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影《长津湖》中的哪些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 第1页

        

user avatar   kanyu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未邀自来,这个问题我一定需要答一下

我的姥爷,是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正因为此,第一时间我就去看了一下。

电影对当时的细节复原的很到位,比如在火车站,临时配发冬季棉服,甚至守备部队直接脱了身上的棉衣给到要入朝的部队,这些都是史实;记得姥爷所在的部队是当时的第九兵团27军,本来是备战准备收复台湾的,结果从华东地区紧急调到东北,随时准备入朝,但是当时27军配发的是薄冬衣,甚至我姥爷所在的连队还穿的是秋装,只是多套了几层而已,姥爷的原话是:“穿着那些衣服,在站台边休息等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冻的浑身哆嗦了”可是战况紧急,根本来不及换装,幸亏当地驻防部队打开仓库给他们换了厚冬装,可是数量不足,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我姥爷当时抖了个机灵,领了大号棉服,原来的秋装没有上交,接着穿在里边,用他的话说整个人就跟缠着棉布的土豆一样,腿都打不了弯;当时在朝鲜零下40度的环境里,志愿军所拥有的冬装防护都无济于事,据姥爷说,在那深山里迎着风雪急行军,经常有前边的人走着走着,耳朵被树枝刮了一下,竟然掉了而不知道,后边的人再捡起来;没办法只能用所有能用的东西把身体每一寸能裹起来的地方包紧,即便这样,却也不能抵挡酷寒,依然很多人在进行潜伏的时候,再也没有站起来,成了长津湖永远的冰雕丰碑,以至于美军见到也会敬礼,他们无法理解对手的坚韧和信仰,但是他们尊敬这支无畏的队伍!

还有一个细节是吃饭。

电影里的志愿军战士不仅仅没有御寒的衣物,甚至吃饭也是大问题,没有补给,大部分时候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在战斗,以至于在突击进入美军的哨所,即便冒着被炮弹轰击的危险,也要带走桌上的美军压缩干粮和巧克力,而这样的画面冲击和对比有很多次;描写到第七穿插连在长津湖深山里潜伏的时候,用一些细节描述了当时的志愿军的口粮补给有多无助,情节对比简单明了,美军在感恩节的时候,虽然也冒着朝鲜的严寒,可是在营地内却吃着可口热乎的火鸡,喝着咖啡,反观志愿军,每人身上仅有的口粮就是几个冻的如石头一般的烤土豆,可即便是土豆,配给也不足,甚至需要每个人把为数不多的土豆分出几个给到伤员,冻的坚硬的土豆,吃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伍万里没经验,一口下去反而被土豆崩掉了牙齿,后来被老兵教着先放在腋下,靠着仅存的身体温度逐步去软化土豆,在慢慢去啃,我记得姥爷跟我说过,因为是急行军,口粮带的不多,还没走到长津湖的时候,身上的炒面就吃完了,志愿军的铁路运输每天被美军飞机轰炸,根本没有什么后勤补给了,路过朝鲜的村庄的时候,里边的老百姓都被美国人和韩国人杀光了,荒废的村庄里,残存着一些美军看不上的“牲口食物“,美军可是不屑于吃这些的,但是对志愿军说来,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有什么就吃什么,冻的很硬的玉米棒子,烤熟的土豆,甚至是瓦罐里的草药都被带走了,当时就一个念头,按时赶到指定区域,不让美国人跑掉,现在想想姥爷的话,在看电影里还原的镜头,冰天雪地里,一帮饿着肚子的人去找吃着火鸡烤着火的人拼命,也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才能做到吧。

再就是美军火力的细节。

我当时问姥爷,打起来美国人的飞机大炮那么厉害,那你不怕吗?姥爷愣了一下说:“去的时候不怕,毕竟淮海战场也见识过美式装备,觉得也就那样,真对上正儿八经的美国人的火力的时候,还是怕了,可是怕也不能退,要是被美国人的大炮吓跑了,可真就丢了中国人的脸了!”等了一会,姥爷又说:“但是怕也得打,毛主席说了,他们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啊,我们冒着冲上去的时候,美国人也是乖乖跪下投降,这让我们觉得,这世界上没什么是咱们军队冲不垮的!”电影里对美军火力的描述,十分到位,海陆空一体的火力准备,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爆炸和冲击,真的不敢想象,在那种钢铁的爆炸里,我姥爷一辈人是怎么敢跟世界装备最先进的美国军队硬碰硬,而且还获得胜利了!

美军的火力到底有多强大呢?从影片开始一直到片尾,舰炮/榴弹炮/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重机枪扫射都无时无刻都充斥着屏幕,轰炸过后,运兵专列所在的峡谷成了一片焦土,大炮轰击一直不断,甚至战斗机的机枪可以为了飞行员的赌博肆无忌惮的泼洒,而地面潜伏的志愿军战士却无可奈何,而志愿军手里也就是几门炮弹精打细算才敢用的迫击炮,可见双方火力的差距,雷爹在打败北极熊团后查看缴获的美国榴弹炮,眼睛对着炮管说的那句“讲究”,却道不尽的心酸。

电影里很多的细节都与现实有关联,电影最后的时候,雷爹负伤后,嘴里喃喃的说着“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指导员在一边流泪点头,当时战争进程来看,每一具烈士遗体都带回国安葬不太现实,不过在后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在朝鲜半岛寻找志愿军的遗骸,也是指导员含泪的点头,告诉先烈,祖国会带你们回家!

