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俄罗斯打架,立陶宛想出来舔包,结果可想而知。
1、国运尚在,鲜卑解体在汉末崩塌之前。
2、曹老板的武运被历史所低估。
挑乌桓的一段讲一篇。
草原上出现了一个跨时代的鲜卑族大领导,叫做檀石槐,他将整个草原的鲜卑各部组织成了一个大联盟,势力范围相当大,史载:南钞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
这位檀石槐并非什么鲜卑贵族,而是普通牧民之子,十四五岁的时候能够单骑追回异部大人卜贲邑抢夺走他外婆家的牛羊,长大后由于为人“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部民推举他为首领。
檀石槐上位后,在桓帝时期(147-167年)成立了上述那个幅员辽阔的草原部落军事大联盟。
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
1、檀石槐并非鲜卑部落传统贵族;
2、鲜卑各部是如何完成统一集权的?
真的是这个檀石槐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怎么可能。
当年我们讲长城的时候说过,一旦长城的南边是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长城的北边势必会是形成一个统一的草原政权去和你进行生产资料上的博弈。
北匈奴被打掉了,草原上一盘散沙,势必会角逐出一个新的话事人。
当时檀石槐将鲜卑联盟分为了中、东、西三部。
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馀、濊貊为东部,二十馀邑,其大人曰:弥加、阙机、素利、槐头。
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馀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
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馀邑,其大人曰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
这些大人中,有几个要介绍一下,后面有重头戏。
东部大人中的槐头,据姚薇元氏的考证,为宇文氏的祖先宇文莫槐,“莫槐”为“莫槐头”的简译。
中部大人中的慕容,《资质通鉴》中胡三省注,此为慕容氏之始。
西部大人日律推演,《资质通鉴》中胡三省注,为拓跋氏始的推寅可汗(北魏宣帝),马长寿先生认为此推寅为北魏献帝拓跋邻。
这帮后面的大名人,现在都是檀石槐总统的各州州长。
此时的鲜卑各部,分别独立自主,只在团伙打劫时才步调一致听指挥,用《三国志田豫传》中描写东部鲜卑的原文是:自高柳以东、涉貊以西,鲜卑数十部,比能、弥加、素利等割地统御,各有分界。
这些部众是各有地盘,独立自主的。
他所谓的统一草原,不过是将鲜卑诸部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
目的,是为了和东汉抢夺生产生存的物资应运而生的一个黑社会组织。
从156年到178年,22年的时间里檀石槐带着鲜卑诸部进行了大量的侵袭掠夺之战,铁蹄遍及幽州、并州、凉州诸郡,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鲜卑边患。(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不可数)
168年,十二月,鲜卑及澈貊寇幽、并二州。
169年,十一月,鲜卑寇并州。
171年,冬,鲜卑寇并州。
172年,十二月,鲜卑寇并州。
173年,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174年,十二月,鲜卑寇北地,北地太守夏育追击破之。鲜卑又寇并州。
175年,五月,鲜卑寇幽州。
176年,鲜卑寇幽州。
177年,四月,鲜卑寇三边。
178年,鲜卑寇酒泉。
179年,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180年,冬闰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181年,十月,鲜卑寇幽、并二州。
这是13年间,鲜卑13次对东汉边郡发动攻击的记录。
这个超级匪帮的不断侵袭让桓帝相当头疼,曾经派凉州三明的张奂带着南匈奴伪军和并州部队征讨过,但不好使。(本战尾篇会详细揭露南匈奴战斗力衰落原因)
后来桓帝又想给檀石槐封个王然后和亲,檀石槐严正拒绝,继续没完没了的骚扰。(乃更遣使者赍印绶,即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檀石槐拒不肯受,寇钞滋甚)
这个檀石槐为什么不接受呢?
