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2021 款 Redmi G,有何优缺点?其使用体验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xiamengq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

众所周知几年前发布的“小米游戏本”因步子迈得太大导致销量非常惨淡,以至于几年后小米再次大力发展笔记本时都是先做的轻薄本,对游戏本则非常慎重。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20年的老款Redmi G,在经历了第一次做游戏本的失败后,这款最高仅搭载50级显卡的入门游戏本,实际上是担负了小米重返游戏本市场的试水任务

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这款机型最主要的还是在“试方向”,为未来几年内的产品定下一个大方向。

结果就是20年的老款Redmi G超额完成了任务,不仅摸清了“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而且销量还很不错,并且稳住了口碑,为以后的产品打下了基础。


去年我在拆完老款Redmi G后,私下与小米工作人员交流时尝试问了一句“这模具散热改一改应该能上60级别的显卡吧?(20年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3060最高能跑到130W)”

小米:今年没有计划,明年再看。(会心一笑)

今年拿到产品之前,我本人对今年新款Rdemi G的一些预测:

  1. 综合散热表现距“L/H”还有一定差距,但应该比其它一二线大厂强不少;
  2. 整机ID设计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又黑又硬”的设计;
  3. 如果不换代工厂,那么不一定搭载“MUX功能”(独显直连);
  4. 应该还会走性价比路线,“综合性能与价格之比”还会比较高。



意料之外

见到机器后,发现只猜对了一半:

  1. 散热猜对了,综合散热相比“H/L”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比“D/A/A”那些个饭桶游戏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2. 外观设计猜对了,还是“黑又硬”的风格,整机重量也不轻
  3. MUX功能猜错了,这代产品的代工厂不再是广达,同时也今年全线搭载“冷启动MUX”技术,也就是“50/60”显卡全部搭载“冷启动MUX”(隔壁H只有60以上才有MUX);
  4. 价格猜对了一半,“高性价比”倒是猜对了,但是没想到在今年一二线品牌同配置机型被炒到9000+的情况下还能定6999的首发。因为我最初猜的是7499,所以在几天前得知首发6999的时候才会发想法说“首发王炸”。

测试数据(简)

这篇回答只聊大家最关注的一些数据,详细测评我会再单独发一篇文章。



散热表现

室温25℃
  • aida64 FPU,疾速模式,单烤FPU,20分钟

CPU功耗在60W左右波动,温度只有84℃

死活上不去70W,一看核心频率,全核3.6,emmmmm,我似乎摸到了一块小雕?



  • aida64 FPU+furmark,疾速模式,单烤FPU,20分钟

CPU功耗稳定45W,94℃;GPU稳定115W,85℃



键盘面温度如图所示:


屏幕数据


外观外设


机身A壳还是工程塑料相,较于老款只是换了个外观



B面仍旧是大下巴设计,不过取消了“鼻孔摄像头”,修改至正常位置。



C面与老款几乎没有无任何差异,标准键距的键盘+下凹弧形键帽+全尺寸方向键,三排数字键盘以及被设计在了数字键盘右上角的电源键的设计就很奇葩,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D面是大面积进风开孔,为了增大风量所以内侧没有设计防尘网


整机最厚处27mm


内部设计


Redmi G 锐龙版的主板设计相较于老款变化非常大,虽然还是那个粗狂的风格,并且看上去也很像是一个团队做的方案,但是MUX的加入以及主要核心零部件位置的改变,都说明这是一块重新设计的主板,而非简单的“迭代”。



机器内部提供了2个M.2接口,第二个预留的固态接口处也预留了一个散热金属板,比某抠抠搜搜的一线大厂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续航测试


Redmi G 锐龙版的电池容量为80Wh


静谧模式,屏幕150nit,对应系统82%亮度,系统电源模式为“更长的续航”

PCMark 8成绩:5小时39分钟


PCMark 10成绩:8小时15分钟


低性能模式+80W大电池+Zen3超高能效比=游戏本续航比某些轻薄本还强。

裸机2.6kg,算上适配器3.3kg,只要你不嫌重,那么也可以背走移动办公!
(应该没多少人会这么干吧........