整个电影170多分钟,随着镜头的移动,随着战事的发展,眼泪也无时无刻的在冲刷着眼眶,这都是些多么坚韧的战士啊,我们所知的也就是他们说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但是这些可爱的人,在那么残酷的环境里,以血肉之躯硬抗联合国军强大的火力,在饥饿和寒冷里依然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身后的祖国和人民,都是为了家人和后代,能让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有时间和空间去喘息,而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不仅仅有不惧艰险的第七穿插连,还有燃烧的邱少云,磐石一样的黄继光,奋不顾身的杨根思,正是他们的身躯抵挡住了帝国主义的入侵,正是他们的信仰掰断了帝国主义伸向新中国的獠牙;新中国从上至下,皆有坚韧的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从毛岸英到普普通通的百姓,都义无反顾的冲向战场,很多人没有回来,没有机会见证祖国的发展,这才是最大的遗憾!我的姥爷是万万个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之一,有幸能在抗美援朝之后回到祖国,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直到老人逝世,也一直说的是为国流血牺牲也没遗憾。

透过电影细节可见,制片方走访了很多军史学者,甚至健在的志愿军老兵,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战争场面的搭建,足以看出制片方的用心,另外从演员阵容和发挥来看,丝毫没有出戏,吴京、胡军、朱亚文、李晨等人等演技自不必说,易洋千玺对一个志愿军新战士的成长刻画的十分到位,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一部描写长津湖战役的电影,更像是描写新中国成立后抵御外来入侵的一部史诗;如果说《上甘岭》带给我们的是民族气节与精神,那么《长津湖》告诉我们的就是,什么是战争的惨烈,谁又去背负着战争的惨烈,让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而我们也没让先辈失望,当今盛世,如您所愿!

最后,说点我姥爷的事。

我的姥爷,是长津湖血战后幸存的老兵,在他晚年,经常被我们缠着讲述在朝鲜参战的经历,特别是长津湖的战斗,我们一众小辈听得时而心潮澎湃,时而伤感,总觉得他们都是英雄,可他总是轻轻地摇头;每每电视播放《上甘岭》的时候,他总说,把长津湖也拍出来吧,慢慢都被人忘了,然而直到姥爷过世,也没等到。

现在,《长津湖》终于快上映了,我第一时间预约了首映,我想带我姥爷去看。

我是带着姥爷的照片走进的放映厅,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结束后,姥爷的照片被我捏皱了,我轻轻的擦去照片上的水渍,虽然已经分不出来是汗水还是泪水了。整个电影带给我的视觉震撼很强烈,但是依然比不过看完之后内心的波澜。

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就是,我那慈眉善目的姥爷,70多年前竟然在那个天寒地冻的异国,与美国军队浴血拼杀,用血肉生生扛住了美军的狂轰滥炸,差点将美国的王牌部队全歼,以往只是听闻,看完电影后,我回想总是缠着姥爷描述这场血战,是不是太残忍了,让这位老者去回忆那场惨烈,电影里严寒之下的积雪,美军强大火力之后的爆炸与鲜血,再现了真实的长津湖之战是多么的恐怖,钢与火的炼狱,冰与血之歌!

《长津湖》这个电影,从屏幕亮起的那一刻,我的心就提了起来,我有些怕,我怕电影不是跟我姥爷讲述的一样,给不了我想看到的战争场景,如果是神剧,那损耗的就不仅仅是华夏儿女的期待,也损耗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但是同时我也怕整个电影完全拍出来长津湖血战的样子,我怕我接受不了那个残酷的战争画面,甚至无法直视先辈靠着血肉,在缺衣少吃的冰天雪地里拼命。

又抗拒又期待,又担心害怕,很复杂。

现在我看完了,我很想我的姥爷。

我永远都记得我姥爷说过的一段话。

姥爷说:“谁想打仗啊,打完日本打反动派,好不容易打完了,能活下来的谁不想踏实回家种地啊,不过也没办法啊。”他又笑笑说:“不去行么,我们不去打仗,美国人可就打过来了,当时家里刚分了几亩地,都指着未来过好日子,不在挨饿受冻了,美国人不让我们踏实,那就得打,我们打了,也就省的后辈人在受罪了!”


user avatar   tang-ji-ke-de-54-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深刻的印象是连政委朱亚文,在枪林弹雨中一边飙车一边从车窗扔手榴弹,扔一次炸死一车美国鬼子,又准又远,令人叹服!


user avatar   hu-jun-03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好,我是演员胡军,在《长津湖》中饰演第七穿插连的炮排排长雷公。很高兴在知乎与你们分享我参与电影拍摄时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以下回答涉及大量剧透,我建议朋友们先去观看影片,再来阅读这篇文章,会更有意思。

长津湖是一场伟大且悲壮的战役。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是由每一个志愿军战士的鲜血和信仰铸就而成的。所以,除了电影里那些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外,导演和编剧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了那些鲜活不屈的生命,留给了七连。

人物

就角色而言,不管是千里、万里,还是雷公、梅生、余从戎,平河……他们每个人的背景、性格,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都不一样。如何在短时间内去展现角色的整个人生维度?作为一个从业三十年的演员,我想,只有用最打动人心的细节才能建构出人物的骨骼血肉。

拿雷公来说,根据剧本原本的人物设定,他无疑是“导师”的原型——冷酷,说一不二,七连所有人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但我想,雷公是一个老兵,他经历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肯定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于是就想着怎么能使他更丰满,变得既独当一面,又足够生动生活化。而从原剧本对雷公这样的人物设定进行改变是相当有难度的。

首先,雷公是炮排排长,他打过很多次仗,耳朵都被震得不好使了。我就地取材,设计了一个可以挂在耳朵上的扩音器——看上去一目了然,简陋又有些可爱。同样的,雷公一开始有个很普通的老式烟袋。我觉得不够,就麻烦道具师傅用废弹壳重新焊了一个,拿在手里既有形象感又有创意,还符合雷公这个人物的身份。

