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进化,这意味着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味着人类(尤其是东亚地区的人)早就不怎么缺食物了。

谈这类“近期科技新闻”的时候可以带上链接。

这项研究的结论可以推导出人类在过去几万年间获取食物并储存的能力大增,让间歇性饥荒条件下有一定用处的 GHRd3 变体的作用严重下降,导致该基因在基因库中占比巨幅下降。

人生长激素受体转录本有两种亚型:全长 GHRfl 和第三外显子缺失 GHRd3,后者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结构变异之一,影响出生时的体重、出生后的生长、青春期时间,略微延长寿命。

GHRd3 出现在约 100 万到 200 万年前,可能在现代人的祖先、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中普遍存在。在过去 5 万年间,这个变体变得不那么普遍,尤其是在东亚人群中过去 3 万年间估计其等位基因频率从 85% 下降到 15%;

携带 GHRd3 的男性儿童承受严重营养不良的能力略高一些,在经历营养不良并存活下来后相对而言发育得好一点。对小鼠的研究支持 GHRd3 有助于调节身体对食物匮乏的反应。

  • 给带有 GHRd3 的雄性小鼠提供低热量饮食,这些小鼠的体型在 2 个月大时比没有该变体的同类小,基础代谢较低,原理似乎是该变体在热量限制下导致雄性小鼠肝脏中数十个基因的“雌性样”表达模式(正常情况下,雌性小鼠的体型比雄性小)和昼夜节律变化。

中性性状可以就那么“挂机”在种群中传播。占比会这样下降,大抵说明这个变体在不能发挥有利功能的情况下有些不利——减小雄性携带者的体型,降低其取得配偶的竞争力。




  

相关话题

  能否将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作为衡量哪种动物的生命更高等的标准? 
  生物体的生长速度和代谢率是否呈正相关? 
  关于生物武器的思考方向? 
  异戊醇和冰醋酸反应的机理是什么,属于哪种生成酯的机理? 
  学生物的人都有哪些特有的习惯? 
  在进化论被提出之前,难道没有人觉得猴子和猩猩长得像人类吗?他们是如何解释的?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种什么体验? 
  如何检测出食品的种类? 
  有没有生物一生都不用繁殖?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恐龙? 

前一个讨论
江口寿史的画到底好在哪?
下一个讨论
医生开飞刀是合法的吗?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