简单总结一下Redmi G 锐龙版的综合表现


  • Redmi G 锐龙版的综合散热在今年属于第一梯队的末尾,一二线大厂里比它强的只有“L/H”两家的游戏本。

这是因为“L/H”两家的游戏本在做到高于45W+115W的散热总功耗的同时双核心温度都比Redmi G低一些,所以仍留有一定余力。

并且H家的游戏本键盘面温度也非常低。


  • D家的游戏本属于第二梯队的天花板,而Redmi G 锐龙版的综合散热表现比D家强一些。

这是因为D家的游戏本在不垫起机屁股的状态下只能做到45W+105W,此时CPU顶着100℃温度墙在跑,并且GPU一直撞87℃温度墙而降频。

但是D家的游戏本在把机屁股垫起来后就能做到45W+115W了,CPU也降低至95℃,GPU降低至86℃。你说巧不巧,刚好与Redmi G在平放状态下的散热表现五五开。

不过D家的游戏本采用主板倒装设计,拆机清灰换硅脂难度Max,堪称小白杀手。

高强度使用不到1年硅脂就会失效,中低强度一般2年左右失效。


  • 第三梯队就是剩下的两家“A/A”

一台35W+85W(90℃+78℃),另外一台45W+90W(95℃+79℃)

而且这对卧龙凤雏还都没搭载MUX,所有配置都不支持独显直连

这有多辣眼睛不用多说了吧?




Redmi G 锐龙版的外观做工里里外外都非常“粗狂”,棱角分明的设计风格在配上27mm的厚度与2.6kg的重量,说直白点就是“又s黑d又h硬c”。

如果硬要仔细扣外观的细节质感,那么距离传统一二线大厂还是有一定差距,毕竟有些厂商就是有技术能把工程塑料硬生生给做出“高级感”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Redmi G 锐龙版的散热给足了(前三)高色域144屏幕、16G内存、固态硬盘,啥都没缩水,整机性价比很高,稍微丑一点又咋地了?

首发6999(但是很难抢),诚意上小米是给足了。

并且哪怕是首发结束后的7999正常价,在当前一线大厂同配置被炒到9000+、某些品控全靠玄学的三线品牌同配置都敢卖8500+的市场下,也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但是现在最大的前提条件是“黄牛和矿工不去折腾Redmi G”,

所以我只能说,

万事俱备,只欠黄牛矿工全村吃席


user avatar   354878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bibaPCS-jef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低情商:是的,已经结束了。

高情商:diy的时代暂停了,只不过我们暂时不知道重新开放的期限。


user avatar   mo-yu-JG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下发表什么看法。不过刚刚看到一条新闻,退下来的川普刚刚召集了一场慈善募捐,准备募集50万美金的善款,救助500条中国狗到美国,避免沦为桌上美食的命运。

爱狗人士不知该如何反应呢?

先不说这件事孰对孰错,在我看来,又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有意制造的闹剧,操控舆论而已,甚至想影响立法,时间卡的刚刚好。

熟悉的操作,熟悉的套路。

导盲犬我了解的不多。不过曾经有个立法推动我倒是非常熟悉,那就是取消食盐专营。这个是好是坏也不予评论,只说说当年是如何操作的,每年快到两会的时候,各地盐业部门都会查处一些大案要案,并请专家点评私盐对人体的危害,新闻密集报道,就一个意思,只有食盐专营才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一旦放开,就有不法分子用假冒伪劣的假盐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

彻头彻尾的谎言闹剧罢了。

首先,出场的就是工业盐。专家信誓旦旦地说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3克就能致死。专家说得都很正确,但恰恰是故意混淆视听。因为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但是它没提正常的亚硝酸钠售价在3000-4000元一吨,假盐贩子有200元一吨的工业用盐不卖,反而用赔本的工业盐来冒充,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还有专家提到的工业用氯化钠没有精制,里面也含有亚硝酸钠,就更是笑话了。因为国家所有关于氯化钠(包括食盐)的各种标准中没有一条是关于亚硝酸钠含量限制的,这说明什么?正常的各种氯化钠就不含亚硝酸钠。

