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纯艺术作为一个行业还有未来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uangze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纯艺术总是严肃的,但说到底也是娱乐,但是一种更高级的娱乐。

所以,纯艺术市场的未来在于是否能持续为观众提供新的刺激、新的体验、新的故事和新的娱乐形式。

在形式问题上,或者说在媒介上,纯艺术当然会变,也必须要变。但其变化又总是万变不离其宗。最近听了某潮玩交易商的讲座,大谈特谈安迪·沃霍尔以来的照相丝网对当代艺术市场的冲击,认为艺术技法和市场定价的关系会完全脱钩。这种话是耸人听闻的,因为市场定价从来都不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技法或其使用的媒介。在荷兰黄金时代,也就是400年前,版画市场就已经发展出了一个高峰。

其实在形式和媒介问题上,艺术的「进步」很慢很慢。「采样」技术随着半个多世纪前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开始进入艺术领域,但是在古代就没有「采样」了吗?法国17世纪的风景画家都擅长运用采样技术,因为他们是工作室创作制的,而非外光主义,所以整个画面是通过采风时搜集到的样本综合而成的,我们叫做「合成风景画(paysage compose)」。所以,就采样技术来说,它在400年前就已存在,甚至更早,只不过在今天这一创作技术专业化了,职业化了,也就是分工出现了,细分市场出现了。

而技术的发展恰恰没有损害这些严肃艺术的内容,相反极大丰富了它可表现的范围。并且,真正有能力的艺术家哪个不是善用技术,乐于钻营新科技的人呢?

以那个著名的摄影术冲击绘画论为例,目前的研究认为,这种观点来自于早期科技史作者的夸张/神话叙事,并且对20世纪的艺术史学家(比如贡布里希)来说,它也能很好地解释欧洲艺术史的发展现象。可是,如果我们深入到当时的语境中,那个被杜撰为呼出「绘画已死」的德拉罗什,那个似乎不屑于摄影的安格尔,他们都尝试过摄影,而且前者还钻研过摄影,更为摄影做过辩护词。安格尔和德拉罗什看到摄影的反应,就像拉斐尔看到丢勒的反应一样,想立即为其所用,因此世界上第一本照相版画册就是德拉罗什画集。

摄影有损于绘画吗?没有,就德拉罗什那代学院派画家来说,他们认为摄影为绘画延长了寿命(他本人就是受益者,因为巴黎美院荣誉厅壁画修复就是靠他制作的档案照片完成的)。而且在当时,摄影也没有损害版画家的利益,甚至版画家希望垄断这一行业,因为摄影复制照片的售价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有时能比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版画还要高一点。受市场环境影响,那个本该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复制版画行业反而是最快拥抱摄影的一批人。

做个比喻,哪个抄写员不希望能得到一台打字机呢?况且这台打字机还是开源的!

能把艺术干趴下的不是技术,那会像题主所言,是庸俗吗?

诚然,艺术市场几次下沉都导致了庸俗作品的涌现,但是谁又将这些作品视为艺术呢?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尽管有时会滞后,可最终人们能分辨什么是好的。以伦勃朗为例,当时流行的团体肖像画是集体照的形式,因为这个画起来简单,也好摆平挑剔的顾客。但是伦勃朗偏要制作有叙事感的作品,比如毛纺行会那张群像,生动得像是照片,又如杜尔医生的解剖学课,引经据典掉书袋的气质,都让这些作品变得紧俏起来,引领了一波时尚。

那你说,大众总是庸俗的吗?他们只不过没有看到或还未发现好的东西而已。当然,肯定会有几个老顽固,完全不接受新的艺术样式,那......人生在世,有谁逃过了S....比呢。总的来说,大众只会迟到(在生产力发展上升期),但不会缺席。

那到底是什么令人惶恐?

