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这个词看你怎么理解,在十九世纪虚无主义一般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一部分标新立异的人对自己的定位。比如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里的巴扎罗夫就很自豪的说“我是一个虚无主义者”。还有一种则是别人对你的评价,一般是背后的指指点点,“那个谁谁,乌呦呦,上了大学学坏了呀,虚无主义了啊,那个老谁,蛮好的一个人,儿子么,学坏了呀,乌油油!”
但无论是主观选择还是客观评价,其实他们对“虚无主义”的理解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在这里“虚无主义”基本上都可以当作“无神论”理解。
宗教认为世界有一个绝对的不言自明的权威,甚至还有人觉得这个绝对权威还有人格有爱好,你对它挤挤眼,他就让你交好运,你每礼拜都起个早起作弥撒,他就保你一家平安。你要是天天祈祷,他还能让你升官发财。
由这个人格化的最高权威出发,他给予这个世界的一系列规则也有了不言自明的正当性。比如君主制、教会、圣灰星期三、斋期,诸如此类。
而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这种权威,大喊一声“有本事你让他站出来跟我说不许吃鸡!”这个人就是虚无主义了。这个人否定权威、消解权威,抗拒不言自明的真理,他就是虚无主义者。
那为什么在一个无神论占主流的人社会里人们又开始反对虚无主义了呢?这就说明又有了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出现了。那你要问虚无主义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觉得答案也就很明显了,虚无主义发展到什么程度,主要看“真理”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因为绝对真理所到之处,突显出来的落后分子就是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