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10月21日广东电网空中宣讲会被刷屏?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985电气本大四,经历完秋招提前批不久。

这垃圾单位面试的时候就pua你,居高临下,往年我校是其毕业生输送大户,今年基本没人签。我断言,今年必招不够人,要像gou一样可怜巴巴招第二轮。

结果这两天爆出消息真如我所言,哈哈。

但是吧,你已经伤害了广大优秀应届毕业生的感情,在应届生这里已经臭了名声。

所以,

垃圾单位,狗都不去。



(此处假装有分割线)

以上为原回答,收到这么多赞真的受宠若惊。

我接着再来详细更一下关于提前批:

1.面试环节为线上,有面试官三人(据说是抽调的总师?)。其中一个不说话,另外俩发问。说是审讯或者判刑都不为过:发问的两人很没有耐心,不等你讲完直接下一个问题;不说话的那个更是时而表情轻蔑,时而半低着头斜视着死死地瞪着你。面试全程低气压,就像我在求着他们给我面试一样,只想快点逃。

2.过了面试之后,便是商量分配问题。协商分地方的那两个人资(一男一女)是大家一致觉得最蠢的:

话术一:无尽打压。

他们问:“你意向城市是哪”

你传达罢,他们紧接着“你面试成绩肯定就这样,我们是根据你的面试成绩来分的(询问自己的面试成绩几何 ,这俩二五仔也说不知),你只能去xx,但是给你市局(哈哈踏马格比的)。毕竟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

话术二:贬低国网。

“国网市局很落后,待遇远不如广东四五线城市。你如果去国网,肯定是分去县局(哈哈踏马格比的),而在广东电网一定给你市局(我市局nm),因为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

话术三:画大饼。

“就算你去了珠三角以外的地方,只要能力出众,就能通过竞岗升上去,每年都有很多人...(此处省略)。毕竟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

话术四:工资高。

“xx局的待遇很好,别人想进还进不来呢,xx局的工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好几倍(平均工资一千几,几倍=2倍,ctm哈哈),能给你分到xx局已经是给你机会了,你要是不签下次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你可想好,广东可是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很多人都想来的”

话术五:潦草结束

“现在赶快决定要不要签两方协议(往年都是三方协议)”

其实这时候就把“你爱来不来”写在脸上了。


哦,还有“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也写在了脸上。



三更。

鄙人一点拙见:

贵公司自恃不缺人,对应届生态度极其恶劣,秉着“即使你不来也有的是人来”的态度招聘,与其日常的职场风气完美匹配。

殊不知已到众叛亲离的时候,离职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又招不满,“入”不敷“出”。

这样也整挺好,实现全员领导化全员子弟化,领导们都去干活锻炼一下业务水平,把末尾淘汰制留给领导和子弟们自己享受,再普照一下“讲奉献越讲境界越高”的光辉!


四更

电网人资在评论区出现了,

还威胁我xdm,奇人共赏了啊

他删的很快,我截图了但是有些糊



user avatar   qipi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我毫不意外。

大家翻一番我的历史回答,可以发现,我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劝退电气学子了,只不过当时我的言辞比较委婉,给自己留了不少余地,没有弗兰克扬、霍华德等知乎劝退板块优秀答主那么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我的硬实力不是第一梯队的,也不是第二梯队的,甚至挤第三梯队都够呛,激烈劝退只会适得其反,如果有奉行丛林法则的同学以“人怂怪社会”来质疑我,我将无比尴尬、很难反驳。(本人高考排名全省2800+,大家自行对号入座)

第二,反996的舆论热潮正处于上升期。由于找不到情绪宣泄口,部分受996折磨的同学出于信息不对称及“围城”心态,张口闭口就要去国企养老,一厢情愿地把国企幻想成了一个养老乌托邦。虽然随便上知乎看看就能知道电力行业基层工作有多痛苦,但是他们正在情绪上,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多说无益。

第三,当时电气只是处于下沉的过程中,而生化环材已经触底,大家都只相信当前看到的,不认同未来会发生的。这一点我可以理解,毕竟黑格尔说了,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大部分人觉得电老虎很坚挺,正如30年前的国企员工觉得不会下岗一样。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为什么几年前我劝退学生?

