克级的痼疾——带机库不能带拖曳声呐,带拖曳声呐不能带机库---直接拉长放大了舰体,保证两样都能塞,顺便还加多了VLS单元数量,还把原本短粗而水动力特性不佳的伯克级舰体老毛病大幅缓解了。换而言之,其实日韩这俩伯克工程量还比原版伯克IIA大。

再请注意,伯克IIA重启型的造价里只有约8亿多美元是建造,设计和建造变更费用,剩下的一半都是船电,武装等子系统的的钱,这些也是日韩美基本上以一致价格采购的部分,如果不是日韩买起来更贵的话。换而言之,实际上日韩在“狭义造船”上对美的劳动生产率远远比名义造价差别看起来惊人的多,可能可以达到2倍以上的差距——当然这也不是第一次美国造船业的劳动生产率被先进国家直接甩一倍以上了,二战期间,正星条旗的造船业也曾经被正米字旗这样甩了超过2.5倍。

注意这里我没有用“可能”,因为这个不是通过统计造价得来的,而是直接通过对比同类舰艇(帝国轮和自由轮)的年均每名工人建造吨位数算出来的,是正经的直接计算了劳动生产率....顺带这也大概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艘美国重巡的钱可以买一艘英国战列舰?

当然了,大部分人只看得到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天量订单,看不到这样庞大的订单规模其实是大而不强(这话形容一二战美国造船太恰当了...)的美国造船业在一哄而上的两洋法案框架下用惊人的溢价堆出来的。

至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么....韩国都暂且不提,你好意思和日本比价的时候提这个么?为什么我专门挑了一堆标准的,刻板印象中的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舰艇来和美国舰艇对比呢?还不是就是要减少这方面因素造成的误差嘛。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对于现在美国民用造船业的衰落对美海军造舰有多大的冲击想必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了,对于到底美国造船业在联邦利益需要他的时候能不能回应需求,也应该有了个大致的印象了....

至于什么提reserve fleet,什么全部耗光的。我以前写过一篇相关的,链接贴在下面。

我这里只提一个主旨思想:舰艇不是房产,不是不动产。它更类似于你家的车,是耐用消费品,会随着时间贬值并在某天报废。

一支海军过去的辉煌,对于现在,既是资产也是负担。对于未来?

meaningless.


顺带一提,美军的储备舰队里的航母也就俩,小鹰(今年上半年新闻说已经在做拆解前的准备了)和老JFK(CV-67,JFK目前仍然在费城的reserve fleet里,确实她也是目前USN除了在服役的航母以外最新的)。其他的玩意儿,小航母不提了(不会有人打算让那些状态和明斯克差不多的博物馆重新服役吧,再说你让无畏,埃塞克斯这种东西重新服役也不顶用啊....),所有的退役supercarrier里,福莱斯特全拆/炸了,星座和美利坚(CV-64)拆了。企业号没拆,但已经完成了去核化,想再服役不折腾个好几年别想了,还不如新造。

(我后面更新了一下信息,企业已经在拆了……)

(题外话啊,就算重新入役也没用啊,美海军航空兵一共9个舰载机联队,你搁着那么多航母,没有飞行员也没有飞机,除了当超高保真度的诱饵来欺骗侦察也没啥用啊....)

所以要打破对美军reserve fleet的刻板印象:美军又不是刚打完二战,哪来的那么多船封存着,现在连服役三十年的舰艇都要延寿呢,怎么可能舍得给他封存了....


10.7更新:

10月6号,JFK和kitty hawk被卖给拆船厂,reserve fleet正式宣告进入无航母时代……businessinsider.com/us-


11.18更新

鉴于有些人甚至连最基本的伯克级成本构成都不知道,竟然能说出“类阿利伯克这样的强武备战舰的成本95%在武装,动力,和最主要的雷达”上这种名言。

本来我是不太所谓的,但是tm我是在健身途中看手机看到这个的,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睾酮水平高火气大吧,当时就记下来了,回来我得上点东西,也算是这个答案的补充。

那么第一就来了,阿利伯克的雷达多贵呢?

