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2016年7月人民币贷款增幅里9.8成为房贷? 第1页

  

user avatar   fu-qiang-1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神马逻辑,狗屁不通。

打个比方,总贷款规模是100块,这月增长10块,车贷增长50块,房贷减少40块,那按这新闻的逻辑我可以说贷款增幅的500%是是车贷了。

玩文字游戏忽悠人,已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么做已经不是下作了,已经是欺诈了。

经济盲们,什么时候不是增幅而是贷款组成98%是房贷再来鼓吹崩盘吧。

--------------------------答复一些评论----------------------------

“大部分人都看得懂什么意思吧,不明白你只是强调了一下还产生优越感了”

你看懂什么意思了?你确定你看懂的意思就是信息传达意思而不是提问者的恶意?我们看看新闻原文。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个和2.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1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5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799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当月外币贷款减少52亿美元。

7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636亿,环比少增9164亿,同比少增1.01万亿。其中居民中长贷新增4773亿,虽回落但仍处历史高位,房贷占信贷的比重已突破100%!非居民中长贷新增1514亿,环比少增2591亿,虽然7月地方债发行降至约4000亿,债务置换对信贷冲击减弱,但6月冲量过度透支储备项目,再加上经济低迷,信贷季节性回落。“

什么意思,就是只有买房子的还在借钱。为什么只有买房子的还在借钱,看看现在的国家政策,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

去杠杆就是抑制用贷款投资和投机,去产能就是减小生产部门的规模,去库存说的是减少库存积压。请问,这三项政策里哪项需要用贷款?

去杠杆明显是抑制金融部门贷款的,去产能明显是抑制生产部门贷款的,去库存,特别是去住房库存,才需要购房者大量贷款。

这个数据显示国家政策正在有效的被执行。这是好事,从哪里看出要崩盘呢。

“你逗我,你的意思是所有企业都吧贷款还清了,然后居民疯狂买房。烦请在地球上找一个这样的国家给我看看。”

我没逗你,你在逗我。新增贷款是新增贷款,贷款总量是贷款总量,新增贷款都是房贷能看出“所有企业都吧贷款还清了,然后居民疯狂买房”?

我贷款总额上个月是1亿,这个月我在用信用卡刷了1000买皮包,新增的1000全是买皮包的钱。可以看出我还清了1个亿,然后疯狂买皮包来么?

“照答主的逻辑,房贷占比更高了啊,问题更严重。”

房贷占比高严重在哪里?贷款本身不是问题,还不上的贷款才是问题。房贷在中国所有贷款里是最稳定,偿还情况最好的贷款。优良贷款在总贷款的比例更高,这不是好事么?

-------------------------------------------貌似是题外话------------------------------------------------

有些人一边批判着鬼城空城,一边又看不得别人买房子。

有些人一边痛心疾首于产能过剩,一边又觉得贷款不流向生产部门是大错特错。

有些人一边叫嚣着中国版的债务危机,一边又对债务结构的优化指手画脚。

最好笑的是,有些人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以为看看片面选择数据报道的财经新闻和预设立场带入自身利益的财经评论就能掌握中国经济脉搏了,这种人掉坑里,我一般是填土直接埋了的。

--------------------------------来看看人民银行统计司司长怎么定的调子吧-----------------------------------------

盛松成:7月信贷数据太吓人?相比M2 社会融资规模更值得关注

一群民间经济学者的瞎哔哔,抵不上央行专家的一句话。

还有一点,社会融资规模是反映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指标。什么意思呢,去杠杆去库存都能反映,M2是不能反映的。

比如说产能过剩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下降了,这里面都有反映,钢铁行业怎么样建筑行业怎么样。包括房地产贷款,为什么房价涨的这么厉害,我们的房贷现在到了什么份上,这次刚刚公布的数据,七月份贷款只增长了4600亿,其中个人中长期贷款就增长了4700亿,总共4600亿,但是个人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700亿,说明个人的短期贷款少了,企业贷款是负增长。企业贷款负增长非常少,这个特别重要,我们这次人民币贷款刚刚公布出来4600多亿,其中个人的中长期贷款4700多亿,个人短期贷款少了一点点,企业贷款负增长二十几亿,负增长是非常少见的事情,说明房贷特别厉害,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增速又在下降,这对去库存非常少,但是房价就涨上去了。