五、六年前(也就是我刚入职3年左右),我发现,在电力行业的国企工作,将不可避免的面临以下共性问题:

一、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不对称,技术上升渠道狭窄。收入待遇方面,技术人员的天花板往往还没有管理人员的门槛高。

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精细,资源错配矛盾突出。结果就是居中的985211群体入职体验比较差,但清华大学等顶级学校学生和普通一本及以下学生,入职满意程度反而更高。究其根本,就是人才培养缺乏中间层设计。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大学没有中间层,考700分以上的去读清华,700分以下的全去读三本,这样一来,考了700分以上和500以下的人基本都满意,中间的人心态可能要全崩了,尤其是考了699的那个,抑郁概率或将达到99.37%(手动狗头)。

三、行业价值观高度同化。如果你因为理念原因不喜欢某个企业,那么你大概率也很难喜欢上其他的同类企业。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在这个行业里特别容易碰壁,只有彻底跳出去才能打破局面。(对这一条,我个人持中立态度,毕竟企业价值观就在那里,合不来就不要加入,了解企业价值观是求职环节中最基本的,千万别说“我没料到……”。试问哪个毕业生进华为,会吐槽“我没料到华为原来是狼性文化”?)

四、技术通用性差,离职的沉没成本过高。心态不好又想离开的同学,容易每天都活在“我出去之后能干嘛”的自我否定中。

五、游戏规则中的决定性要素过多,且主观程度太高。譬如1000米田径,你合理合法地跑了3分00秒,裁判就没法判跑了4分00秒的人赢;反观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裁判说你输了你就输了。更惨的是当你输了,你发现自己可能再努力也很难赢,唯一的办法是换个裁判,这才是最绝望的。

六、裙带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这一条反而是最没有吐槽价值的,国企存在几十年了,这一条变过吗,千万别告诉我你在期待什么……)

七、彼时收入待遇尚可,选择困难症特别容易发作。


为什么现在我不劝退学生了?

一、已经下雨了,还需要我说记得带伞吗?

房产税还没出台,而你也还没买房,此时我劝你别买,这叫做劝。

房产税已经出台了,而你又买了房,此时我劝你别买,这叫做嘲讽。

(注:以上仅用于举例,不作为买与不买的投资建议,请勿联系现实)

二、劝退完全是无用功。

实力碾压我的,譬如清华+C9的学生,不需要劝。因为很大一部分不需要我劝就转行跑光了。不信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以前的清华员工多还是现在的清华员工多,无论比例还是数量。

和我差不多水平的,劝了白劝。因为话虽然能听进去,但是实力上就是欠着那么一丁点,导致听进去了劝,但就是退不出来。

比我差很多的,没必要劝。实事求是的讲,为什么要干涉别人的求职最优解。


为什么我从不劝退员工?

工作了,不想走的,不需要劝。

工作了,想走的,由于我回答不了“如果不去这里,那么我还能去哪里”这个问题,而他们缺少的是指路,而不是离开的决心和态度,所以也不需要劝。

工作了,想走没走成的,等工作八九年后,心态也就平和得多了,像我一样,所以更不需要劝。

综上所述,已经工作了的都不用劝。


最后是一如既往的吐槽

在我之前的帖子我也分析过了,在电力行业中的进退两难,纯粹就是学科建设+行业特点共同决定的。行业特点全世界都一样,但某些学校的学科建设,要背大锅。

此处特别要点名某些高校:

只有职业教育才会一味强调专业性,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更应当注重通用性。因为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机会有时候比实力更重要。切忌赌徒心态,在某个行业上押宝。

实在不行就学学娱乐圈,人家都知道不能一味地靠脸吃饭,唱、跳、rap和篮球,你多少都得会点,这样竞争力才会更强。艺人都明白的道理,管理大学的人反而不明白?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




  

相关话题

  为什么各个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分数都比较高? 
  如果我的工厂用电量足够大,我能不能自己建一个小电厂?或者跟电网签订特殊的低价供电合同? 
  如何理解泛在电力物联网,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何解决大西南水电弃水问题? 
  要不要去国家电网? 
  为什么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 
  如何看待10月21日广东电网空中宣讲会被刷屏? 
  国家电网发文「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民生保供电」,释放了哪些信号? 
  为什么 2020 年底突然很多地方开始限电? 
  为什么北方多省风电场摆着不发电导致直接损失超百亿(风力发电困境)?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最近CSDN的行为?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俄国没有在苏俄内战中解体?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