后端宙斯盾系统,前端AMDR,请注意这是AMDR/SPY-6,不是老式的SPY-1D哦

然后呢?简单地加法可以得出,两套宙斯盾+两套SPY-6除以2,价格在三亿美元。如果是买三套前端+三套后端,甚至可以缩到2.9亿(也没便宜多少)

而以前的宙斯盾+SPY-1D,那就只需要两亿多美元了,更便宜一些。

相对于伯克级17,18亿刀冲着20亿刀走的总造价,怎么说呢,确实,整套雷达前后端系统算得上最贵的子系统之一——请注意之一。

那么最贵的是哪个呢?

来自——建造/建造更易(basic construction/conversion)

无论是船电(electronic),还是武装(ordnance),抑或是船体&动力&布线(HM&E),比起建造本身全tm是小头了

顺带一提,宙斯盾系统+雷达是被算在武装这一栏的

顺带一提,动力居然能被拿出来当个重要的分项目也是非常奇葩的。

就这齿轮总成和燃气轮机本身的造价,你真觉得动力组是占到舰艇造价很大一部分的玩意儿么?

(DDG-1000上真的算,各种综合电力系统伺服总成的总价格远远超出主机....)

说实话,在接近20亿的军舰上,燃机+减速组的价格就比主炮贵的有限(前提,不能是AGS系统)

只能说,美利坚造船,它的拉胯,有些人不懂。

在这里也奉劝一些人,你先了解了解你评论的东西再谈好不好....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有驻日驻韩美军不就够了?法案是可以改的,小弟的面子印点冥钞照顾一下也没多少成本。


user avatar   david-18-29-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就记住一点,民船制造业和军舰制造业几乎是两个产业

美国的民船制造业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衰落了,也就是说自从人类的船舶开始从用木头建造为主向钢铁为主转换,美国民船制造业就没落了(之前靠北美森林丰富木材价格低廉才有竞争优势),到现在都衰落快200年了。

但是这200年里美国恰恰是逐渐成长为世界海上超级霸权的过程。

顺便提个有趣现象,我们看二战后50年代开始

世界上军舰造的又多又大是谁?

美国,苏联两强当之无愧,其次英国,法国也都是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核潜艇,两栖舰等等俱全。

那么当时世界上民船建造成本低效率高市场占的多的又是谁?

战后一开始是欧洲(德国等),然后是日本,韩国,台湾,还有80年代开始中国也入场....

两个体系几乎在近半个世纪里都是泾渭分明,军舰有军舰的玩家圈子,民船有民船的玩家圈子。

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点数字,现在一艘核动力航母比如福特号,10万吨排水量,造价130亿美元,一艘1万吨左右的伯克级盾舰,大约15~20亿美元,一艘1万吨的核潜艇,大约30亿美元。

而一艘10万吨级的油轮或者集装箱船呢,也就是1亿美元买这个数量级,一艘万吨级油船,散货船呢? 千万美元数量级。

也就是说,价格是要差去一百倍的。中间差两个数量级。

军舰造的高大上的国家,往往造民船没啥竞争力,美国的工人早在19世纪就以工资高福利好而闻名,养起来很费劲的,去生产那么一大条但造价低廉的民船,也得去铲铁锈刷油漆,肯定建一条赔一条。

二战之前,美国的民船制造业已经萎缩到年产20来万吨船了,聊胜于无。但是要注意,此时日本只有四个大型船台可以造大型军舰如航母战列舰等,而美国有十几二十几个 ,远超其它海权国家。

二战一爆发,有国家动员,买单,工业能力和资源投入到这个领域,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头号造船大国,自由轮这样的万吨轮,美国1941年到1945年用18个船坞造了5000多艘,一艘万吨轮的建造时间压缩到一个月以内,甚至10来天,最快的一艘只有4天多,这个记录至今没有被打破。可见民船制造其实门槛很低,只要有船台,搭架子焊船壳装发动机,真没啥,不然十来天造一条万吨级货轮怎么可能?

