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好多人建议不读博?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博是好事,有时读别人写的文章,哪怕是随笔短文,也能发现读过博士与未读过者的区别,思维视角差异是明显的。

本科硕士是培养读书人。但博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写书人。季羡林先生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说过:“下辈子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当知识分子了。” 写书人是有责任的,除了对自己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而且后者是大头。简单说,如果你硕士毕业,做一些应用性的工作,等于你将85%的个人精力都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博士及后续工作的自身特点,却让这一比例变得很低,大概只有55%左右,或更低。这种现实你能否接受?你能否接受,自己都没把自己照顾好前,就开始照顾别人?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够了,没问题了,那你可以去读。如果你觉得我还是先照顾自己吧,那就别读。中国社会起步太晚,能觉得生活够的人,万中无一。



季先生的话大家可以理解。有些不便说的,大家可以自己看。


user avatar   space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在读博士,几小时前刚刚劝退一个师弟

博士教育是目前中国教育体制下唯一的严出型阶段。在博士之前,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教育模式都是严进宽出甚至宽进宽出。这个模式从小学持续到硕士,带来了很大的思维惯性。很多萌新在考虑读博的时候主要关注点在于我能不能考上,而不是能不能毕业。所谓劝不读博,个人认为和劝不要以卵击石差不多一个道理。

真的 多数人真不是读博的料,甚至到现在我都不确定当时选择读博到底对不对,毕竟放弃了一份税后月薪7000包食宿还外带北京户口的工作。

前期教育的严进宽出带来的恶果之一是自信心盲目膨胀,比如高考考了个好成绩就自然想到去读硕士;考研考了个好成绩就自然想到我要去读博士。忽略了本科你要毕业,硕士你也要毕业这个大问题。有不止一个师弟找我说想读博,原因是考研分数高感觉底子好……大哥,高考说明你高中学得好,考研说明你本科那四门课扎实,和下一步真没关系的。

尤其是现在大力推行硕博连读和学士直攻博这俩大坑途径之后。很多学生在根本不知道博士这个坑有多深的时候就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个人建议一定要先读完硕士,确定资质能读博士再去读,否则风险会很大。

做个类比,学士到硕士的变化可能是泳池浅水区到深水区,虽然也需要扑腾但一般死不了人;但博士可能是马里亚纳海沟级别的,学位虽然美好,但你要有命拿到它才行。在读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有同学要读博士,那么我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让他仔细重新考虑:

1,据说2018年中国博士延期率(注意,不是延期毕业率)超过60%,这其中包括学士直攻博和硕博连读这俩默认学制超长的状态。实际数值可能会更可怕。

2,xxx学校xxx学院2019年毕业的博士是49人(两学期加起来,含在职),而近五年的年招生人数是超过100人。自己想想那一半多干啥去了。

3,xxx学校硕士非不可抗力因素延期毕业导师要被谈话的,博士~!#%“”。所以毕不了业没人会帮你,博士到期清退是正常状况。

4,我校博士毕业要求x篇sci论文,你硕士三年发了y篇,以此推算你博士毕业需要z年。注意,要见刊的,不是accept的。

5,来自某心理辅导医生的消息(别问我见到心理辅导医生的,我建议感觉不对多去聊聊,比自己闷起来好),博士抑郁(注意,非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学生和绝大多数已经工作的职业。

6,你今年已经2x了,按4年毕业算就3x了,如果有个闪失咋办。闪失概率参阅第一第二条。

7,博士期间你个月估摸着也就3000来块钱,经济压力自己考虑。哦对了,延期博士没宿舍,自己租房子。

8,至少一半的博导比书上说的资本家狠多了,博士生和导师不闹矛盾的简直凤毛麟角。

9,大胆预测一下,由于2013/2014年博士改制后毕业难度大幅度增加(不止翻倍哦),以7年最大年限算,个人觉得在2020到2021年左右可能会开始迎来博士退学潮,之后将长期稳定在上述状态,甚至随着扩招但毕业压力不减,数据可能更难看。


user avatar   zhi-ku-lian-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今的本科生热衷考研,每年考研的人数逐步增长,但硕士生却不愿在校继续考博,这是为何?

