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的“顶尖”医学专家还是不少的,据我的观察,不一定准确,我觉得还是要“立志”。
一定要有成为“顶尖”专家的志向。
因为这条路非常困难,有各种艰难险阻,没有坚定地志向,几乎不可能成功。
如果成名的心不那么迫切,就几乎不会走到“顶尖”
即使极其想成名,真能走到顶尖的百中无一,何况不去争取的人。
至于聪明与否、努力与否,反而显得不太重要。
顶尖的医学专家不敢当,只能说成为了一个还不错的高年资医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这不是一句虚话,是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最大的前进动力。
当年农林医师的分数不高,虽然能考上工科,但由于热爱医学事业,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医。我是78级的大学生,那个年代大学生很少,毕业后我在工作后发现,还是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需要充实自己,于是就又读了研究生。在研究生做课题的时候,我又发现科学研究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不光是临床管理,善于从临床的普遍问题到科学问题,从科学问题再进行深入研究,这是往复循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毕业几年后又觉得临床技能、眼界还是不够,于是又读了博士。
学医真的很累,一生都需要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比如肿瘤学,要学习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瘤苗等等,新东西太多,层出不穷,虽然我已年过花甲,但对新知识渴望与追求依然没变。近几年来,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很高,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早发现、早治疗,挽救患者生命,这种责任也催促着更加努力,当然自己努力还不够,我带了近百名硕士生、博士生,他们才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中流砥柱,要把这份责任传承下去。
一个医生的成长是千回百转的,其实我的成长中也有很多困惑、不解,尤其肿瘤专业面对的往往多数的晚期患者,面对患者的离世、面对亲人的离别,心里也很难过,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但也让我更清醒的思考人生,看淡了名利,不断提醒自己回归学医的初衷:做个好大夫,给病人看好病、治好病,病人康复出院,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但为了这一刻、这一场景的实现,我们要作出很多努力,医学技术、医学知识傍身,要教学相长,还要把握医学人文,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更要有好的医德,确实没那么容易,但医生的成长就是如此,没有捷径。
通常而言,只要你上学的时候不是在睡大觉、有把医学基础打得牢一点,
那你基本在进医院呆临床两年左右,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具人(指对本科室的常见病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写出住院医阶段的合格病历和做好收入院的基本处理);
如果你持之不懈地全身心投入临床学习,而不是天天追剧谈恋爱玩游戏做事情得过且过,那你一般会在十年左右成为市级骨干医生(掌握本科室常见病治病规律,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一系列诊疗行为);
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还不满意,卯足了劲说劳资我就是要勇争第一、坚决不在地市级三甲躺平或者去省立医院当素食主义者,那么你请听好:
做好十年的学习,
然后做好十年的临床,
接着再通过十年,把你前二十年的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你自己的体系(基本上,这个时间段才是你出成果出真正论文的时候,前面的二十年你不过是在摸行业规则罢了)。
“足足有这样三十年的刻苦钻研,你才可以勉勉强强称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当然,虽然说是“合格”,但对我说过类似话的前辈,他们无一不是省级或是国家级的名医。
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点:其实,国家级和省级名医,至少在个人努力上,他们没有本质区别。
真正决定他们地位高低或者眼界大小的,是命运。
有没有明师收你做内门弟子,你自己关键时刻的卡位有没有成功,当年选择了什么样的平台、接触到什么层级的研究,和你长期交流的伙伴和对手的真正水平,甚至城市的发展,医界或政坛伯乐的出现与否,
影响你命运的因素,实在太多。
所以,不要强求。
尤其是在当下。
从本科(医疗工具人),到硕士(行业中坚),再到博士(省级名医),并不单纯是学历的晋升。
你可以通过读书来提早接触一些理论上的东西,但是从理论到临床、从临床到理论,这条路,只有你自己走。
医学的路没有捷径。
比起“如何成为一个顶级专家”,
从:
“以医生这个职业为荣”,
到
“以掌握具体的医疗技术为荣”,
再到
“为人民服务”为荣。
其实我更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你能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达成这样的蜕变。
工作嘛,开心最重要。
虽然现在很多东西未必公平,但毕竟也不是饿死人的年代了。
所以“社会排位赛”这种东西,该扔的时候,就扔吧。
临床躺学没什么不好,但要记得,躺的是“好胜心”,而不是对医学的钻研、不是对病人的同情、不是对探索未知世界的享受。
去探索吧,去享受吧,
保持最初的求知欲和同情心,
祝大家,活得开心。
说个很现实的问题,就现在的环境,现在要想成为顶尖医学专家,就像公务员想混到省部级一样,没点背景、不来个破格提拔是基本没戏
绝大部分还比较努力的一般人,混到副厅退休已经到头了;
就像绝大部分比较优秀的医生,能到副主任医师已经是很努力+有点天赋了;医院里的万年老主治才是常态。
我们对于顶尖医学专家的定位,一般认为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级别,包括:主委一人,候任主委一人,副主委五六个人左右,所以每个学科也就不到10个人,医学有多少学科?也没多少,所以这个竞争激烈程度,比省部级领导只大不小
那如何达到呢?
