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文章《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意思,叫《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它为什么不说这叫《中国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呢?因为除了那些顶尖高校之外,大多数高校的普通年轻人对绩点这种东西并不怎么感冒。

绩点这种东西,中国大学以前是没有的,这只是国外的高校招生时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指标。我本科的大学是一所211师范院校,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几乎没几个人听说过绩点是什么——因为当时我们学校出国留学的人很少。当时我一个朋友申请了USC,而USC也没有强制要求绩点,只是说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能达到A或者85分以上就可以。至于说保研这种事情,我们的名额也不多,大概也就10%左右的样子,计算名额的标准是依据日常成绩以及各种活动的加分等等。

虽然如此,但我们班的学习气氛也不算浓,没有多少人关心最后的成绩如何。反正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都是能按时毕业拿到学位和学历的。既然如此,所谓绩点自然也就无所谓了。如果你再去一个三本院校问学生什么是绩点,估计能知道这东西的人都非常少。与之相反的是,越是在更高层级的学校,大家对于绩点越重视。在清北这种学校,甚至出现了为了绩点来选课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顶尖高校年轻人这种追逐几点的囚徒困境固然有教育与社会方面的因素,但这恐怕也跟这批顶尖高校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有关。这篇文章里有一段话说的是有道理的:

学生进入大三以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会找他们谈话。“我说你们一定要想清楚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到底想做哪一种工作?工作就是三大类:从政,做公务员;到企业做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另外就是在大学里面做研究。三种工作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各有特点。而且你们一定要明白,所有的起步点都是好的,但都不是高大上的。小公务员的工作可能非常无聊,不允许你张扬个性。去企业里面,你以为去了就能做创造性工作吗?同样是日复一日,所以才有‘码农’之说。一切工作都有好有坏,都是要慢慢熬的。”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甘阳发现,学生们不懂自由选择就意味着放弃,“现在的小孩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抓在手里”。

在我这样一个出身于211本科的人看来,清北的学生有我当年努力追逐而不可得的东西——选择权。对于清北的学生来说,他们进入政、商、学三界的下线其实比我们要高得多。如果他们对自己的发展路径有明确的规划,就完全可以逃离这种囚徒困境。

比如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政,那么考公务员是完全不需要看绩点的,你只要好好复习那些公考的科目就可以了。

如果是去企业,大多数企业似乎也并不看重绩点——前段时间浙大的那个进入了业内知名地产企业的强奸犯毕业生,学习成绩其实是一塌糊涂。但靠着浙大的牌子,找一个好企业却并不难。浙大尚且如此,何况是北大?

唯一看重绩点的似乎也只有学界了,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要从事研究工作,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指标。

清北的学生之所以会如此看重绩点,其实恰如甘阳所说——他们什么都想要。或者说,他们想让自己在政商学界内都有选择权,于是虽然绩点只在学界很重要,但他们依然没办法放弃这个东西。

不过,甘阳院长没有说出来的另外一点是,顶尖高校的学生之所以如此看重绩点,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出于对高校“阶层滑落”的恐惧。

就拿出国留学来说,如果我当年本科选择出国留学的话,那么我可以选择的面其实非常大。全球TOP300以内的学校,申请上哪个我都不算亏。但是对于清北的学生来说,如果不申请到TOP30以内的学校,无疑会有一种985本科生去双非读研的失败感。

但这种选择面有的时候,其实使他们给自己设限的。比如这篇报道里所说的:

几乎任何东西都有“攻略”。李华在大二的时候“想去美国顶级高校念经济学博士”……李华得知,经济学学术不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之前有人讲过,要申请到最好的经济学博士项目,意味着你要在这一领域中,在全世界的竞争者中排到前100名”。

为什么李华要拼命刷绩点?因为他要申请“最好的经济学博士项目”,为此他要在全世界的竞争者中排到前100名。可是,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多了去了,真的只有这个100个导师的博士值得读吗?