但是要注意,美国建造军舰的速度就没法压缩,像一万多吨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始终从建造到下水就是一年多,然后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舾装时间,到最后完工怎么也还是得要2年。1942年开始建造的航母巡洋舰都得等到1944年才能入役作战。可见军舰和民船不是一回事。

直到现在也是如此,一艘几万吨的普通民船比如散货轮,油船等,船台周期也就几十天,可以流水线一般的造。 而一艘航母呢? 都得是几年的时间。

另外注意一点,一艘现代军舰类似战斗机,其上面动力系统,电子设备,武器系统,损管系统等在总造价中比重极大,这方面专业性极强,需要和各个军事科技公司严密配合,而军舰建造本身也有独特工艺要求,因此各国建造高端军舰的都是特定的那么几个船厂或者某船厂特定的那几个船台,周围配套都是固定的,和普通造油轮货轮等往往是不混杂的, 比如美国造航母的就是纽波特纽斯船厂,造宙斯盾舰就是巴斯钢铁等几个位置,特定的设备,特定的技术人员,保持持续的军工生产能力, 中国未来也一样。

——————————————

我看下面有些人看样子是不满了,但事实就是事实,

中船集团公司5.3万吨散货船平均船台周期不过30多天。 一条船几十万个工时, 而一艘几万吨的航母呢,如法国的戴高乐号耗费的工时就达到1亿个! 工时代表的就是产业工人队伍。不要以为美国的军舰制造业就没有完善的技术和工人体系。

2020年中国船舶制造业75家重点单位总的船舶产值1530亿人民币,相当于约200多亿美元,而美国一年的造舰支出也是200多亿美元。

所以我们看到,现代集团的蔚山造船厂,主要设备也就7个干船坞,1个滑轨式船台及1个升降式船台。其中有三个大型船坞。只有一万来人的队伍,其中技术人力约为8 660人,2 270人的工程与管理人员。就靠这一万多韩国人和7个船坞。就曾经占了全球船舶市场的15%。

可以想见民船制造其实个不大的产业,对军舰的影响远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

美国的航母建造,盾舰建造,核潜艇建造,两栖舰,军辅船建造等都有特定的船厂在维持着技术和生产体系。这些和民船真的关系不大。

————————————————

我明白有些人是觉得没能推导出中国民用造船强大于是军舰制造可以大大超过美帝这样的结论,而感到心情不爽

那我换个角度说,现在世界民船建造的NO1是谁啊,一直都是在中国和韩国间交替,根本没其它国家什么事。再往下数,是日本,再往下数,就会出现菲律宾,越南这些名字。美国? 不存在的。

你说菲律宾和美国的造船工业谁强谁弱?

韩国和美国的造船工业谁强谁弱?韩国能轻松的建造核航母,核潜艇等尖端军用舰船么?他们早在70年代民船建造就崛起了,到90年代才开始尝试建造几千吨的驱逐舰,进入新世纪靠引入伯克驱逐舰才真正开始染指高端舰只。


有人只会纠缠于我说的军舰建造和民船近乎两个不同的产业, 不明白我说的意思,我说的是,即使不承接什么民船建造,军舰产业也是可以很强大的,而民船建造量很大,却不等于军舰建造能力就上去了,这两者没有充分必要关系。 至于说你把军舰民船建造合并进一个公司里,那当然没问题。


user avatar   a-er-fu-lei-de-zh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暴不了

光好人理查德号的损失就已经让USN难以消受了

实际上在好人理查德确认完蛋之后,USN已经开始了替代者的建设规划。但新LHA的建造既耗时又费钱,还会挤占到其它舰艇发展的资源。

美国的海军建设目前看来状态还算“健康”的应该也就是潜艇的建造,但这也不算很乐观(毕竟一把叫哥伦比亚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悬在头顶,而且已经是确定要落下的)而且,水面舰艇编队的萎缩,以及替代者建设的不振,最终也会侵蚀到美国海军建设的每一个方面。也许USN作为一支海上力量不会突然死亡,但其衰落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再补充一点,美国人造船拉垮的时候,其实是比较多的