通过这两个细节,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一个立体的雷公。

他虽然表面粗粗大大,是个混不吝的糙老爷们,但其实手特别巧,骨子里纯良且天真,非常热爱生活,也懂得生活。他见识过战争最残酷的那一面,所以才对一花一草都视若珍宝,对生命中一分一秒都不辜负。

也只有这样的人物底色被确立后,雷公骗万里的动机才顺理成章。他迟迟不给对方想要的“子弹头”,护着这只初生无畏的小犊子,只是因为他不想让万里过早地见识到战争的残忍。在176分钟的电影里,我相信观众肯定能体会到这一老一小在冰天雪地中绽放出的那份温情。

现场

在拍戏过程中,我和其他主创经常探讨人物,有时候入戏深了,免不了要争论一番。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有意思。

比如剧中的千里曾对雷公说,反正你沂蒙山老家也没人了,等胜利后就跟我们住吧。就这一小段戏,我跟吴京其实商量研究了很长时间。甚至到后来,我们连到底谁住哪屋儿,怎么住都规划好了。

现场还原:

我:不是,凭什么万里的屋比我大?

吴京:他还小,以后得娶妻生子啊!

我:要说媳妇也得先给我说,万里他毛儿都没长全呢?着什么急?

易烊千玺:……

最后一幕

那场戏我们连续拍摄了三个大夜。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是造型和化妆。因为那场戏每个阶段的妆都不一样——包括没爆炸之前的妆,中间被炸的妆,再到牺牲前的妆,每一次都要化上大概两个半到三个钟头,非常煎熬。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节,才体现出了战争的惨烈。在这方面,这个组做得非常好,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和专业,我要谢谢他们。

另外,可能观众在成片的最后只能看到我开着一辆吉普车,车上有冒烟的标识弹。但其实我周围埋着上百个炸点。这些炸点每布一次就要耗费掉几个小时。其中有土弹、闪光弹、汽油弹、爆炸后热浪扑面而来,如同置身真正的战场。

台词

对白的增与减

因为电影中不能出现太多脏话,所以我们在后期重新配过音。但其实在战场上,一帮大老爷们儿之间不会有这么多的顾忌和文质彬彬。比如千玺的一句台词是:“我想我哥瞧得起我!” 我立马骂道:“你他妈瞎扯什么蛋啊?你得让战场上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虽然只差了几个字,但感觉人物就有些减色。

而在最初的剧本里,雷公在牺牲前说了很多。他放不下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一再嘱咐千里要把兄弟们都活着带回去。可我认为,那时的雷公根本不可能说出那么多话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承受着生理上无比巨大的痛苦,脑子里盘踞的应该只是一个最简单最朴实的念头,那就是——回家,落叶归根。

所以在跟导演商量后,我把台词精简了。现在观众只能听见雷公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说出的两句话:

“哎呦,疼死我了。” “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我觉得已经够了。

遗憾

表演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些没能剪到电影里的小片段:

原剧本中有一场戏是大家为了挡饿,把石头塞进嘴里。我觉得有点儿不大合理,就跟黄建新导演一直在扣这个细节。我说不能含石头,冰天雪地,石头一到嘴里舌头就完蛋了。哪怕咱们拿着刺刀在雪地上刨草根出来嚼都比这个靠谱。

后来到拍摄时就变成了:我就把冻草根儿搁在袖子里,试图用体温给它闷软,结果抬头看见万里在嚼树皮。我就上去把他嘴里的树皮扯出来扔掉,把草根儿递给他,说:“这东西挡饿,能顶事儿。”

万里接过草根儿拿牙扯。我说:“你还想再把牙给崩了吗?你得先把草根放进嘴里含软喽,嚼两下,直接吞下去!但就是出来的时候有点困难……”

当时徐克导演在监视器面前都笑了,觉得这个很好玩。

除此之外,比如雷公拿着皮带为了找万里算账,抽打千里和余从戎的那段戏,以及许许多多有趣的片段,因为时长的关系被剪掉了,希望未来能出现在导演剪辑版里,让观众看到这群人更加鲜活的一面。

彩蛋

军迷康总现场指导老父亲工作

最后,希望大家能走进影院支持《长津湖》。这是一段需要我们铭记的历史,也是一万多名电影工作人员的心血汇聚,期待你们的观后感和评价。

顺祝各位朋友国庆长假愉快,阖家幸福。

胡军


user avatar   yao-chen-yu-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津湖》这部电影细节确实很多,但是好坏参半,道具组用心、但又不是完全用心,总体还是差强人意吧!

首先是入朝火车被炸时,伍万里冲到火车里扛了一身的粮食袋,那个就是炒面了。

东北人民政府根据朝鲜战场的需要,于1950年11月12日发出《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要求各系统、各单位日炒炒面任务不低于13.8万斤,20天内炒面总量不少于276万斤。时间也是对的上的。


轰炸火车的应该是美国空军的A-26“入侵者”攻击机(但在朝鲜战争时其编号又改为B-26)



但其实朝鲜战争中B-26主要从事低空夜间攻击,而且本身数量也不是很多,白天应该比较少见,而电影中出现的轰炸机居然全部都是B-26。。此外,对于鸭绿江大桥这样的重点目标,三机编队也未免太少,电影中单架B-26完成破坏铁路线、炸毁志愿军火车,这投弹手简直迪克·百思特第二啊。另外,最后把副油箱扔下来当凝固汽油弹。。这操作我确实没听说过。

然后是摧毁美军通讯塔时,有一段伍千里用炸药包摧毁M-26“潘兴”重型坦克的桥段。对炮什么的我就不吐槽了,毕竟不少电影都有这种桥段,喜闻乐见也无所谓了,但这段向我们展示的坚不可摧的“潘兴”履带我就得说道说道了。

首先是“潘兴”直接撞向房屋,摧枯拉朽,细节是炮塔被转向了后方以保护炮管,但是这么粗暴的撞击真不怕把履带撞坏咯?然后挨了伍千里一个炸药包,肚子都给炸了个窟窿,但注意!履带没有断、负重轮也没有掉,甚至之后还能被伍千里开着跑。之后伍千里开着这个肚子破个洞的坦克又掉入山崖,一路滑到底,履带还是没有断,也没有脱落,这是怎样的履带啊!