说明这个人脑子是真有东西的,但也很说明此时的鲜卑大联盟相当脆弱。
各部大人推举你当总话事人,安排大家去有组织的抢劫,你要是靠这个平台机会自己独吞了汉朝的好处,同志们就该不干了。
不患寡,患不均。
鲜卑此时的大联盟也并没有发展出匈奴那种左右贤王依次往下的统治结构,所以鲜卑此时闹得再凶,其实影响力也有限,顶多就是南下抢抢东西,完事也都退回草原了。
而且檀石槐真正崛起的时候,东西两羌叛乱已经被“凉州三明”中的“最凶一明”段颎连根拔起,所以客观来讲东汉并没有陷入到四面受敌的尴尬局面中。
公元181年,檀石槐死前,对他奋斗的一生尝试了第一次过分的试探,他这个话事人的位置由其子和连世袭。
并没有经过全体鲜卑大人推举。
他试探了草原的规则
但是,子不类父,和连水平不行,贪淫且不公平,不能代表最广大鲜卑部落联盟间的根本利益,鲜卑联解体,半数鲜卑部落叛离宣布不再搭理鲜卑联总统和连。(和连材力不及父,而贪淫,断法不平,众叛者半)
和连没多久就死了,随后剩下的统治集团在继承人的争夺上开始崩塌,鲜卑第一届联合体合众国解体了。(灵帝末年数为寇钞,攻北地,北地庶人善弩射者射中和连,和连即死。其子骞曼小,兄子魁头代立。魁头既立后,骞曼长大,与魁头争国,众遂离散)
檀石槐这个鲜卑联第一任总统过世后,由于他开了继承人的世袭制度,自此所有的各地鲜卑部落的领导人,也都开始了世袭的制度尝试。(自檀石槐死后,诸大人遂世相袭也)
檀石槐死的时间好巧,此时已经东汉末年了,董卓公牛没多久就要闯进洛阳瓷器店了,中原的袁绍曹操因此非常幸运的得到了面对北境鲜卑解套的机会。
东汉末年的大乱中,重头戏是公元184年开始的弃凉弃关中的西北羌乱和横扫全国的黄巾起义。
北境的鲜卑联合体在当时根本都没入我们主要视野的眼中,其实就是因为鲜卑联第一任檀石槐总统过早的离开鲜卑人民了,鲜卑联邦分崩离析,各部落也开始了世袭的制度重建过程。
任何制度的重新建立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消耗和重组,鲜卑这个汉末真正隐性的大患在这中原群雄逐鹿进行重组的时候也进入了自我演化的下一个阶段。
三国时代,进入我们视野的,反而是规模并不算很大的乌桓,不仅闹得很欢,东部乌桓还成立了三郡乌桓合众国。
但很遗憾,一个的浪漫的人在一个更浪漫的人的怂恿下大冷天搞了一次浪漫主义拉练。
乌桓民族倒在了汉民族一头栽倒的前夕。
我们为什么要小心身边的那些“盖茨比”?
第一任鲜卑联总统檀石槐先生死后三年,黄天当立的张教主拉开了全国大乱的帷幕,沉寂了15年的大西北风云再起,西北独特性质的羌乱重燃烽烟,边章、韩遂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中平二年(185年),陇西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灵帝命皇甫嵩出兵,同时以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至关内与凉州叛军交战。
结果因为待遇问题和矛盾积累,乌桓骑兵全都跑了。(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皆畔还本国)
上文引的是《后汉书刘虞传》,实际上,袁宏后来在《后汉纪》中给出的史料对原因描写更为详细:跟人家羌氐造反是一个原因,咱大汉把人家乌桓薅成葛优了。
张纯劝张举造反时指出:乌桓归附东汉后,作为雇佣兵已经给人家薅羊毛薅急眼了,内部的反汉浪潮积累已经快爆破了,非常值得利用!(乌桓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今不堪命,皆愿作乱。国家作事如此,汉祚衰亡之征,天下反覆,率监子故)
这次的乌桓叛逃看上去其实不叫个啥,但从蝴蝶效应的角度来讲,却可以说是三国初期的一个关键性大事件。
因为率领这三千突骑的人,叫公孙瓒。(光和中,凉州贼起,发幽州突骑三千人,假瓒都督行事传,使将之)
公孙瓒的性格和发迹背景上一季我们介绍过,从此这位辽西猛男开始了和乌桓不死不休的东北乱战。
结果乌桓和公孙瓒之间的恩怨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河北的归属与袁绍统一河北的时间。
乌桓叛归后,和原泰山太守张举等人联盟大闹幽州,杀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乱军一度达到十余万。
张纯又引来了外援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前来帮场,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传檄天下表示我要代汉,告汉天子避位,各级领导干部赶紧拜见新天子来。
