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已经很成熟了,就拿军事上来说,洋小将们证明中国古代军事实力远不如洋人时比较常用的打滚方法就是纸面和实际差距。中国古代兵力多,盔甲多,炮多,粮食多,通通一竿子全打成纸面数据,统计到个位数是假的,论文说的也是假的,考古还是假的,我不听我不听。类似的还有杀良冒功(什么?!你明军队竟然打了胜仗还斩首xx级?不是戚继光俞大猷,都是杀良冒功!)等等。将中国古代军队一些极为个例的腐败现象无限放大,将全国军队一棒子打死,管你是民兵还是精锐。可问题是宋元明时期(尤其是宋到明初)欧洲落后到常备军都没有几支,纸面与实际差距的文献见不着多少,但到了后面,欧洲人可见的小毛病就多了去咯。
阿朗索·凡内加斯估计,在已经结束的四场战役中,西班牙无敌舰队死亡一百六十七人,受伤两百四十一人,但不算因“圣萨尔瓦多”号爆炸死亡的一百五十多人和在“圣罗萨利奥圣母”号上被捕的四百多人。如果加上所有伤亡和被捕人数,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伤亡人数超过两万人,但并不算太惨。阿朗索·凡内加斯船长一直负责汇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官方死亡人数,尽职尽责。但他的估算过低,原因有两方面:首先,他计算的受伤人数只包括残疾士兵;其次,与16世纪的船长一样,西班牙船长们不愿意上报死亡人数,因为只要船员的名字保留在花名册上,船长就可以领取他们的佣金。“如果人死了,就不能领取佣金了。”伯利勋爵威廉·塞西尔也注意到了英格兰舰队伤亡汇报中的问题。《西班牙无敌舰队》
尽管勃兰登堡刚刚通过联姻手段统治了普鲁士、波美拉尼亚以及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河下游的若干地域,政治前景应当更为广阔,但它参加三十年战争时的战备状况还不如前面提到的邦国。勃兰登堡可征召的附庸共有1073个骑兵而且编成了连队,但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1610年,柏林市民拒绝进行打靶操练,理由是开枪太危险了,会吓到孕妇。但用1610年勃兰登堡首相的话说,凭借佣兵打仗意味着“一半敌人在家里,全部敌人在门口”。《战争艺术史》
伊丽莎白一世时的英国海军:
君主常常声称拥有“招募”或“强征”渔民加入海军的权力。这一古老的权力源自撒克逊国王有权征召任何臣民参军的惯例,但是随着海军在国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参军的义务成了渔民愈加沉重的负担。在中世纪战舰刚刚开始装配武器之时,商人、水手经常随船出征。之后,政府常常预付给渔民一小笔钱,作为其为国效力的“订金”。因此以“强征”一词来形容这一征召程序也有些言过其实。亨利八世时期的征召颇为温和,水手的待遇尚佳,战争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而伊丽莎白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
英格兰舰队拥有大致110艘战船,但其中大部分是征用的商船,武力微弱。
据霍华德说:
疾病和死亡开始在军营里急速蔓延,在马盖特(Margate),我们的病员无人收留,死于街巷,情境凄凉……看样子传染很可能遍及整个军队,因为船员出海时间太长,而换洗的衣服太少,也没有地方提供衣服,即使有,他们也没钱购买,因为有些人,应该说是大多数人已经出海8个月之久……我敬爱的陛下啊,请尽快让您的船员们休息,同时出钱为他们治疗吧……
除了疾病,由于饷银的拖欠,不满情绪也开始在船员间蔓延。女王的国库压力过大。修道院的财富被劫掠耗尽后,都铎王朝还没能找到新的财源,能够在支撑一场持久苦战的同时去支付船员的薪饷。
一个世纪后,沃尔特·罗利(Sir Walter Raleigh)写道:“大多数时候,他们极不情愿登上国王的战舰,因为此处的生活堪比奴隶,他们必须忍受贫穷和饥饿;而商船的境况却恰恰相反。”此外,由于被控腐败,征兵系统开始崩塌。据罗利所言,“在为皇家舰队召募和强征足够的水手这件事上,要么官员渎职,要么贿赂盛行;否则国王的船员不会质量最差……水手间开始流传一句谚语,那就是征兵大臣总是将最能干的人留作私用。”
