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曾巩? 第1页

  

user avatar   yan-ru-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

……更新中……

诸君说得很好,略作补充。


甲、

诸人之别

千古文章,往往以奇胜。以诗譬喻之,李白是雄奇,李贺是奇诡。

唐宋八大家,南丰先生曾子固,唯得一“正“字。

韩愈是气魄奇,韩潮,韩愈的文章如八月十五的钱塘潮。《师说》,《马说》,《原道》、《进学解》都是一浪高过一浪,劲力横绝。古文运动首领,百代文宗。

柳宗元是境界奇,《永州八记》也好,《登柳城楼》也好,能在穷窘之地,得心之奇。韩愈是潮的话,柳宗元就是幽谷山泉。

欧阳修是刻意奇。欧阳的文章后人看起来不能算奇,譬如《醉翁亭记》一派天然。《秋声赋》如见肃杀之气。可考诸当时的情境,欧阳修实在是在太学体和西昆体的大背景之下突围而出。范仲淹天分高绝,奈何无意为文辞。天下有欧阳永叔,文风蔚然成观。

苏洵是气势奇。《六国论》一篇,如见战国策士。能作断语,又深切利害。纯以气势而论,大苏小苏不如老苏远矣。

王安石是议论奇。《明妃曲》:当时枉杀毛延寿。眼界奇高而一针见血。《读孟尝君传》首尾不足百字,将一千年的浮名拆了干净。

苏辙,偶然奇。大苏觉着乃弟文章要胜过他。小苏的文章略似曾南丰,走得也是中正一路。然毕竟受老苏大苏影响,胸中仍有一点奇气。《快哉亭记》就是地地道道的以正合以奇胜。

苏轼,天分奇。苏海,《前赤壁赋》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仿佛庄子的转世身。十二岁读庄子,以为己出。大苏的奇完全是天授。天时讲,生在北宋,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地利讲,蜀中得山川之险,是人间仙境。人和讲,有老师欧阳修开出新路,不必守在文章典故里。

曾巩,没有韩愈的负担,没有柳宗元的苦闷,是欧阳修的弟子,是王安石的基友。三苏成名晚,都是后辈。历史似乎没有曾巩这人的余地,他在或不在,日月流转,其他六位仍然是光彩夺目。甚至说曾巩本人好像也这么觉得,于是天下纷纷学奇,唯南丰一人守正。

——————————————————————以上4.17更新————————


诸体之辩

无论什么时代,古人还是今人,中国还是西方,传统还是现代,读者始终都要面对一个问题——作者与作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至少在先秦,作者是次要的。诗三百的作者大多数是无名氏,孔子自己就承认:志在删述。诸子百家是诸子及门人弟子乃至再传再三整理的合集。《论语》是弟子们的追忆。《庄子》只有内七篇确认是庄子本人手笔。《老子》一书更被推断为汉代的成书。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作家作品大概是屈原和《离骚》,可屈原本人想必不觉得自己是诗人,更不用说文学家和作家。唯一的关系就是《离骚》是屈原个人的抒情,并以介乎诗与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这一时期无所谓文体,一切都是蛮荒状态。文字在此时只是表意的工具。于是大家纷纷寻找最佳的表述方式。

先是《论语》。每一个弟子都只记得独属他那份关于孔子的记忆,至于孔子到底是怎样的人,颜渊和子路有不同的看法,那好,索性不作定论,就弄成语录体好了。老师说过什么话,我记得是这样子。没人能证明没说。那就存录下来。啊呀。大家伙都满意了

再说《庄子》。庄子一个人想啊想,想到半醒半梦,自己变成了蝴蝶,脱离了肉体,于是恍恍惚惚,第一篇是逍遥游。逍遥了,天地万物变了样子,好像都各有姿态,于是齐物论。齐物论了,就要想天地一样长久,于是养生主。养生主了,回过来看世间,尤其是人间的事,于是人间世。人间世了,怎样处理看待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呢,就要德充符。德充符的这一个过程的终点就是大宗师。到了大宗师的境界,算是人的止境。到了此境界,多半要对待人世最高权力的代言者——帝王,于是最后一篇应帝王。这七篇各自独立又圆融一体,庄子以神游的姿态遨游天地之间。自然变幻万方,而又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后世弟子补充的,只能算是后三篇的现在进行时版。思路是庄子的,细节却越来越多了些人间气味。