张举的政治头脑让人很难想象这种人原来是怎样当上泰山太守的,他等来了东北老领导刘虞。
刘虞被灵帝授予幽州牧的批发分包权后,由于之前干过幽州刺史,在东北干工作时和乌桓的关系相当不错,乌桓和公孙瓒之间多了个刘虞做缓冲,一切也变得有了调和的可能,很快乌桓抽资,张举这个妄图代汉的可笑团体没多久也崩盘解散了。
乌桓各部参与这次短暂叛乱有一个间接的好处,辽东、辽西、右北平的三郡乌桓一度联合了起来。
一通战役打下来,各部落领导们会发现谁最有头羊潜质,谁最能代表同志们的利益,各部族在战斗中凝结了鲜血的友谊,血与火的战争永远是松散个体间的粘合剂。
虽然刘虞后来一度分化了这个联合体,但随着190年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他的侄子蹋顿上位后,这个雄才大略的接班人又一次把三郡乌桓统一了起来。
三郡乌桓之所以会走向统一除了蹋顿本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定的时局客观原因。
刘虞在东北内战中被公孙瓒反杀,当时东北军的军力之强盛还是很可怕的,出于和公孙瓒的世仇关系,乌桓内部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来跟公孙猛男死磕。
与此同时,乌桓内部也趁着汉末大乱开始得到了相当规模的汉族人口。(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余万户)
在袁绍的儿子们被打跑后,跟着袁家远迁东北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多万户。(及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
虽然后投奔过去的这些汉人并不一定会被蹋顿吸纳为己用,但人口的大量涌入尤其是有着先进生产力的河北人民流向东北,都客观的升级了蹋顿乌桓的政治结构和基础经济建设。
亲爱的们,咱们读历史时要仔细观察每一个落后民族腾飞前的接收移民问题,也一定要树立一条概念:没有任何民族和国家是凭空突然崛起的!
他一定是得到了大量的“意外之福”!
一个国家和政体的突然崛起有三个要素:
1、制度建设;(秦得魏国商鞅)
2、大量的高水平人才;(优势国家出问题后的人才涌出)
3、大量的人口基数和财富积累;(优势国家出问题后的人口涌出;暴力劫掠后的横财;两强相争后得到了溢价红利)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无论中外,“落后者”在弯道超车的时候基本上都在“先进者”身上得到了上述三要素的“意外之福”!!!
不要信采访粉饰后的那堆“人定胜天”,通常是电视台不让播的那段最值钱。
再说深一点,推及到我们生活中,我们的人生会遇到很多盖茨比似的人物。(钱不知何处而来的谜一样年轻人)
如果你在和他深交一段时间后,仍然看不明白或是问不出来他是如何成为盖茨比的,那通常有两种可能:
1、他的营生见不得人;
2、他的营生以迷惑为起手式。
无论是那种可能,我们都要远离他了。
因为你很有可能是他这位盖茨比“意外之福”的献祭猎物。
史载蹋顿在接手袁尚袁熙后,边境各部长老已经开始将他比作冒顿了。(其后尚、熙又逃于蹋顿。蹋顿又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恃其阻远,敢受亡命,以雄百蛮)
这其实是个相当有含义的信号。
冒顿当年能够驰骋大漠是因为匈奴在他手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政治共同体,冒顿说的话在北境是相当好使的,整个草原能在老冒的带领下拉出40万骑兵吓唬老刘。
乌桓也迎来了自己民族共同体的巅峰。
这个时间长度是16年。
直到公元206年,一统河北的浪漫曹老板在更浪漫的郭嘉的怂恿下大冷天浪漫主义拉练奔袭乌桓,然后迎来了自信很多年的浪漫蹋顿。
乌桓因为是公孙瓒的世仇所以袁绍跟他们玩起了通婚,这些年关系相当不错。
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当时基本成为乌桓自治区,统称为三郡乌桓,辽西单于蹋顿最强,是袁绍哥们,袁尚哥俩就逃那去了。
接下来,进入了郭嘉先生专场。
打乌桓是很多人反对的,理由是袁尚如丧家之犬,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一趟太远,刘备队长现在已经在刘表那站住脚了,万一他窜动袭击许昌咋整?
郭嘉再次站出来给曹操宽心:打你的!刘备想恶心人不假,但刘表那不会放心刘备的!倒是咱们打乌桓,胡人必定认为咱们不会打,必能一鼓而定!袁绍对胡人有恩,只要袁尚活着,就一定是隐患!