1776年美国海军计划建造一艘战列舰,结果拖到1782年才完工,被售予法国海军后仅服役3年就因为舰体腐烂而拆解。而与其产生鲜明对比的是,以舰船寿命拉垮著称的法国海军所建造的代舰服役了20多年

21世纪初的USN能有那么大的规模得感谢上个世纪从西奥多罗斯福,卡尔文森-梅拉特,福莱斯特,莱希,里科弗等人契而不舍地推进和改革,然而建立基业是如此的艰难,将其毁弃却又是如此迅速。合众国造船业最终毁于短视,并且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合众国海上力量遭遇挑战之时显露其恶果


user avatar   xi-bei-xiang-bei-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办法呗,一个琼斯法案一个国防装备采购法彻底堵死外购的可能,等死就是了。举例来说未来五年会有至少7艘提康退役,而能得到的新的大型水面舰艇除了一艘航母外就是五艘伯克3,想多一艘都没有,我都不说马上30年的大批早期型伯克怎么办,已经存在的维护脱节怎么办,现在损失了好人理查德未来还要加塞补一艘工期怎么分钱怎么整,就现在已经是吐血状态了都没有救而舰队里的高龄问题会一直持续下去并继续恶化。还有说拉预备役的?预备役才几艘啊,老JFK都已经卖掉了,真要有船能用他现在会塞进预备役?又不是二战后随便折腾,现在家底除了几艘两栖攻击舰,没有别的船可用了。这玩意儿又不是说方便面,泡开就吃了。真要说能拉出来作战的可能就是四艘基德级还算热船了,其他都凉的差不多了。

等死就是了,别挣扎,没用。

所以引申一个,如何逼美国人就范签条约?直接搞一个2030造舰计划就是了,我们产能充沛的很,欢迎来参加新时代造舰竞赛。


更一下,JFK刚卖给拆船厂,reserve fleet正式宣告进入无航母时代


你们看,有些人就急了。


我只能说美国人造船的拉胯有些人是不懂的,

美国人军工复合体和行政上的一些事儿有些人也不懂,

借群友一句话:奉劝一些人,你先了解了解你评论的东西再谈好不好....


user avatar   wang-jing-68-42-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爆发”战争,那爆不了兵。现在技术先进了,大型重型装备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建造时间没缩短不说,有些反倒是还更长了。现在无论是火力投放速度还是投放威力,都远大于二战时期,而地球并没有变得更大,换句话说,相对于现在人类的运输能力,地球是变小了。

这导致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持续时间只会比二战更短,根本来不及暴兵,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家都只有拼存量。

如果战争是逐渐升级的,那还有暴兵的可能性,美国虽然造船业萎缩了,但美国航空产业可没萎缩。实际上今后几年,因为美国海军的实力逐步萎缩,以前国际贸易秩序估计维持不下去了,很可能中美欧自己各自搞自己的贸易圈子,冲突会加剧,你看后面各国怎么分配各军种的开支吧。美国很可能搞出个空军替代部分海军功能的方案出来,毕竟美国现在航空业还是绝对优势。

中国现在海军的建设速度也未必能维持下去,光有产能是不顶用的,还得有钱。虽然战时经济可以把产能暂时拉满,但大型装备到了战时再生产根本来不及,而如果是非战时状态,你造东西就得按市场价给钱。

国内现在经济情况其实不好,以前发展快是因为起点低,然而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经济水平了,以后正常发展估计也就一年三四个点的增长,而且由于之前透支太多,今后几年都是还债,税收也会大幅下降。

