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么说,是某些移民为,分享别人的祖父母创造的赚钱机会,寻找借口。移民,赚钱就是赚钱,受恩就是受恩。反过来把自己包装成施恩者、建设者,这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简言之,没良心。
“江浙沪除了上海没有工业”?
这又是典型的“南方农村论”“南方山沟沟论”,幻想出一个极度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小农经济主导,人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南方”,整天争水争田大打出手,没有饭吃只能吃红薯地瓜芋头……
然后无非又是“买办发达论”“假货发达论”,不是背靠港口靠给洋大人打下手,就是流窜他乡靠向中国人卖假货,技术含量一点没有,价廉质差的破烂“小商品”,才让“南方”翻了身。
殊不知,前三十年,江浙沪特别是长三角依靠近代留下的民族工业基础,也有相当的国有工业;后三十年,各地也是民资,外资企业百花齐放,民资不少确实是从小处做起,外资也是从代工开始,但不代表中间的过程没有一步一步的迭代升级。
江浙沪特别是长三角的发展,一直就是国资,外资,民资三条腿走路,从不偏废,差别只是各地侧重不同。例如南京市区多国资,苏州市区多外资,上海市区国资外资并举(与许多人想象的外资为主并不一致),杭州,宁波市区则是民资更突出一些。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国资,正是由于前三十年较好的国有工业基础,这些积累的技术才被应用于民营经济的起步阶段;另一方面,许多国企也广泛吸收民企经验而较快的越过了1998年的动荡而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市场化转型。长三角的国企并不差,认为此地是“有老板无公家”是有失偏颇的。
计划经济时代,长三角的工业遍布城乡。我小时候生长的一个长三角的普通镇(非县城所在的城关镇),就有化肥厂,皮毛厂,农药厂,机械厂,油厂,酒厂等接近20个国营工厂。我从小也在筒子楼长大,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下城镇市民家庭的生活。
而在乡下,乡办企业,村办企业等集体经济,也有相当的基础,80年代最终因此形成苏南模式的辉煌,并非历史的偶然。可以说,长三角的工业化,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走在前面,如果说有缺憾,就是这里缺乏煤铁矿油等工业原料,重工业很长时间缺少优势。
再说“人口红利”,当然是存在的,但长三角其实并非最典型,起码不是部分网友想象的那种样子,似乎人人可以依靠出租房屋过活,后者更集中在东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
长三角因为前三十年有一定工业基础,城镇化相对不低,因此有比较多的老市民家庭,而老城区拆迁是很困难的;而周边乡村,乡民自建房也受到层数面积限制。真正能吃到出租房屋好处的,应该说是部分拆迁乡民群体。
在经济的发展上,可以说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在积极做贡献,当然不容否认更多的基层工种,更多的苦活累活,特别是一线的产业工人是外来务工人口在承担。他们确实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石。
在学历人口上,长三角既欢迎学子回乡,也乐于筑巢引凤,每年各市的人才引进是很积极的。仅仅就机关事业单位来说,每年新进人员也可以说是本地,外地五五开的,许多地方外地毕业生还更多一些。
市场经济有别于计划经济,它是破除地域行政壁垒,在全国建立统一市场前提下的产物,因此必定会因市场规律而天然发生生产要素的集聚。资金,资源,人口,皆是如此。而聚集之处,一定是那个能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极点之所在。
长三角的发展也是全国共同合力的结果,没有北方的煤铁等工业原料的供给,没有内陆地区广大劳动力的供给,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打通整个大陆便捷的交通路网,创造一个独立,安全的发展经济的环境,长三角也无法自行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