曹操同意了。
郭嘉的这个建议目前来看是没问题的,刘表和刘备的关系被他算的很准,袁家哥俩和乌桓也确实应该消灭,而且打他们此时来看并不困难。
乌桓的老巢在柳城(朝阳县),当时去辽宁地区的行军路线是从无终(蓟县)出发,沿着滨海大道过碣石(昌黎北),再穿越辽西走廊,叫做“傍海道”。
曹操为了扫灭乌桓此时已经开挖了幽州运河为后勤做准备,自呼沱水入泒水开凿了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入潞河开凿了泉州渠将粮道通向大海。
物资能从中原源源不断的运到北方,沿着傍海道,大军一边走,船一边运,沿途的后勤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是,那一年天公不作美。
五月,曹操率军到达无终,不久开始下雨。
北方的雨按说下过就完,但那年大雨没完没了。
那个年代,到了山海关基本上就算世界的尽头了,基础建设是很差的,那个年代也没有过剩产能给你满世界修八车道。
文明边缘的道路往往是需要老百姓们自己走出来的。
结果就是这没完没了的大雨把入关线路给浇垮了,泥泞低洼,车马舟船全没戏,曹军走不动了。
人家那边早早也得到了消息,乌桓人开始在辽西走廊的必经之路上设防。
按理说,天时不在,你该认命撤兵了,不过这个时候当地的豪族田畴献策,说还有一条小路可以到柳城!
有一条出卢龙塞经平冈至柳城的五百里西汉故道可以到。
这条道路年久失修,需要在崇山峻岭中开辟新路,而且沿途条件极差。
但曹操决定,接着打!
与此同时,郭嘉对曹操说:“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远征,辎重太多,行军缓慢,乌桓早晚会知道!不如抛弃辎重,只带精锐部队神兵天降去!”(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本来曹操此时决定再打就已经很不正常了,因为路不通的情况下军队是非常脆弱的!结果郭嘉表示脆弱不要紧,咱们要更加放飞自我,把辎重都扔了!咱来个千里袭人!打他个出其不意!
等你到那的时候早半死不活了!你还怎么出其不意!
历史上这种案例只要成功了你放心一定会名流千古的!
因为死999个就活下来1个还不该大书特书吗!
曹操此时五十多的人了,又浪上了!
曹操认为郭嘉说的真好,豪气干云的过把瘾去了!(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
曹操亲自带队,带着精锐扔了辎重杀向辽宁,开始了五百里的惊悚越野,自卢龙塞(遵化喜峰口)经白檀(承德),平冈(辽宁喀喇沁),穿越鲜卑人的王庭,最后直指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
此时已经是农历八月份了,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已经上班了,曹老板却进东北了。
不仅寒潮开始袭来,曹操走上这条路才明白为啥这条路成为了故道,两百里找不到水,沿途还看不到粮食给养,杀马数千匹为粮,凿地三十余丈取水。(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悲壮啊!
浪啊!
就这样,行军至距离柳城二百里处,乌桓人发现了。(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
二百里是个啥概念呢?
就是人家乌桓可以从从容容的坚壁清野让你找不到一粒粮食,然后把城头堆满石头等着砸死你,最后吃饱喝足养好精神的迎接你这帮叫花子的到来。
这也意味着郭嘉同志这次的神兵天降一丁点用没有,而且还把曹操扔到了一个极险的境地!
你是没有给养的!你连珍贵的战马都杀了几千匹了!人家妥妥的不用打饿都饿死你了!
但是吧,真的架不住命好。
你这浪,对面也浪。
蹋顿跟颜良一个德行,带着数万骑兵准备来打曹操一个立足未稳了!(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
即便这样,对比曹老板的巨浪,蹋顿顶多算是小浪,人家就算放弃巨大优势仍然能占你疲惫之师的便宜来。
两军在白狼山突然遭遇了。
曹操军心此时是不稳的,是很怂的!因为这五百里叫花子路走下来还能有什么士气!对方还是数万骑兵!你阻挡骑兵的战车还远远的落在后面呢!(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就在这个时候,山西猛男张辽站出来了。
张辽意气风发展开战斗宣言!咱跟他拼了!
