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人把“英译中的汉语词汇”误认为是“和制汉语”(例如“物理”和“分子”)? 第1页

  

user avatar   lacar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东亚各国“开化”是一个同步进行,有时候断断续续的复杂过程。中国制造的词汇(华制汉语)和日本制造的词汇(和制汉语)各有早晚,有时候有竞争,有时候有输出输入。比如1860年在大清成书的“万国公法”,在清国认知进展比较缓慢但在日本被广泛认知,“国债”,“民主”,“主权”之类的词汇在日本普及度上升。结果对于很多留日清国留学生首次接触这些词汇的地点是日本,把它们理解成和制汉语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话题

  我很想学好英语,但是单词背了就忘,久而久之,就很讨厌英语,怎么办啊!? 
  金泽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日本除本土四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外,在离岛上有哪些轨道交通? 
  日本专门学校毕业后可以报考大学学部吗? 
  为什么日本行政名称中的“省”不翻译成“部”? 
  户田惠梨香拒绝与东出昌大合作有感,是不是出轨对男艺人的事业影响总是小于女艺人? 
  日本的动漫和二次元是否是日本对中国的青年一代的文化侵略? 
  非东京,4月赴日,打工边参加校内考,走尽可能便宜的语言学校如何? 
  日本的大学指定推荐校就算只有一个人面试,也有可能会被刷下来吗?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否分担了纳粹德国的压力? 

前一个讨论
在白话文已经相当完善的今天(而不是形成初期),如何评价日语词“渗透”进汉语?
下一个讨论
成都独创的“时空伴随”,是否可以做为全国防疫典范?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