如果李华最终的目的是进入业界并且回国工作,那么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在他在国内读一个某财政领域高层领导的博士生,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或许比去国外读博更大——尽管这个领导的学术水平远不能说是最好。与之类似的,还有很多双非医学院校的领导所带的博士生,其实比大多数985院校医学院的博士生在就业和发展路径上要好不少。

这倒不是说让人去学会钻营,而是说在现实中任何选择的确都得有舍才能有得。去了双非读博,工作上或许会好一些,但就是没有985的学历加持了。反之,你就得承受将来找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如果既想要985的光环,又想找工作容易,那就必须要十分努力,到顶尖的水准才能获得这样的选择权利。这就成为了刷绩点产生的根源。

在我看来,这种线性思维恰恰浪费了顶尖院校带给学生最大的权力——也就是我前面说的选择权。

什么叫选择权呢?我这几年也算是去了一些地方,每到一个地方我发现当地都会有一些特色食物。有很多东西我觉得还挺好吃的,在当地人看来却不值一提——因为他们早就吃腻了。可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走南闯北的经历,他们除了自己本地的食物之外,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即便是吃腻了本地食物,也还是要继续吃。

清北这样的顶尖院校,可以看做是一个全国规模最大的顶级自助餐厅。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美食让你来品尝,你可以在尝过千百种食物之后,根据自己的饮食偏好制定一个食谱,而不必像大多数人一样只吃那么有限的几种食物。但这些追逐绩点的人,想得是“我要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吃掉”,到最后你问他“你觉得哪些东西最好吃”?他说“不知道”。

这就是浪费了选择的权力。

说到这儿,我忽然想到了前段时间我看到的一个vlog博主。按照视频里她自己所说,她高考完了之后抑郁了好久,因为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全部都是清北毕业,她本来也能进清北的,但因为高考发挥失常,只能去一个特别差的学校。

我以为这个特别差的学校可能就是个普通一本,结果她说“最后,我无奈选择了北师大”……

我这心里各种乌鸦飞过……

接着她说,“本来我是要去北大读经济的。但到了北师大,我要读就读最好的专业。所以我选了北师大的心理学。”

这听的我又一脸黑线……

北师大心理学专业全国最强是不假,可心理学的就业情况大家都知道,这跟北大的经济学真的是不能比的。即便读不了北大的经济学,去北师大或者中央财经大学这类院校读经济学也没什么问题,但她却偏偏要为了证明自己“最强”而读了北师大“最好”的专业。可这种证明,真的有多大价值吗?

之后,她又分享了自己在北师大的学习生活。实习、参加国际活动等等能刷绩点的活动一个都没落下,她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仍然很优秀,可我实在看不出来这种优秀有什么意义。因为至今在她的说话里,仍然能感觉到那种没考上北大的怨气。我能预感到的是,北师大的四年生活并不会让她快乐。

正如这个答案下面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破解绩点竞争囚徒困境的根本,一部分是体制性的改革,但另一部分则需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要意识到顶尖院校带来的最大优势是选择的权力而不是“我都要”的权力,或者说顶尖院校带来的优势是能让你选一个好的老公/老婆,而不是让你能三妻四妾——你老想着这事,身体能受得了吗?另一方面,要及早对自己进行职业和人生的规划,至少要大致能想清楚自己更愿意去政商学之中的哪个领域,然后再考虑绩点是否重要。

站在我这个年龄关口,回头再看自己的当年的大学岁月以及同学们的发展,我发现能及早想清楚自己干什么的人通常要比学习成绩好的人会发展的更顺利。一个厅级干部、一个大企业的董事长、一个院士,到底谁算真正混的好呢?任何职业只要能做好,出路都不会差。认准一条路去走,比“我都要”而后在不同的路上反复试探效率要高得多。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道理我都懂,只是希望同学们在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后,还是老老实实地刷起绩点。

为什么?