曹操登高观望乌桓阵营,发现乌桓军阵还没有整队。(公登高,望虏陈不整)
张辽又得那说咱跟他拼了吧!结果曹操说你行就你上!把自己的帅旗给了张辽,让张猛男去给少数民族同志开开眼。(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
后来的孙十万先生就是对合肥将领的工作履历了解明显不够,他要是知道张辽同志在十年前就是这种猛人,他就不会冒冒失失的自己去现眼了。
白狼山大战,张辽带队冲锋,乌桓大军被强弩之末的百战曹军冲垮,曹纯的虎豹骑特种部队在乱战中捅死蹋顿(纯部骑获单于蹹顿),随后乌桓崩溃,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曹操一战解决辽西问题。
袁尚等人失去了最后的依仗,兄弟二人逃奔更东边,割据辽东的公孙康。
你说这一战,跟郭嘉有啥关系吗?
总结一下,最后赢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上。
一个中心:曹操那世所罕见的好运气。
三个基本点:
1、对面浪。
2、曹操打十年硬仗后灵感捕捉的那稍纵即逝的战机。
3、张辽威猛,虎豹骑给力,乱军里中彩票了!
说句实在的吧,要不是曹操洪福齐天,最后全都得折在东北!
此战之后,郭嘉因操劳过度病逝,年36。
那五百里是在条件太恶劣,郭嘉身体一直又不好,算是为了革命工作拼了。
此战过后,曹操无比后怕,深感自己年老轻狂,不仅回去厚赏之前不让他打的同志们还主动表态:是我不对,虽然赢了,但那是老天恩典,你们说的对,今后继续提建议,我这道歉了。(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曹操打完乌桓后就班师了,是他自己的主意,有辽泽阻隔,强弩之末,打不动了。
曹军班师,不久,公孙康送袁尚、袁熙首级而来,同志们问曹操为啥,曹操说“他们跟袁家没交情,咱们打反而让他们抱团,咱撤军公孙康必然把二袁脑袋送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至此,曹操彻底扫平了中国北方。
双浪碰撞下,蹋顿被浪风刮倒了。
山西猛男张辽自白狼山俯冲而下,虎豹骑乱阵斩蹋顿。
蹋顿及名王以下大批量被斩,乌桓高层集团瞬间真空,胡汉降者达二十多万口。
辽东单于苏仆延、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乌延与袁尚、袁熙仅率数千骑逃奔辽东郡。
二十多万投降,几千人被那三个领导带走,这其实也客观说明了蹋顿此时的集权水平。
曹操自柳城班师至易水,代郡和上郡地区的乌桓单于带着他的中层干部们亲自发来了贺电。
至此,乌桓这个民族被曹老板一战安排明白了。
大运在时,有的浪到极致的军事操作确实是能大力出奇迹的。
这二十多万降卒中,有一万余落,约六万人左右的乌桓精锐被曹老板强制拆迁到了内地。
这帮乌桓人从此成为了曹魏的奴隶兵,在人质制度登峰造极的曹魏整编下从此成为了天下名骑。(及幽州、并州柔所统乌丸万余落,悉徙其族居中国,帅从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伐,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
曹魏的奴隶兵使用水平是相当高的,《魏略》中有一段记载相当有看点:
话说曹操死前不久,拿下了汉中回到长安,留下了一个家属已经被扣到太原的乌桓部队去屯兵池阳,以夷制夷的用来防被卢水胡。(至二十二年,太祖拔汉中,诸军还到长安,因留骑督太原乌丸王鲁昔,使屯池阳,以备卢水)
结果这个乌桓王实在是太想媳妇了,于是叛变了,率其部五百骑兵逃回了并州。(昔有爱妻,住在晋阳。昔既思之,又恐遂不得归,乃以其部五百骑叛还并州)
他到达太原附近后,先是把自己这五百骑兵藏在了山谷中,自己单独去偷渡他媳妇,并顺利偷人成功。(留其馀骑置山谷间,而单骑独入晋阳,盗取其妻)
出城后有关部门才发现,但是汉兵想追又担心那个乌桓王弓箭了得,于是当地领导梁习又找了鲜卑雇佣兵去追杀,最终成功射杀驮着媳妇跑不快的那位乌桓王。(已出城,州郡乃觉;吏民又畏昔善射,不敢追。习乃令从事张景,募鲜卑使逐昔。昔马负其妻,重骑行迟,未及与其众合,而为鲜卑所射死)
这位乌桓王的影响力是不小的,因为曹操最开始知道他叛逃后担心会对边境造成巨大影响,结果听说梁习顺利弄死后提拔了梁习关内侯。(始太祖闻昔叛,恐其为乱於北边;会闻已杀之,大喜,以习前后有策略,封为关内侯)
有啥看点呢?