而且纵观整个电影,无论是被手榴弹炸、被炸药包炸、被反坦克火箭筒炸、被美军的轰炸机炸,没有一辆坦克,无论是“潘兴”还是“谢尔曼”出现断履带、飞炮塔现象,只能说还是道具组没钱。

之后“刘书记”遇害时,天上飞过的应该是美国空军的F-80战斗机。

我一开始看翼尖的油箱便以为是F-84,这位是朝鲜战争中的“常客”,常常携带凝固汽油弹、炸弹等对我军实施攻击,被称作“油挑子”。

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空军6个联队大多都装备了F-84E。其在后续的战役中也陆续取代了第49、58、116和474联队的F-80战斗轰炸机。F-84E和后来的F-84G共实施了86400多架次的任务,投放55897吨炸弹,击毁的地面目标数量占的美国空军击毁总数量的60%。

但据说“刘书记”是在F-80的空袭中牺牲的,而非F-84,且F-80也是在翼尖挂载副油箱的,所以是我认错了。


最后围歼“北极熊团”的时候,(谁我忘了)大喊“给我巴祖卡”的时候,旁边的志愿军战士递给他的其实是“超级巴祖卡”

在二战结束后,美军以德国的Panzerschreck为蓝本设计出了3.5英寸(88.9毫米)的M20“超级巴祖卡”。朝鲜战争初期,美韩军队都缺乏单兵反坦克能力,美军最初部署到朝鲜的军队装备的基本都是2.36英寸的M9,面对北朝鲜的T34略显乏力。因此,美军紧急将改良型的M20A1“超级巴祖卡”空运至朝鲜,分发给各一线部队和他们的南朝鲜友军。

这个细节还是值得好评的。

先想到这么多。总体来看《长津湖》电影还是不错的,可以看出导演努力将其拍成一部史诗电影,但是剧情铺垫略显冗长,细节方面也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爆炸特效也略显廉价,希望越来越好吧!


user avatar   buzhi-50-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北极熊团级战斗队的中校指挥官麦克莱恩中枪苟延残喘的时候,杀红了眼的万里冲进营房要补枪,被哥哥千里阻止。

看了一圈,很多朋友对这个细节多少有些疑惑,为什么不能补枪?这里我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阻止万里开枪的理由还是很明确的:有的枪必须开,有的枪可以不开。

人命不是玩闹。半山民房的贴身战斗中他一手枪一手刀却迟迟不忍伤人,直到因为犹豫被敌人毫不犹豫地扑倒,敌人只管置他于死地。迫不得已,他开出了第一枪。敌人的热血洒到他身上,开了这个头,后面扔手雷便没了障碍。在敌人威胁到自己生命的关头,枪必须开。在敌人有能力有野心侵略我们的祖国,残害我们的同胞的时候,枪必须开。

而当体验过自己可以结束别人的生命,野性和恨意又会冒头,做“英雄”的荣耀也在诱惑——杀20个敌人就是英雄。于是杀红了眼的万里一时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才不得不杀人,一心凑数,急于达成所谓“英雄”的量化条件,此时冲进敌军主营的万里恍惚间如同之前驾着战机扫射的美军:在他们眼里,碎石场上躺着的已是尸体,既然活人都可以被毫无尊严地射杀,那些尸体不过是用来保持自己军械热乎的烂肉,亦或是他们这种杀戮机器们赌钱消遣的筹码,宛如通信塔战斗中被当做掩体的死去的耕牛,沦为物体的范畴,再没有一丝生命的尊严。当嗜血和复仇的欲望蒙蔽了双眼,当“英雄”被理解为一个量化条件,眼前快要咽气的敌方最高指挥官无疑成了枪口最好的对象。

这时候,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万里必须明白:有的枪可以不开。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扣动这一次扳机之前,手中的枪还是保家卫国的帮手,扣动这次扳机之后,手里的枪就变成了嗜血与贪欲的爪牙。如果这时候千里不出来阻止,万里的举动和美军那种杀戮机器又有什么区别?

用强暴凌虐一个已经丧失反抗能力的人,和轰炸丹东平民的美军飞行员又有什么区别?志愿军是文明之师,正义之师。中国自古就有以战止战的说法,如果这时候开枪,岂不是违背了止战的初衷?

这次阻止看似一次偶然,但实则是必然的。志愿军的革命属性,从根本上就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我相信也正是心怀这种仁义,无数的志愿军战士像千里一样,即便他们身经百战,但当他们解甲归田回到家乡,仍能保持最平和柔软的内心。因为他们射出的每一发子弹都问心无愧。反观美军,当他们每次结束战争大胜而归,却有很多军人在战争结束后患上了PTSD,在内心的忏悔和精神的折磨中度过余生。这样的结果,从他们扣动扳机,射出那本可以保留的子弹的瞬间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这种宽恕,不止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

这个细节,从某种方面来说,也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在刺骨的寒冬里,在连天的炮火中,仍难能可贵的保持着一颗温暖的心

