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人把“英译中的汉语词汇”误认为是“和制汉语”(例如“物理”和“分子”)? 第1页

  

user avatar   lacar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东亚各国“开化”是一个同步进行,有时候断断续续的复杂过程。中国制造的词汇(华制汉语)和日本制造的词汇(和制汉语)各有早晚,有时候有竞争,有时候有输出输入。比如1860年在大清成书的“万国公法”,在清国认知进展比较缓慢但在日本被广泛认知,“国债”,“民主”,“主权”之类的词汇在日本普及度上升。结果对于很多留日清国留学生首次接触这些词汇的地点是日本,把它们理解成和制汉语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话题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文化上有哪些显著的差异? 
  为何中国如此体量的国家从十分落后变成现在的举足轻重只用了 30 年?与日韩有何区别? 
  为什么在二战中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现如今国际形象却比中国好很多? 
  半泽直树要是放在真正的社会中,会被刺杀吗? 
  昭和男儿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突出特点? 
  日本的HMBA是什么?也是MBA的一种学位吗?有什么特别的?日本MBA好吗? 
  如何看待日本政客「中国元朝时侵日,也该道歉」的言论? 
  日本留学兴起「劝退热」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怎么看待? 
  从镰仓到江户,日本古代的将军、守护、管领、大名,这些有权有势之人是怎么掌控臣属的? 
  日本有哪些适合自驾游的路线? 

前一个讨论
在白话文已经相当完善的今天(而不是形成初期),如何评价日语词“渗透”进汉语?
下一个讨论
成都独创的“时空伴随”,是否可以做为全国防疫典范?





© 2025-04-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