很多人想象的是靠房产税来补窟窿,我的看法是房产税肯定补不起这个窟窿。估计国家真正的指望是金税四期。国内实际上有大量的小微经济没有纳入税务系统的,这一块还有税收潜力,加上电子货币,可以把税收成本降到极低,税收成本够低,就有动力向小微企业收税了。然而小微企业总体规模大,但能负担得起多少税却值得怀疑,因为小微企业的老板的利润,实质上有很大一部分本质上是其工资,就好比一个小老板,月利润有4万,实际上其中2万都相当于他的工资,如果税负太重,那他何不干脆去打工。小微企业主逃税,带来的实际上并不是利润率增加,而是小微企业整体的规模扩大,也就是让出税收这部分的成本用于低价参与市场竞争。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这些降价竞争产生的商品最终会流出到其他国家去。相应的,对这部分逃税的企业征税,实际导致的结果就是产能萎缩。

对于一个产生过剩的国家,如果外贸垮了,那就基本上告别经济增长了,而现在中国最怕的恐怕就是美国不搞全球自由贸易了,世界警察罢工了,而中国自己的海军又顶不上去,海军顶不上去,那就没法恢复全球贸易,何况美国必然拖中国后腿。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十几年后,很可能演变成美国没钱也没产能暴兵,中国有产能但没钱暴兵,产能还在萎缩,两边隔着太平洋对骂。


user avatar   hu-guo-qin-wang-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现在最缺的是熟练的产业工人,最根本的原因是基础教育方面出了问题,本国人想赚钱的都去读金融了,想发展兴趣的都去读艺术和莎士比亚了,最后导致了熟练的产业工人的缺口越来越大。

剩下的那批高中毕业的,300字段落都读不下来,整天飞叶子的那批少数族裔的,真的不指望他们操作这批数字化的操作台


user avatar   gang-qi-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目前大的干船坞甚至不够航母日常翻修,因为翻修总是延期。

然后应该造的船也是延期造不好,质量也很差。

但是呢,修不好或者造不好出港又会引起严重问题,比如航母全船电力宕机这种事故都是出过的,就和平时期都是严重事故,直接拖回去重修了一两年的那种,如果开战出事就和直接死了没差(所有控制部门全部瘫痪,舰载机都不能指挥,大部分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所以必须要搞好。

也不是3天修好约克城的时候了,再怎么快,和平时间修一年,战争期间也得修两三个月吧。

然后美国的DDG/CG本质上是防空武器,因为美国航空优势基本都没考虑过舰船自身的攻击问题,所以对地攻击能力非常差+效费比很低,最主要的对地攻击武器目前仍然是战斧,那个只能对部分目标用,且导弹本身非常昂贵,也容易被拦截,效费比非常低,爆了通常也没什么合适的用处。

潜艇本身没有可靠的发现目标方式,数据链在水下又基本不能使用,这个在没有其他进攻性兵器的时候很明显也不会优先考虑

就算有能力其实爆这些相对小的船其实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没有配套,美国海军也肯定不是一支本土防御海军。

造船业的能力烂成啥样下面说的人已经很多了。

暴了兵最多也就是自保而已,不可能进攻了。


user avatar   hu-hai-san-ren-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在它直接撩拨起了人心中的欲望,让封王从内部瓦解,而且还让王的非长子们感恩戴德,人人有地封,家家有采邑。


user avatar   kela35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分为三个等级的舱位,出现事故后,头等舱的人先逃生,先上救生艇,结果头等舱生还率是60%,三等舱的生还率只有26%,而且头等舱的男性生还率,比三等舱的妇女和儿童生还率还要高很多。

因为头等舱的票价最高,上面全是达官贵人,还有富商名媛。所以救生艇的位置也就安置在了头等舱附近,他们有优先逃生权。

头等舱牺牲的那批人,据说是因为他们坚信这艘船永远都不会沉没,从而没有进行逃生,而不是因为他们想把活命的机会让给妇女和儿童。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有一艘救生艇能容纳40人,但是头等舱的人坐了20人就开走了,因为他们如果发善心等待二等舱、三等舱的人上船的话,那帮人会发疯一样地往救生艇上跳,可能会把小船挤翻。

其实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场合,底层永远是最拥挤的,竞争永远是最惨烈的,但可悲的是,这个层级的资源和机会也是最可怜的。