依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7年普通高校的博士招生数约8万人,毕业人数为5.7万;硕士招生数为71万多人,毕业人数为51万。

也就是说,每年国内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只有10%左右选择继续读博士。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博士生如此紧缺?为什么硕士们并不像本科生那样热衷于读博呢?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真明曾讲过,在他的实验室毕业25位硕士研究生,仅4人读博(其中1人转导师,1人外校读博),无1人出国深造。

所以,每年招生时,他都要跟即将入学的硕士生谈谈以后的打算及是否继续读博的事情,结果想要继续读博的很少。

他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经济负担问题,大家想早点自食其力。

2.认为读博士没用,毕业了还面临找工作问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早点参加工作。认为读博等于“赌博”,风险大。

3.确实认为自己不适合读博士,对学术或科研工作不感兴趣。

4.可能觉得导师团队太小,对以后自身发展不好。

5.可能认为导师非名牌高校出生,也没出国经历,水平有限。

6.不喜欢导师的科研方向,或想读大牛导师、双肩挑导师的博士。

百家号公考千里马,分析全国每年90%的硕士放弃读博的原因主要是:

1.婚姻问题

硕士毕业年龄就不小了,在中国30而立该成家立业了,只能先工作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读取博士学位。

2.经济问题

很多人读硕士就是为了拿到学历和文聘,以便好找工作,所以一旦找到好工作后,他们就不想再继续读博士了。

3.职业规划问题

读完博士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将以学术为生,以科研为事业。但对于很多硕士毕业的人而言,他们的人生还有很多的选择,进企业年龄尚可,进政府事业单位更好,而如果继续读博士,则意味着一下失去了很多的人生选择。

我总结了一下,硕士生不热衷于读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5点。

1.博士招生政策的影响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研究生招生66.71万,其中硕士招生58.98万,博士生招生的人数仅为7.73万。

招生人数少,考试难度高,自然有很多人放弃考博。

另外,现在有不少名校的博士招生现在已经实行申请考核制,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来说,根本不具有申请资格。

2.博士毕业难度高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博士延期毕业的事情,其实这算比较平常的事情了,博士想要顺利拿到毕业证并不容易。必须要拿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论文要达到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接受学校和老师的双重考核。

不少博士向我们反映,现在的博士毕业是真心不容易,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你是博士那么你绝对不可能顺利的、轻松的、简单的毕业。

说来也是,博士学位是比硕士学位更高一级的学位,是全国最高的学位。

拥有博士学位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的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

也有就说,拥有博士头衔,意味着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精英或者专家,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尽管很多院校现在也做了一些改进措施,比如延期毕业学年时间,不强制要求毕业论文等等政策,但仍有很多硕士担心报读博士之后不能如期甚至正常毕业。

3.博士圈生活状态不理想

很多人认为博士的学业任务很重,一些博士需要几天待在实验室做研究,生活比较枯燥。

而且博士们平时的空闲时间不多,接触的人也比较少,除非那些特别热衷于搞科研和学术的人,一些硕士不喜欢科研和学术,自然不愿意继续读博。

4.就业前景不乐观

很多人认为博士学历很高,但就业选择机会并不多。很多博士毕业后,只能继续留在研究所做科研。

想当大学老师也没有那么容易,很多院校招聘博士时要求需要留学经历或者名校毕业,一般的博士只能去一些一般的大学做老师。

博士的就业前景不乐观,所以很多硕士就选择直接就业了。

5.婚姻和年龄的压力

不得不说,博士们的年龄和婚姻的确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很多博士反映读博的科研生活圈子很小,而且学业繁重,根本没时间恋爱结婚。

这对于女博士尤其明显,近来清华女博士颜宁那篇《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的文章刷遍朋友圈,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大龄女博士的婚恋问题。

所以很多硕士们觉得,读博年龄太大,耽误自己的人生发展,还不如早点成家立业。


对于“为什么硕士们并不像本科生那样热衷于读博”的话题,网友们这样回答。

@材料门下

在我看来,读博的动机无非三点:

第一、逃避就业,不想工作,想继续当几年学生;

第二、加点筹码,为了以后毕业高的起点;

第三、对科研感兴趣,想从事学术道路。没有这三点动机,当然不去读博了。

@茕茕细细
一方面是很难,另一方面心思已经不在学习上了。而且读博是要有环境的,家庭条件让不让继续读,年纪大了是不是要考虑结婚了,对方可能等不起啊。读书很多时候被当做一种投资,投资也需要勇气,一般人还真没这个勇气。

