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有三个结论,都是我混迹于互联网观察多年后尤其是在如今互联网环境下有所感知的:
1.互联网并不是让人们在网上讨论政治时变得更有攻击性的原因,而是将原本就更有攻击性的人的行为放大了。
2.网暴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刻意的策略,网络“喷子”现实生活中同样有攻击性。
3.消除网络仇恨无法通过教育来实现,而是需要减少那些仇恨者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这篇回答,我尽量将这三个论点与当前中国互联网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与对照进行分析,并尽量补充一下我的部分观点。
我曾经在另外一篇回答中详细写了“废话梗”出现的语言发展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动因,在其中,互联网的匿名性(此处匿名并非指平台和国家层面实名制无效,而是用户对用户之间的匿名性)导致不同人群交流的无效性,促进了问题的放大,最后结果就是人群对立与人群极化。当然这其中,还有更多其他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现实中问题的基础存在,直接原因则是网络的放大功能。
而这篇文章中推导过程中的这些小结论,恰好和该研究中前两个论点基本符合。
今天我再展开说一说这个事。
这几年国内互联网环境整体在恶化。这个恶化并非是指喷人者的语言艺术越来越高,毕竟早在七八年以前,我就在几个贴吧里感受到了至今都没有哪个新群体能超越的骂人艺术,甚至可以这样说,现在人们在网上喷人的话甚至都是前人玩剩下的。但是,这个恶化的结果影响非常之大,最大影响就是人群的极化和对立。
网络和现实并非对立的关系,网络是现实的延伸——这是讨论一切网络现象的必要前提。
在该篇报道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曾经人们普遍认为,在屏幕后面匿名的感觉让一些用户变成了“键盘侠”,使他们对其他讨论伙伴几乎没有同情心。其实这种现象时存在的,文中也没有否定,因为网络很容易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展现成数据堆砌的符号,绝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展现在屏幕上的只是一个id和简短发言的符号。这的确会导致在交流时出现失去对对方同作为人的同理心。
互联网上的争议,大多来自于观点的不同。而观点的不同由许多因素决定,笼统点讲,是现实。展开了说,是基于现实的个人经历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身份立场的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所导致的。
在现实生活的差异中,人和人的差距比大象和蚂蚁的差距都要大,而人,由于接受信息量有限以及对信息的接受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因此,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自己个人所处的环境,哪怕是在现实中的小圈子中,人和人都无法彻底相互理解。
而互联网的作用是将这些个人经历生活环境身份立场认知水平等一系列因素都不同的人放在了一起。
在这篇研究的原文中,说了“网暴的策略”:
在线讨论发生在大型公共网络上,同一个人在网上“喷人”,比他在现实生活中攻击别人更容易被看到。
策略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我来试着从行为学上解释一下是什么样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所容纳的社会关系有限,圈子狭小,这导致了两个结果。
一是如果不进行非常刻意的筛选,身边人群大多基于职场、校园、邻居这类社会关系而构建。而这些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是束缚,真实想法大多不能直接表达。
二是即使筛选出共同话题者,也难以在以上的社会关系束缚下难以自由发言,而且,这样的小团体依旧无法给予抱团者在现实中足够的安全感。
但网络不同,网络拥有更大的人群基数,哪怕是再偏门的声音,都能汇聚成洪流。
因此在网络世界中,言论观点的抱团能给予抱团者数百数千倍于现实抱团的出于“有人是和我一样的”之类想法得到安全感。
在有一点上,现实比网络更隐蔽:话语的表达。
所以,拥有不同声音的人群在网络世界中也显得明晃晃,在拥有共同的敌人或者说是假想敌之后,抱团形成的群体内部会更加一致团结,在攻击异己言论中,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无论互联网还是现实,人群言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从来不会因为某一类声音过于浩大而彻底让其他声音消失。最多是使其他声音转移向更零碎的圈子并形成散落,直至某一天生长浩大,发起反攻。而且,在同一话题焦点的循环周期中,每一次类似的反攻中,声音都会比以往更极端。
因此,在互相对异己者的攻击中,否定带来否定,极端导致极端。
人群发生极化,哪怕其中很多人都是被裹挟着发生此现象。在互联网中,又由于人的符号化,更易被极其抽象而简单的身份所裹挟进舆论场。有句话是这么调侃的:你不打拳,拳也会打你。(尽管只是调侃,却有着很现实的依据)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现实生活普遍存在不满情绪时,常需要一个发泄口。很不幸的是,现实和互联网相比,互联网更适合承担此功能。
由此,裂痕被拉大。
但有一个问题,如果将这比作一场大火的话,是谁点燃了最初的火种?
那些在线上政治讨论中倾向于怀有敌意的人,在面对面的政治讨论中也表现出同样的敌意。这些人的性格使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地位,并激发他们在线上和线下的支配性和攻击性行为,以避免失去讨论。
以上是研究中的案例。
在新闻的传播中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无论是纸媒时代还是互联网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抓眼球一直都是新闻写作的重点,也因此,越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就越受到新闻创作者和新闻传播者们的青睐。
而在近几年一切加重人群分化极化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往往是由本身极端的人所引起,又由本身极端的人进行传播。最后导致了更大范围的人群的分化和极化。
引火者仍是现实中的人,本身就具备着敌意的思想,现实生活对一定程度是他们的束缚,尽管也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自我或外界引导而表现出来,但网络,只是他们更为放肆的施展本领的场地。
在以上前提成立的条件下,研究中所提到的解决办法是可行的,即需要减少那些仇恨者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性格在形成以后难以改变,而拥有更大的声量的话,来来回回,形成一种极端的声势。
让人家不说话不现实,但切断此类话语的传播途径则行之有效。
几日前我刚批评完算法的滥用,并非是出于对算法的厌恶。算法向来是把双刃剑,通过算法减少此类信息的传播,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