战争和严寒,都无法摧毁他们的人性。

这个细节是全片中为数不多的反战元素,所以我觉得这里的不开枪的细节还是有必要,有理由的。


user avatar   liao-shi-qin-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结尾演员表的时候,发现百里千里万里的爹叫“伍十里”,合理推测十里可能大哥或者爹叫“伍里”。打不死的英雄口中的“个十百千万里”是实指也是虚指:不只是上战场的人,也是战场后方的人,是无数个孩子在战场牺牲,父亲在后方坚守的普通家庭。

其中也包括毛家父子。

据特里尔《毛泽东传》里面记录,毛主席接到儿子的死讯,一天一夜没有吃饭睡觉,坐在沙发上不停抽烟,之后再也不让其他人提起。毛主席去世后,工作人员整理他的遗物,发现了两件衣服、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这是毛岸英留下的遗物,他瞒着所有人偷偷珍藏了二十多年。

而这些,在电影里面都没有提,即使三个小时的片长,镜头也十分宝贵。

画面里,只有一个侧影,年长的父亲在菊香书屋前踱步,漫天的飞雪掩盖不了他的落寞。

画面外,电影院一片安静,我想起毛岸英的衣服,哭到不能自已。


user avatar   zou-yun-2-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去看了,总得感觉3小时真的太短了,长津湖的很多细节都没有拍全。

短短的三个小时,刻画一个七连都太少了一点。

吴京演的七连连长跟易烊千玺演的弟弟一段对话很震撼。

易烊千玺问吴京:大哥死的时候,你在不在他的身边。

吴京说在,接着说:当时哥的下半身都炸烂了,肠子全部掉了出来。

我拼命的塞,拼命的塞,但是根本塞不回去。

哥说很冷,我紧紧的抱着他,他的嘴唇是青紫色的。

后来哥说,让我帮帮他。

听到这里,易烊千玺演的伍万里说:哥,让我跟你一起冲吧,如果我也有那时候,你也帮一帮我。

这段对白真的是太震撼了。

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其实都没准备活着回来。

这种强大的意志,如同冰雕连一样,这才是我们打败美国的军魂啊。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但我觉得不要把他当作抗美援朝的史料看。

因为里面描述到的战场战略太少,基本上都是在描绘军人的军魂。

当一个战争故事看,非常的震撼。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逼乎柯镇恶,喷人大帝,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网文拖拉机,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立志把自己活 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user avatar   sun-xiao-le-1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期待了很久的朝鲜战争题材的电影上映了,并且还是长达三个小时由这么多实力派演员 2位名导演和陈赫家亲戚合作完成的大制作。 但可能是预期过高了,觉得这么多层担保应该不会出什么纰漏,但看完整体还是有些失望。 先说结论吧,这是一部故事讲得不错,但是讲了半啦啦突然收尾的作品。

而且电影的前2/3和后1/3压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从入朝作战开始到送电台到司令部,这一部分可以打八分,故事完整逻辑通顺细节也很打动人。 虽然前半部分个别特效也显得很廉价,不过整体故事性还在线,人物的成长性很明显在易烊千玺演技变化下也比较通顺。 但从围歼北极熊团的主线剧情开始,反而有了明显的拉胯。


先说优点吧,确实是看得出制作方的用心,战争场面也比较宏大人数众多,群像刻画比较好,对于普通士兵的日常生活比较接地气,并且在刻画美军时没有像传统国内战争片一样把对方刻画成傻逼,美军没有明显的失误,并且内部也有不同的观点碰撞。 而几位主角的演技基本在线,尤其是易烊千玺,现在已经给了我老戏骨一样成熟可靠的演技观感,是很给电影加分的。 部分战争戏,拼刺刀很过瘾,飞机扫射的窒息感烘托得也很到位。


槽点就非常多了,战争场面三三制都不说了,在火力明显存在差距下这种大兵团这么密集的冲锋,不就是活靶子吗。 这是刚刚打完解放战争一年多的步兵精英,像这样跟美国英雄片一样的冲锋,我看不懂,多少分散下站位吧。 我国在朝鲜战争的死亡人数是远小于联合国军的,靠的不是这种大规模冲锋,而是隐藏在山脊线背后的苟的精神,把阵地摆在山正面和美军对攻,我不确定合理性。 也许是出于电影加工的美化,这种人海冲锋和拿着炮冲向敌人好像很展现人物英雄性,但是我一代入就会觉得十分出戏。 尤其是其中几个插入的角色,岸英,老连长,根思,都没有起到预期推动剧情的效果,甚至你发现去掉他们也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人物的刻画不能为故事服务,那就干脆别讲,徒拉时长。

打整个北极熊团期间,剧情突然进入传统国产抗日剧的观感,画面虽然宏大,但是非常杂乱,王牌团居然没能做出任何有效抵抗就被全歼了,团长除了命令撤退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王牌团啊王牌团!又回到抗战剧的老毛病,把对手描绘成傻逼就是在贬低自己。 人物闪现太多却没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尤其到最后开着车带着信号弹引飞机的画面,我都无语到开始冒汗了,这是什么? 我以为这是钢铁侠带着核弹逃离纽约呢。

然后,从雷排长死了以后,剧情瞬间就慢下来了,美军轰炸机还在炸呢,战场离的没多远,突然一群人就开始抱着一个战友哭。 你们哭的时候能不能离开公路? 我都担心突然山间来个冷枪给你们都交代了。 这时候几个人物的感情走向也开始混乱,雷排长从一个多年战场老油子经历过多次生死的硬汉突然开始害怕自己被遗弃(这个地方硬洗也洗的通),但是你们一群人围在这各自伤感的样子,和你们开头入朝时候战友被炸死的冷静可太矛盾了。