赚钱也是如此,积累第一桶金,0-100万这个阶段是最难的,因为底层的竞争是非常惨烈的。

突破了100万以后,竞争就变小了很多。等你有1000万以后,竞争就更小了。

如果你也在底层,想跳出这个死循环,但是又没有思路。

我跟你分享一个方法:凡事都跟身边的人反着来。

如果你身处底层,那么你身边接触到的所有人,应该都是底层人士。

他们每天看的文字、听的音频、看的视频,一定是为了强化他们在底层的地位,提升他们在底层的竞争力,而不是向上跨越,跳出人踩人的层级。

他们热衷于干什么,你就绝对不要去做。

他们喜欢聚餐,你就不要去。

他们喜欢被商家和媒体忽悠着去购物,你就别跟着花钱去凑热闹。

他们喜欢刷短视频、追剧,你就不要去刷。

他们喜欢贷款买垃圾车、买垃圾房产,甚至为此押上后半辈子,你就不要负债去购买这些垃圾资产。

他们喜欢去的社交圈子,你就不要去沾染。

只要你能坚持这样做,你很快就会发现,世界其实很清静,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干净,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敏锐,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自由。

只要你达到了这种“不随波逐流”的状态,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这时候你才能真正开始接触到高能量场的贵人。

如果你能接触到有成果的老板,那么一定要想尽办法跟着他们,只要你听话照做,你一定能学到可以直接赚钱的知识,而且你也能获得他们身边的人脉和资源。

发现一个机会之后,要迅速捞钱,不要想的太长远。两年、三年足够你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

怎么样才能发现这种机会呢?那就是跟随有成果的、已经赚到钱的老板。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大佬能带自己呢?你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学费,以及自己的敬意和诚意,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尊重他们的人,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相信我,没有大佬会拒绝这样的小弟。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爱折腾的人,就不要出卖时间去给别人打工。我的原则是这样的,即使要饭也不要去打工。

另外,这年头随便干点什么,都饿不死,吃饭又花不了多少钱。

人活着,只有吃饭和睡觉是刚需(男的再加上x需求),想要满足这些需求,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买车、买房、成家、结婚、生子、社交、奢侈品,这些都不是刚需。不是刚需的东西,你就不要为了它们去赌上自己的后半生。

你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试错资本,千万别浪费在错误的东西上。

当然,我说的不打工,可不是让你躺平,而是让你不断搜寻赚钱的项目,结交愿意带你的人。

我更不推荐你去投多少钱去开个店铺,或者加盟什么项目,或者还没有找好项目的时候,就租一间办公室开始招聘人,这些都是作死的行为。

只要你按照我的逻辑执行了,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在逐渐脱离底层。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只是你所处的阶段太拥挤罢了。

(公众号:赢在8小时之外)




     

相关话题

  2艘女王级带满36架(共72架)舰载机+6艘45+7SSN能否与美国双航母编队(不带F-35)一战? 
  我想问一下美国造船业萎缩严重造船吨位远不如日本请问如果爆发大规模战争美国如何进行海军暴兵?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宣战,这场战争到底是属于邪恶的侵略战争还是正义的收复失地战争? 
  为什么早期的驱逐舰舰艏的主炮有装甲,而舰艉的主炮却没有? 
  为什么蜀汉后期军事人才匮乏,长年累月的战争不应该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将领吗? 
  075两栖攻击舰入役后应起什么名字才符合身份? 
  媒体报道美驻伊拉克领事馆附近遭导弹袭击,具体目标尚不清楚,全球局势会不会进一步陷入战争漩涡? 
  能够用地效飞行器的原理,来制造一艘天上航母吗? 
  当今世界格局,对外发动战争对本国有什么好处? 
  如何看待15日阿塞拜疆射杀亚美尼亚老年战俘事件?未来两国走向将会如何发展?两国战争中谁的胜算更大? 

前一个讨论
男人真正爱一个女人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总有人主张开车好的人不踩刹车?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