@icehh

因为很多人读硕士是就业导向的,为了找个好工作,读博很痛苦不说,读博之后就业面也窄了,大多数人只能进高校或科研机构了,未必有在企业混得好。

@leewinjing

读博士不读博士完全根据个人兴趣,适合不适合吃学术饭,如果感觉到痛苦还不如直接就业。读博士也不一定待遇就比硕士高,就业以后还要根据工作能力来定。硕士还是博士只是给别人一个信息指向而已,博士却是就业面反而窄了。

@yzshine

我觉得吧,学术是有钱人的游戏,全日制的博士(在职博士除外)没有家庭财力支持,很难精心并且毫无顾忌的做研究。

@丽lijia

我觉得好多博士的目标就业单位,而各高校更偏向于要海外背景的博士而不是土博,就好比一篇SSCI或者SCI胜于国内的中文A刊,所以国内读到的博士不是绝对的敲门砖。

对于“为什么硕士们并不像本科生那样热衷于读博”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找个丑的


user avatar   kong-cheng-lzc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淘宝流量那么多,李佳琦和薇娅作为头部中的头部,成交额高不意外,但是实际成交额还是有不少水分的。


首先,淘宝直播排行榜上的成交额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销售额及销售利润完全不同的概念。

淘宝直播上的成交额的数据,指的是定金锁定的GMV的总数据

我从阿里巴巴的官网上找到了其披露的2019年财报[1]。在财报中,阿里对其GMV的定义是:GMV是包含了运费在内的所有已经拍下的订单价值(包含未付款订单)。

“ GMV”或“商品总价值”是指我们市场上已确认的产品和服务订单的价值,无论买卖双方如何或是否结算交易;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GMV涉及我们的市场仅包括通过我们的中国零售市场交易的GMV; 我们针对中国零售市场的GMV计算包括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运费; 为谨慎起见,目的是消除对潜在欺诈交易对我们的GMV的任何影响,我们在计算某些产品类别中超过一定金额的GMV交易以及每天购买特定产品类别中的某些产品类别的买方的交易时排除在计算之外。

简单来说,GMV计算的不是实际交易数据,而是“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的一个总和。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我在淘宝上下单了100台iPhone 12 Pro,每台单价1万元,但是我没付款,但是按照GMV的角度,我这么一个操作,直接搞了100万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GMV可能远远超过实际成交金额,这也为啥电商都愿意公布GMV的原因之一。因为数据好看啊!

更何况,双十一李佳琦的销售额计算的是预售销售额,也就是定金锁定的GMV,这个水分就更大了,我就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预售有不退款的吗?


其次,就是一晚上100多亿的销售额确实过于恐怖了。

有人可能对一百亿没有啥概念····

就拿我来说,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要不吃不喝41.5万年才能挣到这个数···

换算到公司上,李佳琦和薇娅一晚上的营业额,几乎等同于半家中国五百强企业一年的总营收···

如果最后全部都是实际成交的话,那阿里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另外两家的威胁了。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

  1. ^阿里2019年财报 https://otp.investis.com/clients/us/alibaba/SEC/sec-show.aspx?Type=html&FilingId=14266295&CIK=0001577552&Index=10000



  

相关话题

  本科研究生期望月薪过万真的不切实际吗? 
  23 岁研三学生校内坠亡,父亲称其曾因实验室任务没完成多次遭导师批评,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现在学生不会说方言,只会说普通话的现象? 
  博士最好能好的什么程度? 
  如何看待网络作家血红受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以及一些大学开展网络文学本科专业? 
  女儿今年19岁,总是跟我说她要死了,怎么回事? 
  如何看待南大博士放弃 200 万年薪回村养蚯蚓?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 
  有哪些是你读博后才明白的真相? 
  现实中有多少家庭出得起60万人民币的大学学费? 
  如何看待高分留守女孩回应「报考古没钱途」,称喜欢就够了? 

前一个讨论
掘金 121:113 胜开拓者拿下首分,约基奇 37 分利拉德 39 分,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丁彦雨航告别达拉斯返回中国,他下赛季的前景如何?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