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100天后被吃掉的猪”事件? 第2页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纳尼?

养猪不是为了吃的么?

吃个自己养的猪有什么问题?

鄙人不才,吃过自己养的鸡鸭鱼兔子,如此说来,我这是罪大恶极那一类人吧?


user avatar   hu-bo-95-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都为猪鸣不平~。

你们有没有想过,其实你们自己才是那头猪~ =。=


user avatar   liu-yu-tao-83-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事情海了去了。

养殖场里有大量的n天后就会被吃掉的猪羊牛鸡鱼等等动物。

咋没看见圣母们去冲?


user avatar   yang-shao-68-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日媒体报道,这个频道实际上是由一家视频制作教育公司出资赞助拍摄的,而这名博主就是上过该公司关于视频制作课的学生S先生。

S先生表示他拍摄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珍惜食物,不要浪费食物和动物的生命。

他说:“在日本,平均每年被浪费的食物量多达3000万吨。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浪费了如此多的食物和动物生命的情况下,我希望他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个问题。”









说的简单点就是,敬畏生命,敬畏食物,死亡很严肃,那些为了我们死去的生命,应该被满怀感激的吃下去而不是过了赏味期就扔进垃圾桶。

其实在早几年,日本就出现了类似的教育方式——以教育的名义,让小学生把一头猪或小动物从小养到大然后把它吃掉。

类似的“生命课程”就一直是日本不少学校的必教科目之一。

日本有一位小学老师就曾带领全班同学养小猪,等小猪长大后就送进屠宰场。然后要求学生们吃下猪肉,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尊重生命。

包括前阵子日本爆火的一百天自杀鳄鱼漫画,也是一样的主题:

2019年12月12日,日本漫画家菊池佑纪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传一组漫画,记录了一只鳄鱼平凡的100天生命倒计时。在接下来的这一百天里,展现的是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生活日常。在过马路的时候救起险些被大车撞的小黄鸡,看到易拉罐会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在思索很久过后礼貌地给公交车上的老人让座,还会时不时地对被抱在爸爸身上的小孩子做搞笑的鬼脸。就是这样普通而又无聊的日常构成了鳄鱼的100天。








3月20日大结局出炉,朋友相聚赏樱,鳄鱼迟迟未到,好友老鼠决定骑车去接,路上见到樱花纷飞。此时小黄鸟正要穿越马路,鳄鱼原本就在身后,但是小鸟过完马路后,回头只见到一部收到樱花照片的手机,绿色身影消失,路上两旁则是漫天纷飞的樱花,暗示生命的消逝,让无数网友泪崩。由于大结局没有明显交代鳄鱼如何死去,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根据读者推测,鳄鱼为了救小黄鸟,发生车祸去世了。开放式结局留下无限想像空间,网友更放大看樱花雨马路,发现红绿灯下的小鸟,作品掀起热烈回响,日网热搜“鳄鱼更新”、“鳄鱼之死”、“鳄鱼君”、“鳄鱼先生”全都登上热搜榜。




作者希望能引发大家对世事的省思

这组漫画点击率累计已超1000万。3月20日鳄鱼生命结束当天,社交平台上带话题讨论超过2亿次,高居热度排行榜全世界第一位。

这在我看来,我觉得忧伤又美好。

个人是觉得这可能和日本的一期一会文化有关。

一期一会,日语是いちごいちえ,是由日本茶道发展而来的词语。在茶道里,指表演茶道的人会在心里怀着“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心情来诚心礼遇面前每一位来品茶的客人。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

这种对失去的尊重和对拥有的敬畏,是日本文化中曾经强调,又正在流失的。

方法肯定是有争议,有很多网友觉得太残忍,太血腥。

但争议才是他们宣传的目的。

我个人是觉得宠物和食物还是要分开。

利用人们对宠物猪的喜爱去换取最后戛然而止时的痛苦与教育。

或许有用,但会带来更大的阴影和伤害。

鳄鱼漫画的做法应该更值得提倡。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表明态度:我不反对这种教育形式,但反对用视频来展现的方式。

亲手养育动物再宰杀对于动物饲养者来说是家常便饭,日本也有这种教育。例如动画银之匙里主角八轩勇吾是农业学校的学生,他所学习的一门课程就是要亲自养猪,而这头猪在最后一定是会被宰杀掉的。