还有的就是所谓牲畜盐,专家愤愤不平,给畜牲吃的盐让人吃,简直丧尽天良。但是非常悲哀的是,牲畜盐的各项质量标准除了不含碘之外,都比食用盐高得多。这才真正是人不如畜牲。当时很多查处的案件本来想以危害食品安全罪查处,结果一检测,除了不含碘,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

拿食盐举例,就是某些利益团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故意颠倒黑,谋取私利而已。

一条训练合格的导盲犬能不能指定地点排便,这个不懂,不讨论。

我关心的是几乎所有的有心者都在提什么国外导盲犬有多少,中国有多少?

我随便搜搜美国盲人,结果非常遗憾,在不带任何预设的前提下,我看到的美国盲人没有带导盲犬,没有一个。这里面包括美国盲人协会的所有管理者,以及盲人的精英,IT精英,普通盲人等等,全部使用的都是导盲杖,没有见一个用导盲犬的,这不科学啊!

中国有必要搞导盲犬么,反正国家不这么搞,那么就是民间的爱心人士献爱心了,都是号称免费给盲人提供导盲犬,只是,只是一条导盲犬训练成本很高,要20多万呀!

事实真的如此么?这些人宣称导盲犬要训练两年,还必须一人只能训练一只犬,所以20多万并不贵。粗略算算,除去两年的狗粮,算两万吧,天天训狗,一月工资上万,这活儿我也想干。

导盲犬真有这么高贵,比得上警犬和缉毒犬么?训练成本有警犬缉毒犬高么?如果非要有人说比它们高,那就没有必要在讨论了。

我曾看到自称专业的警犬训练人士算了一笔帐。

昆明犬幼崽 2000一只,训导员工资6000一个月。

警犬头9个月为集中训练,平均一个人带5只幼犬。

幼崽头三个月为断奶期,饲养疫苗人工等8000元。

初期训练6个月,1.8万。

经选拔后专业训练期,3到6个月。这时单人训练,工资6000,狗粮等1500,其它费用500,3个月小计24000。

所以,一只合格的警犬从出生到正式服役费用52000元。如果要求更高十万也有可能。

也有警犬培训人员称各地标准不同,最低也要四万元起。

这个可是有严格标准的,最低四万,顶天十万,那么民间自发的没有监督的训练费用号称20多万,这是在骗谁呢?

毕竟这都是民间自称的费用,那么权威的官方费用有么?还真有。

中国警察网在2007年曾经报道昆明警犬基地实施社会化扶养训练警用幼犬,就是把经过初步喂养三个月左右的幼犬送到附近培训过的农户家进行喂养专业训练,属于初期拓展性训练,四个月后由基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专业训练。

这里面提供了一组数字,基地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2200元,群众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1500元,而且验收合格率从84%提高到92%。

只不过这毕竟是2007年的新闻了,这么多年过去,狗粮人工成本提高了不少。

又查到2020年的相关报道,这种委托饲养训练模式更加系统专业,从幼犬出生一直到专业性训练之前都有群众喂养训练,不过里面只提到了一组数字,该户喂养六条纯种母犬,十六条幼犬,一年纯收入两万元。

如果仅仅算一年就养了十六条幼犬,人工费用才1200元一条。至于狗粮防疫等按照官方标准9个月12000元,也不过13000元。如过导盲犬也交给他们训练3-6个月,专业训练人工一条一个月1000元吧,狗粮1500,我估计着一只合格的导盲犬20000元就搞定了。

那些宣称20多万才能训练出来的人,脸不红么?

嘴上说着都是爱心,让大家捐钱,心里全是生意,都是生意罢了。

至少在盲人无障碍社会福利做得比较好的美国,主流还是导盲杖,他们更多还是在各种无障碍设施,盲人便利,就业补贴等方面努力,导盲犬提都没提。这不是很让国内爱心人士尴尬么?

…………………………………………………………………………

一周前又补充了很多,结果发布的时候啥都没出来,草稿里也没,气得不想再讨论了。今天再接着说吧。

关于导盲犬在网上跳得欢各色人等,有哪一个是真正关心盲人的?