按说情绪烘托到这里了,我以为剧情要到高潮了,因为接下来就是美军逃跑遇到包围圈的经典冰雕连的感人故事。 但是剧情突然结束了,这个最重要的高潮画面只出现了三十多秒,并且和主线剧情毫无关系。 几个主角在雷排长边上伤感完,剧情就结束了,结束了。 然后等美军撤退的画面结束,整个电影就开始打字幕了。 那种感觉就像我做视频找不到素材了,就开始用黑底白字开始凑活,非常难受。

故事的主线是以千里万里兄弟两为引线缝合的,两兄弟的情感足够细腻,也是前半部分我评分比较高的原因。 但是有个伏笔太尴尬了,一个士兵突然说,我要不要把大哥百里的事情告诉弟弟万里,我还想着这一定是个大伏笔,结果就是二哥千里在哥哥百里受重伤救不活的情况下亲手给哥哥百里一个痛快。 这是什么隐秘反转的事情?战场上不是很正常嘛? 你没有悬念就别埋个伏笔,整的我尴尬癌都犯了。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能看个热闹的满足大部分普通人民观感的电影,但是大部分人到结尾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和戛然而止。 不知道电影评分会怎么样,只是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片子远远没有达到我对抗美援朝电影的期待,甚至战争情感的刻画都不如电视剧《大决战》好看。 前三分之二8分,后三分之一4-5分吧。 整体6分左右的作品。 三小时也是时间,净瞎耽误。


user avatar   shang-xiao-ju-ji-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津湖》观影归来,电影很“硬”,因此我们的影评就也硬一些吧,直接进入你们最想看的环节。

以下是剧透预警!!!

我们从战斗环节来说,整个电影3个小时,总共包括两场空袭和三场战斗,中间穿插文戏,其中第一场战斗和第二场战斗分别为同一个战斗的围歼和阻援战斗,我们把这些战斗串起来讲,这个电影拍的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志愿军的战术特点。

第一场空袭和第二场空袭互相影响。第一场空袭时,9兵团部队由于刚刚入朝准备不足,白天乘火车在无制空权的情况下行进并遭遇铁路故障停车,被美军轰炸机发现后轰炸,由于是仓促遭遇且部队缺乏抗击空袭的意识和技巧,因此物资和人员损失较为惨重,同时部队开始以营下规模分散行军到长津湖战区集结。到了第二场空袭,吴京饰演的连长要带队穿过一片敌情不明的崎岖开阔地形,这时候吴京面前摆着两个选择:

1.连以行军队形快速通过,降低暴露在开阔地带的时间;

2.连疏开成战斗队形,尽可能减少敌火对我之杀伤,但这种方式行军耗时较长。

由于第一场空袭的教训,同时因为地形较为崎岖,即使采取行军纵队也无法保证快速通过,因此吴京选择以第二种方式通过,也就是连由行军纵队展开为战斗横队通过——果不其然,7连遭到了2架美军游猎飞机的对地扫射,虽然损失人员,但相比第一次空袭来说损伤已经小了很多。

接下来是第一场战斗,7连在夜晚行军过程中遇到友方172团一部,该部承担炸毁美军通讯塔的任务,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该部被美军压制,担任连长的吴京与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和胡军饰演的连里资深排长商议(反映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后,决定由胡军带部继续前进,吴京带1个加强班兵力和1个60迫击炮炮组留下协助友军完成任务——这一仗充分显示出了志愿军的战术素养。

面对火力、兵力优势的美军,吴京并没有像国内传统战争片一样猛冲猛打之后宣告胜利,而是选择从战场的右侧进入,迂回到美军侧方发动攻击,把美军火力吸引到自己这边之后救下正面被压制住的友军,同时布置迫击炮组负责支援,连里枪法较好的战士携带轻机枪负责远程火力压制。

这一仗志愿军把“穿插迂回”四个字用到了极致。以炸药包起爆为战斗发起号令,吴京率突击班迅速将美军战线压退,在第一时间内给美军造成了最大的伤亡,60迫击炮组将美军压得抬不起头来。

这时美军选择以射程超过6公里,长于60迫击炮的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攻击暴露的志愿军迫击炮阵地,获得成功——但是同时也暴露了美军无后坐力炮和点50重机枪阵地的位置,在后方承担火力支援任务的战士见状,在缺乏战场无线电通讯手段、缺乏指挥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次完成了一个迂回任务——他果断插到了美军火力阵地的侧翼,迅速以日产99式轻机枪压制美军火力,并且将美军火力吸引过来,为正面的突击班的攻击争取了时间。

这一仗充分展示了志愿军在连排战术层面重视穿插迂回、重视双重包围、不断在运动中寻找敌侧翼、不断寻求发起侧击的特点。

与此同时,由资深的炮排长(胡军)带领的连主力遭遇了美军增援部队,胡军迅速将连就地转入仓促防御战斗,其深谙阻击战斗吸引敌兵力、消耗敌时间的精髓,吸引美军在夜间在山地对设防志愿军进行攻击。

这场战斗有一幕展示的是美军利用加兰德步枪的M8榴弹发射器发射M17A1照明弹为步兵进攻提供夜间照明的场面,胡军饰演的炮排长特意数了照明弹的发光时间是43秒,实际上M17A1照明弹的发光时间是30秒左右,但考虑到战场环境人物较为紧张读秒较快,可以理解读秒时间略多。

胡军选择了一场伏击战,他在照明弹落地前的倒数4秒内发出战斗号令,志愿军近距离投掷大量手榴弹,很快击退了美军——这时其率部迅速由防御转入冲击,第7连无负于“穿插连”威名,插得最快的部队甚至跑到了撤退美军的前头去。

接下来是第三场战斗,也就是著名的重创美军北极熊团的新兴里战斗。怎么说呢,这场战斗是有遗憾的,从成片效果来看这一场的导演野心很大,但是电影时长到这里已经累积到了2个小时,必须在1个小时内结束对全片至关重要的“决战”,因此剪辑就稍显得凌乱了一些。