来源于《海洋帝国》
陆军也同样不堪
华伦斯坦的蝗虫大军账面兵力为15万,实际不到10万
《16世纪西班牙的战争艺术》里说过当时的腐败极度严重
NÚÑEZ DE VELASCO在1614年的兵书里写道:“国王的许多兵额都被偷了,在连队的花名册上,很多早就缺席的死人或者离开的人居然还有一席之地。”
一个叫Bernardino Barroso的上尉在1622年写回忆录时,提到1555年的布雷达要塞共有给饷额兵1200人,但是实际人数才400,然后恳请各位军官不要再糊弄鬼了
连耶稣会修士Francisco Antonio都在1590年说,很多时候实际兵力还不到账面一半,这是欺君重罪
三十年战争时,1635年法国有149个步兵团,理论上有21万步兵,而实际只有6~9万,实际兵力为纸面兵力的一半到三分之一
而《三十年战争史》认为1635年法国实际步兵为6.5万人,能与以上资料对应
————————分割线————————
年幼登基的路易十四上台初期,威尼斯大使南尼(Nanni)在报告里说法国士兵褴褛赤足,骑兵马匹低劣,但打起仗来还是跟疯子一样。
关键因素是军饷。威尼斯大使安杰洛·科雷尔(Angelo Correr)的报告里写道,国王出了100枚杜卡特金币,只有40枚用到实处,其余60枚都被浪费或贪污。微薄又不定期发放的军饷不可能控御军队。《战争艺术史》
再次,就军事领域而言,彼得一世之前俄国无正规陆军,更谈不上有海军。莫斯科的非正规射击军仅有2万人,新制团士兵共9万人,哥萨克骑兵7万人,外国雇佣兵2.5万人。士兵来源于地主庄园,作战时士兵自带粮食和辎重,平时则从事工业和手工业。很多军官都为外国雇佣军,为增强军队战斗力,开始雇佣哥萨克。从瑞典和英国进口生铁生产武器,所有的枪支、弹药和相关武器装备亦从国外进口。军队装备很差,虽然已开始使用火枪,但质量十分低劣,枪支和火炮口径不一,军队战斗力低下。军队所需呢绒也不能自给,长期从国外进口。《俄国政治史(1700~1917)(俄国史研究)》
逃兵依旧广泛存在,大约占一支军队的35%,尽管逃兵若被当场抓住,代价可能是成为终身残废。七年战争期间,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大约有6.2万名士兵逃亡,法国军队有7万逃兵,而俄国军队有8万名士兵在晚上逃亡。《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
说起腐败,先看看英军:“在战争中我们有三种人,一种热情、勇敢,对职责完全的投入,但对士兵权益毫不关心;另一种在长官的眼皮底下也很少完成自己的职责;第三种人,感谢上帝,人最少,是害群之马、胆小鬼,他们根本不值浪费的军粮,躲藏在队列后方,在战斗结束前根本看不到他们的影子。”
“正像古老的英国到处盛行着大量惊人的舞弊行为一样,英国军队的组织也是腐朽透顶的。军队中的一切似乎都安排得使它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行政、卫生、军需、运输及其他辅助勤务都处于可怜的状态,在克里木一遭到考验就彻底垮台了。”
再看看普鲁士:
“到了威廉二世的时候,军队的腐败问题就很开始凸现了,由于缺乏监管容克军官们的腐败很严重。在军事条令中要求每个连队的常备编制有76人,而现在的军官只保留了一半人,其余的都被他们放假回家了,这样节省下来的军饷和伙食费都进入了军官的腰包。到了威廉三世的时候更是严重,士兵甚至成了军官的私人奴仆,因为军官拥有完全支配士兵的权利。除此之外军官还倒卖军队的弹药,甚至把军服尺寸都给改小了。由于军费被削减了,每年三个月的军事训练被缩减到了两个月,而现在由于军官的贪腐使得士兵的实弹射击训练都很难保证。在威廉二世刚上任的时候,一个燧发枪步兵团每年有4125发的铅弹用于实弹训练,但是由于各种贪污以及缩减军费实际上只有四分之一的铅弹用于实弹训练,这还不算完,在炮兵兵营中,炮弹的发射药都被军官偷卖了。”
