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下今年成都局的招聘,今年招聘的人数大概比去年少了25%,别的地方的数据我不知道,说国网在缩招可能有些以偏概全,但也有可能是一叶落而知秋。并且分配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向郊县公司倾斜,再剩下的往几个工区倾斜,最后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去了调度和非一线部门。
其实国网真正缺人的是农电那一块儿,但是成都这里农电招聘的口子已经关了很久很久了,老师傅们退休的退休,老龄化的老龄化,形势非常不容乐观。
未来来看,进一步业务外包化应该是电网的发展途径之一,除了新能源和售电这一些新兴的部门可能会有人员增长需求以外,其他部门要么维持不变要么萎缩。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多电网老职工都已经让自己的孩子别读电气了,换一个新兴的行业。因为:他们最知道行业红利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钱包是多么重要。
分数线高应该只是横向对比,如果和往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分数线纵向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分数线是在稳步下滑的。
如今分数线依旧高企,只是因为大船难掉头,红红火火了十几年的电气行业,的确是很多人认为的“好单位”、“铁饭碗”。特别是我们的高考志愿大多数都是由父母填报,我们父母还停留在“电老虎”的思维惯性里,殊不知“电老虎”早已是昨日黄花,如今是“电老鼠”。
大多数进这个专业的人都是奔着电网来的,只能说电网真的是一座围城,也和很多“光鲜亮丽”的工作一样,类似于海市蜃楼,外面看起来好看极了,具体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真的对电气专业有兴趣,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如果真的只是冲着电网公司所谓的“钱多事少”而来的,慎重一些比较好。如今国网和南网招生的大趋势是新员工向基层下沉,一线班组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份、也可能是长达数年的工作,一线班组的工作和很多人对于电网公司的想象很不一样,幻灭感是很多人进入工作的第一印象,这种状态其实不太好。
说跟着兴趣去填报专业,有点天真和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不要为了所谓的稳定去博一个四年(本科)甚至七年(研究生)后连电网内部人士都不知道会最终走向哪里的专业。稳定,很多时候意味着:稳步下滑。
谢邀 @周鑫
报志愿、选专业,就是个众人博弈的过程,想选的人多了,分数自然水涨船高。人的本性就是务实,真正出于兴趣做出专业选择的人少之又少。从业多年的人能讲清本行业已实属不易,更何况刚刚从“半封闭”状态走出的考生,何谈对一个专业的了解,更别提热爱了。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选择专业不过是以高考分数为筹码进行的投资,期待以更高的性价比撬动将来的高回报。
在做这个决策的过程中,是什么因素驱使着那么多的人对电气专业趋之若鹜?考虑了下,感觉是以下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就业质量、就业范围、外部因素、信息封闭。
就业质量往往是考虑两个方面:就业率、收入水平。
通常意义上讲,工科专业的就业率通常都是不错的,而因为电力供应的必要性和电力应用的多样性,电气工程的五个二级学科方向都有比较灵活和广泛的就业出口。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大发电集团的贡献,解决了大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电气专业学的内容涉猎广泛,能跨的行业很多,就业率基本是不需要担心的。
关于收入水平,电力行业的垄断色彩较重,电气应届生的就业收入往往平均水平较高(相较于其他传统工科专业),且因素体制体系略显僵化而使得收入水平整体偏差不大。电力这种重资本行业,有资本在的地方就会有收益;同时由于电力的特色,随时可以上升到安全问题,自然也始终有垄断的光环护体,即使在英、美等这样电力市场较为成熟的地方,电网的垄断特性也是存在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中国人讲求稳定,大多数人本质上还是风险回避者,这种高均值低偏差的专业,自然就成了许多人的首选。
只要有用电的地方,就有电气岗位的用人需求。而像互联网、金融这类较为新兴或者对于人才、资本等资源较为依赖的行业,则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大城市聚集效应。而像电力这种涉及民生、涉及工业生产的重资产行业,在城市间的差异则会相对小很多。
对于有些求稳,对于一线城市并不热衷的人,电气工程这类专业其实反倒有较强的优势。在非一线城市,电力体系相对稳定成熟,电气专业的出路更加明确。
不同专业和行业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很多外部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决策的因素。
以化学工程为例,很多人对于化工都会存有一定的“回避”心态,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在各种化学试剂环境中工作,便生了一份源于本能求生欲的敬畏之心,畏大于敬。以地质工程为例,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野外勘测,穿越沙漠,求生雨林的即视感,便草草换了选择。
可能高考后的你想学考古、想学中文、想学生物等等,但长辈们会拿出他们关于专业和行业的全部认识全副武装,把这些外部因素逐一量化成考虑标准,然后形成对于你看上于更为稳妥也好像更为正确的标准答案。这些属于影响决策的外部因素,但就是这些外部因素使得本应无差异的专业之间有了高下之分。加之电网多年之前形成的钱多活少的虚像,确实是不小的诱惑因素。
举个例子说明更形象,以天津大学为例,天大的化工稳坐学科龙头位置(新一轮学科排名天大唯一的A+学科),但本科招生的录取线往往并不亮眼,硕士招生才显出一定优势,这是为什么?因为硕士择校的时候,已经身处在行业本身,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弱化了非常多,而专业认可度的影响占比显著提高。
信息封闭是一个无奈但是广泛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承认以下几个事实:
各行各业都是一个围城,行内人的认可度降低与行外人的认知更新永远是不同步,也不可能同步的。大众的决策永远会滞后于信息的更新。
另一个层面,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其他行业的苦也是你不知道的,当行内人诉说本行的苦时,外行人也有着自己的苦水,彼此并不能真正互通理解。所以,如果你的劝阻未能击中靶心,可能只会是一阵轻风,风过无痕。
以上说的有实有虚,专业选的对不对还是要看诉求与所得是否匹配。所以选择正确与否,本无明确的答案,分数高只是大众选择和博弈的结果,无关对错。
在这里,想额外针对很多人提到的一种情况提些个人看法。
很多人都说,电网的稳定使得人逐渐荒废了。但依我看,其实大家讨厌的并非稳定本身,而是讨厌稳定的穷着、稳定的空虚着、稳定的一成不变着。之前鲜有怨言,是因为曾经电网收入确实非常高,大多数人的心思放在了如何享受生活。而如今,收入降低的情况下,那些不满足现状想要出逃的人才发现一直沉溺于生活而忘了自我提升而被淘汰。专业和行业本无错,错的往往是人在修行路上的抉择。
相关阅读推荐:
文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五个方向的研究生都在做什么?毕业后出路在哪?
文刀:如何看待 2008~2018 年这 10 年,IT、金融行业待遇指数级上升,而电力行业待遇腰斩?
若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文刀笔记(ID:wendao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