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人把“英译中的汉语词汇”误认为是“和制汉语”(例如“物理”和“分子”)? 第1页

  

user avatar   lacar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东亚各国“开化”是一个同步进行,有时候断断续续的复杂过程。中国制造的词汇(华制汉语)和日本制造的词汇(和制汉语)各有早晚,有时候有竞争,有时候有输出输入。比如1860年在大清成书的“万国公法”,在清国认知进展比较缓慢但在日本被广泛认知,“国债”,“民主”,“主权”之类的词汇在日本普及度上升。结果对于很多留日清国留学生首次接触这些词汇的地点是日本,把它们理解成和制汉语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话题

  法语曾经像英语一样,在一个时期内是国际上的第一通用语言吗?能否对法语历史地位及其影响的变迁做介绍? 
  如果当年日本经济不受美国制裁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汉语盘点 2019」国内候选字为爱、稳、融、创、减,你认为哪个字更适合描述 2019 年的中国? 
  有什么关于东京的冷知识? 
  为什么部分香港金融行业从业者能接受英语,却不能接受普通话? 
  如何评价日共? 
  为什么日本不全用汉字,而是一边用汉字一边自己发明文字? 
  46年的中国能打赢37年的日本吗??? 
  如何评价日本的外交? 
  我女儿高中毕业就去日本读了两年语言学校参加日本高考了,因疫情原因今年5月回国了,目前怎么安排比较好呢? 

前一个讨论
在白话文已经相当完善的今天(而不是形成初期),如何评价日语词“渗透”进汉语?
下一个讨论
成都独创的“时空伴随”,是否可以做为全国防疫典范?





© 2025-04-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