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博士毕业回国,年龄马上就 35 了,该去 211 做特聘副教授还是走人才引进去一本二本算了? 第1页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估计题主对于国内近些年的高校招聘玩法不了解。目前的“特聘副教授"约等于博士后,只是名头好听而已。三年之后要和所有师资博士后以及特聘副一起pk,“非升即走”,具体几选一看行情。这里的"升"不是升教授,而是看能否拿掉特聘字样,拿到所谓长聘副教授。

这个玩法是中山大学(6 年引进 8000 多)和武汉大学(淘汰率97%见链接)先玩起来的。

所以,建议题主特别谨慎考虑,不要以为特聘副教授就等于副高职称了。

到时候pk,一地鸡毛。而且不要轻信学校目前的说法和最近几年的政策,即“我们这里一般都能留!"。政策都可以随时变的。以某西南985为例,19年取消讲师,实施师资博士后和特聘政策。最开始也基本不赶人,是达到了副教授职称的要求就转长聘。但是今年也突然玩起来这个pk法,某不强势学院淘汰率都达到了2/3,也就是三个人里得卷走两个!

我的建议是,该211如果不是给个心疼出血的启动经费和人员场地支持(具体多少钱看本专业当年青千待遇),说明也就是花钱买个论文机器而已,不要考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拿不到海优,想办法留美吧。国内科研第一看派系(所谓有没有大佬顶),第二看title。有大佬顶拿title更容易。没大佬没title就是没资源。 如果拿不到海优,那你就要回国冲国内的优青,到点拿不到优青的话,学术之路基本就没出路了。国内优青年龄限制男38,女40。意味着你需要在3-5年之内冲上优青。我之前phd毕业的时候,联系了国内的若干985,给的特聘正,6年之内非升即走。因为有熟人,直接告诉我,非升即走中升的意思就是拿到青年国字号title。虽然我当时只有29岁,可以一搏,但是查了查,发现该校该学院每年拿到青年国字号title的人数和招的非升即走的人数小于1/20,果断不搞了。 如果你能拿到海优,意味着你有10年时间冲杰青,冲不上杰青正常出paper学校也不会怎么样你,还是可以搞搞。 另外注意,国内学校尽量找熟人,尽量去东南沿海。越有钱的地方约大方,更有可能兑现承诺给你的条件。很多地方签约时的条件很多都兑现不了。

留美的话完全可以走niw,如果publication还行可以冲eb1,现在排期也还可以。找个工作无论industry还是academy,正常工作,完全可以过上中产生活。

当然如果你家很有钱,完全不care房价,或者你完全不care学术前景,可以接受二三本学校。我以上的话都是废话。


user avatar   RoseofVersaill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北上广深,或者东部省会城市的重点高中。

教职已经晚了,不是说年龄,说的是人脉。现在难度是指数增长。目前国内教职已经卷到院士的直系学生都要互相竞争的程度了,都不用比5年前,2、3年前教职都比现在容易10倍不止。

高中和大学教职比起来,内卷要滞后个3-5年。现在不占坑,再犹豫两年,以后连高中都进不去,真的不是我危言耸听。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90 后海归女硕士龙晶睛,连续十年到湘西山村支教?为什么一些人不认可? 
  科研工作者(博士生)因为加班猝死累死,可以评革命烈士解决家属待遇吗? 
  欧洲博导,近五年发表十分左右论著五篇,其中三篇同年或者过两年发了勘误,其中一篇撤稿。正常吗? 
  本科二本的北大法硕(非法学)有机会进高盛或中信中金吗? 
  当前的科研环境可以让人卑微到什么地步? 
  怎么看待普林斯顿大学康毅滨教授关于中国学生的表现的访问记录? 
  什么职业积累了10年能特别牛逼。休息半个月依然能保证生活质量。就算辞职了也有人主动来挖? 
  辛辛苦苦读了博士出来,找不到工作,该如何找到心理平衡? 
  中文系博士生发CSSCI有多难? 
  30 岁了,银行职员,想开始学习 JAVA 做回程序员,不知道来得及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埃及的纳赛尔?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史维教授辞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 2025-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