这个东西非常反映问题,我经常会比人家早看到几个月,会发表出来一些东西。这就是方法论,很多人不看这些东西。我告诉大家,这都是公开数据,内部数据我从来不用,你们完全可以像我一样研究。

另外请注意一点,这篇文章是8月17日的,我的回答是15日的。


user avatar   zhou-wen-bi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银行资管的借机答一下。

首先表明一下利益相关,本人是全国股份制银行里资管部做理财和综合这块的。平时接触的全行的数据和其他同业交换数据也比较多,去年年初就一直在研究北京房地产的一些相关数据,自认为有些干货,17年房价走势的问答打算认真打一发。回到问题,重新梳理一下,如何看待7月份新增贷款中主要以个人中长期贷款为主?

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件事儿,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大型企业,越来越不需要从银行贷款了。国际贸易中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强势,甲方首付款比例逐步提高(这个推断只能从经验和日常客户接触中导出),国内生产和贸易方面银行肯贷款的中大型企业的账期也越来越短,那些真正需要资金流转的小企业往往很难从银行贷出款的,P2P或者P2B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我们行的数据来看,上半年提前还款的规模占比大概占总资产规模的10%,我手上有全国12家股份制银行的资管的数据,一般表内外的资管资产占到股份制银行总资产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里明确一个概念,资管资产,也可以理解为“贷款”的一种,只是对于银行的会计科目叫投资),目前有6家银行的资管规模是比年初和6月份都下降的,而这12家股份制银行的资产总管理规模占到整个银行业的40%左右。和历年同期相比,不难发现企业尤其是中大型企业越来越不缺钱,除了房地产企业(具体数据收到保密原则,不便公开放出)。

那么,毕竟M2还是在增长的。从公布的数据看,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062亿元,个人存款减少2242亿元,而当月增长却是5071亿元。单政府财政性存款增加4882亿元(猜猜土地出让金收入能占多少?这个数据未公布也找不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636亿元,这个成分就比较复杂,财务公司、信托、保险、证券,没有详细数据不好分析。所以不难看出,这是一次企业存款和个人存款向政府转移的过程。

结合个人中长期贷款增加、个人存款减少、企业存款减少、企业贷款减少、政府存款增加,不难看出现在经济的主要金融资源都在房地产行业了,而房地产行业挣大头的是政府。政府的钱变多了,应该不会还掉,因为还掉的话会面临货币通缩风险,而政府带动投资我认为会导致又一轮的资产泡沫,进一步加剧贫富两极分化,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政府用这笔钱补充社保规模,或者弥补降低非房地产行业税收带来的收入减少,都应该有助于恢复经济。毕竟个人贷款越来越多,一旦失业率上去了,房贷还不上,这所引发的连锁反应难以估量(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个人房贷大面积欠款导致的),所以政府在保就业上一定会下足功夫,这也是为啥全球对标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美国老百姓直接或间接欠了全球金融机构一屁股债....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应该如何配置个人资产呢?先说富人的数据,现金类资产占比越来越高,自2010年来占比最高,数据是22%多,数据是wind上看来的,有据一定参考性。我个人认为到2017年年底前逐步增持快速交易类或现金类资产,如果发生通缩风险(即央行提升基础贷款利率,理论上不可能)赶紧卖房,等待房价出现拐点后的两年内抄底;如果央行进一步降准进一步降低利率,有非刚需房产逢高卖掉,买入黄金,如果有没有投资性房产的,建议持币观望。。。这两年一定是现金为王。

这个话题太大,太大,最后提示一句短期内没有刚需的一定不要买房,但可以实时关注自己所在城市中心仪小区的二手房,总会有跌的时候,而且很快....


user avatar   jiang-yu-xiang-54-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还能接盘上海房产的人到底还有多少?

目前链家网显示,上海二手房挂牌均价5.6万,那么300万的房子,首付100万,贷款200万,月还贷1.2万,已成为最低标配。能承受月还贷1.2万,大部分是月薪2万以上的人群(丈夫税前2万,妻子税前1万才能承受)。那么就以这部分人群数量来分析,到底还有多少人可以接盘?