艾奥瓦州州长向联邦陆军部提出要求说:“看在上帝的份上,给我们一些武器吧!”这是所有人的想法。其他州也想要枪支,但联邦政府只能提供一部分。当各州收到老式步枪或类似装备时,发现自己不应该再将注意力放在必需品上。印第安纳州州长奥利弗·P.莫顿说,印第安纳州收到的武器“质量下等,都是老式步枪”,还说“经常得用锤子将刺刀砸进枪套里,许多枪的刺刀已经松动欲坠”。艾奥瓦州长写道:“我们的士兵不愿拿着老式步枪与装备精良的南方邦联军交战。”《华文全球史:全面了解美国》
更糟糕的是,粗制滥造导致战士伤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J. P. 摩根(J.P. Morgan)购买了质量不过关的来复枪(有些士兵用这种枪射击时打掉了自己的大拇指)转卖给战场上的将军,从中牟取暴利。《未来战争:科技与全球新型冲突》
1793年2月,法国海军的纸面兵力共有72艘战列舰,其中有8艘即将被改造为巡航舰;由于财政困难和物资短缺,只有约40艘能投入作战。《特拉法尔加战役》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大约有3.5万名士兵(军队总数的6%)在1793年上半年逃亡,物资供应不足时,很多人偷盗地方的农产品。士兵们抱怨说:“我们从头到尾就没有鞋穿,疥疮折磨着我们,寄生虫正在噬咬着我们。”《欧洲历史文化巡礼(全九册)》
纸面数字一如既往地不能准确反映军队的实际人数。此外,许多士兵也尚未被充分训练或武装,其中还有近1/4是病员。无论如何,如果与拿破仑的斗争继续进行下去,俄国无疑能够尽力将军队投入战场。《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1807~1814)》
Geisman,Vozniknovenie,Stoletie voennago ministerstva,p.298中提供的较老的统计数据要更高一些。正如亚当·恰尔托雷斯基评论的那样,“在俄国,我时常看见纸面上的100000名士兵实际上只代表65000人”:A.Gielgud(ed.),Memoirs of Prince Adam Czartoryski,2 vols.,London,1888,vol.2,p.221。《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1807~1814)》
那时决定性的会战可能是在十八万普军对二十四至二十八万奥军的情况下进行;这几乎必定是又一个耶拿,并且会直捣柏林。但是这一点还很难说,因为奥地利人的军队数量纸面上总是比实际上多得多,而正是现在他们在大吹牛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再次被证实吃了败仗的耶拉契奇,已被任命为正在筹建的(克罗地亚—斯拉窝尼亚—巴纳特)南部军的全权司令官。这支南部军在纸面上有三万人,实际上最多只有八千人,外加几千名塞尔维亚强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然而,俄国革命的爆发很快中止了这些计划。革命情绪的扩散,以及人们对战争的认识逐渐觉醒(1917年3月和4月有200万士兵逃亡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人们怀疑俄军进一步作战的能力。但临时政府(沙皇下台后建立)认为,只有盟军的胜利才能保住新生政权,只有一场伟大的战役才能重新鼓舞士气。《牛津欧洲史:现代欧洲的诞生四部曲》
10月,意大利军队突破防线,以致奥匈帝国的西南面门户洞开。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高涨,除工人罢工外,士兵拒绝执行任务,扔下武器,逃散回家。8月,已有10万名士兵逃亡,到10月增至25万名。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起来夺取土地,掌握政权。奥匈帝国统治集团陷于绝境。《世界民族(第一卷 历史与现实)》
19世纪时, 欧洲军队没有鞋子的记载也一大堆,按照洋小将逻辑是不是19世纪的欧洲军队都是这个样子?