打开各大搜索引擎,输入导盲犬,首页上的相关新闻介绍赞美简直是铺天盖地,仿佛只有导盲犬才是盲人的光明未来,其它的都不能显现对盲人的关心。

再输入电子导盲杖,根本没有任何新闻媒体,网络大B关注报道过,这种首页几乎没有销售推广,和化妆品日用品比起来差得太远太远,剩下的全都是技术型说明。

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国内电子导盲杖开发得相当差劲。不过我也欣慰地看到,有一些相关专利,还有毕业论文设计,这表明国内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上网搜索了一下销售的电子导盲杖,结果不尽人意。

价位大概分为100以下,100-300,1000以上这三种区间。

100元以下的就是普通导盲杖装个警示灯,再良心点装个喇叭,告之盲人路过,众人小心,对盲人并不友好。

300元的,多了什么收音机,MP3插卡听歌听戏,更是鸡肋,正常人都应该知道在路上行走尽量少听歌,因为容易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尤其是视线盲区内,有安全隐患。

1000元以上的多了GPS定位,可以通知家属位置,可以告之方向,还有探障功能。

个人认为,这里面最欠缺的就是盲人专用导航地图了。

目前国产北斗2.0的普通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1.2米,在民用工程上配合差分定位可以到mm级,但是这个成本太高而且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如果和移动基站定位配合,在0.5m这个精度内应该能够满足盲人的出行导航。

需要配合的就是导盲软件了。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普通电子导盲杖厂家是没有能力独自建设的。

目前国内的导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导航软件基本都有步行导航,完全可以在政策指引上对其进一步优化,主要是人行道的固定障碍物标记定位,很多城市都有盲道,但实际上落实地并不好,盲道上树木,电杆,指示牌都会成为盲人杀手,对于没有盲道的小街小巷就更不用提了,如果这些全部交由导航公司来做,人力成本巨大。是否可以由民间人士或者志愿者来进行标定,这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具体操作细节可以群策群力。

还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问题,之前很多城市都推广过盲人红绿灯,但是效果很差,不久就全部取消了。

因为当时的装置都是声音提示,前方绿灯,红灯,然后是语音提示剩多少秒,或者用枯燥刺耳的长滴滴声提示,如果信号时间临近结束,会变成急促的滴滴声。

但在白天繁忙的十字路口,人声鼎沸,这种声音提示小了盲人听不到,大了就直接成了噪音,普通人听得都脑仁疼。晚上更是扰民,不久就在各种投诉中全部取消了。

现在完全可以与电子导盲仗对接,比如在红绿灯杆上装有定向特定频率广播无线电组件,将信号限制发送到对面一段指定的区域,电子导盲杖接受信号后告之红绿灯信号及持续时间,又不对其它方向等待红绿灯的盲人造成干扰,这一点应该不难做到。还有国家有关部门应提前介入,制定电子导盲杖的标准,尤其是涉及市政方面的各种信号资源频率,对接窗口等技术参数做统一规定,指导相关厂家生产。

另外,电子导盲杖要有探障功能,这一点已经可以完全做到了。理想的探障要分上下两路甚至三路。下路注重前方路面的临时凸起,陷坑,台阶,中路是前方临时停靠的车辆,行人,上路是头部附近出现的树枝杂物。

曾经考虑过将手机和导盲杖配合导航,但是意义不大,也不方便,不如就把手机的安卓系统整合进导盲杖,更方便。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这种导盲杖成本大概五百,最多一千。

普通铝合金折叠导盲杖:50-100

北斗导航模块:10-50

超声波探障模块:20-80

安卓系统:8G机顶盒便宜的100,好一点的200,这还多了高清视频解码芯片之类的,还带蓝牙语音遥控等。

加起来500,再加上一些其它电子配件,导航软件开发,售价1000,利润也很不错了。

作为一个福利产品,国家可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采取盲人承担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社会福利献爱心一部分,一个电子导盲杖,普通盲人或许两三百块就能获得。

我设想的场景是这样的。

盲人出行,掏出电子导盲仗,对蓝牙耳机说:我要去合记烩面。

耳机里传来:根据你平时的出行习惯,已经将XX路的合记烩面作为目的地,确认请按导盲杖手柄左侧确认钮,选择下一个请按右侧取消钮。

是否为你预约店家安排座位?