首先,医学很看派系和背景,你得是全国第一梯队的医学院本硕博毕业才有基本资格,如协和、北医、上交、复旦等,范围最大放到前十左右
然后以现在的标准,必须再加2~3年博后,这时候你需要卷赢一堆卷王,博后期间不发个几篇高分文章再拿个国青(国自然青年基金)就别想着能留院了。能留院这还是第一步,后面没有主任院长大佬照着你,上头没关系没人,站队错了,那各种学习、交流、开会的机会很难轮得到你,没有知名度,就算你是医术顶尖的医生也就你自己知道。
然后跟同你一样能留院的那些人中龙凤们,评主治卷一次,评副高pk一次,评正高再干掉一批。
35岁前副教授硕导,40岁前正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标配
期间你需要要pk掉的人可能包括某院长的儿子、某院士的得意门生、老主任的大弟子、某省领导的外甥、某些手握cns的科研怪才
这时候,你才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专家
然后再跟全国其他同级别医院里卷出来的,和你一样的天选之子再竞争一次
这时候才能被称为顶尖专家。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每一个医学生都有差不多的培养路线要走,成为顶尖医学专家的比例也因医学院本科质量、临床教学、科研力量有密切关系,当然,家庭助力也必不可少。
顶尖医学专家的标签可能包括:
我认识的长辈或者同事中算得上是“专家”的寥寥无几,就算是主任,也不一定能成为院里的专家,更谈不上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只能说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累积,大家能够做到比起其他同事更熟练、更完善和更周到地处理疑难重症,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
像这样数以百万计的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医生,正是扎根在群众中维护我们健康的螺丝钉,是我们普通人挂号就能见到,住院期间每天查房的医生。
一些科室的奠基人能够被誉为“医学专家”确实是做到了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科研突出,他们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一些拔尖的学生也已经接手导师的工作,留在院里或其他医学院,继承导师的衣钵,继续在医学岗位发光发热。比如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院士、梁毅文教授、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院士。
还有更多的医学生,他们抱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志愿进入医学院,无论以后在哪个城市工作,哪个科室从业,都能够帮助很多人,他们也是他们救助患者的“小专家”。
另外,我们一定要感谢为了医学进步无私奉献自己的前辈、朋友、同学,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医学有了传承和实践的机会,他们每一位都值得铭记和纪念。
我们的师妹,吴思,2019年7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了,她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
我们曾经的老师,谢长松教授,逝世前留言“我身体病理还可以用的话,就给病理;病理如果觉得不好用的话,留给解剖;解剖也觉得不好用的话,我的骨骼还好,至少还可以做个骨骼标本。”
我们的名师,著名代谢内分泌学专家 伍汉文教授去世前也签署了遗体捐赠书。我曾多次在湘雅二医院见到老教授,拄着拐杖往内科楼慢慢前行,白大褂衣袂飘飘,九十高龄依然精神抖擞。印象很深的是伍教授著作等身的照片,非常震撼!
感谢所有支持医疗教学和研究发展的老师们无私无畏无言的奉献,是你们培育了祖国的医疗事业后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