这一场战斗里,钢7连负责穿插到1100高地的战斗任务,而这实际上是历史中的“新兴里战斗模范连”,即志愿军27军80师239团4连的任务。这场战斗中,4连捣毁了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的指挥所和1个榴弹炮阵地。

电影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体现了以下历史事实: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防御宽度过大,导致防御纵深不足,因此被志愿军穿插部队摸黑抵近;美军以坦克和半履带装甲车为两翼护卫慢速前进,外围火力较为旺盛,如果采用稳扎稳打的办法,很容易被美军火力压制在防御圈外,难以造成突破。

这一段易为人所诟病的是志愿军的“集团冲锋”,但实际上在历史中,志愿军27军81师241团即采取集团冲锋方式对美军展开冲击,一夜冲击后一线战斗兵力损失高达70%(即该团失去了9个步兵连中的7个)。

第三场战斗中,志愿军仍然贯彻了在优势敌火下快速穿插、与敌人搅在一起发挥近战夜战特长的作风,多支小部队从美军的翼侧甚至后方发动攻击。同时,这场战斗展示了志愿军营连进攻战斗极其依赖迫击炮的特点。

志愿军进攻作战有三大武器:手榴弹、冲锋枪和迫击炮,最后一个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但作为当时国内少数可以自行大批量生产的步炮兵武器,用于攻坚拔点的60迫击炮在志愿军战术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电影也展示了志愿军连用60迫击炮缺乏炮兵方向盘的特点,志愿军战士不得不以人(炮排长胡军)作为基准,依赖拇指简易测距法和老兵的经验完成目标诸元装定。

同时,这场战斗还展示了志愿军在缺乏无线电器材的情况下,依赖所谓“鱼鹰哨”和信号弹协同攻击的特点,并没有把传统的冲锋号桥段滥用——实际上根据我军经验,我军往往以机枪和迫击炮火力掩护步兵到攻击发起位置,由步兵投掷手榴弹对敌形成震撼和杀伤并造成烟幕之后吹响冲锋号,此时被打的晕头转向的敌军一下子会同时听到刺耳的冲锋号角然后看到我军已经扑了上来,往往会失去战斗意志从而便于我军夺取阵地。

这里的“鱼鹰哨”实际上也是一个伏笔,吴京饰演的连长和易烊千玺饰演的新兵伍万里实际上出身自江南渔家,“鱼鹰哨”即是居无定所随船漂泊的渔民吃饭的家伙事,也是志愿军用来保家卫国的战场沟通神器,在这个方面巧妙地把“家”和“国”串了起来——中间还穿插着“我们分了地,有人想抢回去,不答应”、“居无定所的渔民要建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和“如果我们不打这一仗,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这一仗”的几条线索,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动机线,因此也就非常清晰了。

当然,当然,你们吐槽最多的巴祖卡打飞机嘛……其实还算可以理解,毕竟德军实际上也开发了用于打飞机的“刺拳”火箭筒,而战地5玩家×AA壬✓的最大乐趣就是……

总体来说,影片没有雷点,爆点笑点泪点很多,该片拍摄周期长达180天,远超过一般好莱坞电影103天的拍摄周期,可用素材极多,可以说是国内历史战争题材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战争片的工业水平已经达到看齐好莱坞水准的程度。

长津湖战役,作为志愿军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主要战役,由9兵团发起,实际上9兵团战前大约补充了1.5万名西南战役投降过来的国民党军俘虏兵,这些俘虏兵经过短暂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之后,在朝鲜战场上迅速摔打成了一支打不垮、冻不死、炸不烂的铁军,显示了我军听党指挥的优良传统。

作为电影主角的“钢7连”,实际上是多支解放军英雄部队集合起来塑造的一个连队,该连主要以原27军机步235旅7连、现陆军第71集团军合成235旅7连为原型。实际上,该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指导员,是前任军委副主席、解放军上将迟浩田同志,迟同志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7连所属的3营教导员,与片中的段奕宏饰演的营长理应是搭档。

这里说个小趣闻,迟浩田在担任7连指导员时,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曾率部偷袭指挥所设在“八百壮士”曾战斗过的四行仓库的国民党青年军204师师部,俘敌超过一千名。

最后,该片最大的遗憾是剧本过于精彩但时间有限,3个小时实际上已经是极限压缩的成果,以至于造成影片尾段叙事节奏出现问题,影响了整体观感。但据信有《长津湖》拍摄素材基础的姊妹篇《水门桥》可能会在2022大年初一上映,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体评分4.7,特效评分5分、剧情评分4.5分、演员评分5分。


最后,我问了,京哥亲口确定他现在在拍《流浪地球2》~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京的纪念馆里,志愿军最新死亡数字,接近20万。美国也有纪念馆,联合国军伤亡很大,总死亡、受伤、失踪、俘虏24万以上。阅兵方阵里面的军旗,好几个都是抗美援朝的,黄继光连,杨根思连,老虎团等。

当年陆战第一师师长史密斯撤退,最后一道桥叫:水门桥。炸了修,修了炸,差点让他们绝望。告诉指挥部:想进一切办法疏通水门桥,否则陆战一师全军覆没,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军部一夜之间从日本制造钢化器材桥梁机架空投给一师。
志愿军炸不动了眼睁睁看着他们跑掉。九兵团的冰雕连就埋伏在他们过桥后的山头上,每个人保持着战斗姿势。后来该师师长与政委亲临阵地眼观后抱头痛哭。

看到这里就泪水长流,这是怎样的意识与意志力啊,这只有中国军人才能做到的自我牺牲,顽强不屈,面对恶劣的环境,没有后勤保障依然死战不退,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这已经超出了人类战争史的常规理论,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说说杨根思,他下令让一个通讯员将打光子弹的重武器带回去。还有一个17岁的小兵。然后自己坚守阵地,引爆10公斤的炸药与上来的美军同归于尽,全连幸存者就是那两个人。杨根思被评为特等功,战斗英雄模范!类似的还有黄继光,邱少云。

太难了,武器装备落后,只能拿人命上。他们为我们的今天而奋战。后人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要铭记历史!