如果你没有《金钱为王:中国社会年轻人的囚徒困境》里的金钱,再放弃刷绩点,那你将大概率失去未来刷金钱的机会。

而金钱又磨平了多少人的棱角,耗尽了多少人说话的力气?

卷和卷是嵌套着的,出了这个卷的同时,已经落入了下个卷。

再谈更高层次的改变环境。

环境就那个样子,要改变环境不是靠嘴说说就有用的,你得先顺应环境,积累一定的实力、资源和影响力后,才能有些许可能。

所以,卷吧,卷到某一处,改变或许就来了。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一群人努力到为了一口白米粥拼命,就公开骂“你为什么那么爱喝白米粥,你tm不会买烤鸡翅吗”——你们这本身就是一种耍流氓。

中国顶尖高校的本科生,明明被录取的时候比美国常春藤或者一些顶级大公立在校生天资和努力强10倍不止,为什么大学四年出来后却被他们吊打了——这群营销号居然扭过头来,骂起我们自己培养的中国大学生来了?

你清华录取率远远低于CMU的录取率,CMU本科生毕业水平、机会和工资却吊打清华,然后你把清华毕业生给骂了一顿,骂他们“只会刷GPA、只会内卷、只会做题,其他什么都不会,成了做题家”,却压根看不到清华乃至社会给他们的资源有多么稀缺,看看十年前清华有多少能堪比CMU的教授,看看清华本科生有多大比例能像CMU本科生一样闭着眼睛找题目发论文,有多大比例在大三大四就进Google和Facebook实习,又有多大比例像CMU本科生一样过得自由自在,外面租房、夜里party、不用整理宿舍卫生、不用叠被子?

一群世界级的天才少年,进了中国“顶级大学”,混进了“中国上流社会”,大学四年没资源没机会没努力的方向,毕业后平均月薪1万人民币,被美国野鸡公立大学吊打——你们一个个还有脸指着“中国大学生”的鼻子骂街?

你们还是不是个人了?


user avatar   breakne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你认为一件事情已经是共识的时候,其他人可能甚至都没听过。所以这种在知乎观众看来已经是日经的内容,对于很多人而言不仅新鲜,甚至是猎奇的。在我周围的长辈里面,对大学的理解的往往在游乐场和圣洁的科研场所中徘徊。因此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拿出来讨论一下的。

在我看来,造成某些顶尖学府的无意义绩点竞争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部分学校认为成绩高的人太多会显得学校很“水”,因此需要通过制造难度和稀缺来提升自身品牌和价值二是即使是顶尖学府,大部分学生规划人生主要还是依赖模仿周围的人以及学长学姐。在这两者的作用力下,无意义的绩点争霸赛应运而生,大量的时间被花在了刷绩点上。

如果仔细想想,学校无论是小初高,还是大学,都有自己的生态和规则。小初高阶段的评估可能更加纯粹一点,毕竟学校能给学生的加冕是有限的,最多就是奖状和一些加分。而大学和社会的连接非常紧密,推一把就是好的工作、保研机会、出国机会等。因此在这种现状下,大学怎么“混得好”显然是能够刺痛人心的内容。小初高里面的“潜规则”拨弄的是家长的心,而大学里面的“游戏”直接塑造和影响学子们本身。正因为如此,大学规则是给青年人的第一堂现实课,也尤为重要。

学生会要不要加?要不要做团委的工作?

绩点重要吗,还是排名更重要?

大学期间该实习还是去找老师做科研?