假设《老子》真成书于汉代,而孔子又曾师事老子。那么怎么表现其犹龙乎的老子呢?只能把和黄帝一起并列的老子拉下神坛来,还原一个有正式主张的诸子。以老子的境界,必然要在孔子、庄子之上。孔子是在众人的记忆和想象里,庄子独立出一个完全的精神世界,那么在这两位之上的老子必然两者兼具。孔子是言语,是生活,是世俗,庄子是反言语,反生活,反世俗的精神,老子就该既有人情(人间世界)的一面,又有无人情(无数等同人间世界之外的天地)的一面,这两面相结合,老子的内核就是两者之间的存在与关联——此关联且名之为道。内核确定了,再确定表现形式。在想象上不可能超过庄子,在世情上不可能超过孔子。那就找中间态。孔子是人,庄子非人,老子就非人也非非人,不描述具体的细节情境,只描述存在的那个理路。并且孔子庄子都是将文字做到了极致,老子就干脆连文字也扔掉,于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于是九九八十一章道德经出土了。

先秦之前,文字若还有神性,还关乎祭祀,还具备概述天地至理的功用。在秦以后,封建破产了,贵族破产了。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文字的功用又消减了一层。汉武帝独尊儒术,又消减一层。三国以下,文字几乎独属于个人了。最多还有点注释经典的效用。这里一点一点崩解的是文字拥有者的绝对权力。到了唐宋,文字又成了工具,只是这种工具再没有了神性,而是更偏向于世俗,偏向于文字的接收对象,偏向于娱乐。

文章还能治世道人心吗?韩愈大声疾呼,可以而且必须!他知道治不了,但他还信。到了宋朝,连信都不信了,但仍要做样子。于是争奇斗巧,花样百出,几乎一人一个风格。要论文章的漂亮,宋代绝对是第一。就连修史,都要强调文章的漂亮。为了文章的漂亮出彩,不惜将各种段子放进去。

越空虚就越繁杂,大节上注定无谓,细节就下百分百的功夫。每一样文体的形式就有了种种的定式。记有记的规矩,序有书的规矩,书有书的规矩,传有传的规矩。守这些规矩,不能保证出彩,但绝对不会失礼。厉害的人能够做到各守规矩,内容上有劝诫有勉励与种种情绪,却又周到舒服。

在宋朝,只有一个人做到这样。曾巩曾子固。

————————————————————————————以上4.20更新————

——体势范例——

(文章的体,文章的势。暂略)


——其人其心——

(曾巩和曾家兄弟,曾巩和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陈师道。暂略。)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jin-gu-2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唐宋八大家之一,写文章自然是极好的,我辈不敢妄自置喙。

想起一个段子,北宋有个怪人(才高而性怪,想想辜鸿铭、谢耳朵,差不多就那样子)彭渊材,说生平有五大恨事,什么鲥鱼味美却多刺,金橘好吃却太酸,海棠好看却不香之类龟毛至极的(嗯,很谢耳朵),第五恨是“恨曾子固不能诗”。

三种可能,一是老彭评判标准太奇葩,他说的“不能诗”其实在别人看来是“能诗”的。二是老彭太迷曾巩了,对他的要求太高,非要求他的诗和他的文一样好才完美,其实人家写诗已经很好了,只是文章写得更好。三是,曾巩写诗真的不咋地,当然,是跟同时代的诗人们比,肯定还是能碾杀现代人的。




  

相关话题

  中国哪个城市最适宜居住? 
  为何中国式的葬礼给人一种「俗」的感觉,而西式葬礼则给人一种「雅」的感觉? 
  如何评价李宗仁? 
  如何看待“港独”分子在台湾“播独”时遇袭 被喊“汉奸卖国”? 
  上完大学历史后,你如何评价曾国潘和太平天国? 
  如果中国14亿人都达到美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世界将发生什么变化? 
  都说十年巨变,你觉得 2020 年与 2010 年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如何评价陈平和他的眉山论剑? 
  清朝是中国吗?怎么界定中国 
  为什么中国船只进入印度洋不从印尼穿过去而要走马六甲海峡? 

前一个讨论
点评下面的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 WeGame 在国内竞争不过 Steam ?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