一个英国军官在叙述10-12年前西班牙军队的情况时这样写道[253]:
“西班牙兵完全没有军人的姿态,哨兵站岗时蹓来蹓去,帽子搭在后脑勺上,枪在肩上晃荡,并且无所顾忌地大声唱着快乐的seguidilla〔西班牙舞曲〕。他们常常根本没有什么军服,或者虽有上衣和裤子,但却如此褴褛,以致即使在暑天也不得不在军服外面套一件灰大衣;三人中总有一人的鞋子破烂不堪,露出脚趾——这就是西班牙vida militar〔兵士生活〕的壮观!”
拥有133000人和330门火炮的布尔巴基军团,看来未必够得上军团的称号。军官质量不坏的基干部队,其兵士在体力上不如流动自卫军,但流动自卫军未必有懂得本身最起码的职责的军官。从瑞士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如果说这些消息对于法军的体力状况作了更坏的叙述,那末我们不应当忘记,在饥寒交迫之中连续作战一个月对他们起了多大的影响。从所有的消息来看,他们的服装——无论是衣服或是鞋子——都破烂不堪。看来,实际上根本没有军需部门,甚至连一个按一定程序定期征收粮食并分配这样得来的粮食的简单机构也没有。
此时,英军士兵穿的却还是夏天的军装,他们羡慕法国人的羊皮衣和“克里米亚人”。“显然他们穿的是适合这里生活的衣服,”军医乔治·劳森在给家里人的信中写道,
我希望我们的士兵也有差不多的东西可以穿……许多人几乎没有鞋子,也没有衬衣,他们的风衣全部磨烂了,因为不仅白天要穿,晚上也要睡在里面,最多再加一条从堑壕带回来的潮湿的毯子。
武器装备方面,三十年战争时大扩军的西班牙军队还在用着投石索(公元前1641年了属于是)
按照洋奴逻辑投石索已成为西班牙军队的制式装备,我板鸭天下无敌呀
人家挫宋民兵,纸甲好歹烂大街了
苏轼《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中写道,哲宗元祐二年时期,颍州尹遇、陈钦、邹立、尹荣等人率领的武装力量“打劫皆用金贴纸甲”。
宋神宗《熙宁编敕》中曾规定,“若私造纸甲五领者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记载,建炎三年,金军进攻安吉县,“乡兵皆弃纸甲、竹枪而遁”。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七》记载,绍兴二年,“东南州县乡兵,多因私置纸甲,因啸聚作过”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绍兴三十年,完颜亮大举攻宋,“沿淮数处逃移民社乡兵强壮,动以万计,随身各有长枪纸甲军须器械”。
《景定建康志》中叶适开禧三年的《条陈堡五事》中写道,“照得两淮民兵最便于皮笠、纸甲、皮甲”
洪适《盘洲文集》中“招安海贼劄子”写道,接受招安的海贼“其船内有纸甲一百一十副枪刀弓弩旗鼓等军器共一千五百六十八件”。
铅弹不合枪口的毛病,也不是明国独有嘛
1631年,古斯塔夫二世亲自检验订购来的8000副铁甲,只有197副是合格的
所以说,不论中欧,都很腐败。
谁希望中国完蛋?
除了美国,当然就是类似于丰县官员这样的中国人
如果中国烂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再过几辈子也不会为人所知,而且还习以为常,甚至自动给他们洗白
所以中国人民的对手有国界可分的一部分敌人,还有一部分是自己人
中国能否强盛,很大程度上要看会不会识别出这样的内部渣滓,还有如何处理这些渣滓
所以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故意的利用国籍来个神神兔兔对立,来个把水搅混
年轻人请不要上当
美国完了就是完了,中国做的不好的地方该骂一样骂
要记住敌人要用阶级分类,而不是国籍分类
故意把阶级问题转换成国家问题的,不是蠢就是坏
因为大家评论的都是一群骗子,演员侠……
大家心里希望真正的高手能出来被大家评论,只是,大家都没想过,一群喷子,键盘侠的评论,对高手而言,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有高手的话……出场费,还是要的,至少不会一喷就跳出来,那是演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