在我看来,对今天国内青年艺术家而言,最令人惶恐的是艺术行业的去中心化已经势不可挡了。但事实上,拍卖行交易的是艺术品吗?尽管叫做艺术品市场,但它的价格已经脱离了艺术品的定价,我们在看这类二级市场价格的时候,需要刨去那些溢价部分,因为这部分价格不是艺术品赋予的,收藏历史、批评家的阐释、艺术史学家的经营、收藏家的号召,甚至还有艺术金融部门的参与,都推高了它的拍价。并且,在审美更多元的今天,天价艺术品只能是那一小撮人玩的东西,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喜欢追逐富人的审美了,他们越来越独立,那又有什么好恐慌的呢?

试问,潮流艺术那么火,年轻藏家都人手一个KAWS吗?特别是对00后来说,KAWS领进门,收藏看个人。年轻人可能会迷某个地区的本土潮流艺术家,多收藏他的作品,而不是也可能没有能力去够国际顶流,并且他们也不一定喜欢那些顶流。那为了抓住年轻市场,顶流又怎么做呢?他们与奢侈品行业达成了共识,因为后者也缺少新鲜客源,通过“垄断”联名机会,用资本和高超的运营手段(出货方法)砸出了潮流。

有人买账吗?当人要标榜自己身价的时候,因为奢侈品的符号价值大,而且交流成本低。但你说,那是艺术吗?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交流层面,艺术品的熵极低,但就像4G升级5G一样,熵的降低、共鸣强度的提高意味着触达范围的缩小。这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在我们思想中仍横着一个老旧的「美」的概念,才让资本有机可乘。

去中心化的,没有大师的严肃艺术世界不好吗?

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赚得碰满钵满,因为兴趣社会或审美共同体的人口绝不可能大到哪里去,但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照样能体验到他应体验到的那些荣光和快乐。在贫富差距仍然很大的今天,坐拥巨大的财富,在话语权还未平等的今天,获得一呼百应的优待,这不是某种艺术才能所赋予的,而是糟糕的社会体制所赋予的。

市场细分在这个专业主义的时代会越来越深化,因此不可避免的话语权分散是必须面对的。他并不恐怖,因为从未有某个社会许诺过必须存在大师,也没有那个时代许诺过自有一条成为人上人的苦路。只要保持平等的尊严,生活在一个有趣而快乐的,但称不上奢华的社区里,又有什么不可的呢?

美的多元化,才是阻碍所谓严肃艺术式微论的根本,那为什么要有这种中心主义论呢?至少作为一名艺术家,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就连里希特也会得了便宜卖乖,说自己不该拥有那么多关注和那么高的价格。那你想想自己呢?


补充一点,题主认为有闲人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艺术创作,会导致艺术市场的下沉。这个观点怎么就那么像法国学院派在晚期对马奈下的判词呢?!

艺术参与者的增加对艺术来说是一件幸事,尽管我这里把艺术拟人化是非常不好的做法,但是不得不说艺术需要更多人参与,作为艺术家也应该欢迎大众一起来玩。一个人唱歌没意思,所以才有了KTV。真的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候,做策展人才是最爽的一件事。毕竟你有那么多优秀作品可以去组织,而不愁因为谁没有档期,吃闭门羹的情况。

甚至,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大众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艺术,然后把他们的作品放到展览里来,这才是艺术的活力。一个自信的艺术家,从来都不怕同行多,同行多才好玩啊!因为这意味着,哇!居然有那么多人懂我!

所以,我没有搞懂,为什么会害怕呢?

现在的问题不就在于,懂的人少,参与的人少吗?

不理解。。。

次奥,写了那么长。。。




  

相关话题

  你所做过的最好的自己动手的手工是什么样子? 
  徐悲鸿真的是美盲嘛? 
  游戏中有哪些让你心疼的画面? 
  现代艺术为什么越来越让人不解? 
  如何评价木心? 
  为什么『雨中女郎』这幅画会使一些人有恐惧感? 
  增加艺术细胞或者艺术感的方法是什么? 
  能不能推荐一些适合做壁纸的名画? 
  为什么古希腊的雕塑都是白的? 
  有什么好书推荐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重庆一男子在朋友圈吐槽公司,被领导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在朋友圈公开道歉至少 7 天?
下一个讨论
连甲骨文都是夏人创制的,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