1、在人质制度的控制下,这位乌桓王是曹家的“骑督”,类似于朝鲜三爷当咱的县长。
2、曹魏的异族奴隶兵制度确实有些惨无人道,堂堂乌桓王,因为个女人铤而走险了,估计是实在憋得受不了了。
内迁的三郡乌桓被组成奴隶兵军团后,其家属后来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化的编户齐民改造,就此被统治阶层驯化了。
当时还有独立自主性的,是代郡乌桓,当时有骑兵数万,很有点威势。
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关二爷作为总牵制点闹得中原反曹声浪此起彼伏之时,代郡、上谷乌桓叛变了。
结果曹操派了他的黄须宝宝曹彰前去平叛。
这伙看上去很猛的乌桓武装被曹彰打残,顺便吓唬住了此时在旁边观战的鲜卑能人轲比能。(他的故事明天会说)
乌桓,这个贯穿两汉的熟悉名字,后面还会被不断提起,在很多历史进程中也还会有很多乌桓势力参与,直到东晋末期,慕容垂复国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乌桓人投票参与的情况,但乌桓的体量由于被曹老板一朝太过凶猛的摧残,民族主体已经被打散,再没有机会以一个主体的形势进入历史大视角的舞台了。
由于他们和汉民族交界,接触与冲突最早也最为频繁,乌桓也因此属于最先一批被渐渐汉民族同化融合的民族。
很遗憾,他们倒在了汉民族一头栽倒的前夕。
但是,乌桓在前期的一系列试错对接棒的后来者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
乌桓成植物人后,汉末三国的这段时间,河北的北迁汉人对北境的鲜卑腾飞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还记得曹操击败袁绍集团后,十几万的汉人逃到了辽东吗?
鲜卑拿到了巨大的跃迁红利!
大量没有家园的能工巧匠、战败流离的阴谋乱臣来到了北境,帮助鲜卑人兴建城寨,发展农业手工业,批量制造武器盔甲,引导鲜卑高层学习了解汉文化与制度。
当时河北汉人对鲜卑的升级与进步是全方位的。
跟蹋顿的“意外之福”其实是一样的!
这其实也是“慕容”和“拓跋”后面能在五胡时代占据重大戏份的关键起点!!!
乌桓被曹老板消灭后,乌桓的地盘渐渐开始被东部鲜卑接手,直到西晋初年,在经历鲜卑各位东部大人的漫长混杀之后,东部鲜卑最终脱颖而出了三个强大势力,分别是慕容部、段部、宇文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
事实上从曹魏建国开始,中国北方领土就不断缩水。
比较有明确记载的是并州。
《晋书》: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州)省入冀州。二十年(215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后又分上党立乐平郡。
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并州,自陉岭以北并弃之,至晋因而不改。
曹操甚至干脆取消了陕西和山西的编制,宣布中国版图回归大禹九州时期——想想如果现代中国忽然宣称国土回归宋朝是什么情况。
《武帝纪》: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州。
如果对比下东汉和曹魏的北方地区,你还会发现整个河套地区都迷之蒸发了。咋没的不清楚,反正那一带发生的事情基本没再在史书里出现过。目测和曹操的迁胡政策有关——孙子把东汉豢养在那里御敌的汉化匈奴人强迁入内地,于是其他野生(?)匈奴和鲜卑人就把地给占了。
那么问题来了,损失那么多地盘,为什么题主会认为异族没有入侵呢?因为史书里没有败仗,谁也不知道怎么没的。
我们只知道曹操在并州打的风生水起一路大胜,然后忽然就“陉岭以北并弃之”了。就像魏志里各路魏国武将吊锤荆州关羽,捶着捶着关羽就压到樊城门口了一样。
阿瞒的史书是不是很神奇?由于吴蜀两国也有史书,魏志删败绩时多少还有点忌惮。而鲜卑匈奴他们连文字都未必有,自然就一删到底了。
P.S.
提前预防一下乱扯地图是灵帝丢的木工。
P.S.
我这里再引一个比较邪性的观点: 曹操有可能就是入侵的外族之一。
甚至篡汉一事也是一个家族性的工程。
扯,东汉末年,最能打外族的也基本上最能打的,一个是西北凉州,一个是并州,再就是幽州。
朝廷有事儿,
先召西北部队入京,
然后召并州军队入京,
最后幽州部队伙同多路郡国部队入京失败。
最后可都没得善终。
人是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部队进京,还没放回去,北部边境难道靠撒豆成兵?人家外族能不来么?
