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2米高的巨型稻在重庆试种成功?会给中国粮食行业带来多大的贡献?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 第1页

     

user avatar   hei-an-zhong-de-guang-mi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我是个过年才会回农村的农村人,不过我也知道玉米施的肥好像叫“矮大棒”,太高反而产量低。


user avatar   Ray_Kim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赞答案狗P不通。这个事情还真不能说媒体乱吹,重点还真就是在上。

因为高、稻田可以蓄水超过半米甚至更多,更有利于搞渔稻综合体

渔稻综合体=少用化肥农药

天天聊粮食安全,耕地红线,亩产2000斤blablabla

知不知道咱们国家的化肥农药事实上是高度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化工中间体的?

极端情况下,你被封锁了,有地、有种、没石油、没有化工中间体,化肥农药跟不上,一样是大面积歉收甚至绝收,一样要饿死人的!

因为相当一部分商业化粮食品种,为了极端优化产量或者其他形状,事实上是非常娇气的,正常生长就需要高度依赖化肥农药,这不是说你不施肥无非产量小点,而是该施肥你没施肥直接死给你看的那种。

你不信?

经互会体系解体以后的朝鲜的十年苦难行军就是现成的例子!

现在有了渔稻综合体的技术,起码南方不缺水的地方可以在几乎没有化肥农药的情况下保障基本的产量,说是粮食安全的另一块压舱石都不为过!

袁爷爷的团队,一直以来的目标非常清晰,就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粮食安全

搞不清楚禾下乘凉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就是个无烟煤发火箭的水平。

袁爷爷的浪漫可不是你们理解的那种虚伪的田园风光下的无病呻吟,

而是天下寒士无饥寒的情怀!


user avatar   yiqing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媒体吃粑粑吧。

科学家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培育矮化品种,为的就是实现增产增收。

举个例子,单位面积的土地里面光的能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能够生成的生物质量是有限的。换句话说,杆子长太高,稻子就收的少。而且杆子都是需要矿质元素氮磷钾的,杆子越多,对土壤肥力损耗也就越大。

其次,有没有听说过倒伏,杆子长得高,来一场大风给吹倒了,扶都扶不起来,那么水稻就会减产甚至绝收。

另外,有没有听说过绿色革命,其中两个很重要的科技进步,一个是水稻矮化,一个是小麦矮化。在绿色革命以前,水稻本来就是2米多高的,基于以上我说的几点原因,科学家才费尽心力培育矮化品种。

至于袁爷爷说得水稻下乘凉的说法只是一种浪漫化表达而已。现实中这样的水稻单棵产量高,但是亩产肯定是更低的。

那么袁爷爷为什么要推广巨型稻呢,我并不了解这个品种的特质。但是可以达到猜测一下,这是一种可以适应特殊环境,比如海水,盐碱地之类的。可以在原来不能种植水稻的地方种植,这个才是最大的价值。(后续又搜了一下相关新闻,据说是可以在一米多深的水里面种植,相当于还是我说的可以适应特殊环境,变相让耕地变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粮食保障。想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变成稻花荡,也是蛮感人的)

媒体只把眼睛放在巨大上,跟买椟还珠有啥区别。


user avatar   sun-ti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什么样子的水稻最高产,这是有标准答案的——水稻理想株型

遗传所李家洋院士靠着在理想株型上的进展,这几年拿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陈嘉庚科学奖生命科学奖……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杂交小麦巨佬李振声院士评价这一成果是:继“绿色革命”和杂交水稻后的第三次重大突破,标志着“绿色革命”的新起点。

水稻株型的变化史基本就是水稻驯化史。最开始是野生稻,植株散生,分枝(分蘖)角度很大导致占地很大,单产很低。栽培稻驯化成功的驯化的关键之一,就是大大减小了分枝的角度,植株紧凑,可以密植。而到上世纪中期,得益于化肥,栽培稻的个头(可以到一人多高)和产量大大提到,但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倒伏。一旦倒伏,会大大减产。这时候就引来了sd1基因主导的矮化育种,育成了矮杆、半矮秆水稻,降低了株高。这看似不起眼的改变,能提高20%-30%的单产,因此被誉为绿色革命。

但是半矮秆育种已经很难进一步提高单产,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理想株型的概念:理想株型在群体上不仅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 使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增加,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光合效率。主要特征包括分蘖数适中、没有无效分蘖、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等。

李家洋院士通过分子设计育种,调控IPA1基因的表达,已经育成了具有理想株型的品种如“嘉优中科”系列。在大田种植中,不增加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实现了亩产增产200公斤以上。示范田亩产1052公斤,普通农户种植收获八九百公斤的很常见。

上半年有幸采访了李家洋院士,深深感到在引入现在生物技术后,农业科学的进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大众的一般印象。李家洋团队甚至已经着手从野生稻开始重头驯化水稻,希望能从中诞生一种生物量大、光合作用效率高、抗逆性强,尤其是可以多年生的栽培稻。如果这一计划成功,那未来水稻收割之后保养维护一下,第二年又能重新收获,完全摆脱种植者耕作、育苗、插秧等劳作的辛苦,这才是真正的稻作革命。

推荐阅读:陈明江, 刘贵富, 余泓, 等. 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基础与品种设计. 科学通报, 2018, 63: 1276–1289


user avatar   ming-jing-mo-xi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晚我在央视东方时空和24小时节目里各看到了一次这个新闻的报道。

按新闻的说法,这是袁隆平团队的项目,在重庆大足搞的试验田,主理人身高1.78米,作为对比之下旁边的稻子明显有两米一两米二左右。据报道说,这种稻子抗倒伏抗盐碱的。没提口感。