现在正在为你导航,目的地,XX合记烩面,距离500米,预计十分钟后到达。

现在你位于小区广场内,右方20米为花坛,左方10米是小区临时停车位,请朝正前方前进

滴! 前方两米有快速移动物体,请暂时停止注意避让。

请直行,距离小区门口还有20米

滴! 前方两米脚下有移动物体,请注意

(奢华版:前方两米处判定大狗撒欢,按其轨迹是无人牵引,请注意避让)

你现在位于某某街人行道上,请直行。

滴! 前方两米道路有障碍物,请注意。

滴滴! 盲人出行预警,XX街道某某超市前供水管破裂,市政人员正在抢修,人行道上双向十米设有临时施工围栏,请盲人注意绕行。

(奢华版,滴!前方两米有障碍物,是围挡,请绕行)

前方五米为十字路口,马上进入红绿灯指示区

前方绿灯,还有20秒通行时间,预计你无法通过,请等待下一组绿灯

前方红灯

前方绿灯,还有50秒通行时间,可以通过

你已偏离人行横道线0.5米,请向左方回到安全区域内

(前方有店铺的促销牌倾斜)

前方两米,1米五高度有临时障碍物,请注意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有障碍物,请停止前进,自动为你打开声音报警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仍有障碍物,请绕行

目前位于盲道,是否将其实名标记为障碍并举报?

………………

你即将到达合记烩面,前方有台阶,请从左侧无障碍通道进入

你已经进入店内,因为人流较多,请呼叫服务人员为你引导。


这样看看,不是导盲犬香多了,平时就是充充电,全部自己承担的话,可能就是1000块。

……………………………………………………

当然,还可以有更高级版的,配上高清摄像头,AI识别,语音引导,再黑科技的,直接把影像换算成视觉信号倒入大脑,那就不存在导盲杖了。


user avatar   yu-yong-re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DIY绝对没有死,只是会长期处于“与高价显卡卡共存”的状态。

在当下这个显卡价格飙升的时代,我们应当客观看待问题、全面认识现状,要立足当前以着眼长远,抓住机遇以应对挑战。


我认为,作为普通消费者,在应对买卡难、买卡贵的问题上,应该保持“十个心”:

对DIY事业的热心,对形势变化的关心

对逐步降价的耐心,对公平交易的真心

对抵制奸商的决心,对显卡市场的关心

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对长久斗争的决心

对艰难困苦的恒心,对忘我奉公的义心


对DIY要做到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看准时机购买显卡,该出手时就出手,应当做到“十个点”:

着眼立足点,找准出发点

认清优缺点,明确轻重点

找准切入点,明确落脚点

探寻突破点,把握着重点

结合关键点,牢记中心点

扬弃优缺点,贯彻根本点


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我们既要笃定坚守初心,也要勇于开拓进取,务求贯彻“十个新”:

看清新形式,抓准新要求

开创新思路,制定新方案

发展新水平,追求新境界

采用新举措,谋求新高度

探索新实践,推动新发展


我们在面对高价黄牛卡时,要保持头脑特别情形,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果断。要坚决冲破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小米有品上的妙手蒸汽眼罩? 
  买 iqoo neo3 还是选红米 K30 Pro? 
  如何看待人民网表扬小米「隐私安全服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如何看待小米王腾点评华为 P40「标准版连 K30 Pro 都不如,当然 Pro 是个很大的卖点」? 
  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小爱老师? 
  如何评价米家发布的9号平衡车PLUS? 
  小米 11 是否存在发热严重的问题? 
  有人说「没有小米,也会有其他厂商把手机价格拉低」,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如何看待小米科技 CEO 雷军亲自深入线下乡镇手机店? 
  如何评价 1999 元起的红米K30 5G 手机?有什么亮点或不足? 

前一个讨论
你们交易都是计划好的还是凭着感觉来的?
下一个讨论
8年法务经验,转行做律师是否明智?





© 2024-06-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