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读博? 第1页

  

user avatar   Fred_Paglia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本人所属的人文专业而言,作答:
如今国内人文学科的博士,名校基本都是申请制,申请制相对考试制度而言,公平性略低,选人学校大多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学生,一般会考虑的因素有两个:
其一是考生的本科硕士所在院校,因为目前高校教职十分内卷,如果本科不是211或985的传统文科校,且专业排名在全国前10以内的出身,硕士与考博专业不是相同/相近专业的话,读博不容易毕业和就业,因为目前985高校大多要求本科学历和学校档次。


其二是考虑学生在申请之前,是否已经有见刊的论文:
(1)如果有普通期刊见刊,说明该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
(2)如果有导师作为第一作者,自己作为第二作者的核心期刊见刊,说明该学生情商达标,硕士导师喜欢,自己也具备一定的水平。即便博士导师自己社会资源有限,硕士导师也能帮着拯救学生的发文指标。
(3)如果已经有C刊见刊,说明该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稍加提点,博士期间完成就业基本需求的发刊量是可以的。
(4)如果已经有超过2篇的C刊见刊,说明该学生是王牌学生,人品过关的话,一般博导会全力招揽其入门学习。

综合以上两点因素,一个适合在人文专业读博的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本科在985高校,或者社科大、首师大以及211当中的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大学,硕士在985高校或者社科大,且考博之前拥有1篇独立作者C刊见刊,或者两篇第二作者的C刊见刊,才具备申请到国内各大二级学科排名全国前3的目标高校的博士资格,当然如果能通过各种关系认识目标导师的话,再加上自身实力可以通过考博的笔试、面试,才能读到心仪的博士。

即便是不走国内的体系,申请出国读博,那么还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且国外大部分高校没有发文量要求,在国外发表SSCI或者A&HCI的难度比国内更难,在外读博还要兼顾国内的发文量,不如本硕阶段多积累一点,将来都用得上。否则,如现实而言,很多海归博士都会在国内再做一个博士后,用来积累找工作需要的论文质量及其数量。




  

相关话题

  读研读博期间,导师的作用是什么? 
  大学教授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你所在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中,有哪些方面被数学知识深刻地改变了? 
  如何看研究称新冠感染风险或与血型有关:A 型血人群感染风险比非 A 型血高 45%,O 型血不易感? 
  大家做课题做项目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编程产生的结果(数字,图像,表格等)都是暂时保存在哪里呢? 
  家境不好应不应该读博? 
  如何看待「先水些 SCI 文章,等有了名利就会认真做科研」这种观点? 
  博士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你,做出了哪些科研贡献? 
  有哪些看着没什么用,实际上真没什么用的科研成果? 
  研究生毕业论文知网查重1.2%和0.2%是什么水平,能说明问题吗? 

前一个讨论
29岁女博士博三,太孤单了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咋办?
下一个讨论
大学青年教师工资有多少?





© 2025-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