我在看银之匙的时候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但在看这些视频时就觉得很难接受,因为这种事一旦用视频拍出来,性质就不一样了。动画片是对虚拟事件的客观记录,但网站视频是有表演性质的,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人在镜头之前就会不由自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视频会拿给别人看,因而镜头等同于他人的监视。上传视频属于自己拍自己再让别人观看,表演性质很强,无论拍摄者再如何提升拍摄技法和自身素养,除非被拍摄者不知情,否则都不能成为客观记录。

因此,在观看记录生活和感情的网络视频时经常会产生一种“虚假”的观感。例如母亲拍摄自己和儿子的温馨时刻,即使情景是真实的,感情是真挚的,但因为发表视频有强烈的目的性,即让别人知晓自己很爱儿子、儿子很爱自己,其中流露出的表演成分和目的性就无法让人完全投入,而会产生出戏感。

拿我自己来说,我在看一些重病患者拍摄自己拿药换药以及病情发作的日常时,总会本能地觉得这是在卖惨,拍摄上传这种视频的目的就是想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那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卖惨成分。所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请病假的同事发的病情自拍,除非真的惨到一定程度,否则我只会觉得对方装病的成分多过真病,虽然我知道他是真病,但图里明显带有表演性质。

而用这种形式记录养猪日常和吃掉的过程就令整个事情也变味了。这种教育本身是为了让从业者克服宰杀动物的心理,让普通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人直接来经历这个过程可以发生一种转变,但这种转变无法通过知情状态下的表演来传达,更无法通过表演让观众经历同样的转变,导致整个事情从教育变成了行为艺术。

视频的拍摄都有目的,当观众无法感受到这种记录的目的,或者在其他方面的感知超过对这种目的的感知时,就不免会思考拍摄者为什么要这么做。那这种教育明显就是失败了,视频传达出的信息成了作者是为了杀猪而杀猪,之前的养育过程只是为宰杀做铺垫的前置表演,因而也不免会遭受对其行为艺术表现的批评指责。

也有人提到华农兄弟的视频里也有宰杀养育动物的情节,但并不让人反感。这很好理解,因为华农兄弟的视频没有那么强烈的目的性,和动物的互动以及抓动物来宰杀只是其视频中一个普通的部分,没有刻意渲染表现以及让观众感受这种行为。如果华农把视频内容改为只剩养育动物和宰杀动物的环节,也免不了会强化其行为艺术的成分。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也。

一般意义上这种感情确实很虚伪,但这种虚伪的仁慈恰恰是来自先天的美德,宰杀并食用动物是为了生存,这正是我们作为生物需要克服的心理。但这种宰杀不是为了表演,也不是为了寻求满足感,而这就是视频展示所容易表露出的倾向。

用朋友 @许多的小兵器 的话来形容这件事真是太贴切不过了。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怎么不去喷华农兄弟,他的粉丝还帮他给猪起好名字叫红烧肉。都是从一开始就宣判了死刑,并且在长期视频中出现建立了感情。


user avatar   benrenyangji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似乎是日本【杀熟教育】的体现

“你不对别人残忍,世界就对你残忍”

最近这张图在网上很火,争议很大

讲的是某个日本博主养猪99天,然后在第100天把猪给吃了

如果是普通的养家畜也就算了,但是在这九十九天里,这个博主给猪过生日,给它穿衣服,对它抚摸,逗它乐,跟它玩耍,完全是一副当成宠物来对待的样子

其实日本小学也有让小学生养鸡,从鸡蛋开始孵化成小鸡,学习怎么精心照料小鸡,一直养到成鸡,感情都养出来了,突然要求他们把鸡杀掉煮了的教育。这种【杀熟教育】是日本从小就有的


根据一些讨论的说法,这种【杀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孩子从小就知道养肉鸡是为了肉食,因为很多城市孩子不懂,如果城市孩子没有切身体会肉是养大动物然后杀掉才会有,可能就他们不真心的去爱惜那些肉,感受到餐桌上的肉多么来之不易


user avatar   nai-bao-de-da-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看了新闻觉得舒服吗?

