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处」是讨论动机,而动机主要是基于生物学的。我们从事某些行为是因为它们有助于生存。
这个问题是把癌细胞当作了一种生物了,可惜它并不是,所以这个问题是存在缺陷的。
生存是最基础的动机,保证自己活着,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后者包括精神上或经济上的健康。同时人类又是社会化的动物,所以自我保护又会应用到亲近关系的人身上,比如家人。
活下去的愿望是一种本能,植根于有机体的心灵。生物体将寻找其环境中能够增加其生存机会的那些元素。这些包括食物、水、氧气和休息时间,让身体修复组织上的任何磨损。
或者,它会避免或逃避那些可能会降低其生存机会的因素。此类危险包括捕食者、饥饿、脱水、窒息以及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的情况。
这些寻找或逃避的驱动力会影响生物体的行为:寻找铁的细菌会向磁性移动,牛羚会迁移数百英里寻找新的牧场,人类会求助于同类相食;变形虫会远离电流,羚羊会逃离狮子,人类会服从杀手或忍受折磨。
生存必须寻找食物、饮料、休息,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如果适应不了就会被环境筛选掉。
如果作为一个物种,要想取得成功,该物种的成员必须渴望存活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癌细胞消耗人体的过程就是它求存的过程。
它快速分裂需要大量能量,就会从环境中无限攫取,当环境(人体)无法承载这个能量需求时,就会面临崩溃。
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分裂,繁殖下一代,等环境(人体)崩溃时,它早就不知道是第几代徒子徒孙了。
虽然无限攫取会损害环境,进而降低它生存的机会,但癌细胞并不是生物,它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它只会无限攫取。
它不是生物,不会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依旧我行我素。
而人体也不是真正的环境,无法约束在环境里生长的东西,自然最后就是人体破灭,癌细胞也跟着破灭。
所以你看,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多么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