有太多问题对于学生本人而言都重要且未知,而大家的探索方法是模仿。国内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家上课也一起,生活也一起,当然也住在一起,所以特别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因此不可避免的,大家的行为也趋同,这点利弊参半,甚至弊大于利。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A学长靠着高绩点+学生工作成功保研,那么相信有足够多人会模仿相同的方案,有点像自我预言的感觉。比如B学长靠着高绩点+科研经历(论文)拿到了国外的博士录取,那么又有一大批学子会去模仿这个方法。而成绩,就不可避免的成了很多条“体面出路”的最大公约数。不管你是要保研、评奖、出国,都绕不过成绩

在这种前提下,成绩就成了一个优势,一个很好的量化标准逼的大家疯了一样的竞争。而绝大部分学校,秉持着一个原则,优秀的人的总数不能太多。100人的课,只有10个人能拿A,60人拿B,30人要挂掉。在这种指导下,就很容易衍生出没有意义的行为。为了拿A做很多没有意义的功,一个编程作业写成了创业项目。当然,如果这一切的驱动是兴趣和自我鞭策也就罢了,但问题是学生们如此只是为了拿个高分。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缓解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首先我们要承认成绩是个比较重要的基石,很多事情都需要它。但是我们可以弱化“优秀人数必须不能太多”,否则我们学校显得很差的错误概念

大家都可以都拿相对的高分,而没有必要过度的区分。比如一门课100个人,你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得A,数量不限,绝大部分北美的学校都是这个风格。大学成绩应该作为及格线,代表你有了基础的素养,和真正的加分可以取决于别的,比如科研、比如实习、比如社会工作。

在我的角度来看,大学本身就是个通识教育,培养人学习的能力,差不多即可。我所了解的国外的大学绝大部分给分都相对宽松,绩点高的人一大把,也没发现这样人们就看不起这所学校。控制了在绩点上消耗的时间,你才能有预算去做一些真的改变人生的事情。

所以我会希望学校慢慢意识到能够成就自己的学生才是好的教育,而不是通过压低分数和GPA体现学校牛逼。这种奇怪的,强行制造的竞争大可不必。这和所谓的废除应试教育走素质教育还不同。普通的学子走素质教育铁定要完蛋,但绝大部分学校里面的除绩点外的加分项,比如做科研,还真的就是靠着普通学子,毕竟走关系你也推不出定理

因此降低绩点的重要性,仅把它作为一个入门的门槛,我觉得是不错的改革方向。大学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有那么多方向可以让自己变得牛逼,刷绩点大概能够是我想到的最不浪漫的方案了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联周刊的《绩点为王》火了,但这篇文章一点也不能打动我。这篇文章控诉高等教育制度,认为绩点的决定性作用让大学生们拼命“内卷”、精致利己。

这篇文章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保研、留学、奖学金、交换、评优,这些资源都是极度有限的。如果不用绩点作为评价标准,又用什么来评价呢?指望大家都快乐学习,还是期待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慧眼识珠?

就像是部分地区,为了消弭幼升小的激烈竞争,干脆规定所有学校都就近摇号入学。带来的结果,不过是把学校面试的竞争,转移成了学区房的竞争。

卷学区房,就一定比卷面试更公平、更轻松吗?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逻辑错误。它认为,在大学阶段,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周末看看影展、培养自己的爱好才是“好的”;而每天拼命刷题、钻研哪门课程给分高是“不好的”。

这种价值判断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欺骗性。

对于刚毕业的高中生或者在校大学生,当然觉得“理想的大学生活”应该是自由的、博雅的、通识的,是图书馆里的旧书,是北京电影节,也是燕园草坪上的吉他,可以满足各种不现实的追求。

但我从工作四五年后的角度看,现在回想大学带给我最有用的东西,仍然是专业课上打下的扎实的基础。而这些,都是在反内卷的人所不齿的,每天刷题、背书、刷绩点的过程中留下的。

其实,不管学校的评优制度如何,当代大学生都有充分的选择权。只要不挂科太多,任何人都可以过他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不一定要参与这场内卷——只不过不一定会得到主流评价体系的积极评价。

这才是公平啊。

否则,你的大学过得比其他人轻松写意,还要别人多拿奖学金、保研去更好地学校,这不是更加荒谬吗?