小的时候家里挨着军队大院,和退伍的老兵们接触挺多的。时间长了就能切身感触到,这些都是普通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说的就是他们这种人。

七十一年前,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参加了那一场立国之战!

七十一年前,他们穿着单薄的军衣,背着高粱米和落后的武器,在阵地上啃着冰凉的土豆充饥,去和那支从未战败过的傲慢的侵略者作战!然后,他们带着胜利回到家乡……

七十一年前,他们正年轻 ,看着纪录片中的抗战老人们描述着关于战争、 关于战友 、关于他们战火中的青春、黑白照片里面的面容俊美青春洋溢的样子 ,但是转眼间成千上万的他们因为战争,或伤或残 或者永远静静的躺在了那一片冰冷的雪地,泪目了……

无数普通人民的子弟,一呼百应,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国庆举国同庆的日子。当我们凝视这一抹中国红冉冉升起之时,不要忘记无数在硝烟滚滚中壮烈绽放的烈士和前辈!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立了五代人的功。他们就是共和国的脊梁。我们这个来之不易的幸福时代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

上次看到国庆阅兵的战旗展示,就倍感激动。这才是一个国家的英雄,军队的灵魂。虽然武器装备能显示实力,但是灵魂还是要靠这些英雄战旗。有这些精神的传承,军魂就不会散,国家精神就不会断。

今年国庆日,阖家一起去看长津湖,由始至终,眼里一直含着热泪。

一个落后的到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农业国家,硬杠武装到牙齿的世界第一强国,明眼看,都是以卵击石的屠戮,而我们硬生生地把美帝的钢铁洪流打回了谈判桌上,最后不得已撤军。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坚强斗志。靠的是伟大革命领袖以身作则,毛主席爱子毛岸英就是牺牲在最前线。

靠的是亿万中华儿女血肉之躯,明知道会一去不返,却为了同胞的安定幸福,舍弃自己或者骨肉的生命。那时候的年轻人,也许大字不识一个,也许从未见过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也许从不知道大爱人间的道理,他们只知道:“共产党给我们分了田地,而有人又要把它抢走,我就要和他们干!”,他们只知道:“帝国主义看不起我们,这场仗迟早要打,我们不打,子孙就要打,为了下一代生活在和平世界,我们必须要打”,他们只知道:军人最大的使命就是荣誉”

这部电影我给9.5分,一切都很完美,但差一句话“共产党员跟我上!”想想2020年的疫情,就知道,这句话是多么的真实。可是,真实的话语和事实反而羞于在电影里呈现。那个年代,共产党和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历史是传承的,真实反映那个年代的事实,是有益处的。

试想,如果到了2050年,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那么,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会怎样讲述这个年代的故事呢?我们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征程,我们的领导核心和我们的干部是如何在这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年代,胸怀“国之大者”为了民族复兴而贡献力量的呢?不讲“共产党员跟我上”,真的说不过去。

以前知乎上常有人问,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为什么印度不成、越南不成、泰国不成、印尼不成……理中客们把这些归功于历史的偶然、中国的幸运、美国的疏忽。都是扯淡,真的特别扯,这部电影就能告诉我们答案。

不破不立,不打破旧世界哪来的新中国,我们的胜利不是靠妥协来的、不是靠认干爹来的、不是靠非暴力不合作来的,不是靠跪舔来的,不是祖上蒙荫来的。

命运让我们这个国家遭受了血和泪的洗礼,才能让我们焕然一新,整装待发,如今才能慢慢重回世界巅峰,只是这份血和泪的洗礼,太深太沉重了,多想他们都能好好活下来看看这片和平盛世啊!我们这一辈人不会忘记,也不敢忘记曾经他们的牺牲才能带来如今的安逸,我想,换成是我经历那段岁月,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和他们死拼,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只有希望和理想,我们看不到的未来,只有咬着牙撑住,希望结局能够足够美好,因为相信祖国,我们义无反顾。

……

今天的文章没啥逻辑,顺着性子想到哪写到哪,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

最后建议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我们这代人当年都是看着美国吹牛AC的大片长大的。现在有条件了,一定要多看点祖国真实的历史,把那段遗憾补回来。尤其要要结合近期中美的热点来看!

看完之后就能明白,当年主席的话有多么睿智,他老人家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像可怕的老虎,是用来吓唬孩子的,一受潮就变软,一场大雨就把它冲掉了。




        

相关话题

  《流浪地球》为什么要带地球一起走? 
  有哪些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优秀电影? 
  现实中真的有那种直觉极为敏锐气场强大自信的刑侦人员吗? 
  你在影视作品中见过最悲凉的时刻是什么? 
  为什么现在电视剧里很难见到类似林青霞这样的美女? 
  《银河护卫队 2》有哪些有趣的细节? 
  电影中挂在脖子上的吊坠稍一用力就被扯断符合现实吗? 
  如何看待《失孤》原型儿子决定留在养父母身边 ? 
  如何看待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口碑全面扑街? 
  电影《长城》的国外评价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近期美股屡次高开低走,呈阴走势?
下一个讨论
为何同样战败,日本就比德国的名声坏,而且意大利这个轴心国咋就没人搭理呢?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