不舒服就对了。

无论情感还是食欲,都是人的本能需求。

日本人劝人珍惜食物的方式,本质上是让你对某物产生情感,然后再摧毁它,并做成食物放在你面前。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食物需求在最底一层,情感需求在中间。

二者在人们心中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尤其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

当你一直养的猪,被人强迫作为宠物不准杀,或者让你必须对它安乐死时,你会认为这人有病。

但哪怕你只是喜欢一张看起来没什么金钱价值的老照片,突然被人撕掉,你也会暴跳如雷。

本质上来说,动物的情感能力起源很早,大约在3亿多年前,类哺乳动物的大脑出现边缘系统时,就有了情感能力。

当2亿多年前,哺乳动物正式诞生以后,我们通过亲代哺乳抚养建立了更加亲密的情感纽带。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那些子代没能得到很好照顾的物种逐渐灭绝了。剩下的都是后代拥有可爱脸蛋,能够刺激亲代分泌催产素的。

催产素存在于任何人类个体中,只不过在女性生产后会更多的分泌。

这种特征,让我们能更好的照顾后代,但同时我们也能对任何类似的可爱特征产生爱的感觉。

除了可爱特征外,当你对子代持续照顾时,也会产生催产素。

也就是养成带来的爱的感觉。

对于一只幼年的猪,必然引起一些群体对它相对可爱的形象产生爱。也会在经过100天的关注过程中,产生养成式的爱。

当这种爱被摧毁的时候,你大脑内神经递质受到抑制,你会感到抑郁、难受、愤怒,出现类似于戒断反应的生理状态。

当你产生爱的对象成为食物盛到你面前之后,你会产生恶心感,出现生理排斥。

人类是社群动物,情感能力远远超出一般的哺乳动物。当我们祖先还是类人猿的时候,就通过优秀的共情能力团结族群,得以繁衍生息。

当一只产生情感的猪被杀,难免产生共情。

共情,除了用到边缘系统,还有新皮层的参与。例如,额下回(IFG)、脑岛、前扣带回(ACC)、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

而在共情反应中,最重要的就是催产素。

在良好的亲子环境中,儿童都会有较好的催产素水平。当儿童有过低催产素水平时,可能会产生自闭。

就日本人这个所谓教育过程,是违背人的情感和共情的。

它真的能让人珍惜食物吗?

首先,从成人的角度来说,价值观都已经成型,看了视频除了恶心外还是恶心。

当然,本身每天看视频,就各种幻想怎么宰杀的也不会,这很正常,不见得所有人都会觉得猪可爱,或者产生养成感。

同时,也不排除特殊人群,能产生快感的。

重点还是看具体的成长和经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人与狗还大。

其次,三观未定的孩子看了视频后,真的理解的是珍惜食物?

你无情摧毁孩子的情感和共情对象,那么孩子会不会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例如:

1、为了吃,可以毁掉他人喜欢的东西。

2、任何你爱的东西,都是可以被吃的。

3、通过摧毁他人喜欢的东西,可以起到教育效果。

4、不能爱任何东西,都会被吃掉。

……

的确,你可以事后告诉孩子,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但教育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

对于这样的视频,挑战的就是人的情感本能。

你总不能给孩子死亡教育,就在他面前把陪他一起长大的狗给杀了吧?

教育不是制造童年阴影。

任何行为都是过犹不及。

你得想想,你的行为究竟会带来什么结果。

通常来说,让绝大部分成年人都生理不适的教育,往往不会是什么好的教育。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在日本养猪不需要动物防疫合格证。




           

相关话题

  6 月 10 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商务部长雷蒙多通话,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果男生没有实力,敢娶漂亮的女生做老婆吗?守得住吗? 
  幼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人没有幼虫期? 
  因「布查事件」,欧盟追加制裁,含煤炭禁运。英美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含普京核心圈子 ,将带来哪些影响? 
  为何当今舆论偏向于谴责医生,中国医生真有那么不堪?你怎么看待医患纠纷? 
  动物骨骼标本是怎么制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 2.5 万亿元,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透露了哪些信号? 
  是不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少,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越淡薄,孩子长大了父母想弥补也弥补不回来? 
  「顶热搜、发弹幕、淘同款」成为年轻人看奥运的三部曲,为什么说这一届奥运会是属于年轻人的? 
  「抢甘蔗事件」老人发声,称「太野蛮了,不原谅他们的行为」,该如何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前一个讨论
中国可以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这样伟大的人吗?
下一个讨论
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里孩子的幸福感会爆棚?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