随本微博附赠一篇赵晓力老师在十多年前写的《无形的学院》。理想的大学生活,从来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学校的制度。不管这个制度是重视GPA、重视学生工作,还是重视别的什么。

不管是这篇文章说的“小镇做题家”、还是“内卷”,其实几年前在其他平台都已经讨论烂、讨论透了。

解决内卷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扩大资源的供给。如果人人都能保研,当然不会为了保研名额抢破头。

就像是我读书的时候,有的理工科院系保研率可以达到70%,保研成为大家的保底选择。大家不怕失业,生活好像也没有三联记者写的那么美好。

不过这种好事后来被教育部改革了。因为本校保研率太高,实质上是变相的占据了其他学校的保研名额。

本校学生的快乐,建立在其他学校学生的痛苦内卷之上。

这个命题放到更大的维度,也一样成立。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一的时候提到我绩点贼高,那感觉就像是“我爹是王健林,他给我留了六百个亿。”

到了大四的时候提到我绩点贼高,那感觉就像是“打lol不兄弟,我中单亚索贼6。”

其实追求绩点这事儿,往重了说,一年有多少孩子为它寻死觅活;往轻了说,它就是一种文化习惯,一种思维惯性。别说绩点了,我大四的时候还亲眼见证了贴在宿舍一楼墙上的宿舍卫生成绩前,一个大一老弟对另一个说“现在对我们有威胁的宿舍是107B”, @鼎天立地 可以作证。

这两个老弟这会儿也毕业一年多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的蠢话。

绩点,说白了就是小孩子玩闹。18岁的时候玩玩没坏处,到了22岁还信这一套,而且还想把它带到社会上去,那建议趁毕业之前去校医院开个转院手续,公费治治脑子。


user avatar   jian-zai-w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取缔了,我们怎么接孩子?

现在哪个学校接送孩子不是车堵?

我开车去送孩子,小区门口都堵了十几分钟,开到学校,更是停车都没有地方停。

所以干脆买了两辆电动车,跟老婆一人骑一辆,送两孩子上学。

十分钟就能搞定。

否则半个小时也搞不定。

那上班迟到怎么办呢?

……

我岳父岳母中风过,腿脚不方便,出门必须骑三轮。

没有三轮车,他们只能在小区里转转。

有了三轮他们就可以去买菜,钓鱼,带娃兜风。

生活质量立马不一样了。

并且三轮车带东西,比汽车还方便。

农民有一辆三轮车,就可以拉农产品,拉家具,拉农具,不要太方便哦。

……

我建议中国大力推广电动车和电动三轮车 专门建个电动车道。

这样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会大大提高。

如下图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感觉 @刘镇锐 的回答是很有道理,至少是在理想情况下很有道理的……

我一直觉得,如果想好好讨论决策问题,就要明确不同的决策意味着什么样的社会,然后分开谈它们的代价。而很明显,就算禁止器官交易,由于这一需求客观存在,器官买卖黑市本身也必定存在,并且规模不小。

而另一种层面上,那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也确实会面临死亡威胁……

所以禁止器官交易的代价其实也是很大的——其实倒不如说,禁止任何资源流动的代价都是很大的。

所以我对这种东西的态度和“健康码常态化,大数据医疗”的态度基本没区别。把一些平常不被当作资源的东西划定为资源肯定会留下一大把作恶的空间,但这不是断定这种交易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存在的理由……