三国后期羌人乱窜凉州,匈奴盘桓并州,鲜卑入籍河北,总不能是积分入户吧。
补充:
有些人对于历史现象发生顺序不清晰。印象流。
实际上,并州和凉州地区,分别在曹操和马腾韩遂手里就没了。没到天地倾覆的西晋。类似的还有河套,莫名其妙的在献帝时期就没了,上述的三国志里不怎么委婉的都提了。
曹操207年征乌桓走的是卢龙寨,大约就是现在的喜峰口,卢龙寨以西北基本上都非王土了。基本上和明末苦撑局势类似,围绕一系列要塞和边防体系拉扯。但是东汉朝廷军因为一直占优所以能打的过,这比大明朝是好一些的。
所以顺序是大汉先没的边防(边军入京)-羌匈奴鲜卑入边-边族安心休养生息繁衍人口-然后发现机会南下倾覆天地。
曹操在袁绍死后占领河北,河北从202年开始“邺中大饥”,203年继续“加以旱蝗,饥馑并臻”。而204年曹操决堤淹邺城,在城中“饿死者过半”后,再“攻屠邺城”,攻袁谭时又“民亡椎冰”——曹操征发冀州百姓去“椎冰”,靠人力去开凿出一条路来。由于天寒地冻工作条件过于恶劣,工作量又颇大,冀州百姓纷纷逃亡,曹操因此下令不允许这些人再次投降,以至于袁尚奔北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曹操只能搞户调制,后来又宣布今年不用交税了,反正连续旱蝗,水淹屠城,百姓又跑了,没人也收不上来。
“河北罹袁氏之难”——反正不是我曹老板的错,河北好不容易消停几年,这时候关键是修养生息吧,结果结果曹操开始造邺三台,210年铜雀台成,继续造其余二台,然后211年,田银、苏伯就在冀州河间起义,“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曹操曹丕派曹仁督七军连同贾信,又以鲜卑珂比能“将三千馀骑”进入冀州,联合绞杀农民起义,213年,金虎台、冰井台建成。
曹军每到一处,围城后才投降的都要屠杀。“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大家又不是傻的,跑还有一线生机,留下必死,为啥不跑?
当时魏国战事连连,男丁或战死于沙场或死于残酷徭役,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人口的严重下滑。为了提高人口数量魏国便出了一个“绝妙”的法令,那就是征召各郡的寡妇分配到妇女少的地区。当时各地的太守为了邀功取媚于上,他们甚至将那些不是寡妇的妇女也加到征召名单中去导致许多家庭破裂。而杜畿在河东郡严格的按照规定执行所以每次他每次征召的寡妇就很少。
初畿在郡,被书录寡妇。是时他郡或有已自相配嫁,依书皆录夺,啼哭道路。畿但取寡者,故所送少;及赵俨代畿而所送多。文帝问畿:"前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畿对曰:"臣前所录皆亡者妻,今俨送生人妇也。"帝及左右顾而失色。
就我曹老板杀人如杀鸡缺德带冒烟的尿性,北方被异族占了一半,谁给你的勇气说三国没异族入侵?梁静茹吗?
在我眼里曹魏司马晋真是华夏朝代垃圾中的战斗机!连大宋都不如!
正史上的刘备,与演义里的刘备,完全是两个人。
正史刘备,若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枭”;用两个字,“枭鸟”;用四个字,即为“食母恶鸟”。
仅不完全统计:
刘备投了公孙瓒,然后就拐了公孙瓒的兵,去徐州不回来了;
刘备投了陶谦,然后就把陶的丹阳兵搞到了手;
刘备投了吕布,然后就搞了吕布的战马,还在吕布的地盘私自扩军,挖吕布墙角;
刘备投了曹操,然后就带了曹操兵在徐州造反了;
刘备投了袁绍,然后就带了袁绍的兵跑路了;
刘备投了刘表,然后就搞到手了一只较大规模的水军;
刘备投了孙权,然后就把大半个荆州搞到了手;
刘备入了川,然后就把刘璋的兵马钱粮搞到了手,后来又反过手来把刘璋整个吃了。
试问,有刘备的这份辉煌的答卷,在“食母”方面,还!--有!--谁! ……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