百度主理人的名字陈杨朴,获取更多信息。


user avatar   tie-jiang-chu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巨型南瓜大家很熟悉吧,最大的1000多斤左右,我国四川有农场种过,收获时最小的一个也有200多斤,农场人员炖了南瓜汤尝了尝,不怎么好,结果全拿去喂猪了

不是要否定科学家的成果,如果不介绍巨型水稻的产量、环境适应能力、生长周期、营养成分含量等特性,仅仅一个巨型水稻出来了,可能有重大意义,也可能没有任何意义

巨型南瓜居然长到500斤,最后只能拿去喂猪

discovery.163.com/09/10


user avatar   tsol-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少宣传这些没用的炒冷饭东西,一步一个脚印。


user avatar   guang-ling-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属于旧新闻了,丰超8号(巨型稻)16年以来就在在湖南、广东和海南都试种过。

你网上随便搜一下就能找到之前的报道。

每几年就要报一次。

农家背景出生不干农业的对此持谨慎态度。疑问很多,都没解释。

1.植株高就不能忽视抗倒伏性能,不然来场大风大雨农民一年白干了。

2.朴素的经验告诉我,植株要长这么高,对土地肥力的要求就不会低,别种个一两个年,肥力被就抽干了,那还玩个屁。

3.需水量怎么样,长这么高叶子这么大蒸发量不会小吧?需水量大的话,也就靠大河边上近的地敢种一下,别的地方种这个需水量一大来场旱灾怕是完蛋。以前都种地的时候,抽穗灌浆期大家都要水还经常发生为抢水邻村械斗。现在种水稻不赚钱也没人为这事犯法,但需水量很重要。

4.还有和传统的稻鱼共养的优势对比在哪里。之前也可以种稻养鱼,虽然稻花鱼口感是真的一言难尽....

我简单一想就4个问题了,实际在搞农业生产的怕是问题更是一箩筐。

我觉得还是让子弹飞一会更好。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觉得巨型稻可为未来的杂交超级稻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

袁老曾经说过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袁老的笑语,其实背后有一定的生物学考量。

植物如何长大?或者,植物吃什么?这是以前知乎的一个问题。

其实,植物的营养主要是:太阳光。

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为生物能(ATP),最后以有机物的方式固定下来。

这一点相信大家在中学生物都学过。

因此,对于植物来说,光合作用意义巨大。但是,很遗憾,光合作用能量是有限的,比如我曾经做过一个视频,就是人能否用光合作用?答案是,没什么卵用。

那么,如何提高光合作用呢?

办法就是,尽可能的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也就是增加表面积,毕竟我们无法改变地球的自转来调整光合作用时间。

如何增加呢?答案就是:增加它的叶子数量和叶面积

而理论上:株高足够高的情况下,叶子也会相应的增加,那么就会带来更多的光合作用面积,最终光合作用的产物也会相应增加。

在水稻中,株高增加,产量也会增加

像禾本科这种单叶互生,努力的实现更多节和更多的叶,效果会更好。

而禾本科里就有很高的株高植物,比如:玉米

其实,株高不仅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还可以增加其他成分吸收,比如对株高的研究发现,株高越高,吸氮量越高。

所以,将来要想实现更高规模的超级稻产品,株高是一个方向。

而巨型稻本身提供了一种可能,那么未来就是改造了。

此外,这种方式,也是复合农业的一部分,也就是在同一块地上,按照生态经济学,培养多种农牧副渔的结合,这样可以实现多物种的共栖,物质多级循环利用。

如此株高,稻田养鱼也是不错的选择


民以食为天。

粮食问题是关乎一个国家人民基本生存的需求,农业领域的发展,是全人类的福祉。


[1]陈琛,王熠,羊彬,朱正康,曹文雅,罗刚,周娟,王祥菊,于小凤,袁秋梅,仲军,姚友礼,黄建晔,王余龙,董桂春.株高对遗传群体水稻株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2):4450-4459.


user avatar   yu-xiao-long-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终结这个外行提问外行答的问题吧。要是相信媒体的话,那么每分钟都有改变世界的超级成就诞生。2米多高的水稻,我相信袁老绝对摸过,还摸过很多。

检索一下这些词:毫秕,渔稻,芦苇稻。然后你会发现过去一直都有都有类似巨型稻成功的报道,媒体不停地炒剩饭。

而实际上古人就可实现“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说的这五个字本身就是个充满感情的浪漫的表达而已,不必太当真,也不用太深究。

让各位看官动手检索是我想多了,我随便贴出来两个吧

明朝皇帝吃的贡米水稻

2012年就试验但是商业化不成功的鱼塘里的芦苇稻

澄清一下,并非否认高杆品种水稻的价值,国家种子库里就有高杆水稻品种。并且作为科研来讲也是可以尝试的方向。只是不喜欢媒体这种片面宣传的方式,而且很多人好像并不知道能够禾下乘凉的高杆水稻品种其实是从来就有的,只是因为商业化面临的效率问题,被全球的水稻种植业打入冷宫了而已。




     

相关话题

  怎么看待台积电计划为 7 纳米技术建造 6 家工厂? 
  十一月份成熟的草莓是转基因的吗? 
  荷兰是如何做到西红柿每平米产量达到 70 公斤的? 
  如何看待最新的「节约粮食」倡议? 
  如果看待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SpaceX能否在2024年之前成功将人类送上月球? 
  一个人带着现代的所有农业知识穿越到古代,可以把农业推到什么地步? 
  袁隆平杂交水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多少? 
  如何看待北京理工大学某硕士生被指几乎一字不差地抄袭论文? 
  为什么很多屠宰场不对动物进行安乐死呢? 

前一个讨论
相较于市场经济,苏联先进理论指导的计划经济为什么没有明显的生产力优势?
下一个讨论
为何马超最后去蜀国会郁郁寡欢?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