放到一百年前,现代金融市场里种种衍生品的交易会留下的作恶空间也会大到难以想象。但做好了制度建设之后,这种存在内秉弊端的东西也同样可以被判定为利大于弊。

至于刘的回答本身,我可以从中看出来唯一的问题是,强制假设对社会规范的盲目信仰不存在可能有些强到脱离现实了……或者说,把那些“宗教化”的因素拿开之后,会带来的改变恐怕会导致一些很基础的理论分析视角不再可用(比如韦伯的理论很可能直接就废了),所以在这样的假设下讨论问题可能会很有误导性……


user avatar   lykquitph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user avatar   dong-wen-c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狭义的QSH state和Z2 topological insulator不是一回事。写在自旋表象【1】下,有一类时间反演对称的哈密顿量可以写作 ,上下Block之间几乎没有耦合。在零耦合极限 下,上下Block分别粒子数守恒,体系具有 对称性,此时可以推导出自旋分量可以有弹道输运也就是会有量子化的 ,类似整数霍尔效应弹道输运的霍尔电导,但是不同分量的自旋分别拥有不同的量子化电导,同时还预言了相关的spin filtering效应。这样的体系虽然bulk满足自旋守恒,但是边界上spin却和current的方向牢牢锁定。从拓扑不变量的角度可以简单的看作体系的陈数 ,但可以定义 。

然而这样的定义依赖额外的“不稳定”对称性【2】——自旋守恒,很显然,在晶体中不打破时间反演但是自旋不守恒的过程有很多,在考虑体系拓扑性质的时候随意的加入额外的对称性会导致预言出很多实验很难观察的现象。如果考虑 ,Kane-Mele, cond-mat/0506581 构造了一个模型,证明了在存在自旋翻转的Rashba SOC的情况下体系依然存在Helical edge state,由于体系打破了自旋守恒,此时这样的edge state无法再定义”自旋霍尔电导“和自旋陈数,代以Z2 拓扑数。由此可知,狭义的自旋霍尔效应只是在Z2拓扑数上进一步添加了自旋守恒的结果,还导致了看起来像新的”自旋拓扑数“。加入Inversion symmetry也可以有类似的”新拓扑数“和Z2对应,Wilson-loop characterization of inversion-symmetr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

这样的Z2 topological insulator似乎也开始被”广义的“称作Quantum spin hall insulator或者2D topological insulator,非常迷惑。要注意,和QSH state预言的整数化自旋量子霍尔电导、自旋filtering不同,这样的Z2 topological insulator是由边界上ballistic、disorder-immune的helical edge state在实验上表征的,我给这样的quasi-ballistic transport打上了"quantum spin hall"的引号。事实上,简单的分析transimission matrix就可以轻易的得到,其实这样的Z2 topological insualtor、这样的disorder-immune的边缘态只需要TR,受到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和U(1)对称性(荷守恒)即可topocondmat.org/w5_qshe

注意图中的引号

如上图,这样的quasi-ballistic transport也时常被认为是"QSH"信号,但是狭义的QSH其实需要更多的和spin polarized实验有关的信号。


【1】2D中一般必须是 ,在有衬底影响下我认为可以适当放宽到 表象,其中 可以适当偏离out-of-plane方向。

【2】十重分类的语境下,我把 这类依赖其他稳定的序(超导、磁性)的叫做“稳定”的对称性;晶体对称性等等叫做“不稳定”。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90后单亲奶爸带着女儿骑行? 
  为什么本朝产生不了像民国时鲁迅胡适这样伟大的公知? 
  如何评价天津大学强制安装“超级校园”app? 
  大学开学第一天如何优雅的报到? 
  我 14 岁,对天体物理、火箭和哲学感兴趣。可以给我指一条路吗? 
  为什么部分高中生有强烈的名校情结? 
  为什么高中选理科的人一般多于文科? 
  当兴趣与就业前景冲突,该如何选择专业? 
  如何看待青岛某高校禁止勤工俭学送外卖,保安阻拦掌掴大学生,引周边商家不满,校门前拉横幅爆起冲突? 
  如何评价「崖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 

前一个讨论
淘宝第三方买索尼电视跟猫宁和京东自营买索尼电视有区别吗,怎么第三方比自营便宜1000多?
下一个讨论
我买了一部红米 K30 Ultra 被用苹果 11 的表哥看不起,我该怎么反驳他?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