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癌细胞扩散最后把人杀死,对它有什么好处? 第1页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什么好处」是讨论动机,而动机主要是基于生物学的。我们从事某些行为是因为它们有助于生存。

这个问题是把癌细胞当作了一种生物了,可惜它并不是,所以这个问题是存在缺陷的。

生物的根本动机是生存

生存是最基础的动机,保证自己活着,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后者包括精神上或经济上的健康。同时人类又是社会化的动物,所以自我保护又会应用到亲近关系的人身上,比如家人。

活下去的愿望是一种本能,植根于有机体的心灵。生物体将寻找其环境中能够增加其生存机会的那些元素。这些包括食物、水、氧气和休息时间,让身体修复组织上的任何磨损。

或者,它会避免或逃避那些可能会降低其生存机会的因素。此类危险包括捕食者、饥饿、脱水、窒息以及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情况。

这些寻找或逃避的驱动力会影响生物体的行为:寻找铁的细菌会向磁性移动,牛羚会迁移数百英里寻找新的牧场,人类会求助于同类相食;变形虫会远离电流,羚羊会逃离狮子,人类会服从杀手或忍受折磨。

生存必须寻找食物、饮料、休息,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如果适应不了就会被环境筛选掉。

如果作为一个物种,要想取得成功,该物种的成员必须渴望存活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癌细胞的求存

癌细胞消耗人体的过程就是它求存的过程。

它快速分裂需要大量能量,就会从环境中无限攫取,当环境(人体)无法承载这个能量需求时,就会面临崩溃。

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分裂,繁殖下一代,等环境(人体)崩溃时,它早就不知道是第几代徒子徒孙了。

虽然无限攫取会损害环境,进而降低它生存的机会,但癌细胞并不是生物,它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它只会无限攫取。

它不是生物不会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依旧我行我素

人体也不是真正的环境,无法约束在环境里生长的东西,自然最后就是人体破灭,癌细胞也跟着破灭。

所以你看,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相关话题

  李咏因癌去世,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才能尽可能低地降低得癌症的概率? 
  如果癌症疫苗被发明了,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的癌症病发,会不会有大批肿瘤科医生失业? 
  如何评价这个通过公关手段让群众把中医跟癌症联系在一起的做法? 
  我们一生患癌症的几率有多大? 
  针对胃癌有什么靶向药?香港可以买到嚒?阿帕替尼建议使用嚒? 
  如何看待吉喆33岁、不抽烟,得肺癌不幸逝世? 
  为什么有人说「癌症做化疗反而死得更快」? 
  为什么有的人抽烟几十年都没肺癌, 有的人不抽烟也肺癌? 
  化疗到底有多痛? 
  女性胸大是否更易患乳腺癌? 

前一个讨论
肌肤抗老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锁骨骨折保守治疗现在有一个大疙瘩该怎么办?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