上海目前有2500万人口,数据显示上海户籍60岁以上老人占上海户籍人数30%,那么可估算上海20~60岁的劳动力人口有2500万*65% = 1600万。上海12万年薪个税申购的人数大致是160万,即月薪1万以上者有160万,占劳动力人口的10%(这个数字也与职友集上的统计相当)。那么由统计学正态分布,月薪2万以上者有2%,即1600万*2%= 32万。那么社保正好满5,6年,月薪2万以上,假设已经有100万存款做首付,还未买房子的人群大概占32万*20% = 6万(这个20%是按照年龄阶段估算的,例如,31~32岁占2成,33~34岁占2成,35~37岁占2成,38~42岁占2成,42岁~60岁占2成。)。另外加上置换的12万人群(刚需对比置换1:2),大概有18万人可以成为目前的购房主力。今年3月份以来,上海房已经成交了15万套。那么这18万购房主力,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随着房价越涨越高,有购房能力的人群只会是越来越萎缩。那么,还能有多少人能接得起盘呢?


--------------------------------------------------------------------------------------------------

想到了补充一下,有人说韭菜是可以不断长的,所以接盘的人数源源不断。这是站不住脚的。在目前房价不断上涨的途中,对应的可承受收入线也是不断上涨。那么原来处在这个收入线下缘的最接近人群,将会被抛开越来越远(因为经济下滑,收入停滞,失业增加,收入增长速度根本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从而得到一个结论:新晋升有购房能力的人群几乎为0.


也有人说,你穷人买不了,还有富人买。这也是站不住脚的。富人早就有房子了,人傻钱多的富人很少会有在楼市1万点还做长线继续投资的。投资的最根本前提是什么?是他预见未来会有人有能力来接他的盘,他的投资才有意义。那么参见上述,新晋升有购房能力的人群几乎为0,谁会来接他的盘?他傻吗?


--------------------------------------------------------------------------------------------------

我已经观察了3个月的链家网数据,每天的数据我都会记录下来。二手房增幅最大的都是郊区板块,相反市中心板块滞涨。这说明现在都是相对穷人在买房。他们为啥这么疯狂?都是拿过去的经验来代替未来的走势,认为未来钱会大幅贬值,现在贷款,可以通过通胀来赖账。想得太美了,政府放水根本进入不了实体,经济下滑,降薪,裁员,国民收入下降,全民负债,如何能通过通胀来赖账?更何况马上就要进入美国加息周期。


链家网上的每日数据(2016-9-18)呈现现在的特点:1. 城市挂牌均价已经呈现顶端,只爬了10元,在这周之前,每日挂牌均价爬升100-300元。2. 挂牌房屋数量开始增加。在这周之前,每日减少300-500套。 3. 近90天成交数量开始连续3日下跌。 在这周之前,成交量持续上升。4. 每次带看人数出现明显下跌。


是不是拐点,拭目以待吧。


--------------------------------------------------------------------------------------------------------------------------------


多说一句,介绍一下自己。知名大学硕士毕业5年,供职于某家顶尖级高科技外企,年薪40万. 妻子供职于某制造业外企,年薪15~20万(但可能马上就要失业了)。目前存款120万。即使是这样,我们只能承受350万以内的房子。首付110万,贷款240万,月供1万5。松江的九亭,350万只能买到最差的二手房了(可能还没有);松江大学城,较新的二手电梯房都在350万以上了。也就是说,现在350万根本在地铁口买不到像样的房子,哪怕是在跟乡下没什么区别的地铁终点站。


连我们这样的都接不起盘了,那么谁还会来接盘?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美股经历三次熔断后,重新来到27000点? 
  今年基本全线放开限购,未来房价走势如何? 
  贷款20-30年买房的你过得幸福吗?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时刻掌握即时市场供需矛盾避免猪肉涨价事件的重演?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程主要目标划定,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理解 2017 年中国政府预计增加 45 万亿固定投资?能否类比 08 年时的四万亿? 
  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如何评价李世默在 TED 上的演讲《两种制度的传说》? 
  展望未来,如果中国的人均GDP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到两万美元,各行各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教育、投资界的专家,如果在企业里发挥作用,应该在哪一个职位上?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方从哲派系与民族分裂分子阿史那杜尔的勾结?
下一个讨论
民国时期,法币贬值的怎么造成的呢?真的如历史书上所说,国民政府滥发货币造成的么?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